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且慢

三堂會審,正式開始。

“帶人犯。”

袁仁敬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大理寺吏員,將安祿山帶入大理寺二堂。

這貨長得人高馬大,體型肥碩,昂首挺立在大理寺二堂之上,一雙小眼睛精芒四射、睥睨左右,還真有一點兒大唐軍方將領的跋扈,威嚴。

該怎麼說就得怎麼說,安祿山這種造型,反正是非常符合大唐的主流審美,四個字,高大雄壯。

謝主任眯着眼睛看着他,眼中殺機昂然。

安祿山雖然是一個待審的犯官,但是在最終審判之前,或者更準確地說,被剝奪官身之前,他還是堂堂的大唐官員,該有的體面都有,不但只帶了一個象徵性的刑具,也不用像普通百姓上堂一樣跪拜主審。。

袁仁敬一見安祿山上堂,直接開始走流程。

“下站何人?”

“幽州張節帥座下偏將,安祿山!”

“所犯何事?”

卻不想安祿山把眼珠小眼睛一翻。

“安某無罪!”

袁仁敬一看,呦呵,你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我這“問案三連”都進行不下去了?

還是大理寺的官員懂自家少卿的習慣,辛二郎辛評事直接把話頭接了過來。

“啓稟少卿,安祿山安偏將身犯喪軍辱國之罪,由幽州張節帥派人押送至洛陽受審。”

袁仁敬滿意的看了看辛評事,點了點頭,問出了“問案三連”的“第三連”。

“安祿山,你可知罪!?”

安祿山直接翻了個白眼,剛要張嘴,卻又閉上了,他還帶着刑具呢,畢竟是來受審的,當堂第三句話就直接開懟主審官,多少有點不合適吧……所以,他還是努力忍耐了一下,強壓住心頭的怒火,冷哼了一聲,說道:

“剛纔我就說了安某無罪,現在您還問我知罪還是不知罪?

那我倒是要問一句,安某何罪之有!?”

袁仁敬一見他這種表現,不由得冷哼一聲。

“三萬兵馬出塞,盡歿於胡人之手!

你這個主將,隨口說一聲無罪,難道就無罪了?

你就對得起這這些信任你的大唐將士嗎?在我大理寺公堂之上竟然還敢巧言狡辯,且不說其他,你對得起塞外的三萬冤魂嗎!?”

安祿山一聽,有點忍不住了,總算他還知道這是公堂,袁仁敬是主審,隨意地拱了拱手,就當做見禮了,隨後也是把臉一板,冷言冷語地說道:

“軍陣之上,輸贏勝敗,本就是兵家常事!

三萬將士出塞而戰,臨行之前,誰又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夠或者回來!?我大唐將士,跟你們這些身居廟堂的官員不一樣,一個個都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無論對誰,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不過搏命而已!

既然是搏命,哪有隻許我大唐兵將殺胡人,胡人卻不能殺我大唐兵將的道理!?

活着,是命好。

死了,那叫背風!

三萬將士盡墨,也不過是兵危將險之中的常事而已……”

說到這裡,安祿山小眼睛一翻,斜着眼睛瞥了袁仁敬一眼,這才說道:

“據我所知,袁少卿一路遷轉,都是在州縣、中樞的司法任上,不是縣尉就是法曹,要不然就是刑部的員外郎、郎中……即便如今貴爲大理寺少卿,也從來沒有接觸過軍陣之事……

這戰場上的輸贏勝敗,本就是兵家常事!

如何就因就能因爲一場戰敗就定罪安某!?”

袁仁敬一聽,嚯,你還挺有理,敢情三萬兵馬出塞,盡墨於胡人之手,都是人家運氣不好,跟你這個指揮官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想到這裡,他冷哼一聲,又仔細上下打量了安祿山一番,隨即一撇嘴!

這樣的犯官,他見得多了!

人家袁仁敬確實是從州縣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不過官運一直不錯,坐上大理寺少卿座位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以前的不提,只說人家身爲大理寺的二把手,這些年不知道見過多少大唐的犯官。

按照袁仁敬自己總結出來的分類,基本就是兩種:

第一種,慫貨,不管身居幾品,也不管在外面如何威風八面,只要到了大理寺,上了公堂,尤其是三堂會審的公堂,上來就軟了,站都站不住,一點官員的體面都沒有,甚至還有直接尿褲子的,這種人根本沒啥好審的,只要他能堅持着說話,基本是問什麼說還什麼,和盤托出,毫無隱瞞,那叫一個配合,所求者,不過是他努力配合交代,期望大理寺在最終定罪的時候,能夠酌情減輕罪責。

第二個,硬貨,老有骨氣了,不管在外面爲官的時候如何,無論是那種鐵骨錚錚的,還是八面玲瓏的,到了大理寺,就三個字,不知道!有的乾脆硬抗,有的一個勁喊冤,然後謊話連篇,就是不承認自家的罪責。

這種人,相對於第一種慫貨,自然是難辦一點,但是大理寺辦了怎麼多的案子,也不可能屬於那種你不承認就能放過你的,找人證,找物證,只要準備齊全了,你不承認!?我管你那個呢!?直接定罪!而且由於“硬貨”的這種“負隅頑抗”的態度,在量刑的時候,一般都會按照頂格來處理。

當然了,安祿山這種,肯定不屬於第一種“慫貨”,可是要說他是個第二種的“硬貨”,彷彿也不太準確……

爲啥?

因爲“硬貨”也就是拒不承認而已,安祿山倒好,直接質疑主審官的資格了——你一個司法方面的官員,從來沒有接觸過軍陣,有什麼審問軍將的資格!?

辛虧早有準備!

袁仁敬擡起手,向左側一示意,那裡正是兵部張侍郎和謝直的座位。

“介紹一下,這位是大唐尚書省兵部張侍郎!

幽州偏將安祿山,既然你說我等司法官員不懂軍陣之事,也對……

這樣,正好,張侍郎就在這裡,你給張侍郎解釋解釋,三萬大軍出塞,全軍盡墨,你這個主將卻何罪之有?”

安祿山一聽,頓時一愣,深深地看了兵部張侍郎一眼。

他一開始進門的時候還納悶呢,不是說三堂會審,是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個衙門聯合辦案嗎,怎麼大理寺二堂之上做了五位官員?

他也沒多想,因爲這五位堂官身上的官袍迷惑性太大了,三紅兩青,一看就是三位四品高官,和兩名低級官員,安祿山以爲三法司分別帶了一位四品高官來參加三堂會審,然後兩名低級官員就是添頭。

現在一看,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大理寺爲了三堂會審自己,竟然把兵部侍郎也請來了。

想明白了這些,安祿山頓時心中一沉,他敢跟袁仁敬胡說八道,他可不敢跟兵部侍郎胡扯,雖然他隸屬幽州節帥張守珪,但是也在兵部的管轄之下。

簡單來說,開遠朝的各個方鎮,是戰鬥序列,而兵部屬於行政管理部門,雖然很少能把命令下到安祿山身上的偏將一級,但是將領考覈、敘功等等事務,都是兵部在負責。

最關鍵的,如今是審判!

什麼兵危將險,什麼兵家常事之類的閒話,跟人家兵部張侍郎可扯不着,你要是不說具體的佔據情況,惹怒了張侍郎,人家直接一個定罪,他安祿山絕對百口莫辯了!

所以,安祿山也收起了剛纔的混不吝,恭恭敬敬向着張侍郎行了一禮,這纔開口辯解自己的罪行。

“安某奉幽州節帥張守珪張節帥的將領,提兵三萬,出塞尋找胡人決戰。

按照一開始的構想,應該對四部胡人個個擊破纔是。

卻沒有想到,不知道爲什麼,這些胡人部落早早就接到了消息,不但沒有分散在塞外,反而聯合到了一起,然後與塞外伏擊了安某。

那一戰,四部胡人集中了所有人馬,足足六七萬人,我部僅有將士三萬,又是突然遇襲,這才大敗虧輸!

張侍郎你是我大唐軍中宿將,你給評評理,我三萬將士對陣六萬胡人,能贏,固然好,但是打輸了,是不是也是正常?”

兵部的張侍郎,自從來了大理寺之後,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就身着紅袍穩穩當當地坐在那裡,即便袁仁敬和杜九郎因爲他的身份差點吵起來,他也一言不發。

衆人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怎麼想的,也許人家張侍郎根本就不願意參與三堂會審,又或者人家謹守自家的本分,就是一個“以備諮詢”,沒有問到他,堅決不開口。

不管是什麼原因吧,反正現在問到了他的頭上,他不開口確實是不行了。

果然。

張侍郎聽了安祿山的問題,沉吟片刻,開口說道:

“你要是這麼說的話,倒也算是非戰……”

就在此時,大理寺二堂之中,突然想起一聲低喝,硬生生地把兵部張侍郎嘴中的一句“非戰之過”給憋回去了。

“且慢!”

衆人一看。

謝直!

汜水謝三郎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突然的插嘴,對張侍郎來說是非常不禮貌的,這要是碰上一個心胸狹窄的,說不定已經得罪人了。

又或者說,謝直明明知道這樣會得罪人,也不能讓張侍郎把“非戰之過”這四個字說齊全了,因爲他身爲兵部侍郎,本就是以“軍事專家”的身份,參與到這場三堂會審之中,如果他說了“非戰之過”,豈不是就給安祿山的戰敗定了性!?

非戰之過!

真要是這樣,豈不就是安祿山輸的應該?

那他還怎麼弄死安祿山!?

具體如何緣由,謝直沒說,他也不準備說,他像沒事人一樣,彷彿剛纔那一聲低喝不是他喊出來的一樣,一雙眼睛緊盯着挺立在二堂之中的安祿山,開口問道:

“幽州偏將安祿山,我來問你,你可曾讀過兵書?”

安祿山一愣,他也沒有想到這位敬陪末座的青袍官員,擅自開口打斷了兵部侍郎的言語之後,竟然問出來這麼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詫異之餘,不免仔細看了看他。

正巧。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

火化四射!

安祿山的心中又是一沉。

他感覺到一種殺意,一種毫無掩飾的殺意!

這是怎麼回事!?

安祿山愣了。

仔細看了看謝直的面容,不認識啊……我什麼時候得罪他了?看這意思,仇還不小……

“你是誰!?”

“汜水謝直,官居監察御史!”

安祿山心裡咯噔了一聲,監察御史,這是代表御史臺來參加三堂會審的?那他的這個問題,還真沒法不回答了……

欸,不對!

安祿山被史思明一路上送到洛陽來聽審,早就知道要經歷三堂會審,自然也通過幽州的關係悉心打聽了一番,在他打聽出來的消息中,監察御史確實會代表御史臺來參加三堂會審,但是監察御史的用法,可不是這樣的啊……

“哦,原來是謝御史當面,失敬了。

不過據安某所知,監察御史代表御史臺參與三堂會審,僅對審理程序進行監督,主要審理的內容,還是要委託給大理寺的……

您剛纔問我什麼?

是否讀過兵書!?

這個問題,好像跟三堂會審的程序沒有什麼關係吧?”

謝直聽了,嘿嘿一笑,甩了個眼神出去。

有人接着!

辛評事。

“犯官安祿山聽真,謝御史雖然身在御史臺,但是這一次參與三堂會審,乃是和兵部張侍郎一樣,都是作爲軍事專家來的……

實話告訴你,謝御史乃是軍旅世家,從小就是在折衝府之中長大的,又受了家中長輩的悉心教導,于軍陣之事,頗爲熟稔,這才經我家少卿申請,並得了政事堂相公簽押,以軍事專家的身份參與到三堂會審之中!

所以,事關軍陣兵事,正是謝御史應當過問之事。

現在,犯官安祿山,回答謝御史的問題!”

安祿山聽了都驚了,什麼時候監察御史都成軍事專家了!?現在御史臺已經藏龍臥虎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心中驚詫歸驚詫,卻也賴不過去了,只得開口回答:

“安某幼時家境貧寒,自然比不得謝御史家學淵源……後來到張節帥賬下聽令之後,得張節帥看重,倒是賜下幾本兵書……

安某粗劣,大略翻過幾遍而已……

就是不知道,讀沒有讀過兵書,跟今日的三堂會審又有何關係?”

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84章 門包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532章 留得好!第115章 不高興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無題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85章 拜帖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410章 駙馬爺第283章 逾此線者,死!第144章 三告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84章 門包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85章 屏風第433章 拿下第11章 當官去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85章 拜帖第364章 知客僧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47章 你兒子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284章 障車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578章 詰問第444章 嫌少第4章 懂法,真爽!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156章 論鹽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97章 身言書判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章 懂法,真爽!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36章 進士科,盤它!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572章 案中案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226章 諾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515章 耳房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141章 人證第289章 聖旨到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39章 殺夫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680章 鳴冤!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206章 瑾姑娘第45章 無頭女屍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97章 套路3+1第88章 不對吧?第551章 小義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377章 回城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289章 聖旨到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
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84章 門包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532章 留得好!第115章 不高興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無題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85章 拜帖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410章 駙馬爺第283章 逾此線者,死!第144章 三告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84章 門包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85章 屏風第433章 拿下第11章 當官去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85章 拜帖第364章 知客僧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47章 你兒子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284章 障車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578章 詰問第444章 嫌少第4章 懂法,真爽!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156章 論鹽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97章 身言書判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章 懂法,真爽!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36章 進士科,盤它!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572章 案中案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226章 諾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515章 耳房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141章 人證第289章 聖旨到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39章 殺夫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680章 鳴冤!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206章 瑾姑娘第45章 無頭女屍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97章 套路3+1第88章 不對吧?第551章 小義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377章 回城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289章 聖旨到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