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

當各地慶祝中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鞭炮碎屑還沒有清理乾淨的時候,共和十四年九月一日的各大報紙上,這篇報道幾乎都佔據了頭版頭條的位置。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共和國身上,或許再也沒有共和十五年這個年號了。

在第一大黨的號召下,加上民主聯盟、工商業促進會、中國青年黨這些議會中也有若干議席的黨派的共同發力,這項議案几乎毫無懸念的通過了提案審覈。在七日後的全體大會上,新華黨的63%的議席作爲後盾,聯合了幾個已經認同君主立憲體制的黨派,還有不少因爲革命黨最近醜聞頻出而打算抽身而退的革命黨議員也投了贊成票。所以佔有19%議席的第二大黨革命黨卻僅僅湊了16.5%的反對票,當這項提案以81.3%的贊成票通過議會審覈的時候,作爲革命黨議會領袖的廖立中坐在議席上久久無語,直到同爲議員的夫人何玉凝將他輕輕拉起,纔在夫人的扶持下離開了議會。

因爲程序的原因,全民公決將會在一個月之後,也即是共和十四年十月一日付諸全民公決,預計公決結果將會在十月十七日到二十日統計出來。中國外交部也邀請了除了日本和紅俄之外的幾乎世界上所有大國派出觀察員監督此次公決,並且決定在投票計票環節引入機動抽查和隨機攝影的環節。各省的議會議員將會被隨機抽調到其他省份去監督投票工作,最大限度保證公決的公正性。

雖然投票尚未拉開序幕,但是在廖立中等革命黨的眼裡結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張南江這個小諸葛確實是算無遺策,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時機,又在付諸公決前利用手裡掌握的新聞媒體的話語權大肆攻擊革命黨以及其他主張共和制的政黨,而且揭露過程中還把這些人對共和制的主張與他們的齷齪行徑刻意的放在一起宣傳,造成了主張共和制的淨是些口是心非、衣冠禽獸的僞君子的印象,讓老百姓的心目中把這些敗類和共和制度聯繫起來。老百姓的心態很簡單,這幫人渣是因爲變成共和制的共和國才上臺當官的,他們作惡多端、惡貫滿盈,而且他們還積極鼓吹共和制。這壞人的主張自然是壞的,這麼多壞蛋都支持的共和制度自然不如君主立憲制度了。

而新華黨一開始就注意自身形象,對於腐敗分子決不手軟,往往是開除黨籍後移送司法機關,這種大義滅親的態度曾經讓新華黨流失過一些議席,廖立中的革命黨在其中也沒少撿便宜,不過現在看來這些便宜純粹都是陷阱,那些倒向革命黨的議員往往就是被揪出來讓羣衆批

倒批臭的那些革命黨。新華黨內工商業人士絕大多數是商會的成員或者嚮往入會的準會員,這些人在商會樂善好施的影響下,往往熱衷公益,注重自身形象(如果風聞不佳的會被商會一票否決,這裡可沒有拿錢刷信用的本事),這也讓參加新華黨的商會會員往往都是社會上的良善士紳,新華黨的另外幾大組成部分是科學技術人員、退役軍人、工農中的技術骨幹或者帶頭人,這三部分人或者是商會贊助的學校培養出來的,或者乾脆就是吳總長的麾下,剩下的也是受益於吳宸軒的推廣教育、鼓勵工商政策的主,所以整個新華黨幾乎就是中國先進階級的薈萃,這一點上革命黨自嘆弗如。爲了對抗新華黨,革命黨盲目擴大,一時間泥沙俱下,所以被抓住痛腳一點也不稀奇。

可是新華黨選擇用革命黨的敗類來抹黑共和制度的手法讓廖立中始終無法釋懷,這也是他至死不能和張南江和平相處的根源。不過此刻革命黨全面潰敗,幾乎面臨分崩離析的險境,廖立中也無力阻止君主制度的“復辟”。

不過革命黨也非毫無作爲,廖立中和已經回國的胡展堂(吳宸軒提請議會對其進行特赦,已經消了他當年叛國投敵的案底,再說東京郊外的胡宅也被轟炸過,在日本連老婆孩子都快養不起的胡展堂和一衆革命黨元老也再無國家庇護,不得不腆着臉回國。)把主要火力放在了狙擊新華黨關於實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提議上,堅持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這裡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指君主立憲的前提下,君主權力大於議會,各種主要法令都要經其簽署,並且常有權委任首相和上議院議員,某些國家還有君權神授色彩,而不是政教分離的。當然吳宸軒不屑於搞那些扶鸞起乩的把戲,他若想當個君權神授的帝王,就靠着基地的那些設備,弄出幾個貨真價實的神蹟絕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二元君主制是起源於近代歐洲現代化,從政府層面看來,在有兩個形式上矛盾的方向同時進行,便是民族國家的中央集權制的成立,和相對的自由民主的私有財產的確認,在後世理解是因爲公民社會和理性主義發達的結果,所以可以接受政府以獨立於營利事業原則外運作,而專注於國防和外交事務。但在較後纔開始現代化的歐洲國家,爲了擴張政府權力又爲了吸納社會上不同的思想的人士,爲了晉身政府層面加強其運作,於是一部分君主制國家在統一和獨立的同時,編成了憲法成立議會,但和“虛君共和”相反是“虛位議會”制度。

一般認爲二元君主制是原型是16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但成熟於拿破崙時代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是當時拿破崙因戰爭需要而稱帝,但又希望能保持法國大革命的民主成果之產物。不過這種制度下,君主的權利過於強勢,如果在中國這片民主思想還很稚嫩的土壤裡,

保不齊就會真的演變成封建專制的借屍還魂。

而且在實踐上二元君主制,因爲無法同時兼顧君主和議會權力之爭,往往淪爲了第三方的武裝革命或政變的犧牲品,如二戰時的日本和意大利王國或後來的伊朗等,被認爲是權責不明的制度。所以吳宸軒雖然沒有表態(也不適宜表態啊。難不成跳出來說二元制就算了,勞心勞力的怪麻煩,那個議會君主制稱上二斤,哦,是來一份就得了。吳宸軒怎麼說也是個講究人,還是要講臉面的不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簡稱議會君主制。其主要特點是: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組建,下院多數黨領袖即爲內閣首相。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君主無實權,行使禮儀性的職責。

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君主制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行這一政體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西班牙、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瑞典、摩納哥、安道爾、挪威、日本、泰國、丹麥、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幾乎成了絕大多數君主立憲國家的不二選擇,這也說明這種制度更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最後在新華黨的妥協下,革命黨也欣然同意支持實行議會君主制改革,兩大黨的統一意見,加上幾個議會中前十名的黨派的推波助瀾,還在反對公投的共和黨、公民黨這些小黨派幾乎被邊緣化了,他們的聲音也變得細不可聞。

十月十九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全民公決結果揭曉,中國政治體制轉變爲議會君主制的君主立憲政體成爲了絕大多數中國公民的選擇。國家議會決定在共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正式終結共和政體,宣佈改國號爲“中華民主帝國”。這加入民主二字是爲了宣示中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的民主制度,而絕非封建獨裁的復辟。

經過了傳統的三辭三讓程序之後,吳宸軒宣佈辭去共和國副總統、國防部總長職務,而在同一日的早些時候,已經連任兩屆的中華共和國第三任第五屆總統黎元隆宣佈辭去總統職務,並委任徐世昌爲看守內閣總理,在國體變更的過渡時期暫代行事國家元首職權。

現代國家從神權邁向民主化過程中,幾乎只有共和制與君主立憲制的兩種選項。中國在經歷了十四年的共和制度之後,在全國公民的民主投票抉擇之下,正式邁入了君主立憲的政體之中。這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世界性新聞事件,但是經歷了數十年上百年之後,當人們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這一事件的時候,纔會驚歎這裡面竟然已經蘊含了決定世界近百年走向的契機。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四百七十七節 伊比利亞起烽煙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
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封推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四百七十七節 伊比利亞起烽煙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