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案件分配

“給誰了!?”

“杜九郎!”

“誰!?”

謝直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不得不再次詢問。

結果人家李尚隱李大夫都懶得搭理他了,直接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繼續喝茶,不理他了。

謝直一見,知道確實無誤,卻依舊不敢相信。

“杜九郎,怎麼會是他!?”

也不怪謝直如此奇怪,這位杜九郎和洛陽糧案牽扯極深。

被砍頭抄家的洛陽糧商總會的林會長,算是杜九郎的恩主,要是沒有人家在財力、人力上面的大力支持,先資助其讀書,後幫忙行卷,再支持他選官正字,最後到了任期,又給他多方運作,最終走通了關係,讓杜九郎當上了監察御史!

可別小看這種操作,這可是沉甸甸的恩情啊,要是沒有這麼操作,杜九領別說監察御史了,估計現在連科舉考試都參加不了,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小山村之中當鄉野私塾先生呢。

所以說林會長是杜九郎的恩主,一點都不爲過,尤其在最後階段關於監察御史的運作。

說起監察御史,從謝直的這個角度來看,好像當起來還挺容易的,確實並不是。

可別都忘了,謝直能夠當選監察御史,是在咸宜公主大婚的時候以“死”開道,才入了李尚隱的法眼,然後由這位御史臺的老大,親自開口想李老三建言,又得了大唐首相張九齡提醒,人家謝三郎推動了科舉的改革,咱還沒有酬功呢,這才說服了李老三下旨。

看看這程序。

得罪天子最喜愛的公主,作爲進身之階,進入了朝堂大佬的視野。

御史臺老大主動出擊,大唐首相敲響邊鼓,最後得到天子的首肯。

別的都不說,就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的任免,驚動了這麼朝堂大佬的關注,可見監察御史這個正八品上的小小職位重量。

而杜九郎呢?他會個屁!?

他第一次和謝直見面的時候,正是他在執行御史臺發佈的第一個臨時任務,將張氏兄弟明正典刑。

那活兒乾的,稀碎!

生生被謝直利用朝廷律法拖了一個多月,然後接着賴三西市謀反的機會,直接給張氏兄弟爭取到一個特赦的機會,最後張氏兄弟倆,樂樂呵呵地前往幽州從軍去了。

這結果,固然是汜水謝三郎對大唐律法的熟悉,同時,也是杜九郎對大唐律法瞭解的太少的緣故。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杜九郎,生生地被林會長運作成了一位監察御史!

其中的付出什麼的,暫且不說,就是這一份恩情,杜九郎還一輩子恐怕都還不上!

所以說,林會長,是杜九郎的恩主,當之無愧。

除此之外,杜九郎與洛陽糧案還有別的牽扯。

被流放嶺南、終生不得還鄉的高主事,驅使杜九郎如同驅使一家僕。

被滿門抄斬的楊玄機,也曾要求杜九郎配合,在金鑾殿上彈劾謝直。

林會長、高主事、楊玄璬……

洛陽糧案整個犯罪鏈條上,除了司農寺、含嘉倉一衆官員和他沒有什麼聯繫之外,幾乎每一個環節上的人,都跟杜九郎關係匪淺。

這樣的人,竟然沒有受到洛陽糧案的牽連,堂而皇之地當着他的監察御史,還能在洛陽糧案塵埃落定之時,被御史臺重新安排任務?

謝直可是有點想不明白了。

李尚隱彷彿也看出來他心中的疑惑,放下手上的茶杯,一聲長嘆。

“這便是咱們大唐律法的限制了,即便老夫身爲御史大夫,也不能肆意妄爲……”

原來,杜九郎雖然和洛陽糧案中人牽扯極深,但是人家還就真沒參與到洛陽糧案之中,也不知道是林會長刻意不讓他參與以達到保護的目的,還是林會長等人忽視了杜九郎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反正杜九郎還真沒有參與進去。

如果非要說有的話,也只有一次,就是楊玄璬配合何大龍在通濟渠煽動青壯鬧事,這幫人要求杜九郎彈劾謝直,以期達到掀翻謝三郎的目的。

可關鍵是,杜九郎是監察御史,本身就有風聞奏事的權力,當時謝直正在打壓糧價,結果鬧到通濟渠青壯鬧事的程度,人家彈劾謝三郎,是本職工作,甚至可以說理所應當,要是以這事兒給他定罪,沒道理,也說不過去……

“你我都心知肚明,他當初在金鑾殿上彈劾你,是受了楊玄璬等人的指使,但是在審問過程中,杜九郎一把鼻涕一把衙眼淚地哭訴,說什麼受了奸人的矇蔽,這才誤信了有心人傳遞的消息……

這麼一說的話,他不過是識人不明而已,算不上跟洛陽糧案一羣人等同流合污……”

謝直一聽,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嘛,

杜九郎的意思很明白,他們誠心騙我,忽悠我上殿彈劾,我也是個受害者好不啦!?你再因爲這件事情處罰我,我冤,我也不服!

除此之外,更找不到人家杜九郎的錯處了。

林會長確實是他的恩主,但是也不能就因爲兩人關係好就收拾他吧?大唐律法雖然講究牽連,能牽連父母,能牽連子女,甚至能牽連老丈人、大舅子,但是還真沒有牽連朋友的先例!

故此,杜九郎在洛陽糧案之中,涉險過關!

謝直聽完了,一陣無語。

李尚隱還得藉着這個機會教育他呢。

“讓你小子學人家韜光養晦?

該!

金鑾殿上連放三炮,就完了?

你就不想想,你一手掀出了洛陽糧案,別的事情都不管了,你對洛陽糧案的最後結果,還有控制力嗎?

你謝三郎還妄稱什麼大唐第一辦案高手,有你這樣辦案的嗎!?開了個頭就什麼都不管了,還高手!?你這樣顧頭……”

李尚隱看來是真生氣了,堂堂御史臺老大,都要把“顧頭不顧腚”這樣的鄉間俚語噴出來了,幸虧說到一半自己停了下來,說雖然沒有罵出來,依舊怒氣不減。

“你就天天韜光養晦吧!

你說你一個辦案高手,不說想着在事功一途如飛猛進,反而學着人家控制節奏當官?

最關鍵的是,還沒學明白!

你好歹把案子辦齊全了再去韜光養晦啊,現在可好,辦了半茬子,就跑了……

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

謝直頓時讓李老頭說落了個滿臉通紅,仔細一想,韜光隱晦還真不是個時候……

李尚隱見他難得老臉一紅,知道他聽進去了,這樣的機會,對謝三郎可真是不常發生,讓他忍不住藉着這個機會多說了兩句。

“現在聽着杜九郎沒有被牽連進洛陽糧案,你到驚訝了……

你什麼事兒都不管,要不是當初老夫豁出去一張老臉去找你,恐怕那高主事你都不能給我弄來……

等高主事落網之後,你倒好,直接請假,跑了……

我知道你對司農寺、含嘉倉那一衆官員的結果沒有興趣,即便陳思問身爲朝堂九卿,你也不在意他是生是死……

你在意的,只是楊玄璬一家的結果……

行,這是你自家的恩怨,只要是在大唐律法的框架中行事,我這個御史大夫就不管。

但是,我提醒你一句,你辦案的時候,不要僅僅考慮自家的恩怨,還要考慮別人的恩怨啊……

別的就不說了,漕幫那些人,你想過嗎?

就是因爲你,禍禍得人家星散,大小頭目被殺了個七七八八,你說,萬一有人活了下來,他得多恨你?”

謝直一愣,隨即不當回事地搖了搖頭,漕幫幫衆不是散落到了腳幫,就是在大車幫跟着他討生活,他們根本不會對自己不利,至於那些頭目,不都是砍了嗎?

李尚隱一見謝直不以爲意,還不樂意了。

“怎麼着,還不信?

行!

我給你提一個人,何二,你說他會不會恨你?”

謝直聽了這個名字,還真反應了一會,這纔想起來,何二,也是漕幫的一個小頭目,不過從來不負責具體的事項,只負責跟在何大龍的身邊貼身保護,當初賴三在西市鬧事的時候,謝直藉着這個機會,一舉覆滅漕幫,在陣斬賴三的同時,命令戴捕頭和張氏兄弟去捉拿漕幫幫主何大龍。

結果,就是因爲這個何二的拼死保護,才讓何大龍逃出生天。

可以這麼說,要不是有何二的存在,後來也不會出現了那麼多的事兒……

不過呢,謝直對何二倒是沒有多大意見,畢竟在亂石灘一戰之後,他正是因爲提審何二的時候,才確定了林會長和漕幫之間的關係,繼而逐漸掀開了洛陽糧案的重重面紗……而且仔細說起來,當時審問何二的手段也不甚光彩……

謝直一直對何二這個人沒有什麼惡感,甚至還因爲當初的事情,對他有所愧疚……

李尚隱見他一臉無所謂的,頓時不樂意了。

“你這小子,還真是心大哈……

那何二據說是漕幫老幫主收養的故而,從小教授武藝的時候,就不斷灌輸着要保護何大龍的概念!

現在,何大龍雖然是被朝廷明正典刑,但是仔細算起來,也算是死在了你汜水謝三郎的手上!

你說何二要是活了下來,他能不找你報仇嗎?

我倒是想幫你把他也推上斷頭臺。

可惜,何二在漕幫之中地位超然,從來不負責具體事務,就算阻攔了當初對何大龍的圍剿,卻也不過是保甲護院而已,還真難以用這件事情來定他的死罪……

最無奈的是,何二落網的時間太早了,無論是隨後的亂石灘大戰,還是通濟渠的青壯鬧事,他因爲被羈押在河南縣大牢之中,就算是想參與也參與不了啊……

所以,最後對漕幫進行審判的時候,漕幫上上下下大小頭目,全都判了斬刑,唯有這個何二,留下了一條性命,發配到幽州軍前效力!”

謝直聽得直翻白眼,人家沒罪,你還想把人家砍了不成?剛纔是誰口口聲聲說要在律法框架呢解決問題,是誰說不能以私情壞國法的,怎麼到了何二這裡,全忘了!?

李尚隱一看他這德行,更不高興了,我折騰這些事是爲了誰,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你還不願意聽了!?

“那何二要是死在幽州,自然不必多說……

但是,他如果在幽州活了下來,如果再回洛陽城,他能不找你報仇嗎!?

真到了那個時候,你還嫌我多事!?”

謝直也知道人家李尚隱這是好心,而且沒有提前通知之時,就已經身體力行地去做了,這份好,他得接着。

不過,說實話,謝直還真不以爲這個何二會給自己造成什麼麻煩,他忠義,這是不錯,一定會幫着何大龍報仇。

但是,能奈謝三郎何!?

匹夫一怒,血濺五尺嗎?

問過謝直腰間的橫刀嗎!?真當他跟着謝老爺子長大,這麼多年的軍中技擊是白練的?

至於權勢方面,那更是無稽之談!

現在謝直就是監察御史,多年之後,說不定早就成爲了朝堂大佬,任憑何二一個人,又能如何!?真以爲所有朝廷官員,都是楊萬年那樣的廢物,能當街被仇人砍殺。

所以,謝直一點都不擔心。

這回輪到李尚隱翻白眼了,氣得。

“你個小子上點心不行嗎!?”

謝直一樂。

“行行行,老大夫,我一定上心!

不就何二嘛,我肯定不能讓他如願以償!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他就算是要找我麻煩,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咱們現在,是不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說說?”

“什麼事!?”李尚隱氣得吹會鬍子瞪眼的,一點好氣都沒有了。

謝直也不敢說這老頭啥,直接把話題硬掰了回來。

“杜九郎啊!

我現在就是要參與三堂會審安祿山!

現在您把這個任務分配給他了,現在怎麼辦?

能不能重新調配一下,讓我來負責這個案子?”

李尚隱一聽,你對安祿山還真上心,人家遠在幽州,也不知道怎麼得罪你了,讓你怎麼念念不忘的。

不過……

“這事恐怕不行……

你也知道,咱們御史臺的工作獨立性很強,只要指定了是誰負責,在沒有結果之前,即便我這個御史大夫也不便過問。

現在既然已經指派給他了,就沒有重新分配的道理。

除非……”

謝直聽了李尚隱前面的話,不由得大失所望,以爲參與不到審判安祿山的案件之中了。

沒想到李尚隱這位御史臺老大,竟然還有大喘氣的毛病,“除非”,這不就是還有活路嗎?

“除非什麼,還請老大夫如實相告!”

“除非他自己不幹,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他自己不想負責這個案子,就可以直接向我上報,我就可以在考慮他的意願的前提下重新……”

李尚隱的話還沒有說完,謝直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你幹嘛去!?”

“找杜九郎!”

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516章 轟!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254章 所謂的合則兩利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185章 糊名第232章 謝公案第435章 行路難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165章 王維也在無題第232章 謝公案第60章 精氣神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362章 造孽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139章 殺夫第99章 沒帶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674章 說書人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286章 酬功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4章 懂法,真爽!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264章 監斬第90章 這就對上了第572章 案中案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84章 虛晃一槍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669章 木!投石機的尷尬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113章 收禮只收瘦金體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32章 謝三炮第35章 王師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401章 傳召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87章 李旭上門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236章 靠水難生(一)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185章 糊名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325章 誅心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177章 交卷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541章 保險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45章 無頭女屍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583章 問案第337章 突兀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560章 訓徒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57章 彌勒教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32章 謝公案第235章 三把火
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516章 轟!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254章 所謂的合則兩利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185章 糊名第232章 謝公案第435章 行路難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165章 王維也在無題第232章 謝公案第60章 精氣神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362章 造孽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139章 殺夫第99章 沒帶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674章 說書人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286章 酬功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4章 懂法,真爽!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264章 監斬第90章 這就對上了第572章 案中案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84章 虛晃一槍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669章 木!投石機的尷尬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113章 收禮只收瘦金體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32章 謝三炮第35章 王師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401章 傳召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87章 李旭上門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236章 靠水難生(一)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185章 糊名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325章 誅心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177章 交卷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541章 保險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45章 無頭女屍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583章 問案第337章 突兀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560章 訓徒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57章 彌勒教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32章 謝公案第235章 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