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

八校尉任命、州牧重置,這兩件大事在不到一個時辰便在大漢的最高政治殿堂——德陽殿內安排妥當。

下午,管彥便前去西園,準備正式任職八校尉之一的中軍校尉。

西園本是洛陽城中的皇家林園,後因東漢朝廷財政捉襟見肘,西園越來越破敗起來。

此次漢靈帝在西園設置八校,西園在一個月前就改造成了校場。要精心建造一個風景幽美的園林可能要數年甚至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但是建造一個校場卻只需一個月的時間。

剛招募的兩萬壯丁就是最好的勞動力,長滿枯草的假山被夷平了;飄滿浮萍,散發着腐臭的人工湖被填平了;叢生的花草樹木被砍平了。總之,把西園已成一片平地就行。

“嘿~~哈~~~殺!”剛入西園,管彥便聽到了一陣喊殺聲。

管彥擡眼一看,只見一陣人馬正列於校場正中,熱火朝天地訓練着。

陣前一人身着皇宮內飾黑服,正負手而立,觀視着這陣人馬的訓練。

再走幾部,管彥便一眼認出,這不是小黃門蹇碩嗎?這麼早就來了?果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就在這一會,蹇碩也瞥見了管彥一行的到來。蹇碩原本嚴肅的臉上掛上了一絲笑容:“原來是管將軍來了!”

蹇碩雖然品介只是個小黃門,但是確是漢靈帝的親信,現在又任八校尉之上軍校尉,乃是皇帝欽點的八校尉之首,就連大將軍何進都名義上劃在了蹇碩的麾下。

對這種炙手可熱的人物,管彥自然不敢怠慢,忙堆起笑容迎上前,躬身道:“原來是蹇公公,屬下參見公公!”

蹇碩倒沒擺架子,上前扶起了管彥:“管將軍何必多禮,論官職,管將軍乃秩比兩千石的虎賁中郎將;論爵位,將軍乃皇上親封東鄉候。咱家只是奴才,哪敢受將軍之禮?”

太矯情了!管彥心中憤憤想着。但是依舊笑着回道:“豈敢,得皇上天恩,彥現同任中軍校尉,而公公乃上軍校尉,統領八校,彥當以下屬之禮見之!”

蹇碩也不在說什麼了,挽着管彥的手走上臨時搭建的點將臺,指着下面正訓練的熱火朝天軍士說道:“文德,汝視此軍勢壯乎?”

蹇碩隨時宦官,但身上卻絲毫沒有宦官的那種陰柔氣息。蹇碩好兵略,雖是宦官之身,卻一直夢想着執銳披堅,統領千軍萬馬,馳騁沙場。

如今漢靈帝給了他一個機會,莫說一個宦官,就算是一個朝中重臣,也難得有此機會。

此時的蹇碩彷彿不是一個久侍宮中的太監,而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領軍大將!

管彥擡眼看了看臺下訓練的兵卒,經過西北征戰洗禮的管彥,對這練兵之法也有點看法。蹇碩練兵,陣型平平,但是兵卒的氣勢卻很高昂。

也難怪,蹇碩多年的夢想一朝實現,這練兵自然非常賣力。將爲兵之魂,將領氣勢高漲,那士兵們的氣勢也差不了哪裡去。

管彥點點頭:“蹇公之兵,勢若猛虎,壯哉!”

蹇碩滿意的哈哈大笑,雖然極力掩飾,但是嗓音依舊透出一絲尖細。

二人又談論片刻後,蹇碩忽然“無意”地說道:“此次文德可任中軍校尉一職,大將軍功不可沒啊!”

蹇碩是漢靈帝的心腹,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怎麼忽然幫何進說話了?

當管彥瞥向蹇碩那含有複雜神色的雙眼時,管彥一下明白了其中奧妙,忙做不滿狀回道:“蹇公此言差矣!西園八校尉乃皇上所設,故而彥只謝皇上之恩!再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何時候,彥心中唯有陛下一人。即使大將軍,也是皇上之臣子,故而彥只效忠皇上一人!”

“哈哈哈~~~好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文德啊,你年少英才,陛下可是十分讚賞!你須勤而勉之,畢業必會重用!” шшш✿ тт κan✿ ¢ 〇

管彥一抱拳:“彥銘感肺腑!”

“嗯!對了文德,今日汝所來何事?”

“屬下今特來接手中軍校尉人馬!”

“這樣啊!隨我來吧!”說着,蹇碩率先走下點將臺,向校場的另一邊走去。

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
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