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

原本被人從夢中吵醒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尤其是當身邊躺着—個絕色美人的時候。但是,他也知道燕青不是那種沒有輕重的人,因此只得安撫了睡意朦朧的白玲,一個人走到了外間。不過,當他聽到姚平仲轉述的隻言片語時,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你聽清楚了,他們真的是說渝州?”

“沒錯。”姚平仲肯定地點了點頭,“雖然不是什麼最重要的消息,但我覺得應該告訴大人。小七說趕早不如趕巧,所以我就這個時候過來了。”說到這裡,他的臉突然紅了,雖然還只是少年,但對這種男女之事他卻並不陌生,自然知道擾人春夢是怎樣的罪過。

高俅狠狠瞪了燕青一眼,事到如今,他當然醒悟到這小子是有心的,但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正思量間,他瞥見公孫勝好整以暇地坐在一邊,心中突然一動。

“公孫兄……”

公孫勝連忙打斷了高俅的話:“別,高帥,你是朝廷重臣,這個兄字我當不起。你要麼直呼我勝之,要麼叫我的道號明虛。嘿嘿,我不過是一個掛名道士,這後頭那個道號倒是沒多少人叫過。”

高俅聞言莞爾,不過,他如今正想要用人,當然無意招搖身邊有一個假道士。“勝之,你在巴蜀之地待了那麼多年,可認爲”中有爆發大亂的可能?”

公孫勝略一沉吟,便斬釘截鐵地答道:“小亂也許會有,大亂則必不可能!”他見其他人都看着自己,思索片刻就解釋道,“我自己雖然是因爲吃了官司逃出來的,但是,人只要有一口飯吃就不會想要謀逆造反。大宋初定的時候川中暴亂雖然席捲整個西南,逆賊甚至佔據了成都府,但隨着百年承平之後,還有多少人願意提着腦袋乾造反的事?不說別的。一旦失敗,家眷還能保全麼?”

“唔。”高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些話無疑正說在了他的心坎上。要知道,無論放在哪朝哪代,謀逆總是需要第一等防範的事,而消除這種隱患卻沒法算得上功勞,朝中大佬一句疏於管治的評語下來。功臣反而會被打落三級。好在自己如今才上任不久,只要能夠快刀斬亂麻,縱有逆亂也能推到前任疏忽職守上。自己反倒能落得功勞。

“瀘州本地駐紮有寧遠軍,他們原本就是用來鎮壓蠻夷,戰力應該還是能夠應付的,只是事情卻可能涉及渝州。話說回來,渝州附近戎人不少,若是被他們鑽了空子,恐怕……”他突然覺得局勢千頭萬緒,忍不住呻吟了一聲。怪不得人道是川中難治。可若非迎難而上,自己又怎能博取將來地政治資本?此時,一個自信滿滿的聲音傳入了衆人耳畔。

“戎人之事大家不用發愁。”隨着這個略帶慵懶的聲音,一個優美的倩影緩步出了內室。只見她頭髮自如地披落雙肩,臉上猶帶着幾分春意,一件織錦鳥紋外袍隨意的披在身上。隱約可見胸前的無限春光↓毫不在意周圍的目光,徑直走到高俅身邊,嫣然一笑道,“其他地事我不能打保票,但是,憑着我的那點人脈。從附近的族民那裡打聽一點情報還是沒問題地。再說,各族的族民雖然和漢人做生意,卻未必會相信漢人,只要讓他們看到事不可爲,恐怕就沒有多少人會響應了。”

高俅原本還覺得有些慍怒,但在聽到白玲說完這些話之後,他立刻悚然動容。“阿玲,你就這麼肯定幕後的人是漢人?要知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就知道。你們漢人最喜歡說的就是這句話!”白玲擡手一捋額前亂髮,冷笑一聲道,“我身上既有烏蠻族的血統,又有漢人的血統,這該怎麼算?要我說,你們漢人其實最喜歡侵軋,那些想要造反當皇帝的,不大多是你們漢人麼?巴蜀之地是各族先民早年的聚居之地,他們縱有不軌之心,最多也就是想着劫掠一番,要說什麼大志向,恐怕也就只有那些漢人而已!”

一番話說得在場四個漢人面面相覷,雖然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們到底面子上有些下不來。最後,還是公孫勝地一陣大笑打破了這難得的沉寂。

“哈哈,玲夫人說得沒錯,要說有野心的,夷人成千上萬人之衆難以挑出一個,所以,背後最的幾乎可以斷定是漢人,或者說至少是漢人推動的。”他一邊說一邊朝白玲投過了一睹,卻差點因爲那懾人的豔光而無法自拔,連忙垂下了眼睛。

白玲見旁邊的高俅臉色稍霽,這才說道:“如果我願意替你逃一趟渝州,你能放心麼?”

“渝州……渝州!”高俅低聲重複着這兩個字,終於還是下了決心。“既然如此,阿玲你就代我走一遭吧。不過那裡如今魚龍混雜,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他一邊說一邊打量着身邊的那三個人,最後才衝燕青說道,“小七,你爲人機靈,就跟着阿玲去吧!”

“我明白了。”燕青心中猶如明鏡似的,這種事情,派姚平仲自然不合適,而公孫勝纔剛來沒多久,也不會輕易被派出去。“這兩天師傅和雷大叔應該會有消息,大哥這裡也不會沒人可用。”

白玲和燕青的離去自然讓唐門幾個掌權者心中惴惴,但是,見高俅態度並未有任何改變,他們也就逐漸安了心。堂堂一個朝廷命官自然不可能長時間在瀘州逗留,因此他們趁着這難得的機會把很多事情兜了出來,其中既有川中大況,也有大理和周邊各部族的情況,當然也不會漏了吐蕃這個大國。

唐家堡的一間書房內,唐鬆平指着一張地圖向高俅解釋道:“大人,川中商賈和大理做生意的相當多,如今大理國主段正淳和大理相國高泰明更始終不忘和朝廷通好。只是地方官員始終以唐時南詔之事爲戒,不肯冊封大理,所以兩國地關係始終若即若離。”

“段正淳……”高俅心底苦笑,在如今這個時候,他竟有可能幸會金庸小說中那個最最花心風流的男人,只可惜六脈神劍一陽指這些匪夷所思的絕世神功是不用指望了。“我聽說大理國君權旁落的情況相當嚴重,那麼想向朝廷朝貢稱臣究竟是誰的主意?”

唐門三老聞言不約而同地交換了一個顏色,心中大凜。要知道,朝廷派到四川的官員一般只想保住自己的治地平安,對於大理向來只是以蠻夷之國視之,更沒有多少人關心大理的政爭。而高俅竟在上任之前做了那麼多功課,自然讓他們倍感驚心。

“大人,大理段氏立國之初得董氏、高氏等三十七部之助,所以將他們分封各地,給與高官厚爵,最後竟養虎爲患。在前一代國主段正明在位的時候,高升泰便因庶民擁戴而爲帝,而段正麼避位爲僧,君臣早就調轉了過來′然高升泰去世之後,其子高泰明遵從遺訓擁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爲帝,便是如今地大理國主了′然如此,但國中大權盡在高氏之手,提出朝貢稱臣雖是大理王段正淳,但背後一定是高氏在推波助瀾。”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遠遠不像武俠小說中的那個大理,忠臣義士迭出,始終至死不渝地保護在段氏一脈周圍。高俅心中暗歎,面上卻絲毫不動聲色,但見唐門三老全都神情緊張,他心念一轉便出言質疑道:“要知道,朝廷冊封的只能有一個,便是大理國主段氏。而高氏既然掌握大權,是否會繼續安於臣位,這是其一;其二,若是他日大理國主易位,而有大理段氏子弟逃奔汴京,則在道義這一點上,朝廷不能不出兵或是下文質問,這是其二;最後,高泰明本人在此事上究竟態度如何,是放任自流還是有其他態度,這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個……”唐鬆平看了看一旁的兩個弟弟,終於咬咬牙道,“大人若是真的有接納之意,不妨親自見見大理國主和高泰明,他們都有意願和朝廷官員接觸!”

“什麼?”高俅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帥臣不自專,事事由政事堂合議做主,這是大宋朝廷一向的習慣。儘管比起西夏、遼國和吐蕃來說,大理不過是彈丸之地,國力也相當有限,但畢竟是番邦,他一個朝廷大員去私會大理國主和大理權臣,傳揚出去會造成這麼樣的後果?他又怎麼能夠不考慮?

“這未免太兒戲了。”他緩緩搖了搖頭,見三人面色失望,心中突然掠過一絲不妥〖量再三,他又出口補充道,“此事我會再考慮考慮。”

唐門三老這才齊齊鬆了一口氣,他們最大的貨源地就是大理,每年南下買馬不在少數,自然希望能借機拉起朝廷和大理之間的橋樑,從而爲自己爭取到一面保護傘。至於真正的受益人是誰,自然是不問可知了。大理段氏暮色盡顯,而高氏則受子民擁戴,還會有第二個結果麼?

第38章 此消彼長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2章 疑霧重重第10章 一網打盡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4章 爾虞我詐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2章 隱門弟子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章 生財有道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
第38章 此消彼長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2章 疑霧重重第10章 一網打盡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4章 爾虞我詐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2章 隱門弟子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章 生財有道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