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

洛陽城中,天下制衡的勢力,讓管彥度過了無比安逸的幾個月,蔡琰腰腹漸大,行動越發不便,管彥一心想當個甩手掌櫃,全心全意地陪着蔡琰,便把政事都扔給了戲志才和沮授;先登營交給了鞠義;虎豹騎卻出人意料的交給了幷州來的張遼;宮中護衛之事由紀靈做主;,管彥既然託病不上朝也,但是朝中的風吹草動也躲不過管彥的耳目。

一切安排妥當,管彥每日陪着蔡琰、貂蟬在院中轉悠,三十不到的年紀,過出了七十出頭的味道,悠然自得!蔡琰行不得房事,管彥夜宿貂蟬處的日子也多了,蔡琰懷胎四月時,貂蟬也有身孕了,這真是雙喜臨門啊。

後院中,管彥一手扶着蔡琰,一手握着貂蟬的手,信步閒庭地欣賞着院中風景,此時,秋日的蕭瑟在管彥的眼中亦如春日的風光一般,美不勝收。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親衛隊隊長小七一陣小跑而來。

“主公,幷州急報!”小七單膝跪在管彥面前,雙手託舉急報書信;由於兩位主母都在,小七一直低着頭,不敢擡眼正視。

管彥接過書信,說道:“辛苦了,先下去吧!”

管彥將蔡琰、貂蟬引到一亭中坐下,展信相看。

片刻後,管彥口中喃喃道:“丁原死了……”

幷州牧丁原,因受管彥救命之恩,暗裡對管彥多有幫助,此乃管彥一大助力。本來丁原、袁紹和公孫瓚這三人在北方勢力制衡,各有一州之地,如今丁原病亡,形勢將變矣;而且幷州與洛陽只有一河之隔,此地萬不可有失!

“琰兒,嬋兒,吾有要事需商議,外面秋意逾重,你二人稍後早點回房休息吧!”

“夫君放心!”蔡琰回了一句,便和貂蟬起身行禮,目送着管彥匆匆離去。

“小七!”管彥揮手低喊:“速去請戲志才和沮授書房一見。”

“喏!”小七得令飛奔而出。

一刻鐘後,典韋依舊如鐵塔似的守護在書房前;書房中,管彥與戲志才、沮授圍坐牛皮地圖前輕聲商議着。

“幷州之地,絕不可失!”管彥重重的拍了拍地圖上的幷州:“我欲令張燕、陳登速取幷州;張遼原爲幷州官員,可先去疏通丁原原先部下。”

沮授看了眼戲志才,又看了看管彥略顯激動的面龐:“主公,授以爲張燕將軍的黑山軍還未到出山之時。”

“爲何?”管彥皺眉問到。

“黑山軍是爲奇兵也,縱然失冀州,主公亦尚未動用,如今幷州境地尚未可知,可謀劃一番,以計取之!”

戲志才點點頭:“何況朝中有心之人無時無刻都在盯着主公,此時令黑山軍自白於天下,恐會授人以柄!”

管彥站起身,細細思索了下,如今雖然不懼黨人,但是自己還沒有萬分把握連根拔除,此時還需好好提防纔是,否則冀州何必讓給黨人?

“二位先生所言在理!”管彥回身又緩緩坐下,看向二人:“可有良策?”

管彥虛懷納諫的樣子讓戲志才和沮授頗爲滿意,戲志才輕捻鬍鬚說道:“丁原有一獨子,名曰丁躍,雖無大才,卻也忠厚,主公可湊呈天子:念丁建陽之功,令其子承其職,陛下必從之。主公非是親取幷州,黨人恐怕也無言以阻!”

管彥點點頭,正想說話,沮授卻又按住管彥手臂:“此外,主公可令張燕將軍引千餘騎兵,南出太行,襲擾幷州各郡,黨人見勢,知幷州非善地也,更不會有染指之心!”

這兩個人精,管彥眨巴了下眼睛,心中暗道:以後自己還是少開口吧!

十日後,百官朝會。

漢帝劉辯端坐龍椅之上,十四歲的陳留王劉協兩個月前也受劉辯之命,入朝參政,此時正意氣風發高站金階之上,甚是英武。

“嗯?中侍何在?”劉辯操着尚有稚氣聲音高聲問到:“陛下已至,爲何還不唱朝?”

中侍唯唯諾諾地看向劉辯:“陳留王,紀靈將軍說人尚未齊也!”

劉辯眼睛一瞪,剛想呵斥,只聽門外紀靈親自大聲高喊:“驃騎將軍到~”

只見一人緩緩從殿外走進,身着玄色官服,衣領處繡着赤火之紋,衣領直到耳下,從中間分開,銀絲串聯而成的細鏈在領間穿梭,露出裡面層疊的衣衫,同色錦緞繫於外袍之上,赤紅的綬帶綴着同色的瑪瑙和玉環,走起路來相互墜擊,甚是悅耳。

此人還能有誰,自然是當朝第一人:管彥,管文德!

管彥右手輕按寶劍劍柄,左手持笏板,緩緩走上金階,立於劉協對面,目光環視大殿,衆大臣紛紛行禮,管彥拱手微笑回禮。

至於站在管彥對面的劉協,管彥只是瞥了一眼,並沒有刻意給劉協什麼反應,這算是給劉協點下馬威。劉協跟他皇帝老哥劉辯完全是兩種性格,劉協性情敦厚,爲人淳樸,而劉協卻善於心機,城府頗深。

劉協兩月前找劉辯,述說參政請求,劉辯對於弟弟的能力是頗爲認可的,而且有自己至親的人蔘與朝政,也是爲自己分擔一份壓力,當下便答應了劉協的請求。

可劉協上朝第一天,便提上奏天子:管彥稱病已休一季,古往今來聞所未聞,若真病,當留爵退職,讓賢他人;若假病,當治以欺君之罪。

一石激起千層浪,袁隗、王允一黨,當然拍手叫好,應聲附和;馬日磾等一衆中立老臣和管彥派系的大臣卻竭力反對。

劉辯心中本就偏向管彥,再加上朝中聲音明顯有利管彥,便立即駁回劉協所請。

此事當然逃不過管彥的耳朵,便立即派人調查,原來在朝會的頭一天晚上,劉協曾經夜訪袁隗府。

那就很明朗了,既然你劉協跟袁隗跑到一起,那就別怪我管彥不客氣了,這纔有了今天管彥對劉協愛理不理的態度。

劉協看着對面這人,心中五味雜陳,胸中本有萬語,卻無一言而出。經過上次那件事後,劉協自覺莽撞了,而且如今管彥真人在面,心中不免有點發憷。劉協長呼一口氣,下定決心似地向管彥拱手行禮:“驃騎將軍!”

管彥微微一笑,也回禮道:“陳留王!”

這下人到齊了,中侍這才高呼:“皇上駕到,百官朝拜!”

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十三節:趙雲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
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十三節:趙雲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