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

給新局長送了一份“見面禮”

辦公室太大,反而感覺受壓迫

散會後,甘泉水稱還要趕回部裡去開個小會,急匆匆地走了。田曉堂和李東達、王賢榮就陪着華世達來到四樓西側,去看辦公室。

當王賢榮將那間粉刷一新的大辦公室打開後,華世達不由發出了一聲驚歎:“這麼大呀!真像個籃球場。跟我在戊兆的那個辦公室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不行不行,我用不慣這個屋子。這空間太大了,我反而有一種受壓迫的感覺。再說,這麼大面積,哪裡用得着,完全是浪費嘛!”

李東達忙笑着講了這大辦公室的由來,請華世達不必推辭。田曉堂也在一旁相勸。

華世達卻態度堅決:“還是給我換間小辦公室吧,這大屋子將來可改爲健身房,讓幹部職工們八小時以外來這裡打打球,健健身。”

李東達還要力爭,華世達臉上已有了慍色,語重心長道:“辦公室再大,房子再豪華,也煉不出好鋼。房子小一點,差一點,照樣能幹出成績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校園裡沒有高樓大廈,學生住的只是茅屋草舍,可還不是培養出了楊振寧、李政道等多位大師!”

想到華世達那間不大的縣長辦公室,以及辦公室裡那把普通木椅,田曉堂對華世達不願用大辦公室倒也不覺得有多奇怪,便建議道:“您實在不想用這間屋子,我看就只有用東頭那間空着的副局長室了。”

華世達說:“可以。只要不是太大就行。”

王賢榮面露難色道:“那間副局長室也是多年沒用了,只怕還得整修一下,現在還不能搬進去。”

華世達卻說:“不用搞那麼複雜,我們先去看看,然後打掃一下就搬進去。”說着就往東頭走。走了兩步又回過頭對李東達道:“李局長你還是忙你的去吧,有田局長和王主任在這裡就行了。”

李東達笑眯眯道:“好好,我去梳理一下近期的工作情況,以便隨時向您彙報。”

看過那間副局長室,華世達說:“這屋子已經不小了,在這裡辦公其實蠻好的。”辦公室就算是正式確定下來了。然後,華世達去市政府拜見分管副市長韓玄德。趁華世達外出,田曉堂安排王賢榮等人趕緊收拾。半小時後,屋裡便窗明几淨、煥然一新了。王賢榮倒也會來事,不用田曉堂提醒,就把門口的牌子換成了局長室,又把新買的那把普通木椅從大辦公室搬了過來,代替辦公桌後面的高背轉椅。

華世達回來後,見屋子完全變了模樣,高興地說:“你們動作很快嘛。”看到那把普通木椅,華世達又笑了:“田局長你大概是見我在戊兆用過這樣的木椅,纔想到給我換椅子的吧?”

田曉堂笑了笑,算是回答。此時再開口說幾句賣乖的話,反而顯得自己淺薄了。

華世達坐到木椅上,伸展一下腰身,笑道:“我當時是打籃球扭傷了腰,一坐高背椅子就疼得厲害,才被迫坐了半年的木椅。你放把木椅在這裡也行,我就坐木椅。我還真有點懷念坐木椅的那段日子。不過,那把高背椅子也留在這裡吧。”

田曉堂很是吃驚。他原來還以爲,華世達在戊兆的辦公室一直坐的是小木椅。對華世達不計虛榮和麪子,只求適用和舒服,他曾感到滿心敬佩。現在才明白,事實有些出入,並非完全是那樣。由此看來,要弄清一個事情的真面目,還真是不容易,常常就被表象矇蔽了。

田曉堂對王賢榮丟了個眼色,王賢榮忙從書櫃裡抱出宣紙和筆墨來。田曉堂道:“華局長,這四壁空空的,您看是不是寫一副字掛上去?”

華世達用手指朝田曉堂點了幾下,呵呵笑出了聲。田曉堂也笑了起來,他知道華世達爲何而笑。華世達一定是笑他見自己在戊兆的辦公室裡掛有手書的《菜根譚》字句,這時才獻上這麼個餿主意。

華世達凝眉考慮了一番,說:“容我想一想吧。我還沒想好寫什麼合適呢。”

田曉堂忙道:“不急,不急。等您想好了再寫。”

王賢榮只好把宣紙、筆墨收進書櫃裡。

田曉堂坐下來,向華世達彙報了幾個事。他告訴華世達,最近自己被抽去參加全市創衛迎檢工作,還是外宣組的牽頭人。

華世達笑道:“韓市長已對我交代過這事了。我全力支持你,有什麼要求你只管提。請你把兩邊的工作都兼顧好,外宣組的事務是你當前的工作重點,但局裡分管的一攤子事也不要怠慢了。”

田曉堂答道:“好的,您放心吧。”

最後,兩人談到華世達專職司機的人選問題。

田曉堂說:“我向您推薦甘來生。小甘在局裡工作多年,曾爲郝局長開過5年車,這兩年一直跟我跑。小夥子品行好,人也機靈,駕駛技術更是沒話說。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的保密意識強,嘴巴鐵緊……”

華世達笑道:“我剛過來,兩眼還是一抹黑,凡事都得依仗你們。

行啊,這事就聽你的。你推薦的人,肯定錯不了。”

華世達這麼一表態,田曉堂很高興。推薦甘來生,一方面甘來生素質很高,確實是合適人選,另一方面他也帶了點私心。甘來生跟他跑了兩年,已多少有了些感情。能爭取跟一把手開車,對司機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談完事情,田曉堂和王賢榮便準備離開。華世達又叫住兩人,安排道:“下午一上班就開個班子成員會,你們去通知一下。要求會議兩點半鐘準時開始,每個參會者都不得遲到,絕不能像上午的機關幹部會那樣拖拖拉拉。”華世達說着,臉色就嚴肅起來。

田曉堂忙答應道:“好的,我們馬上去通知,並把您的意思轉告大家。”華世達已擺出了一副頂頭上司的架勢,田曉堂還有點不適應。回想在夜來香茶樓華世達的客氣和親熱,竟恍如隔世。

下午的會議準時召開。華世達在會上先提了“五個共勉”的要求,然後就要聽取當前的工作情況。華世達雖沒明說由哪個重點彙報,但這話的意思實際上是要李東達作中心發言。李東達之前是代理局長,現在也還是常務副局長,只有他講才最合適。李東達對此心知肚明,華世達話音剛落,他也不謙讓,就清清嗓子說開了。李東達洋洋灑灑彙報了10個方面的工作,講了很多,不過講的都是些常規性的事情,而對“潔淨工程”、主樓工程兩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卻隻字未提。

田曉堂覺得李東達有些糊塗了,兩件那麼重要的大事怎能不提及呢?轉念又想,這隻怕正是李東達的聰明之處。華世達上任後召開第一次班子成員會,你一開口就提那兩件讓人頭疼的麻煩事,就像兜頭潑去一盆冷水,人家會舒服,能不覺得敗興?不如等到會後再彙報,或者乾脆留給別人去彙報好了。田曉堂猜測,李東達只怕就是這麼想的。

田曉堂卻覺得,自己有責任儘快對華世達提出這兩件事情,而不能像李東達那樣一味迴避。華世達對“潔淨工程”還算知情,對主樓工程面臨停工的問題卻一無所知,應該趁早讓華世達掌握情況,把握主動權。事實上,這兩個問題一直像兩塊巨石,壓在田曉堂的心頭。自從包雲河出事後,他天天都在盼望着新任局長儘快確定,解決這兩大問題及早納入議事日程。現在,華世達已經到任,他對彙報這兩個問題便有些迫不及待。這一天,他等得實在太久了。可轉念又想,李東達沒提“潔淨工程”和主樓工程,他當場提出來合不合適?再說陳春方在場,他講“潔淨工程”問題也有些礙三礙四。思來想去,田曉堂覺得還是要講點策略,乾脆會後再去單獨彙報爲好,免得有人在背後說他愛出風頭,反正也不急這幾個小時。

輪到他發言時,田曉堂就只是簡單地表了個態。

最後發言的是工會主席陳春方。本以爲他會三言兩語收尾,不想陳春方卻口口聲聲說華世達是他多年的老領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乾部,歷數華世達在戊兆的豐功偉績,大講華世達的人格魅力。這馬屁也拍得太肉麻了,而且很粗糙,讓人聽了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華世達一點也不領情,皺着眉頭道:“我們要多提倡批評和自我批評,少搞表揚和自我表揚。你拼命吹捧我,一下子把我吹上了天,是想讓我掉下來一頭摔死嗎?”陳春方討了個沒趣,笑得很尷尬,簡直比哭還難看。

田曉堂暗想,因“潔淨工程”“豆腐渣”問題,華世達對陳春方十分惱怒,本想嚴厲懲處,可包雲河一個勁地袒護,只得讓他逃過一劫。不想冤家路窄,幾個月後陳春方竟又撞到了華世達手上。陳春方深知華世達很難善待自己,只好涎着臉使勁吹拍奉迎,以討其歡心。可華世達不吃這一套,陳春方只怕也就沒轍了。陳春方今後的日子,看來不會怎麼好過。

聽大家說完後,華世達充分肯定了李東達任代理局長期間的成績,指出目前班子成員分工一律不變,要求大家安心工作,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不因領導變更而耽誤。華世達提出,要認真開展一次作風整頓,對歪風邪氣要敢於碰硬,局領導在作風整頓中要以身作則,率先垂

範,通過上下的共同努力,力爭幹部作風有明顯好轉。聽了華世達的話,田曉堂暗暗感到高興。財務管理制度改革也可以納入作風建設的範疇,看到華世達對作風建設的重視程度,他對華世達支持財務管理制度改革就更有信心了。

散會後,田曉堂想去找華世達單獨彙報,可華世達沒落辦公室就直接下樓,急匆匆地走了,田曉堂只好作罷。

他暗暗琢磨,連續這幾任局長剛上臺時,無一例外都是以作風建設爲突破口,燒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只是管好乾部作風並非易事,前面幾任的這頭把火,燒到後來都是無聲無息,無疾而終,華世達又能一抓到底,抓出新氣象來嗎?

給新領導的“見面禮”

吃過晚飯,田曉堂在家裡看了會兒書,便駕車來到局裡。進了院子,見華世達辦公室裡透出明亮的燈光,田曉堂心頭不由一喜。上了四樓,卻見沒開燈的走廊上有個人影在晃動。那人影看見他,便躡手躡腳地向他走過來。到了跟前,纔看清是王賢榮。王賢榮輕聲道:“華局長在辦公室加班,我守在這裡,他有什麼事,也好隨叫隨到。”

田曉堂點了點頭,沒有言語。他做過多年辦公室工作,知道辦公室主任服務一把手就是要這樣細緻入微、殷勤周到、不辭勞苦,所以他對王賢榮的表現還算滿意。不過他也看出來了,王賢榮的工作熱情太高,做事過分賣力,顯然是想在新局長面前表現一番,爭取儘快贏得新局長的信任。儘管動機似有不純,但能夠做到這一步,也挺不容易的。

王賢榮又問:“您找華局長?”

田曉堂說:“有幾個事,想跟他說一下。”王賢榮笑了笑,說:“陳主席還在裡面,您稍等片刻。”聽說陳春方在華世達那邊,田曉堂哦了一聲,轉身進了自己的辦公室,準備等陳春方走後再去。他想陳春方這人真有意思,下午纔在會上被華世達搶白了幾句,晚上竟又奮不顧身地粘過去了。聽見走廊上傳出一陣橐橐的腳步聲,田曉堂猜想陳春方大概已離開了,便出門去華世達的辦公室。田曉堂敲門進去時,王賢榮正在往華世達茶杯裡續水。華世達一見

他,馬上招呼道:“來,田局長快進來坐。”田曉堂坐到沙發上,王賢榮又給他倒來一杯熱茶,才退了出去。門被掩上後,華世達笑道:“曉堂你來得正好,我正想找你聊聊呢。那天在夜來香,我說過要請你今後多支持我的工作。當時不便把話挑明,但我說的並不是客套話,現在我們成了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我很需要你的支持!”

田曉堂忙道:“華局長您真是太客氣了。您現在是我的直接領導,用得着我的地方,您只管吩咐。”華世達說出這番話來,儘管也可能是玩弄領導藝術,田曉堂還是頗爲感動。華世達初來乍到,實在也需要他這個副手的支持和配合。出於過去對華世達的認識和了解,田曉堂也樂意助華世達一臂之力。他急於要把那兩個問題報告華世達,也正是爲了華世達好。

田曉堂又想,官場上的稱呼也真有意思。王賢榮剛纔在屋子裡時,華世達客氣地叫他田局長,等王賢榮一走,稱呼馬上變成了親暱的“曉堂”,看來在人前人後,華世達注意了內外有別,分寸感把握得恰到好處。再說自己對華世達的稱呼,在華世達來局裡前,包括那天深夜在夜來香茶樓,他一直都稱華世達爲“你”,而華世達到任後,馬上就改口尊其爲“您”了。在全局上下,恐怕也沒有哪個不尊稱華世達爲“您”的。哪怕年歲比華世達大許多的下屬,也概莫能外。在機關裡判斷對人稱“你”還是“您”的依據,不是年齡,而是官階。官階高的,年齡再小也得對他“您”前“您”後;官階低的,年歲再大也會被領導呼來喚去地直接叫“你”。對此沒有明文規定,卻早就約定俗成,大家已見怪不怪了。

第34章 (4)第39章 (4)第32章 (2)第28章 (3)第4章 (4)第4章 (4)第39章 (4)第5章 (1)第40章 (1)第8章 (4)第10章 (2)第4章 (4)第33章 (3)第15章 (3)第36章 (1)第35章 (5)第10章 (2)第3章 (3)第2章 (2)第4章 (4)第14章 (2)第29章 (4)第9章 (1)第37章 (2)第1章 (1)第22章 (2)第23章 (3)第34章 (4)第40章 (1)第41章 (2)第1章 (1)第37章 (2)第33章 (3)第14章 (2)第15章 (3)第1章 (1)第31章 (1)第22章 (2)第31章 (1)第40章 (1)第20章 (4)第15章 (3)第31章 (1)第23章 (3)第20章 (4)第35章 (5)第20章 (4)第40章 (1)第1章 (1)第13章 (1)第37章 (2)第23章 (3)第14章 (2)第33章 (3)第37章 (2)第19章 (3)第1章 (1)第7章 (3)第16章 (4)第31章 (1)第16章 (4)第12章 (4)第37章 (2)第20章 (4)第21章 (1)第21章 (1)第15章 (3)第36章 (1)第23章 (3)第21章 (1)第14章 (2)第26章 (1)第37章 (2)第20章 (4)第39章 (4)第5章 (1)第10章 (2)第3章 (3)第39章 (4)第24章 (4)第16章 (4)第16章 (4)第5章 (1)第20章 (4)第17章 (1)第9章 (1)第21章 (1)第35章 (5)第12章 (4)第19章 (3)第41章 (2)第32章 (2)第7章 (3)第13章 (1)
第34章 (4)第39章 (4)第32章 (2)第28章 (3)第4章 (4)第4章 (4)第39章 (4)第5章 (1)第40章 (1)第8章 (4)第10章 (2)第4章 (4)第33章 (3)第15章 (3)第36章 (1)第35章 (5)第10章 (2)第3章 (3)第2章 (2)第4章 (4)第14章 (2)第29章 (4)第9章 (1)第37章 (2)第1章 (1)第22章 (2)第23章 (3)第34章 (4)第40章 (1)第41章 (2)第1章 (1)第37章 (2)第33章 (3)第14章 (2)第15章 (3)第1章 (1)第31章 (1)第22章 (2)第31章 (1)第40章 (1)第20章 (4)第15章 (3)第31章 (1)第23章 (3)第20章 (4)第35章 (5)第20章 (4)第40章 (1)第1章 (1)第13章 (1)第37章 (2)第23章 (3)第14章 (2)第33章 (3)第37章 (2)第19章 (3)第1章 (1)第7章 (3)第16章 (4)第31章 (1)第16章 (4)第12章 (4)第37章 (2)第20章 (4)第21章 (1)第21章 (1)第15章 (3)第36章 (1)第23章 (3)第21章 (1)第14章 (2)第26章 (1)第37章 (2)第20章 (4)第39章 (4)第5章 (1)第10章 (2)第3章 (3)第39章 (4)第24章 (4)第16章 (4)第16章 (4)第5章 (1)第20章 (4)第17章 (1)第9章 (1)第21章 (1)第35章 (5)第12章 (4)第19章 (3)第41章 (2)第32章 (2)第7章 (3)第13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