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

田曉堂倒抽了一口涼氣。他沒想到華世達竟然想搞這麼大的動作。這樣全方位、深層次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過去從未搞過,只怕會在全局上下引發一場高震級的“地震”。他突然又感到爲難起來。如果改革的範圍小一點,他會堅定地支持華世達搞試點。可改革涉及除華世達、包雲河兩位一把手之外幾乎所有大小幹部,他的態度就不得不慎重起來。華世達事前單獨叫他來商量這件大事,充分表明了對他的信任和倚重。他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應該對華世達負起責任來。這麼想着,田曉堂就坦率地說:“改革的覆蓋面這麼寬,動作搞這麼大,我覺得步子邁得過快,有些超前和激進。我並不是不支持您搞試點,但這樣大範圍地試點,風險太大,麻煩太多,到時只怕難以招架。要是出現了什麼紕漏,會給您個人和局裡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建議,改革試點要麼乾脆不搞,要麼只是小範圍地作些探索。”

華世達笑了起來:“說來說去,你還是怕我惹上麻煩。你也不願意成爲被改革的對象吧?你怕什麼,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嗎?”

田曉堂笑道:“我倒不太擔心自己被末位淘汰。”不過,副局長幹得好好的,突然被拉出來搞什麼改革,就像讓人耍弄了,他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想了想,又道:“凡事過猶不及,請您還要三思。我不知道您剛纔說的兩個方面的改革,是市委的規定動作呢,還是您設想的自選動作?”

華世達說:“市委沒有這麼具體的要求。我想試點要麼不搞,要搞就得搞出點聲勢和效果,所以才考慮讓改革的範圍大一些。我不怕麻煩,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事實上,對於用人機制上的一些弊端,我一直深惡痛絕,想做一些改革嘗試。在戊兆工作時,我曾力主不拘一格公開選拔年輕幹部。在我的堅持下,當時公開招考了一批年輕人進入領導崗位,姜珊就是其中之一。但那時我只是個縣長,上面還有縣委書記,他一味求穩怕亂,我還有很多改革思路都未能付諸實施。對此我一直心存遺憾。這次省市高度重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面對這麼好的時機,我豈能錯過?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說不定這個崗位就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當一把手,再不痛快淋漓地做一次改革試驗,只怕就永遠沒有機會了,所以這次我是痛下了決心。改革成功了,自然皆大歡喜;改革出了麻煩,只要我主觀上沒有過錯,就是爲此受委屈,甚至丟掉這頂烏紗帽,我也無怨無悔。”華世達說到最後,顯得很動情,眼裡閃爍着明亮的光芒。

田曉堂萬萬沒有想到,華世達竟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蓄謀已久,而且決心如此之大,早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便知道,再勸下去已沒有用了。華世達儘管不乏理想主義色彩,但膽敢向僵化的用人機制開刀,絲毫也不顧及自身的得失安危,這讓他大爲敬佩。他馬上表態道:“既然華局長主意已拿定,我就保留個人意見,全力支持、配合這次改革試點。”

華世達很高興,說:“謝謝你,曉堂。我今天找你來,要的就是這句話。”

田曉堂說:“我有個小建議,對這次改革試點,您在局裡最好不要說是自己主動要搞的,就說是市委作出的統一安排,是政治任務,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華世達當然明白田曉堂的用意,想了一下,就答應道:“好吧。”

田曉堂又說:“還有,在班子成員會研究之前,您最好先與包書記作下溝通,爭取他的支持。”

華世達說:“我肯定要先與他協商。如果他不大支持,我盡力說服他。萬一說服不了,再想別的辦法。”

從華世達的辦公室出來,田曉堂感到腳步有些沉重。

華世達一心要掀起一輪風暴,引發一場地震,未來幾個月只怕不會再有安寧的日子了。也不知到底會遇上多大的麻煩,出什麼亂子,田曉堂難免有些憂心忡忡。

王季發又來到局裡,田曉堂和他一道去見了華世達。華世達告訴王季發:“我已聯繫了一家銀行,他們答應以老機關大院的土地和房產作抵押,給我們貸一點款。不過,最多也只能貸2000萬。”

王季發搖頭道:“只有2000萬,我還是沒法復工呀!”

華世達說:“能夠貸到2000萬,我們已盡了最大努力。按你說的,最少要4000萬才能復工,這就還有2000萬的缺口,我們再來想想其他辦法,請你還給我們一點時間。王老闆你自己也要設法籌點錢,我們一起努力,儘快把那2000萬的缺口湊齊。”

王季發一臉苦笑道:“我實在是無能爲力了。如果能想到辦法,哪會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蒙受損失!”

田曉堂已經曉得王季發無錢墊資的真正原因,這會兒見王季發叫苦,對王季發的好感又增添了幾分。田曉堂暗暗思忖,華世達說再去想其他辦法,可哪還有什麼現成的好辦法?他正感覺鬱悶,忽然腦海裡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主意,不由興奮起來。可仔細斟酌一番後,又覺得這個主意不大妥當,只好在心裡暗自放棄了。

王季發走後,華世達告訴田曉堂,他昨天去找包雲河商量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包雲河一聽就表示反對。

華世達嘆着氣,無奈道:“無論我想幹什麼事情,包書記從沒痛痛快快地支持過。我有種奇怪的感覺,總覺得我這個局長像個受氣媳婦,他倒像那個刁鑽的婆婆!”

田曉堂笑道:“上次他跟您唱反調,是爲了賭一口氣。這次情況卻大不相同,他不支持只怕是有一些顧慮,並非故意作梗。”

華世達說:“但願如此。下午我們開個班子成員會,我在會上深入地談一下這次改革試點的目的、意義,爭取能打消包書記的顧慮,也贏得其他班子成員的支持。”

田曉堂說:“好,我來安排王賢榮通知大家參會。”他暗想,要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只怕沒那麼容易。華世達這樣大動干戈地改革人事,將部下都變成了改革對象,稍有不慎,就會使自己成爲孤家寡人,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下午的會上,華世達足足講了40分鐘,他先講了省委的重要精神,然後講了市委的硬性要求,接着講了在本局推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緊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後講到這次改革試點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和方法措施,講得嗓子快冒煙了,才端起茶杯,灌了一口茶水,滋潤一下喉嚨。

華世達講完,與會者挨個發言,卻是一邊倒地持反對態度。除了田曉堂明確表示支持華世達以外,其他人沒有一個贊同搞這個試點。

包雲河說:“華局長昨天已單獨跟我商量過,我當時就勸他,別捅這個馬蜂窩。可華局長說市裡已作了安排,不得不服從,再說他也覺得搞試點很有必要,堅持要做這項工作。我還是尊重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多數人都同意,我保留個人的想法。”

李東達說:“改革人事意義重大,關係全局,影響深遠,也正因爲如此,開展這項工作萬萬不可頭腦發熱,倉促上陣,必須慎之又慎,循序漸進,一步步來。說句不該說的話,上面要我們這樣大範圍地搞改革試點,我個人認爲有決策不當之嫌。總之,我覺得目前搞這個試點時機尚不成熟。至於到底搞不搞,請大家定奪。”

李東達說完,包雲河不經意地撇撇嘴,卻被田曉堂看在了眼裡。他想包雲河與李東達的宿怨,今生今世只怕都難得化解了。又想李東達這段時間已多次遠赴浙江招商,至今卻沒見他帶回任何消息,局裡已有人開始說閒話,可李東達卻仍是一副不急不躁的樣子,也不知他爲何能那麼沉得住氣。包雲河說李東達身上有種阿Q似的盲目樂觀精神,看來所言還真是不虛。

陳春方最後發言,他的反應最爲強烈。他說:“我的看法跟在座大多數同志一樣,覺得這個試點不能搞。這種搞法簡直就是‘大躍進’嘛,太脫離實際了。居然把我們拿來搞什麼末位淘汰,這不是捉弄人嗎……”

陳春方的話說得有些過分,連包雲河都聽不下去了,側過頭來,狠狠地瞪了陳春方一眼。

會議最後不歡而散,華世達是帶着一臉寒霜走出會議室的。

會後,田曉堂去辦公室放好筆記本,見下班時間已到,就準備下班回去。他路過包雲河辦公室門口,包雲河看見他,衝他招了招手。他朝走廊兩頭看了看,見沒有一個人,這才放心地踅進包雲河的辦公室,反身關上門。坐到沙發上,他感覺自己的行爲真是好笑。那麼緊張幹嗎呢?就是怕華世達發覺他與包雲河過從甚密,也沒必要如此謹小慎微呀。包雲河並不看他,一邊整理着桌上的文件材料,一邊說:“你對華世達倒是跟得很緊嘛!簡直是一個鼻孔出氣。剛纔在會上,還就是你支持他!”

田曉堂聽出了挖苦的味道,忙辯解道:“反對有什麼用!市委已作了硬性規定,這是政治任務,想不通也得執行。既然這樣,倒不如干脆表示支持。”

第11章 (3)第11章 (3)第27章 (2)第1章 (1)第26章 (1)第27章 (2)第40章 (1)第33章 (3)第38章 (3)第33章 (3)第35章 (5)第4章 (4)第7章 (3)第27章 (2)第10章 (2)第37章 (2)第21章 (1)第28章 (3)第40章 (1)第9章 (1)第38章 (3)第13章 (1)第40章 (1)第24章 (4)第35章 (5)第4章 (4)第24章 (4)第41章 (2)第6章 (2)第36章 (1)第42章 (3)第27章 (2)第39章 (4)第11章 (3)第8章 (4)第3章 (3)第3章 (3)第42章 (3)第17章 (1)第32章 (2)第13章 (1)第26章 (1)第39章 (4)第23章 (3)第9章 (1)第5章 (1)第22章 (2)第31章 (1)第5章 (1)第40章 (1)第24章 (4)第29章 (4)第17章 (1)第27章 (2)第12章 (4)第11章 (3)第24章 (4)第42章 (3)第41章 (2)第42章 (3)第28章 (3)第35章 (5)第28章 (3)第15章 (3)第23章 (3)第32章 (2)第3章 (3)第28章 (3)第42章 (3)第39章 (4)第5章 (1)第21章 (1)第21章 (1)第17章 (1)第30章 (5)第10章 (2)第26章 (1)第32章 (2)第38章 (3)第7章 (3)第42章 (3)第9章 (1)第31章 (1)第38章 (3)第16章 (4)第1章 (1)第3章 (3)第30章 (5)第14章 (2)第39章 (4)第30章 (5)第33章 (3)第42章 (3)第23章 (3)第12章 (4)第20章 (4)第26章 (1)第4章 (4)
第11章 (3)第11章 (3)第27章 (2)第1章 (1)第26章 (1)第27章 (2)第40章 (1)第33章 (3)第38章 (3)第33章 (3)第35章 (5)第4章 (4)第7章 (3)第27章 (2)第10章 (2)第37章 (2)第21章 (1)第28章 (3)第40章 (1)第9章 (1)第38章 (3)第13章 (1)第40章 (1)第24章 (4)第35章 (5)第4章 (4)第24章 (4)第41章 (2)第6章 (2)第36章 (1)第42章 (3)第27章 (2)第39章 (4)第11章 (3)第8章 (4)第3章 (3)第3章 (3)第42章 (3)第17章 (1)第32章 (2)第13章 (1)第26章 (1)第39章 (4)第23章 (3)第9章 (1)第5章 (1)第22章 (2)第31章 (1)第5章 (1)第40章 (1)第24章 (4)第29章 (4)第17章 (1)第27章 (2)第12章 (4)第11章 (3)第24章 (4)第42章 (3)第41章 (2)第42章 (3)第28章 (3)第35章 (5)第28章 (3)第15章 (3)第23章 (3)第32章 (2)第3章 (3)第28章 (3)第42章 (3)第39章 (4)第5章 (1)第21章 (1)第21章 (1)第17章 (1)第30章 (5)第10章 (2)第26章 (1)第32章 (2)第38章 (3)第7章 (3)第42章 (3)第9章 (1)第31章 (1)第38章 (3)第16章 (4)第1章 (1)第3章 (3)第30章 (5)第14章 (2)第39章 (4)第30章 (5)第33章 (3)第42章 (3)第23章 (3)第12章 (4)第20章 (4)第26章 (1)第4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