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

天早透黑了,山林的夜,出奇的靜。只有克節朗河水永不疲倦地彈奏着舒緩的小夜曲。

橋面坑道里,潛伏着3名中國士兵。

這是我邊防團派出的前衛警戒哨。

吳元明半蹲在坑道里,一邊咀嚼着苦澀的草根,一邊觀察着周圍的敵情。

他清楚地記得上崗前連長劉道臣的話。

“根據情報,敵人這幾天可能有行動。你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擇繞橋是主要的通道,要保護好,橋西陣地不能丟。”

“敵人如果向你們開槍,你們可以還擊。這是昨天軍區張司令員來視察時下達的最新命令。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有49名戰友倒在他們罪惡的槍口下,這筆血債一定要他們償還。什麼時候反擊,聽命令。”

對面樹林裡發出一陣唏唏嗦嗦的聲響。

吳元明趕緊捅了捅身邊的沈定湖和王確雲。

今兒個敵人要動真的了。

果然,樹林裡出現了幾個黑瞎子般的人影,慢慢向白天的哨位逼近。

哨位上有兩個穿軍裝的草人,是吳元明和戰友們扎的,晚上立在那幾,和真的沒啥兩樣。

敵人上當了,吳元明慢慢探出槍口,心裡忍不住想笑。

“噠噠,”兩聲槍響。

印軍打響了第一槍。

吳元明衝着響槍的地方“嘟嘟”就是一梭子。

只聽對面“哎喲”了一聲。山林又恢復了沉寂。

沈定湖貼着耳朵問:“敵人撤了嗎?”

吳元明悄聲說:“只敲掉一個,他們肯定還要搞鬼。”

“轟隆!”一聲爆炸。兩個草人倒了。

敵人以爲槍沒打準,扔出了兩顆手榴彈。

沈定湖正要還擊,吳元明一把拉住他,咬着耳朵說:“別急,等他們露臉。”

果然,幾個印軍見沒動靜,站了起來,晃了晃手電筒,要欣賞一下剛纔的戰果。

“打!”吳元明的槍口首先噴出了一溜火舌。

沈定湖、王確雲的衝鋒槍也像颳風一般響了起來。

敵人像受了驚的兔子,回頭便跑。

晚了,憤怒的子彈雨潑般傾瀉過來。

槍聲停了,一個受傷的敵人還在高一聲低一聲的痛苦地喊叫着,他大概是剛纔那夥人中唯一的倖存者了。

敵人被激怒了,3個地堡裡的輕、重機槍,一齊向他們這個小小的陣地傾瀉着子彈,塹壕前的泥土、石塊被打得四飛迸濺。

突然,一顆手榴彈落到了塹壕裡,尾部“嘶嘶”冒着青煙。

沈定湖手急眼快,抓住手榴彈又扔了回去。

“轟”的一聲,手榴彈在敵人的頭頂爆炸了。

吳元明高興地喊起來:“打得好,就這樣幹。”

敵人的地堡離戰士們的塹壕太近了,只有十幾米,還不如籃球架到中線的距離遠,手榴彈從拉弦到爆炸大約需要5秒鐘,所以扔過來的手榴彈大都還沒炸。

吳元明和戰友們一氣扔回去18個手榴彈,他們每人攜帶着4顆手溜彈都還沒捨得用呢!”

忽聽背後一聲響,又是敵人扔過來的手餾彈。

吳元明慌忙去摸,咦,怎麼不見冒煙?

終於他摸到了,是一塊石頭。

“咚,”又是一聲響,沈定湖趕緊摸,摸到一截松樹根。

敵人沒手榴彈了,就用這些東西亂扔起來。

3個戰士身上每人都捱了幾下子。

什麼軍隊什麼板眼,硬是一羣流氓。

印軍開始打炮了。炮彈掠着樹梢,吱吱怪叫着落下來,把塹壕前後炸得煙霧瀰漫,後邊的主陣地上也是一片火海。

吳元明忽然明白了,大聲說:“小沈、小王,敵人想攻佔擇繞橋,絕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3個人分了工,一人封鎖一個地堡。

地堡裡的敵人一露頭,一梭子子彈馬上就飛過去。

橋西這個小陣地成了敵人眼中的芒刺,他們開始實施集中轟炸了。

炮彈雨點般傾瀉下來,塹壕早已夷成平地。

3個戰士的耳朵都被爆炸的巨響震得流血。濃烈的黑煙和滾滾的熱浪嗆得他們喘不過氣。

又是一聲巨響,吳元明只覺得右腿一顫,便痠麻的失去了知覺,他知道自己受傷了,迅速抽下腰帶,將腿根部狠狠扎住。

急救包和衣服都被燒焦了,像曬於的紅薯幹貼在身上,一動,就撲束束地掉下來。

炮聲停了。

硝煙散了。

擇繞橋還在。

陣地沒有丟。

吳元明抹了把臉上的灰土。兩個戰友從土裡鑽出來,頑皮地向他眨眨眼睛。

月亮露出了皎潔的臉。

山林恢復了先前的寧靜。

克節朗河水還在唱着那首永不厭倦的歌。

3個戰士卻聽不到了。

永遠聽不到了。

他們的耳膜被震裂了。

天放亮了。

印軍地堡槍眼裡,伸出一個黑糊糊的布包,布包綁在一根木棒的頂端。布包上插着一根引信,正“嘶嘶”冒着藍色的火花。敵人要炸橋,把3個戰士困在橋西。

吳元明欲撲上去,可是猛一使勁,沒站起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受傷了。他猛拍了小王一掌。

小王會意地縱身躍出塹壕,撲向藥包。

吳元明和小沈的衝鋒槍,同時封住兩個地堡的槍眼,小王抑住藥包,一把扯掉導火索,接着和地堡裡的敵人爭奪起炸藥包來。

敵人抓住木棒用力往裡拉,小王挾住藥包死勁往外拽。

這種“拔河”比賽簡直是戰爭中的奇觀。

小王個頭不高,力氣也不大,使上全身吃奶的勁,仍然拽不出來。

死神就站在旁邊,多延續一秒,清醒過來的敵人就會打死他。

“快放手,”吳元明着急地喊。

他不知道,小王耳朵也聽不見。

小王好像已將一切拋置腦後,圓臉憋得紫紅,拼上性命也要贏得這場拔河的勝利。

吳元明靈機一動,大喊:“扔手榴彈。”

小王聽不見,也不理會。

地堡裡的敵人嚇壞了,慌忙鬆了手。

小王沒防備,一個後仰摔在地上。

炸藥包脫手,順勢落到河裡。綁炸藥包的木棒,一多半豎在河面上。

從此,這木棒就直立在擇繞橋下的急流裡。

它成了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向中國武裝進犯的鐵證。

如果哪位讀者有興趣,路過擇繞橋,儘可以查證一下這木棒的來歷。

次日,中國外交部代表聲明,強烈抗議印度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向駐守在克節朗河擇繞橋頭的邊防哨所進行猛烈的炮擊。打死打傷邊防連長劉道臣等七人。這是繼朗久、空喀山事件後的又一次嚴重的軍事挑釁。中隊將保留還擊的權力,並警告印度政府,“玩火者,必。”

印度外交部照會,抗議中隊越過麥克馬洪線,悍然向印度邊防哨所進攻,開槍開炮打死官兵13人,傷26人。這是中國政府有意惡化兩國關係,妄圖霸佔印度領土的又一罪行。

兩國脣槍舌劍,互不相讓,各說各的理。

世界輿論傾向何方呢?

“中隊敢出兵朝鮮,和美隊硬碰。

太好戰了。”西方的記者說。

“中隊鎮壓了西藏軍隊的反抗,嗜武成性。”不瞭解內情記者說。

“印度是個弱國,怎麼敢和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打仗。”不結盟國家的記者說。

一個時間內,中國似乎有些孤立。

他們不是別有用心,便是在憑空猜想。

其實,只要到擇繞橋頭轉一圈,那根直立在克節朗河中的木棒,便會告訴他們全部真象的。

(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14)歷史性的記載。(11)周恩來與夏格巴。(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7)解放軍攻佔昌都。(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7)繼續封鎖打零炮。(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7)解放軍攻佔昌都。(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3)18軍待命進藏。(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3)18軍待命進藏。(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14)歷史性的記載。(3)18軍待命進藏。(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7)繼續封鎖打零炮。(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7)解放軍攻佔昌都。(6)斯大林臨陣猶豫。(7)解放軍攻佔昌都。(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7)繼續封鎖打零炮。(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10萬大軍全部登島。(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
(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14)歷史性的記載。(11)周恩來與夏格巴。(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7)解放軍攻佔昌都。(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7)繼續封鎖打零炮。(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7)解放軍攻佔昌都。(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3)18軍待命進藏。(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3)18軍待命進藏。(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14)歷史性的記載。(3)18軍待命進藏。(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7)繼續封鎖打零炮。(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7)解放軍攻佔昌都。(6)斯大林臨陣猶豫。(7)解放軍攻佔昌都。(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7)繼續封鎖打零炮。(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10萬大軍全部登島。(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