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

但北京始終在耐心地等待着西藏地方當局的覺醒,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放中國大陸最後一塊土地。爲此,曾經做過多方面的努力。

早在1950年春天,在彎彎曲曲的康藏山路上,有一支小小的人馬在行進着。被護衛在中間的那位披着袈裟的法師,在顛簸的馬背上還誦經祈禱,他就是有名的密悟法師。他率領了一支勸和團。這支小小的勸和團從成都啓程時共有5個人,即密悟和他的兩個徒弟——如意、勝興,以及賈題韜和阿旺嘉措。

這支勸和團自己聯繫了一支馬幫商隊,同他們一起走。到了甘孜要過金沙江了,他們沒有馬牌(通行證)過不去,就搭起帳篷住在江邊等候。

這時,甘孜白利寺大活佛格達率領的第二支勸和團也來了。他在西康威望很高,順利地過了金沙江。密悟法師一行還是過不去,只得望江興嘆。

第三支勸和團——青海勸和團於1950年5月組成,由的哥哥當才活佛任首席代表,青海黃南州的活佛夏日倉呼圖克圖、大通縣的活佛先靈任代表。

青海勸和團於7月份分兩路自西寧和同仁起程,8月在柴達本盆地的大河霸會合,一同赴藏。

勸和團到達那曲後即被扣留,遲玉銳等4名漢族幹部被藏軍押往山南軟禁。

在各路赴藏勸和團中,影響最大的要算甘孜利寺格達活佛那一支了。

格達是一位出身貧苦的愛國活佛,當年紅軍長征路過時,他曾任博巴(藏人)蘇維埃政府副主席,與朱總司令建立了友誼。

爲了使西藏早日和平解放,格達活佛致電朱總司令,要求去拉薩促進和談工作。朱總司令覆電,對格達活佛的愛國熱情深表嘉許。

7月10日,格達活佛以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身分,由甘孜啓程赴藏。那天有很多當地羣衆前來送行,有些老人還跟在後面,高聲爲他祝福。不料格達活佛竟在昌都遇害身亡了!

原來,格達活佛一行是7月24日到昌都的。他廣泛接觸了僧俗各界人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介紹解放軍進駐駐甘孜地區後,如何尊重藏族羣衆。在昌都的親帝分裂主義分子對他又恨又怕。特務分子在格達活佛喝的茶水裡下了毒藥。活佛中毒後,即腹痛、頭痛、口吐黃水、鼻孔流血流膿,第二天——8月22日就圓寂了。

死後全身烏黑,皮膚觸手即行脫落……

格達活佛遇害,激起各族人民的極大義憤。

18軍官兵更是羣情激憤,向隔江對峙的藏軍揮拳怒罵。

格達活佛8月22日被毒死,25日中央軍委批准了昌都戰役的計劃,26日西南軍區下達《昌都戰役的基本命令》。

戰爭之神的正義之劍,將要劃出霍霍閃電了。

(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8)達賴喇嘛親政。(11)周恩來與夏格巴。(14)歷史性的記載。(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14)歷史性的記載。(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1)周恩來與夏格巴。(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4)歷史性的記載。(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3)18軍待命進藏。(8)達賴喇嘛親政。(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6)斯大林臨陣猶豫。(8)達賴喇嘛親政。(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3)18軍待命進藏。(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3)18軍待命進藏。(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1)周恩來與夏格巴。(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1)周恩來與夏格巴。(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8)達賴喇嘛親政。(11)周恩來與夏格巴。(14)歷史性的記載。(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14)歷史性的記載。(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1)周恩來與夏格巴。(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4)歷史性的記載。(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3)18軍待命進藏。(8)達賴喇嘛親政。(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6)斯大林臨陣猶豫。(8)達賴喇嘛親政。(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3)18軍待命進藏。(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3)18軍待命進藏。(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1)周恩來與夏格巴。(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1)周恩來與夏格巴。(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