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解放軍攻佔昌都。

此刻,昌都正陷入一片混亂。

當解放軍渡江的消息風傳全城時,士兵、喇嘛和居民在昂曲河邊匯成一片。持槍的士兵們東逛西竄,不知如何是好。

10月12日,從昌都以南的寧靜(芒康縣),傳來藏軍第九代本德格-格桑旺堆率三百四十餘人宣佈起義的消息。霎時間,昌都藏軍的軍心崩潰了。

10月16日夜,總管阿沛得知解放軍已逼近昌都,類烏齊一帶後方也出現了神出鬼沒的漢人軍隊。早就不願抵抗的總管命令,翌晨棄城西撤。17日,彈藥庫的爆炸聲震得昌都城顫抖不已。隨之,藏政府官員、士兵們拖兒帶女順着西邊的山路倉皇離開昌都。亂兵沿路搶劫,爲解放軍贏得民心鋪平了道路。

整個昌都戰役過程中,解放軍只在小烏拉、崗託等三處遇到了較強硬的抵抗。崗託渡口,攻擊藏軍十代本的是由軍工兵營、偵察營和52師炮兵連組成的左路部隊。10月7日,東岸解放軍開始搶渡金沙江。一瞬間,重機槍、迫擊炮向對岸藏軍猛烈轟擊,陣地上一片火海,藏軍躲在石縫中頑強抵抗。解放軍的牛皮船駛進激流,向對岸奮力划動。江面上,槍林彈雨交織成嚴密的火網,有一隻牛皮船被槍彈和激流掀翻,船和人剎那間葬身水底。

兩小時後,被巨浪衝向下遊的牛皮船靠上西岸,解放軍躍上江邊亂石,開始向對面藏軍陣地逼近。同時,炮火和槍彈暴雨般傾灑到山後的藏軍隊伍裡,牛皮船上和兩岸的解放軍發出了吼聲,藏軍棄地撤退,奪路西逃……

對於俘獲的負傷藏軍官兵,解放軍全部收容並予以醫治。對投誠的官兵、家屬每人給8元以上的銀元作路費,每三人發一匹馬。當解放軍的糧食運到以後,還發放給藏軍官兵,使他們手中有錢,袋中有糧,並有馬匹馱運衣物,走上返鄉之路。被遣散的人員無不感謝解放軍的寬大政策,有的叩頭流淚,對解放軍幹部說:你們解放軍是菩薩兵,是救命恩人,返回家鄉後,再不替噶廈賣命了。

昌都戰役於24日結束,歷時18天。經過大小戰鬥20餘次,全殲昌都藏軍總部及三、七、八、十等6個代本全部和二、四、六代本之大部、並爭取第九代本起義,共計殲敵5700餘人,佔當時藏軍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俘代本以上文武官員18名,英印特務福特等4名,繳獲山炮3門,重機槍9挺,輕機槍48挺,各種衝鋒槍、步槍3千餘支及其他軍用物資部分。

昌都戰役的勝利,正如所說的那樣,“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戰役”。整個西藏被解除了心理和實力上的抵抗,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和平談判。

(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14)歷史性的記載。(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8)達賴喇嘛親政。(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彭德懷臨危受命。(3)18軍待命進藏。(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6)斯大林臨陣猶豫。(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4)歷史性的記載。(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7)繼續封鎖打零炮。(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6)斯大林臨陣猶豫。(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6)斯大林臨陣猶豫。(11)周恩來與夏格巴。(6)斯大林臨陣猶豫。(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7)解放軍攻佔昌都。(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7)解放軍攻佔昌都。(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1)周恩來與夏格巴。(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18軍待命進藏。(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
(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14)歷史性的記載。(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8)達賴喇嘛親政。(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2)新德里,中國總理舌戰羣儒。(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彭德懷臨危受命。(3)18軍待命進藏。(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4)三支勸和團的遭遇。(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9)單日打、雙日停的戲劇性戰爭。(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驚心動魄的三天大血戰。(6)斯大林臨陣猶豫。(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4)歷史性的記載。(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2)新生的共和國面對艱難而嚴峻的考題。(7)繼續封鎖打零炮。(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6)斯大林臨陣猶豫。(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2)毛澤東決定粟裕指揮。(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5)24把刺刀對準中國士兵的胸膛。(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6)斯大林臨陣猶豫。(11)周恩來與夏格巴。(6)斯大林臨陣猶豫。(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7)海南之戰堪稱奇蹟。(3)“裡窩那”進攻計劃出籠。(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6)毛澤東念念不忘以戰促和。(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7)解放軍攻佔昌都。(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5)只打蔣艦不打美艦。(7)解放軍攻佔昌都。(6)10萬大軍全部登島。(11)周恩來與夏格巴。(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1)祈求和平,周恩來冒險訪印。(3)毛澤東在北戴河親自指揮作戰。(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4)萬炮齊發調遣美艦。(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12)達賴授權五人代表。(10)達賴喇嘛滯留亞東。(9)阿沛信使急馳拉薩。(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3)18軍待命進藏。(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1)伸自大西洋的黑手。(7)蔣介石三度準備出兵朝鮮。(6)10萬大軍全部登島。(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6)擇繞橋印軍再次玩火。(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6)試探美蔣合防條約效力。(2)十萬將士組成渡海兵團。(5)大兵團強渡作戰開始。(1)毛澤東三次電示四野。(1)中央指定葉飛指揮。(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8)毛澤東爲何不取金門。(14)歷史性的記載。(2)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3)危殆中的臺灣出現了轉機。(4)艱難的印軍先遣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