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

移民也需要門路,過去東非分別在德意志和遠東帝國建立了兩大移民招收系統。

但是,隨着德國,奧匈帝國經濟發展,如今德意志地區已經從人口外流區域變成了人口流入區域,所以從1890年後,這套系統基本癱瘓。

而東非在遠東的移民系統,則一直維持在一定規模,當然,如今東非在遠東吸納移民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補充東非殖民地人口,而非本土人口,現在東非手中突然憑空多出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對移民的缺口也相應加大。

赫爾曼:“這並不是一個小工程,如今我們的船隻大部分都需要爲歐洲輸送戰爭物資,所以想要在多哥蘭移民百萬並不簡單。”

東非船隻不僅要爲本土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便利,同時也要兼顧遠東,南美,中東等地區的商品貿易,壓力十分巨大,可以說如今的航運業對船舶已經供不應求,這種情況下並不利於東非所謂的移民計劃開展。

赫爾曼的話點醒了恩斯特,如今確實不是移民的好時機,所以只能暫時擱置。

不過恩斯特說道:“移民計劃難以開展,就先從落實和鞏固當地統治秩序開始。”

“這些殖民地雖然已經名義上屬於帝國,但是當地統治階層基本上是德國人,我們還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

“軍隊和官員肯定要先安排到位,還要負責和當地的德國人進行一些溝通,畢竟東非和德國有本質上區別。”

東非和德國畢竟是兩個國家,這樣一來對當地統治的手法,以及相對應的政策肯定截然不同,這樣一來勢必會引起一些德國商人和殖民團體的不滿。

不過這件事也好解決,德國殖民地本來兵力就少,如今爲了一戰更是全部撤回國內,等東非軍隊到位,就能順利接受當地政權,至於當地的德國人根本不成氣候。

主要還是他們人數少,就拿德屬中非來說,在此前整個德屬中非的德國人也不過幾千人,這幾千人還包括德國殖民地軍隊,而今德國殖民地軍隊即將回國,能留下來的德國人就更少了。

說完了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東非政府終於開始將話題轉移到德國在太平洋的那一堆島嶼上來。

對這一大堆島嶼的安排,東非政府就比較頭疼了,主要還是距離太遠。

恩斯特說道:“這些島嶼統治起來肯定不容易,不過也是我們在太平洋地區建立影響力的大好時機,同時能利用這次機會,對澳大利亞形成一定的威懾。”

這其實完全是一句屁話,對付澳大利亞這種殖民地國家還用威懾?說實話,如果不是英國的殖民地,東非早就拿澳大利亞開刀了。

當然,肯定也沒有人能說澳大利亞不重要,雖然環境惡劣了一點,好歹也是塊大陸,各種資源肯定是比較豐富的。

思維特也點點頭說道:“如果未來我們想和澳大利亞打交道,確實需要一些據點,而我們本土距離澳大利亞確實比較遠,這些島嶼的位置反而不錯。”

這估計也是東非政府唯一能找到德國這一堆太平洋殖民地的重要價值了,至於資源方面,除了瑙魯以外,現階段大部分對東非而言都聊勝於無。

瑙魯這個小島上最重要的資源也就是“鳥糞”,常年積累的鳥糞形成了豐富的磷酸鹽資源,而且十分便於開採。

而說到磷酸鹽這種礦產,恩斯特不禁想到德國人是真會挑地方,就比如多哥蘭殖民地,其最有價值的礦產也是磷酸鹽。

出於對這瑙魯這堆“鳥糞”的重視,恩斯特說道:“瑙魯多派一點兵力,防備一點澳大利亞,畢竟瑙魯的磷酸鹽資源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恩斯特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前世瑙魯就是英國安排下,澳大利亞從德國手裡搶過來的,所以派出軍隊駐紮瑙魯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很大概率澳大利亞沒有膽量挑釁東非。

當然,恩斯特所說的多派一點兵力,頂多也就百十號人,再多瑙魯這個小島嶼也承受不住,畢竟瑙魯人口也就幾千人左右。

而除了瑙魯以外,德國太平洋殖民地中,值得關注的就是新幾內亞島了,這塊殖民地比較複雜。

在德屬新幾內亞南部就是英國殖民地,而西部則和荷蘭的東印度羣島殖民地接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德屬新幾內亞面積不小,即便英國和荷蘭佔據大頭,德國也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對於這裡肯定也要象徵性的派些人駐守。

當然,指望着東非政府對這些島嶼進行開發就別指望了,目前東非完全沒有精力和能力在這些太平洋島嶼上進行開發建設。

……

利伯維爾。

“嘟嘟嘟……”

在交響樂隊的演奏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旗幟緩緩落下,一邊帶有雄獅徽章的萊茵帝國國旗則緩緩升到旗杆頂上,在南大西洋吹來的海風中飄曳,宣告着利伯維爾迎來了新的主人。

幾年前,這裡還飄揚着法國人的旗幟,然後因爲摩洛哥危機,被法國放棄,但是他的新主人德國也在不到一年時間就將這裡的歸屬權交給了東非。

看着德國國旗下落,最後被收起,在場的德國人都十分傷感,畢竟這一別不僅是德國在當地統治的結束,同時也是他們將要踏往歐洲戰場前最後的安寧時光。

其中德屬中非總督澤維爾心情同樣十分複雜,在一年前自己還希望通過東非之手,來實現德屬中非開發的偉大藍圖,結果現在好了,整個德國海外殖民地直接變成東非的了。

當然,對於本土的決議,澤維爾同樣清楚這是十分必要的,如今德國根本沒有功夫管理這些海外殖民地,還不如將這些包袱扔給東非。

而現在,本土已經開戰,自己也將踏上歸途,帶着僅僅一千六百多人的武裝趕回本土參戰,蚊子再小也是肉,現在德國可是面臨着三個大國的圍攻,所以德國在海外殖民地的駐軍雖然不多,但是也只能選擇全部召回,至少能緩解一點兵力上的壓力。

這場戰爭中,英法俄三國本土人口就接近德國的三倍,光是三國的動員潛力就壓的德國喘不過氣。

“安德爾閣下,希望你們東非能善待這片土地,畢竟這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戰爭結束後,我還活着,我肯定要回來看看這片我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希望它在你們的手中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對於德屬中非,澤維爾感情是很深的,畢竟整個德屬中非面積就算和德國本土比起來,也沒有差上多少。

所以之前掌握着如此大土地的澤維爾也在德屬中非體會到非同尋常的快樂,甚至可以說是德屬中非的土國王也不過分。

負責接收德屬中非的安德爾則說道:“放心吧!澤維爾總督,既然我們東非接手了這裡,就會將它打造成我們德意志人的家園,我也期待你從歐洲戰場上安全歸來的那一天,見證利伯維爾的新面貌。”

對於安德爾的話,澤維爾只是面色複雜的笑了笑,隨後開口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在這裡告別吧!”

他向其他人揮了揮手,隨後帶着原德屬中非殖民地的軍隊登上了船隻,正式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17章 過剩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75章 出手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18章 朱壩鎮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0章 蒙巴薩第474章 討論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77章 收尾第300章 掠奪第871章 “萊茵”市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581章 “火車頭”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68章 分歧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26章 深入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00章 嘗試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680章 緩衝區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27章 南下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95章 拜訪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78章 無線電第177章 放牧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章 蒙巴薩第1224章 收網第847章 畜牧業第494章 假情報第1045章 教育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802章 爭論第865章 高原省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76章 “老朋友”第998章 貝拉市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75章 紹奎第1018章 磋商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182章 中間商第672章 危與機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96章 油井第57章 探險隊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
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17章 過剩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75章 出手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18章 朱壩鎮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0章 蒙巴薩第474章 討論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77章 收尾第300章 掠奪第871章 “萊茵”市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581章 “火車頭”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68章 分歧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26章 深入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00章 嘗試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680章 緩衝區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27章 南下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95章 拜訪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78章 無線電第177章 放牧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章 蒙巴薩第1224章 收網第847章 畜牧業第494章 假情報第1045章 教育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802章 爭論第865章 高原省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76章 “老朋友”第998章 貝拉市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75章 紹奎第1018章 磋商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182章 中間商第672章 危與機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96章 油井第57章 探險隊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