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

身爲文職官員的梅農,雖然擔當着國防部長的重任,但當他面對着一個個肩扛金花、綬帶斜掛的將領時,總有一種情不自禁的壓迫感。爲了保持自己的尊嚴,他的看家法寶便是斥責、嘲笑他們。因此,屬下的將領對他多有不滿,可又不得不感激他,因爲他用頻繁的調動不斷晉升他們的軍銜,同時又大幅度地提高了軍官、特別是將軍們的薪金。他在任期間,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尤其是他同尼赫魯之間極親密的私人關係,沒有一個軍官不對此感到畏懼。

梅農首先做了簡短的開場白後,說:“尼赫魯總理已前往倫敦參加英聯幫總理會議,臨行時授權讓我制定一個將中隊清除出去的作戰計劃,我已經指令總參謀部擬定了,這就是“裡窩那”作戰計劃,下面就請帕利特准將宣讀作戰計劃的文本。”

帕利特准將攤開文件夾,說:“取名‘裡窩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這是一個地名,意大利的一個港口,二次大戰時,總參謀長曾在那兒作過戰,僅此而已。”

接着,他宣講了作戰的任務和要點,在東部,要佔領塔格拉山脊,將中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要拔除中隊的21個據點,佔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爲了加強東部的軍事力量,擬在最快時間內組建特種部隊第4軍,考爾中將親赴東北邊境指揮,併兼任第4軍軍長。進攻的準備,要在10月10日前完成。

帕利特准將剛剛講完,蒂邁雅上將就高聲喊叫起來:“不可能,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你拿什麼去組建第4軍?憑什麼同中隊打仗?怎樣在10月10日前完成進攻準備?你知道那兒的地形地貌嗎?全是1萬4千英尺以上的連綿不絕的大山,在地圖上量出3個小時的行軍距離,實際要走上3天。後勤保障全部要靠空投,可是,那兒連一塊空投的平地都找不到,制定這種計劃,不是瘋子,就是傻瓜。”

考爾中將敲了敲桌面,嚴肅他說:“蒂邁雅將軍,請你放尊重些,這份作戰計劃,是我和塔帕爾上將一塊制定的,你儘可以批評、修正,但決不許可詆譭,更不能全盤否定。要知道,印度的每個人都不耐煩了,指責我們爲什麼不把中國人趕出去。許多報紙罵我們是膽小鬼,不能擔負起保衛祖國的重任,做爲一個軍人,你能忍受嗎?再不行動,政府就要垮臺,我們都要被送上絞刑架,你懂嗎?”

蒂邁雅冷笑連連他說:“如果這個計劃出自別人之手,或許還有探討的可能,可是你一參與,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短短的10年間,你從一個少校升到中將,坐上了參謀局長的寶座,你算什麼,你真槍實彈的指揮過一次戰鬥嗎?還不是憑着你那張漂亮的臉蛋,巧舌如簧的嘴。爲了你的提升,我曾經辭職過一次,很可惜,沒有擋住你亨通直上的官運。這一次,我豁上一切不要,也要阻止你,什麼‘裡窩那’完全是幾張爛紙,你也絕不能出任第4軍軍長。”

考爾尖利地說:“你最好放明白些,這是作戰會議,不是可以隨意進行人身攻擊的議會,我的任命書是尼赫魯總理臨行前親自簽署的,爲此你儘可能再辭職一次,不過這回,不會有人再勸你收回了。”

這一刀深深刺穿了蒂邁雅的心臟。兩年前考爾由第4師少將師長升任參謀局長職務時,蒂邁雅曾極力反對,認爲他好誇大言辭,極富幻想,又無實際作戰經驗,擔任僅次於參謀總長的職務,確實不能勝任。但尼赫魯斷然否決了他的意見,直接簽署了任命書,爲此,蒂邁雅一氣之下,請求辭職。如果蒂邁雅堅持到底的話,那麼軍隊內任人唯親的裙帶路線真相或許會大白於天下。然而,蒂邁雅在尼赫魯一番懇切言辭的勸導下,收回了辭呈,尼赫魯便給了他一個閒職。

新聞界爲此做了一番沸沸揚揚的報道,責怪他的“兒童遊戲式的”小孩子脾氣。蒂邁雅將軍受盡了凌辱。從此,便也雄風殆盡、閉門不出了。

但是,做爲一個戎馬一生的老軍人,他始終關注着中印邊界的軍事糾紛、當看到尼赫魯推行考爾的前進政策,不斷往前推進,修建了一個個軍事哨所時,他感到既可悲又可笑。這只是一種小孩子捋大人鬍鬚遊戲,一但大人被扯痛了,便會給一巴掌。爲此,他多次給尼赫魯寫信闡明這種做法的愚蠢可笑,希望他能下令收回軍隊,聚成鐵拳,在關鍵方面給中隊以致命的打擊。然而,尼赫魯卻寵信梅農和考爾,默許他們繼續往前走。第一步是把哨所建到中國哨所前面,看到對方沒有動作,第二步又把哨所推進到中國哨所的後面,切斷中國哨所與主陣地聯繫。

現在他們要推進第三步了,把中國士兵哨所拔掉趕出去。這可是潛藏着最大危機的一步。蒂邁雅根據一生的作戰經驗認爲:前兩步中國忍讓了,第三步絕不會忍讓。積蓄已久的中隊不但會打敗他們的進攻,而且會趁勢反擊過來,消滅全部印方邊境部隊,甚至會趁勢追擊,攻佔新德里。這是決定國家命運的時刻,他不能再沉默了。他自報奮勇參加了這次作戰會議,又挺身而出陳述了一大通理由,然而,他除了從辛格中將那飽含同情的目光中得到些許安慰外,其它的都是漠然的冷眼和嘴角的蔑笑。他絕望了,喜馬拉雅山不只是美麗的雪山女神,她還有兩個惡魔的化身,一個是難近母,一個是時母,她們不僅相貌猙獰;而且性情殘酷,全印度的婆羅多將毀在這兩個惡魔的手中。不知是哪根神經的靈感,使他忽然想起長篇史詩《摩河婆羅多》中的這個傳說。他兩眼含春盈眶的淚水,緩緩站了起來,顫抖無助的手,無意間碰翻了茶杯,茶水濺到了考爾筆挺的軍服上。

考爾驚呼一聲,接着暴怒地搡了蒂邁雅一把,險些把老頭子推個趔趄,憤憤他說:“老精怪,早下臺了,還羅嗦什麼,不知羞恥。”

蒂邁雅彷彿沒有聽到,呻吟着說:“部長先生,快從夢中醒來吧!中隊並非不堪一擊,也不會永不還手。想想蔣介石的八百萬軍隊,想想朝鮮戰場上的美八軍,想想剛剛被鎮壓的西藏軍隊吧!我不想說,可我不能不說——中隊要勝過我們百倍。”

這最後一句,激怒了在座的全體高級將領。

頓時,橢圓形的會桌上響起一片責罵聲:“你不配當軍人!”

“渾蛋!”

“賣國賊!”

“滾出去!”

“滾!”

蒂邁雅抱着最後一線希望,懇憐地望着梅農。

梅農只是眨動了一下厚眼皮,連頭也未擡,揮揮手說:“你走吧,你確實老了。”

蒂邁雅用手背抹了抹老淚橫流的臉,挪着顫巍巍的步伐,彎着沉重的腰脊,向外離去。

臨近門口時,他忽然轉過身,威風凜凜地大喝了一聲:“狗崽子們,你們將一個個被槍斃。”

隨着重重的一聲門響,作戰廳裡沉寂下來,許久沒有發言,蒂邁雅的預言,彷彿將在座的人心都凍僵了,凝固了,失去了靈動的活力。

許久,這沉默都未被打破。

忽然,作戰廳裡響起了一個悠長、平穩,時而還有起伏變化的鼾聲。

國防部長梅農,旁若無人的伏在桌上睡着了。

這位動過一次腦手術的老人,儘管有愛打瞌睡的毛病,但是今天的會議,他似乎不該睡着,這是決定印度命運的會議,也是決定他命運的一個夜晚。

當兩個格鬥的巨人,拔出腰間鋒利的劍,準備向對方的要害一刀捅去的時候,他卻睡着了。

暴怒而又狂傲的考爾對着梅農的耳朵,大喊了一聲:“繼續討論‘裡窩那’計劃。”

(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8)達賴喇嘛親政。(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7)繼續封鎖打零炮。(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11)周恩來與夏格巴。(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5)彭德懷臨危受命。(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7)繼續封鎖打零炮。(3)18軍待命進藏。(5)彭德懷臨危受命。(3)18軍待命進藏。(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7)解放軍攻佔昌都。(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斯大林臨陣猶豫。(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繼續封鎖打零炮。(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
(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8)達賴喇嘛親政。(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7)繼續封鎖打零炮。(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蔣軍秘密撤離舟山。(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11)周恩來與夏格巴。(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薛嶽構置“伯陵防線”。(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4)毛澤東收到一份不合宜的“禮物”。(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5)彭德懷臨危受命。(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7)繼續封鎖打零炮。(3)18軍待命進藏。(5)彭德懷臨危受命。(3)18軍待命進藏。(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7)解放軍攻佔昌都。(5)新任總管阿沛·阿旺晉美。(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6)斯大林臨陣猶豫。(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繼續封鎖打零炮。(8)志願軍跨過鴨綠江。(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2)粟裕提醒三點事項。(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