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

過了正旦,頭一個抵達京城的不是別人,而是姚平仲。當然,他不是主動回來的,而是被一道聖旨拉回來的——過了正旦,除了接待遠道而來的大理使臣之外,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安排陳國公主的婚事。而爲了這個,遠在西北的姚雄和姚古也雙雙趕了回來。

雖說大宋有重文輕武的傳統,但是,有一條卻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大宋皇室和將門之間的聯姻。從太祖立國開始,到如今的天子趙佶,大宋皇帝立後或者是公主下嫁,往往嫁的娶的都是那些將門出身的人。

然而,隨着西軍的日漸崛起,他們功勳官職的增加雖然遠遠比別人快,但是從其它恩寵上來看,無疑是比不上那些開國元勳世家的,甚至就連一些世代的禁軍世家都比不上。

然而,姚平仲此次尚公主,無疑打破了這個慣例。而更加重要的是,就在此前幾日,趙佶在朝堂上拋下了一個重若千鈞的提案。但凡尚主的駙馬或是宗室親貴,倘若真的有才,朝廷可以一體使用,而不再會因爲避嫌而其它緣故而遏制這些人在仕途上的發展。此議一出,頓時朝野大譁。

儘管此前已經傳出消息,一旦姚平仲尚主之後,天子依舊會用其在河北帶兵,但是,大多數人都把這個當作一個特例,並未放在心上。然而,這一次的提案卻大不相同。天子官家分明是要改動祖宗成例,而這麼一來,原本偃旗息鼓的那些守舊派終於完全冒了出來。

彈劾、建議、抨擊,各種各樣的奏疏猶如雪片一般地飛進中樞,最後,滿心不耐煩的高俅乾脆派人專門收攏這些奏疏,然後彙總之後往崇政殿一丟。而趙佶的反應更絕,任其在大殿一角堆起老高,卻根本不去理會。相比之前的歷代天子。他這個執拗脾氣一犯,自然是天塌下來也不理。而蔡京等人誰也不想在這種幾乎要成爲定局的事情上費腦筋,乾脆全都裝做沒看見。

正因爲這些原因,姚平仲一回京,很快便成爲了風暴的中心。一時間,姚府上下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人對姚麟長子姚靖苦口婆心地說什麼規矩成例,意圖從這一方面禁止宗室親貴地出仕之路。

發覺這種態勢之後。姚平仲頓時不厭其煩,見橫豎都躲不開,乾脆」和姚靖打了個招呼搬出去,這樣一來,姚靖便高掛免戰牌,而姚古和姚雄兄弟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好不容易要出一位駙馬爺,而姚古又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既然連天子都看重姚平仲,斷然沒有讓兒子因爲娶公主而絕了仕途之路的道理。

而姚平仲去的地方誰都想不到,不是別處。正是殿帥王恩在將巷的府邸。由於王恩近些日子身體不好。因此趙佶特旨讓他在家裡養病,然而,他偏偏是個歇不住的。幾次去殿前司都被人有理有節地請了回來,他只能在家裡看着小孫子王敏中演武,這下子多了個姚平仲,王敏中有了對手,自然更是歡欣鼓舞。

雖然王敏中也在軍官講武堂混了一期,但畢竟還沒有出身,所以王恩堅持不肯讓趙佶授予其實職,準備自己好生訓導一番後,再把人送往河北,此番碰上姚平仲自然遂了心願。此刻。他看着姚平仲和王敏中在底下練劍,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兩邊廝打完之後,姚平仲收劍而立,見王敏中滿臉潮紅,臉上盡是興奮之色,幾乎以爲看見了當年的自己。鎮定心神之後,他方纔點了點頭,又坐到了王恩身邊。

“王帥,果然是將門虎子。敏中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功夫,將來必定是沙場勇將!”

王恩雖然心中高興,但是,面對別人卻絲毫不肯帶出來,只是板着臉道:“不過是半桶水罷了,哪裡比得上希晏你這樣實打實地功夫?你在西北打了這麼多年的仗,若不是別人壓着你的品秩,只怕早就是一路鈐轄。不過也好,年輕人就是應該多磨鍊,尤其是武將,驟然身居高位,只怕是對未來不利。這話我對敏中提過多次,也不知道他是否能記在心裡。”

姚平仲頷首稱是,見王敏中兀自不服氣,他便笑道:“敏中賢弟,王帥說的沒錯,別看如今我們在這院子裡打得虎虎生風,一旦上了戰場卻遠遠不是這麼回事。倘若沒有當過帶兵五百人的營指揮使,又怎能當好統帥千軍萬馬的統制抑或都總管?總而言之,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憑藉你的能耐,將來博得一個總管抑或是節帥之稱也不過是指日可待的功夫。”

“真的?”王敏中畢竟還小,聞言不由大喜過望,“那姚大哥此番成親回去之後,能不能把我捎帶上?我也想爲國建功立業,可是爺爺老說我好高鶩遠。不過,要一天到晚在京城等機會,那要猴年馬月方纔能夠上戰場?”

“呃?”姚平仲倒沒想到王敏中會突然賴上自己,猶豫了好一會,卻瞥見王恩眼中似乎有期待之意,沉吟片刻便點了點頭,“若是你爺爺答應,聖上也不反對,我便帶你去河北!只是,如今河北可不比當年西北,只是在整軍備戰,沒有什麼戰事。你若是到了那裡再嫌發悶,可是沒有回頭路好走!”

“太好了!”王敏中見姚平仲答應,哪裡還顧得那許多,滿口便答應了下來,“總之,姚大哥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你和爺爺聊,我去告訴大哥!”

見小孫子一瞬間沒了人影,王恩不由搖了搖頭,繼而對姚平仲歉意地一笑:“希晏,敏中這孩子就是如此地脾氣,希望你別見怪。唉,他父母死得早,一直都是跟着我長大,偏生不喜歡舞文弄墨,只愛這耍刀弄槍地事,我也沒有辦法!”

“國家雖然少不得文人,但也同樣需要武將,王帥也就不要強求了!”姚平仲從不喜歡那些文官場上的名堂,此時不由得就帶了出來,“若非聖上英明,單單看下面的奏摺,也不知要被多少人糊弄下去。就拿這一次地事情來說,居然我連家裡都躲不住,還得跑到王帥這裡來暫避風頭,豈不是這些人鬧的?宗室也是人,駙馬也是人,憑什麼佔着這樣一個名頭,便再也不能爲國報效出力?”

王恩見姚平仲一瞬間露出了憤世嫉俗的顏色,不由得愣了一愣。須知在他的印象中,姚平仲從來便是那種冷冷靜靜的年輕人,很少會動怒。轉而一想,他也就釋然了。再鎮定自若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只怕也忍耐不住,更何況姚平仲本身還年輕,總有氣盛的時候。

“其實,這都是常有的事,於天子而言,不過是怕宗室藉着名頭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對於底下地官員和百姓,卻有另一層意思。”

王恩稍稍頓了一頓,便道出了其中深意:“尋常官員和百姓只看到了宗室生來就是金枝玉葉,只看到尚主的駙馬一朝尊榮盡顯無人能及,便以爲不能讓這些人凌駕於正途出身的官員之上,這原本就是人的劣根性。宗室駙馬中確實有倚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但同時也有矢志報效家國的,豈能一概而論?”

“王帥說的正是!”姚平仲被王恩這席話說得心情激盪,一拍巴掌說道,“所以,那個時候聽說要我尚主,我是死都不願意的。只是想到聖上的愛重,高相公地提攜,所以方纔勉強按捺了下來。也還是聽說不需要我卸職在京過安穩日子,我這才鬆了一口氣。”

“呵呵,你是聖上愛重的勇將,怎麼會輕易賦閒?”王恩久在帝闕,對於趙佶的心思自然廖若指掌。”放心,聖上這次是鐵了心要整治舊制,不管是誰勸諫也是一樣。我隱隱聽說,聖上、政事堂和樞密院諸位相公都已經合議過了,這一次哪怕要把御史臺清理一遍,也一定要完成此事,否則,他日必定是自食其果。”

從王恩口中聽到這個,姚平仲無疑是心中鼓舞。一老一少又閒話一陣,王恩有些倦了,姚平仲便辭了出來,站在前院的樹下出神。

儘管依然是森然寒意,但他的心卻是熱的。种師道調任河北,這個消息對於他來說卻是一個莫大的激勵,畢竟,种師道已經將近六旬,而他還年輕,不愁有人說姚家後輩及不上種家的人。而伯父和父親這一次都因功升職。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大約是一人留在西北繼續清剿西夏餘孽,另一人調防河北。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西軍名將將用來充實河北前線,而河北亦有不少人要調防西北。他知道這其中有朝廷的不少考慮,但是作爲他而言,只需知道朝廷在這邊還有大動向,那也就夠了。

對於即將舉辦的婚事,他卻看得很淡。道理很簡單,世家子弟的婚事原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不上好與不好,相形之下,家族能不能從婚事中得到利益,方纔會被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雖然他對之前高嘉說過的話只不過半信半疑,但眼下也只能希望,這位陳國公主真的是一位品行端莊的女子,那他就心滿意足了。)

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1章 萬事俱備第8章 商人重利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章 相見時難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2章 疑霧重重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章 計議將來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章 尋人有果第21章 延帥之爭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9章 春花秋月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5章 殿中論財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6章 重操舊業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3章 尋人有果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章 穿越時空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4章 浮出水面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
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1章 萬事俱備第8章 商人重利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章 相見時難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2章 疑霧重重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章 計議將來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章 尋人有果第21章 延帥之爭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9章 春花秋月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5章 殿中論財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6章 重操舊業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3章 尋人有果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章 穿越時空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4章 浮出水面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