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武舉考試

【敵人來勢兇猛,求票票大力支援……】

包拯攤開一張供紙鋪在桌上:“皇上請看,這是開封府送來的口供,這夥人是李德明的人,說是奉命過來破壞咱們的京成大道,延緩我朝給吐蕃的弩箭補給。”

“我勒個去!李德明這老頭不傻嘛,這麼快就知道是咱們在搗鬼,居然還想出這招來。看來咱們還真得加強防範,要是真讓他們把那些路橋弄踏,那就耽誤事了,朕還想着多賣兩年武器呢!愛卿好好查,把這些搗亂的傢伙都揪出來,朕看好你喲!”

“呃,臣一定盡力!可是有一個問題,您不是說通判院只負責審理,臣去調查不就越權了麼?”

“說得也是,立好的規矩不能亂!容朕想想……朕記得當年唐有道的案子,刑部不是派出了許多好手,還號稱刑部最牛的捕快啥的,他們表現還不錯!這樣吧,朕讓刑部徵調各地精幹捕快,組建一個特別調查司,專門負責大案要案調查工作。嗯,這個名字嘛,朕看就叫‘六扇門’好啦!愛卿以爲如何?”趙禎腦門一拍,在山寨的道路上玩的愈發不可收拾。

“皇上英明!”

趙禎對於這樣的馬屁已經習慣了,絲毫沒有覺得有何不妥,理所當然地接受讚美之後,又毫不客氣地趕跑了兩個燈泡,繼續陪着張柔在那廝混。

“老婆,最近白天都找不見你人影,忙着整啥玩意呢?”趙禎有一句沒一句的跟張柔閒扯。

趙禎把御花園包了場子,張柔便肆無忌憚地坐在他身上,說話也很隨便:“這不是忙着哄婆婆們麼!順便再想辦法從她們那弄點錢來花花!”

“咋滴!老婆你缺錢花了麼?”趙禎兩世爲人,現在總算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莫得事,老公有錢。你隨便花!”

不過,張柔卻不領情,白了他一眼:“切!就你那點小金庫。能幹點啥?要不是爲了當這個皇后,把家底都花得七七八八了。我用得着去打婆婆們的注意麼!”

“不對呀,老婆,你要那麼多錢整啥?”

“哼哼!”張柔舉着小拳頭,意氣風發地說道:“我又想玩一把大的,你等着瞧好啦!”

趙禎猛地在她某個突起的部位抓了兩把,壞笑着說道:“小樣兒!還跟我這賣關子,看我晚上怎麼收拾你!”

張柔毫不示弱地拋了個媚眼:“who怕who!”

那小模樣!讓趙禎氣得牙癢癢,要不是考慮到影響不好。肯定當場“家法”伺候。

當然,張柔無疑是個好同志,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到頭來趙禎也沒從她那打聽到想聽的消息。

半個月後,京城郊外,空着的麒麟衛營地就成了此次武舉的場地。

咚咚咚……

一陣急促的鼓聲之後,武舉正式拉開了帷幕。

第一天爲武試,近三百名各個武將後輩或者他們推薦來的考生,都穿着一身勁裝,恭恭敬敬站成幾排等着皇上訓話。

趙禎照例上臺講了幾句廢話。秉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指導方針,敦促各位考生髮揚風格。考出素質,考出水平!

“第一項考試科目爲騎術,所有考生按照準考證號分成十隊,按照指示前往各個考場,出發!”

趙禎大手一揮,考生們也隨之騷動起來……

騎術考試分爲平地、山坡、障礙以及溼地幾個部分,根據用時長短和人馬配合程度幾個方面進行打分,這個項目倒是很快,一個時辰不到便已經全部完成。

稍事休息之後。一衆考生又被帶到了射擊場地。這裡就跟騎術不一樣了,允許考生從弓箭、弩箭、牀弩、連弩、投石器等各種遠程武器中自選一種。當然了。不同武器考覈分數也是有高有低,就看大家怎麼選擇。像牀弩和投石器這種難度高。還特別考驗運氣的傢伙,一般人肯定不會選,也就只有自信心爆棚的和啥也不會來碰運氣的孩子纔會看上它們。

接着便是舉重考試,這個沒啥好說,誰舉得重那得分自然就是最高。

上午時間較短,弄完這三樣差不多也就到了飯點。武舉不想科舉那麼嚴苛,一些考生拉着剛玩到一起的朋友,一邊吃飯一邊交流心得,順便也發發牢騷,抱怨自己哪沒有做好,還可以怎麼改進,如何如何……

飯後不能劇烈運動,這種常識趙禎還是知道,於是他便大家又聚了起來:“借這個休息的機會,朕再講幾句。朕看了你們今天上午的表現,說實在的,朕不大滿意!在座的諸位可都是將門之後,但你們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呀!騎馬什麼的,那是咱們宋人的弱項,朕也就不多說,可這射擊應該不能再是弱項了吧!但是你們看看,哪怕是最常見的弓箭,又有幾個能夠全中的?朕希望你們能夠好好想一想,就你們這番模樣,如果以後大宋的軍隊交到諸位手裡面,朕還能不能睡個安穩覺!”

聽完這話,大家都默默地垂下了腦袋,哪怕是那些自詡考得還不錯的人也不例外。

莫名其妙地捱了一通罵之後,一個個還得打起精神準備迎接下午的挑戰。

本來在考試要求裡面有一項是搏擊,不過趙禎想了想,覺得這玩意不太好打分,如果搞循環賽又太浪費時間。於是乎,趙禎想出了一個二合一的辦法,把搏擊和跑步結合到一起。順便借用了一下“棒棒軍”的裝備,在棒子一端綁上裝有面粉的布包,考試過程中也就“點到爲止”。

下午的考試分爲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所有考生要穿着考生專用裝備繞着營地來個五十里長途行軍,期間還要經過人工設置的各種障礙地形。

好不容易走到頭,本以爲可以躺在地上好好休息一把,沒想到還有更嚴酷的考驗在等着他們——三個中隊的禁軍穿着跟他們同樣的裝備出現在他們面前。

沒錯,趙禎就是把搏擊的項目直接換成了軍事對抗。所有考生對抗三個中隊的禁軍,誰被沾到麪粉誰就出局,考官在一旁根據表現打分。

好嘛!剛跑完步。一個個累得跟死狗似得,還不得不爬起來迎接更加激烈的對抗……

不要小瞧這些禁軍。他們都是從步軍戰鬥力最強的天武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們的個人戰技或許不咋滴,但放在軍陣當中可是威力十足。

整個對抗只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便以考生們集體撲街草草收尾。

第二天,考生還沒有從前一天的疲憊中解脫出來,卻又被拉到了廣場上,在烈日之烘烤之下,埋頭做題。

上午的時候。分別考兵書默寫和策論。

兵書默寫很簡單,只要是將門之後應該都有學過,基本上就是一些常見兵書的類容。好比《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太白陰經》。

至於武舉的策論,那自然是跟科舉不一樣,嚴格來說,這個策論更像是兵法解析。也就是趙禎選擇一個或多個兵書所列兵法,讓大家來解釋,以及寫出個人的體會等等。

到此爲止,總共一百分的考試,已經完成了七十分的科目。還剩下最後一個大題。

“兄長,你看聖上這是想弄啥呢?”高遵孟指着正在營地廣場地上指揮士兵搗騰的趙禎問道。

正在養神的高遵甫聞言,看了看忙碌的士兵:“爲兄沒猜錯的話。聖上這應該是在弄沙盤。”

“沙盤?那啥玩意?”

“嗯,其實也就是某個地方的地形的縮小模型,聖上習慣用這個來指揮軍隊,確實比地圖好用多了,簡單明瞭一目瞭然。唔,你看看,那中間模型不就京城麼!看來聖上這是擺的京城周圍的地形吶!”高遵甫也指着“巨型”沙盤給他講解。

高遵孟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考生中還有不少京城本地人,同樣如此再跟身邊的同伴介紹這種新玩意,直到皇帝佈置完。大家才靜了下來。

“諸位也看到了,這個仿造京畿地區的沙盤就是你們最後一科考試的地方。朕給你們出的最後一個題目名叫‘京畿保衛戰’。你們將通過抓鬮分成兩隊,一隊守一隊攻。你們每個人可以領一箇中隊的‘兵力’,下面那塊沙盤就是你們的戰場。現在,按次序過去抓鬮,開始吧!”

趙禎話音剛落,就有侍衛端着一個盛滿紙團大碗走了過來,放在大傢伙面前。

不多時,三百人分成兩隊,每隊各一百五十人,他們也根據個人喜好選好了兵種,嗯,也就是一百根牙籤!

說到這個兵種,趙禎可是想得很周到,常見的有弓兵、弩兵、槍兵、盾兵、騎兵、重騎兵、弓騎兵,特殊一點的牀弩、投石器

等重型部隊也不少,甚至連水軍都有。當然了,特殊的部隊不可能是一百根牙籤,否則別人都沒得玩得了,這還得是按照實際情況來,好比牀弩和投石器就十根棍,而水軍則是一根更大的木棍。

趙禎看着這些人一窩蜂的在那找自己喜歡的兵種,不由得搖了搖頭,這個個人英雄主義還比較氾濫的年代,團隊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即便其中個別人士想到了這個問題,也沒有足夠的威信來領導其他人,最多也就是拉着幾個玩得好的一商量。

高遵甫三弟兄運氣還比較好,抓鬮也抓到了一塊。髙遵孟和高遵殷兩人,盯着一排兵種介紹,都選花了眼,只好把注意打到了堂兄身上:“兄長,你看我們選什麼好呢?”

高遵甫也皺了皺眉頭:“我想想啊!咱們這回選到的是防守,按照這上面的規則,對方可以從東面和北面發動進攻,咱們防守得離皇城越遠得分越高,如果連皇城都丟了……我絕對不能讓這事發生,咱們兄弟三個這回必須齊心協力才行!”

“行!都聽大哥的,你說咋辦就咋辦!”髙遵孟跟弟弟一起附和道。

“那好!爲兄來安排一下,既然咱們防守,那就得防着對方攻城部隊,所以騎兵必須得選一個,另外兩個就選連弩和槍兵把,關鍵時候防守好用。”

高遵孟大咧咧地說道:“好咧!我跟弟弟選槍兵和連弩,大哥你用騎兵吧!”

“行!就這麼定了!”高遵甫兩手一拍,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於是,這一場沙盤上的軍旗遊戲就從打亂仗開始了,也在打亂仗中結束了遊戲。

得益於這一盤散沙的特殊背景,高遵甫哥三個抱成小團體到是出彩不少,當然也有幾個跟他們表現差不多。

傍晚時分,趙禎又把大家集合起來:“大家辛苦了兩天,本次武舉也取得了圓滿成功,至於你們的成績自己呆會去榜單上看,朕在這裡就不念了。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雖然你們這些人的名次是排出來了,但朕對你們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面對未來的戰爭,你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因此,朕決定組建皇家陸軍學院,由朕親任院長,樞密使張堯佐任學監,兵部尚書楊宗保任總教官。你們在座的諸位,不管是上榜還是沒上榜,如果有從軍想法的,都得進入學院深造。就這樣,大家都散了吧!”

所有考生齊齊跪在地上叩首跪拜:“謝聖上恩典!”

對於這個結果,應該說所有的考生都還是聽滿意的,只有一個負責考試的文官很不滿地看着這羣考生,低聲嘀咕道:“切,一羣臭莽夫也能成爲天子門生,真是見鬼了!”()

第64章 重兵雲集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37章 江陵疑案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99章 月餅第46章 晏殊請辭第56章 元宵佳節第43章 水泥廠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69章 元昊“兵敗”第103章 壽宴交鋒第35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57章 提親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57章 提親第53章 真相大白第74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大牛來襲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39章 殿試軼事第72章 光明計劃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66章 收編失敗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73章 西北奠基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43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西行記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85章 破戒了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44章 國安寺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22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35章 遼國政變第119章 京城來人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84章 歪打正着第65章 神機營第14章 落鷹坡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41章 狗血劇情第119章 京城來人第8章 論國策第6章 十三太保第37章 送行引發的後果第59章 謠言之源第71章 雞飛狗跳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64章 重兵雲集第52章 秘密行動第55章 招工遇阻第36章 應對之策第4章 遼軍南侵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96章 初見端倪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0章 金陵奇女第55章 萬家生佛第2章 趙受益的想法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2章 拯救吳仁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64章 科舉前奏第59章 謠言之源第53章 真相大白第40章 獻俘開始第9章 三關戰役5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44章 職業技術學院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38章 沒有狀元的科舉第1章 再續前緣第84章 偶遇海盜第1章 天花來襲第28章 壽宴上第23章 伉儷相遇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2章 三關戰役8第90章 時來孕至第51章 長途拉練第42章 軍權第51章 偶遇夏人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100章 北伐伊始
第64章 重兵雲集第98章 興華兩案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37章 江陵疑案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99章 月餅第46章 晏殊請辭第56章 元宵佳節第43章 水泥廠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69章 元昊“兵敗”第103章 壽宴交鋒第35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57章 提親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57章 提親第53章 真相大白第74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大牛來襲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39章 殿試軼事第72章 光明計劃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66章 收編失敗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73章 西北奠基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43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西行記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85章 破戒了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44章 國安寺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22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35章 遼國政變第119章 京城來人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84章 歪打正着第65章 神機營第14章 落鷹坡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41章 狗血劇情第119章 京城來人第8章 論國策第6章 十三太保第37章 送行引發的後果第59章 謠言之源第71章 雞飛狗跳第25章 三關戰役21第64章 重兵雲集第52章 秘密行動第55章 招工遇阻第36章 應對之策第4章 遼軍南侵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96章 初見端倪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0章 金陵奇女第55章 萬家生佛第2章 趙受益的想法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2章 拯救吳仁第68章 候風地動儀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64章 科舉前奏第59章 謠言之源第53章 真相大白第40章 獻俘開始第9章 三關戰役5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44章 職業技術學院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38章 沒有狀元的科舉第1章 再續前緣第84章 偶遇海盜第1章 天花來襲第28章 壽宴上第23章 伉儷相遇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2章 三關戰役8第90章 時來孕至第51章 長途拉練第42章 軍權第51章 偶遇夏人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100章 北伐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