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3)

邊聽副總編的彙報,邊翻看他們弄的通訊初稿,田曉堂剛開始感覺還過得去,稿子文筆比較生動,列舉的事例也比較鮮活,看來符有才沒有吹牛,他手下這支隊伍還是訓練有素的。可聽完彙報,看過全篇,再仔細推敲琢磨,田曉堂又發現這篇稿子有不少毛病:篇幅太長,洋洋萬言;面面俱到,沒有凸顯雲赭創衛工作的亮點和特色;結構不太嚴謹;立意也不高,缺乏深度,等等。如果這篇稿子不推倒重來,想上省報頭版估計很困難,與田曉堂設想的“爭創一流、追求極致”的高目標更是相去甚遠。

田曉堂正感到失望時,卻聽見符有才頗爲得意地補充道:“這個稿子雖然只是初稿,我覺得基礎還不錯。田局長你有什麼看法?有看法就提出來,讓他們再去打磨、潤色。文章不厭反覆改嘛!”

田曉堂有點哭笑不得,看來符有才真是個金外行。想到符有才一向對下屬袒護有加,聽不得別人說他部下的半個不字,田曉堂只好先違心地對稿子給予了一番肯定,然後才提出,爲了進一步提高文稿質量,建議從五個方面進行修改。他沒有直接指出文稿存在着嚴重的缺陷和不足。儘管他說得相當委婉,符有才的臉色還是變得有些難看了。

聽電視臺副臺長彙報完專題片創意腳本,田曉堂感覺心都涼了半截。如果說報社的通訊初稿還多少有點可取之處的話,那這個創意腳本幾乎是乏善可陳。田曉堂不免有些惱火,他想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顯然是周傳猛重視不夠,對電視臺督辦不力,另一方面則是電視臺編創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沒上去。田曉堂強忍着火氣,耐心地闡述了自己對彙報專題片的一些思考和設想,要求電視臺調整思路,梳理素材,另起爐竈。儘管電視臺副臺長也是副縣級,跟田曉堂是平級,他也沒顧得上講什麼客氣,直言不諱地拋出了自己的意見。

毅然決定外請高明

當晚回到家,田曉堂坐在書房裡,顯得有些煩躁不安。他沒想到報社和電視臺搞出的東西這麼差強人意。看來,僅靠本地報社和電視臺的力量,想實現自己確立的那個高目標,根本就不可能,只怕還得另想辦法。田曉堂尋思着,通訊稿反正是爲了上省報,不如直接請省報某位資深記者來採寫,這樣不僅稿件質量有了保證,而且上省報頭版也會容易得多。彙報專題片呢,乾脆找一家國內一流的影視公司來做。他曾在網上查閱過許多影視公司的資料,發現這些民營公司策劃理念更先進,創新意識更強烈,製作的影視作品更富有創意,也更加精美。

只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符有才、周傳猛無疑會反對,對田曉堂撇開報社、電視臺感到不滿。與符有才尚有老鄉之情,還好說服他。跟周傳猛本來就不大熱乎,要想做通他的工作只怕相當困難。韓玄德也不一定就會同意,他可能認爲臨陣換將是大忌,外請別人來做宣傳又有一定的風險。還有,請省報資深記者和一流影視公司,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這筆錢得由符有才、周傳猛和田曉堂三人所在的單位埋單,可週傳猛能爽快地掏錢嗎?

這麼想着,田曉堂又有點泄氣了。他反問自己,真有必要定這麼高的目標,搞這麼大的動作嗎?韓玄德的本意,只是要他應付過去,並沒指望外宣工作爲創衛增多少光、添多少彩。也就是說,他輕輕鬆鬆地弄個平庸點的通訊稿和專題片,也能順利過關。而大動干戈地請資深記者、一流公司來做,不僅要面對一堆頭疼的問題和矛盾,而且效果不一定就有保證。萬一花了大錢,又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周傳猛只怕會肆意詆譭他,唐生虎和韓玄德對他的印象反而會大打折扣,那就弄巧成拙、事與願違了。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自添麻煩、自找罪受呢?

可轉念一想,田曉堂又很不甘心。做創衛迎檢外宣組的牽頭人,獨當一面地負責一項工作,可直接向市領導彙報,這種機會對他這個市局副職來說非常難得,恐怕再也不會有第二次,他豈能輕易放棄?有點矛盾和風險怕什麼呢?沒有矛盾、沒有風險,倒是四平八穩了,可根本出不了驕人的業績,吸引不了市領導的眼球。他要爭取領導,要脫穎而出,就必須直面矛盾和風險,排除萬難,竭盡全力把事情做得更漂亮。成功了,可謂心想事成;即便不圓滿,畢竟自己已盡了力,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田曉堂最終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他來到雲赭日報社,見了符有才,寒暄兩句後說:“我昨晚琢磨了半夜,有個新想法。爲了確保通訊稿能在省報頭版順利發表,不妨直接到省報邀請一位有名氣的記者來,跟你的手下一道採訪寫稿。”

符有才馬上反駁道:“沒這個必要吧。我們報社的記者又不是沒水平,他們寫的稿子莫說上省報,就是上《人民日報》都沒問題!”

田曉堂笑道:“我知道你這兒的記者都是業務尖子。我之所以提出請省報記者來,一是省報的記者畢竟見的世面多一些,眼界高一些,對省報的用稿要求也熟悉一些,在省報記者主導下采寫的稿件更容易通過省報的審查,也更容易放在頭版刊發,二是我們到時爲了在省報上稿,反正要去攻關的,不如現在就花點錢拉上一位省報記者,把關係早些搞定,請他將稿件採寫和頭版上稿兩個事一併包攬了,我們也好省點心。”符有才想了想,說:“嗯,你這個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田曉堂說:“再說,請省報記者來跟你的部下一道採訪,對他們來講,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符有才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好吧,就按你的意思去辦。我們怎麼聯繫省報的記者?”田曉堂問:“你們報社跟省報應該有些業務往來的,不知你有沒有相熟的記者?”

符有才說:“我們業務往來並不多,省報記者中也沒有哪個特別熟悉的。不過,我倒有個戰友,現爲省報報業集團屬下的印務公司總經理,姓盧,找他可以幫忙。”

田曉堂說:“我的想法,要請就請一位名氣大一點的資深記者,不知他能否辦到?”符有才說:“我那戰友人緣很好的,辦這點事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田曉堂覺得事不宜遲,就說動符有才,在中午趕到了省城。符有才的戰友盧總十分熱情,請他倆在一家酒樓吃飯。觥籌交錯間,符有才說了來意。

盧總一拍胸脯道:“這事包在我身上。咱們先喝酒,來,幹一個!”見盧總海口誇得有些大,田曉堂感到不放心,便一再追問他能夠在哪些記者中牽線搭橋。

盧總噴着酒氣,一連說了五六個名字。可這些名字田曉堂聽起來都相當陌生,估計只是些不出名的年輕記者。田曉堂長期看省報,對省報那幾個大牌記者還是有所瞭解的。

田曉堂大爲失望,他極力掩飾着這種情緒,繼續和盧總碰杯喝酒。酒後,盧總又安排他和符有才到賓館午休。等盧總一離開,田曉堂就直言不諱地對符有才說:“我看靠盧總幫我們聯繫記者,只怕有些問題。他說的那幾個人,沒哪個有名氣!”

符有才喝得半醉,說話也不客氣:“老弟也太挑剔了吧。他說了五六個記者,你就一個也看不上眼?”

田曉堂耐心解釋道:“不是我挑剔,而是這次請人家做的事情很有難度,既要寫好稿子,又要爭取在頭版上稿,沒有兩把刷子的記者,根本不可能辦到。”

符有才卻不願聽了,不耐煩地說:“我已經盡了力。你覺得老盧推薦的人不行,那你自個兒再去想別的法子吧。我懶得管這個破事了!”

下午3時,符有才打道回府,田曉堂留了下來。事情沒有辦妥,他還不想回去。

田曉堂考慮了一番,打算去省政府辦公廳找大學同學沈亞勳。

沈亞勳和他曾一起師從寇佳庭教授,如今沈亞勳已是副廳級幹部,服務於常務副省長龍澤光,而龍澤光又是寇教授早年的學生。儘管跟沈亞勳是同學,田曉堂也不想輕易動用沈亞勳的關係。現在眼看盧總已指望不上,這事又耽誤不得,田曉堂一時想不出別的辦法,才決定向沈亞勳求助。

田曉堂的運氣不錯,沈亞勳這天尚未出門,待在辦公室裡。一見面,沈亞勳就一臉壞笑地問:“就你一個人嗎?那個漂亮的小師妹沒有跟着來?”

田曉堂笑道:“你還惦記着人家呀?”

沈亞勳說:“她既是你的師妹,同時也是我的師妹呢。你可以跟她出雙入對,我只是在心裡惦記一下,你就吃醋啊!”

兩人說笑一陣,田曉堂問起寇教授和龍省長的近況,沈亞勳說寇教授這些日子好像在研究一個什麼課題,又說龍省長上北京開會去了。沈亞勳說:“晚上我們一起陪寇教授吃頓飯。”田曉堂答應道:“行啊。”他暗想,要是龍省長在家,一起參加這個師生聚會,那就再好不過了。

田曉堂告訴沈亞勳,他眼下正在牽頭負責雲赭市創衛迎檢的外宣工作,想請沈亞勳幫個忙,在省報聯繫一位知名記者。

沈亞勳說:“田兄既開了口,我肯定要鼎力相助。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想花點錢搞個有償新聞,而對稿子的要求又相當苛刻,得有質量,有分量,有震撼力。說句實在話,這忙還真不好幫。喜歡偷偷摸摸搞點有償新聞的記者,都是些跑龍套的角色。真正挑大樑的知名記者,根本不屑於弄那些新聞價值不大的稿子。不過,省報有一位朋友,最近手頭比較緊,我來跟他說說,看他願不願意接這個活。”

田曉堂急切地問:“你這位朋友叫什麼?名氣大嗎?”沈亞勳笑道:“你放心,我推薦的人肯定不差。常揚你聽說過嗎?他是省報記者部主任,有多篇新聞作品獲全國新聞獎。”田曉堂常讀省報,久聞常揚大名,聽罷不由一陣興奮,忙說:“常揚的名氣當然夠大了。只不過,他會答應這事嗎?”

沈亞勳說:“我來做一下工作吧。按他的脾性,肯定不會答應。但眼下他有點特殊情況,女兒即將去澳大利亞自費留學,需要一大筆錢,在這種情況下,他說不定會對掙外快有興趣。我先得跟你打聲招呼,如果他答應了這事,你一定要替他保密。要是搞有償新聞的事傳出來,他的一世英名就全毀掉了,我們就會害了人家!”

田曉堂答應道:“我曉得這個利害關係,你只管放心好了。”沈亞勳說:“你稍候,我這就到裡屋去給他打電話。”沈亞勳進了裡屋,關上門,足足待了半小時纔出來。這期間,田曉堂的心一直懸着。沈亞勳一走出來,就笑道:“這個常揚,真不好說話。我磨了半天嘴巴皮,好說歹說,他才勉強鬆了口。”田曉堂忙問:“他到底答應沒有?”沈亞勳說:“他還沒完全答應。他說想先看看雲赭創衛的有關材料,如果覺得還有挖掘的價值,他就答應下來;如果找不到可寫的東西,他只能表示遺憾。他怕砸了自己的牌子。”田曉堂有點失望,卻又看到了某種希望。常揚辦事這麼認真,只要他答應了,通訊稿的質量就會有保證。田曉堂說:“正好我隨身帶的包裡有一套比較齊全的創衛材料,現在就可以拿給他看。”他收集的這套材料既包括有關意見方案、動員報告、彙報總結、工作簡報,又有相關的新聞報道、創衛先進單位及個人典型材料等等,厚厚的一大本。他沒想到平時做了有心人,現在竟派上了大用場。如果他沒有收集這些東西,或者收集得不完整,那要爭取到常揚只怕就更難了。看來,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沈亞勳說:“我把這套材料放到門房去,常揚等會兒將過來取。晚上他看完材料,會給我回話的。”

到了下班時間,沈亞勳接來寇教授,師生三人在一起喝着小酒,說說笑笑,倒也其樂融融。田曉堂牽掛着常揚會不會“出山”,不免就有點心神不寧。

晚上9點過後,沈亞勳將寇教授送回家,又把田曉堂送到賓館住下,卻仍不見常揚打來電話。田曉堂擔心地說:“常主任只怕還沒拿定主意吧?”

沈亞勳安慰道:“他越是遲遲不來電話,這事就越是有戲。我先回去,常揚一旦來了電話,我馬上跟你聯繫。”

田曉堂說:“好吧,也只有這樣了。”

沈亞勳走後,田曉堂心想,常揚這人還有點個性。他不是個見錢眼開的人。儘管他迫於經濟壓力,也是照顧朋友的面子,才動了掙點外快的念頭,但他仍然堅守着最後的底線,那就是:採寫新聞得有感而發,絕不瞎寫、硬寫、亂寫。這年頭,能做到這一點的記者,就已經算是很有職業操守了。

⊕ тTk an⊕ ¢ o

苦苦熬到11點鐘,終於盼來了沈亞勳的電話。沈亞勳說:“常揚纔給我打了電話,他仔細研讀了那些材料,覺得還有寫頭,答應去做專題採訪。”

田曉堂大喜,忙說:“太好了,太好了。他提了什麼條件?”

沈亞勳說:“他沒主動談條件,經我提醒後,他才說事成之後,給他1萬塊錢就行了。”田曉堂有點意外,說:“他只開了這點口?是不是少了些?”沈亞勳說:“憑他的知名度,這點出場費是不多。看他的架勢,還是準備把這篇有償新聞當重大題材來抓的。我真有點擔心,該不會一不小心,又弄成了獲獎作品,那你可就狂賺了!”田曉堂笑道:“能獲新聞獎當然求之不得。我會考慮在1萬的基礎上,再給他加一點。”

第37章 (2)第38章 (3)第8章 (4)第5章 (1)第13章 (1)第7章 (3)第2章 (2)第40章 (1)第1章 (1)第30章 (5)第34章 (4)第25章 (5)第39章 (4)第18章 (2)第27章 (2)第22章 (2)第31章 (1)第36章 (1)第39章 (4)第34章 (4)第8章 (4)第14章 (2)第36章 (1)第15章 (3)第21章 (1)第18章 (2)第12章 (4)第18章 (2)第24章 (4)第34章 (4)第2章 (2)第19章 (3)第35章 (5)第11章 (3)第39章 (4)第27章 (2)第32章 (2)第34章 (4)第30章 (5)第23章 (3)第1章 (1)第29章 (4)第19章 (3)第36章 (1)第20章 (4)第34章 (4)第35章 (5)第4章 (4)第40章 (1)第37章 (2)第17章 (1)第41章 (2)第33章 (3)第20章 (4)第1章 (1)第23章 (3)第18章 (2)第13章 (1)第5章 (1)第5章 (1)第4章 (4)第26章 (1)第30章 (5)第15章 (3)第15章 (3)第2章 (2)第41章 (2)第37章 (2)第18章 (2)第14章 (2)第2章 (2)第1章 (1)第39章 (4)第4章 (4)第29章 (4)第24章 (4)第30章 (5)第10章 (2)第28章 (3)第12章 (4)第16章 (4)第37章 (2)第30章 (5)第23章 (3)第13章 (1)第35章 (5)第23章 (3)第39章 (4)第17章 (1)第15章 (3)第29章 (4)第26章 (1)第12章 (4)第37章 (2)第14章 (2)第13章 (1)第6章 (2)第31章 (1)第37章 (2)
第37章 (2)第38章 (3)第8章 (4)第5章 (1)第13章 (1)第7章 (3)第2章 (2)第40章 (1)第1章 (1)第30章 (5)第34章 (4)第25章 (5)第39章 (4)第18章 (2)第27章 (2)第22章 (2)第31章 (1)第36章 (1)第39章 (4)第34章 (4)第8章 (4)第14章 (2)第36章 (1)第15章 (3)第21章 (1)第18章 (2)第12章 (4)第18章 (2)第24章 (4)第34章 (4)第2章 (2)第19章 (3)第35章 (5)第11章 (3)第39章 (4)第27章 (2)第32章 (2)第34章 (4)第30章 (5)第23章 (3)第1章 (1)第29章 (4)第19章 (3)第36章 (1)第20章 (4)第34章 (4)第35章 (5)第4章 (4)第40章 (1)第37章 (2)第17章 (1)第41章 (2)第33章 (3)第20章 (4)第1章 (1)第23章 (3)第18章 (2)第13章 (1)第5章 (1)第5章 (1)第4章 (4)第26章 (1)第30章 (5)第15章 (3)第15章 (3)第2章 (2)第41章 (2)第37章 (2)第18章 (2)第14章 (2)第2章 (2)第1章 (1)第39章 (4)第4章 (4)第29章 (4)第24章 (4)第30章 (5)第10章 (2)第28章 (3)第12章 (4)第16章 (4)第37章 (2)第30章 (5)第23章 (3)第13章 (1)第35章 (5)第23章 (3)第39章 (4)第17章 (1)第15章 (3)第29章 (4)第26章 (1)第12章 (4)第37章 (2)第14章 (2)第13章 (1)第6章 (2)第31章 (1)第37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