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

卻說謝直追蹤劉志誠的時候,在劉志誠逃跑方向,突兀地出現了一隊騎士,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看着個個都極爲精悍,情況不明之下,不由得謝直不放慢了馬速。

他第一時間的反應,也和金吾衛張朗將的反應一樣,生怕是劉志誠早早安排下的後手。

把劉志誠救走,這不怕,反正他是個反賊,就算今天跑了,全大唐的官面勢力通緝之下,他也跑不了哪去。

在這種情況下,謝直自然不願意再冒險了。

能抓到劉志誠,徹底給他這場鬧劇一般的“謀反”,畫上一個句號,自然最好,更何況如果生擒了劉志誠,還能一舉挖出來長安城中隱藏的城狐社鼠,那就是好上加好。

如果不能抓到劉志誠,讓他逃出生天……那也是無所謂了——這貨這場“謀反”已然到了這種程度,再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了,自然不用多說,至於他隱藏在長安城中的那些所謂的後手,不過是一些雞零狗碎而已,只不過一場落實到位的嚴查,就能將他們一網打盡,有沒有劉志誠親口的承認,都不影響最後的結果。

所以,謝直即便想抓捕劉志誠,也犯不上再拼命了。

減速,等身後的金吾衛上來,看看情況再說。

讓人怪異的是,劉志誠竟然也放慢了馬速……

謝直一見,心中一動,這是……情況有變啊……難道,這一對騎士,不是他自己安排的後手?

想到這裡,謝直放眼望去。

那一隊騎士也越來越近……

等謝直看清楚來人之後,猛然一驚!片刻猶疑之後,便是臉色大變!

來人是誰!?

謝仁,小義,高明!以及六七個謝家的家僕,一直在洛陽二叔謝璞處當差的!

他們怎麼來了!?

謝直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琢磨這個的時候,謝直猛催戰馬,快速迎上,一邊催馬,一邊高喊:

“仁叔,小義,帶人捉拿前面那個人,要活口!”

謝仁、小義也沒有想到能在長安城外碰到謝直,大喜過望之餘,也看清了眼前的形式。

三少爺這是在追蹤前面這個人呢?這還有啥客氣的!?

抓他!

這個時候不是討論是非對錯、根本緣由的時候,先把人抓了再說!

謝仁、小義直接領命,帶着麾下人馬就要去擒拿劉志誠。

一行人剛剛要轉向,謝直的聲音卻有遠遠傳來。

“高明過來!讓仁叔他們去!”

高明聽了,只得撥轉馬頭,直奔謝直而來。

謝直現在根本不在意什麼劉志誠張志成的了,雙眼緊盯着高明,雙方剛剛一碰面,甚至連戰馬都沒有勒住,謝直劈頭蓋臉就是一句。

“你們怎麼來了!?”

高明見到謝直聲色俱厲,嚇了一跳,十來歲的孩子,本身就有點害怕,再一想自己帶過來的消息,就更害怕了,藉着勒停戰馬的機會,下意識地躲避了謝直的眼神,隨後突然意識到,這樣肯定不是辦法,尤其謝直在親自教導他最開始的時候,還曾經特意提點過,有話直說、不得隱瞞!現在他誠心拖着不說,拖來拖去,到了最後,難受的還是自己……再說了,就算是要拖着,又能拖到哪裡去?

“師父……”

高明剛剛開口,就被謝直打斷了,他是真急眼了。

“磨嘰什麼呢!?

快說!

是不是安祿山那裡出了問題!?”

高明一驚,師父怎麼知道的,難道還有人比我們報信更早?不過他在謝三郎微眯雙眼的注視下,實在沒有功夫琢磨別的,只得哭喪着臉點頭。

“是……師父……

安祿山……他……

他被天子給放了……”

一句話出口,高明感覺突然之間放下了心中的萬斤巨石,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都炸了,這個消息就彷彿一座山一樣,壓在了自己的心頭,讓他如何也喘不過氣來。

現在,把消息告訴了師父,驟然之間,一股輕鬆涌上心頭。

隨即又被高明壓了下來,一顆心,再一次提了起來。

爲啥?

因爲自家師父謝三郎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高明雖然拜師的時間不長,但是也是和謝直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再接受教誨的同時,也在近距離上旁觀了事件的全過程,咱家師父爲了殺安祿山,費了多大的勁啊?

快馬回城,夤夜扣關,就是爲了到御史臺老大李尚隱那裡,把這個任務搶到手上。

夜闖杜宅,毆打御史,就是爲了從杜九郎手裡,把這個任務搶回來。

縱馬坊門,獨闖相府,就是爲了說通張九齡,讓他參與到三堂會審安祿山的審問之中。

親自上場,三堂會審,以一個“軍事顧問”的身份,包打整場三堂會審,就是爲了把安祿山的罪名砸的實實的。

炮轟金鑾殿,帶着滿朝文武“請斬安祿山”,逼得天子退讓,那真是豁出性命來了!

即便最後的結果還不錯,天子默認了三堂會審的結果,卻也把師父謝三郎轟出了洛陽城,爲天子返京打前站?這哪是一個清貴御史應該做的!?自家師父卻毫無怨言,接旨之後積極籌備。

不過他在出京之前,又是宴請又是託付的。

宴請,請的是御史臺侍御史樑升卿,尚書省吏部本司郎中孫逖,大理寺評事辛二郎,還特意爲他們三人劃分的具體的工作,生怕人家答應了幫忙不知道如何幫忙。

託付,託付的是大唐首相張九齡,尚書省右丞嚴挺之,請他們做預備隊,一旦有什麼朝中勢力要在斬殺安祿山之事上作梗,請他們出面處置。

除此之外,自家師父謝三郎,還特意請二伯謝正,坐鎮洛陽城居中調解,生怕有什麼事情還沒有安排到,請他統御大車幫、儒家連鎖酒店、魏家班等等自家勢力查漏補缺。

高明雖然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不過兩年之間連續適逢大難,早就比一般的同齡人成熟得多,再加上良好的家傳和謝直的教導,考慮問題,很是周全。

在他看來,自家師父這連番的安排,堪稱滴水不漏。

別說是他小小的高明瞭,就是大唐首相張九齡聽了這些安排,都私下裡說過,謝三郎有點小題大做了,不過是一個幽州偏將安祿山而已,至於如此謹慎嗎?

高明還清楚地記得,自家師父對於這種“評價”,做了一個正面的回答——

搏獅,全力一搏,搏兔,亦全力一搏!

無論做了多少準備,動用了多少人情,消耗了多少資源……只要能殺了安祿山,就,值!

所有人,都不理解,堂堂汜水謝三郎,連見都沒見過這位幽州偏將安祿山,爲什麼要執意置之於死地,但是,所有人都能從這句話裡面聽出來謝三郎誓殺安祿山的決心!

大家也就懶得多問了,給謝三郎幫個忙而已,能落下一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爲?況且,幽州偏將安祿山喪軍辱國,指使數萬邊軍葬身塞外,本來就該死,不是嗎?

結果,謝三郎的這種“全力一搏”,竟然沒有效果。

安祿山……被放了……

高明甚至不敢想象,自家師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到底是該如何暴跳如雷!

結果,他卻詭異地發現,自家師父,竟然沒有暴怒,聽到消息之後,反而在一瞬間,展現出一種頹然來,那是人過一甲子、再也無力迴天的頹然,竟然出現在自己二十多歲的師父身上,看得高明一陣驚心動魄。

“師父,您……?”

謝直卻懶洋洋地擡起來手,無力地擺了一擺,止住了高明的話頭,卻也一言不發了。

謝直,真的失望了。

失望於張九齡,堂堂大唐首相,殺不了一個犯了事的幽州偏將,枉爲一代賢相!

失望於嚴挺之,樑升卿,孫逖,辛二郎,還有謝正,有一個算一個,全他麼是廢物!

當然,最讓他失望的,還是天子李老三!

你他麼幹啥呢!?放了他?那是安祿山!?十多年後禍禍得你大唐江山支離破碎的罪魁禍首!現在放了他,這是想幹什麼?

不作死,就不會死!

你這是跟我演繹大唐版本呢!?

其實,早在謝直在東市遇刺的時候,他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主要刺殺他的兩名胡人,來着安祿山身邊的親兵“曳落河”,他們要殺謝直,好理解,不管是泄憤還是爲安祿山報仇,都正常,既然謝直敢親自出面弄死安祿山,也就早就做好了準備,什麼刺殺也好,什麼其他的招數也好,不過就是比較一下誰家的手腕更高而已,他謝三郎又怕者何來?

真正讓他揪心的,卻是兩名胡人刺殺他的時機。

那兩名胡人從洛陽開始就跟着他,前前後後跟着十六天,足足走了八百里,難道這裡面就沒有一個像樣的機會讓他們動手?

謝直可是不信。

但是,他們爲什麼非要等到長安東市才動手?難道沒有京兆劉志誠麾下人馬的配合,他們就不敢刺殺謝三郎?

謝直還是不信?

但是,他們就是這麼選擇的,在洛陽臨都驛,不出手,在一路之上,不出手,偏偏在長安動手,這裡面,要說一點問題都沒有,謝直肯定是不信。

那麼,具體是什麼問題呢?

恐怕說到底,就兩個字,時機。

至於這個“時機”到底是怎麼回事,當時太忙太亂了,謝直又要審問劉二掌櫃,又要通知金吾衛平亂,實在沒有精力仔細去想,但是,他可一直沒忘……

果然,現在聽說安祿山被李老三給放了,謝直也就大體明白怎麼回事了……

就在此時,謝仁、小義等人,已然帶着謝家家僕,將劉志誠捉拿了回來了。

謝直連看都沒看劉志誠一眼,依舊低頭思索,不言不語。

他的這個表現,可把謝家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對自家的三少爺都足夠了解,都和高明當初的猜測一樣,都怕自家三少爺聽到消息後暴跳如雷。

結果,自家三少爺不但沒有暴跳如雷,反倒是平靜地一言不發……

這他娘更嚇人好不好!?

一羣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還是小義,仗着跟在三少爺的身邊的時間最長,這才戰戰兢兢地述說他們這一行的經歷。

原來,謝直離開洛陽之後,剛開始的幾天還沒有什麼,在第十天的時候,也就是謝直等人快馬過潼關的那一天,監察御史杜九郎,突然在金鑾殿上彈劾謝直,罪名都不知道怎麼出來的——

以權謀私,爲了一己私慾,謀殺國朝大將!

剛開始聽到這樣的彈劾,無論是張九齡還是嚴挺之,甚至李尚隱、樑升卿,根本沒當回事。

人家謝三郎要殺安祿山,是不錯,但是人家謝三郎跟安祿山之間,一點接觸都沒有,據說在安祿山前來洛陽受審的時候,謝三郎見都沒見過他一面,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以權謀私”,什麼“私慾”之類的,豈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們甚至都沒有站出來爲謝直說話,就這麼看耍猴一樣看着杜九郎折騰。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杜九郎竟然是有備而來,彈劾過後,直接請出了自己證人,兵部張侍郎。

當兵部張侍郎一出場,大家還納悶呢,這哥們當初參加對安祿山的三堂會審,都一言不發,怎麼現在跳出來了?

結果人家一張嘴,衆人這才臉色大變。

敢情張侍郎根本就不是出來對三堂會審做評價的,人家陳述了一個事實,安祿山被問罪之後,幽州方鎮那就空閒出來一個參將的職數,頂替安祿山出任參將職務之人,姓盧,乃是謝三郎的嫡親姐夫!

這一下子,邏輯就通了,謝三郎確實和安祿山沒有啥恩怨,但是他就這麼死氣白咧地想弄死安祿山,原來是因爲安祿山擋路他姐夫的升遷之路!

這個邏輯,實在是太強大了,就連被謝直臨行前宴請和託付之人,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有點含糊,生怕這是真的。

更不用說李老三了,天子李老三一聽之後,勃然大怒,當場赦免了安祿山的罪行!

首相張九齡還想爭取一下,卻被李老三當場呵斥了一頓,說什麼你不是擔保謝三郎請斬安祿山是出於公心嗎,現在來看,就是私慾!

一句話懟得張九齡啞口無言!

事態變化實在是太迅速了,弄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安祿山從大理寺的大牢之中,堂而皇之地出獄了。

別人還好說,被謝直留在洛陽城坐鎮的謝正,差點瘋了!

到了這個時候,什麼都顧不上了,發動了一切能夠發動的力量,一定要搞清楚怎麼回事不可!

你還真別說,謝二胖子別的事容易掉鏈子,在這件事情上,還真不錯,打聽來打聽去,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弄明白了怎麼回事!

原來,壞事的,還是劉普會!

或者準確地說,沒有劉普會在其中串聯,安祿山也不可能這麼容易得被放出來!

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84章 門包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580章 不和第153章 大氣運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551章 小義第557章 不要臉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謝正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300章 三個問題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583章 問案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25章 無視他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129章 好味道第348章 高大哥第518章 示恩第87章 李旭上門第91章 疑罪從贖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363章 白馬寺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09章 下一步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180章 登聞鼓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286章 酬功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80章 謝閻羅第488章 笑面神第235章 三把火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5章 大唐宗室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57章 返洛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330章 臣彈劾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344章 不信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593章 上牆!第175章 舉薦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2章唐律疏議第393章 且慢第56章 真相大白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441章 小畜生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20章 奸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162章 你不配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171章《論鹽》第171章《論鹽》第133章 合謀第616章 清淨長樂驛
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84章 門包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580章 不和第153章 大氣運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551章 小義第557章 不要臉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謝正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300章 三個問題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583章 問案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25章 無視他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129章 好味道第348章 高大哥第518章 示恩第87章 李旭上門第91章 疑罪從贖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363章 白馬寺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09章 下一步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180章 登聞鼓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286章 酬功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80章 謝閻羅第488章 笑面神第235章 三把火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5章 大唐宗室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57章 返洛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330章 臣彈劾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344章 不信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593章 上牆!第175章 舉薦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2章唐律疏議第393章 且慢第56章 真相大白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441章 小畜生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20章 奸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162章 你不配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171章《論鹽》第171章《論鹽》第133章 合謀第616章 清淨長樂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