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

領導暗中考驗田曉堂

拍板讓他牽頭外宣組的,原來另有其人

田曉堂找到副市長韓玄德,彙報了外宣組的工作進展情況。

聽他說準備撇開本市報社和電視臺,另請省報知名記者和民營影視公司,韓玄德皺起眉頭,說:“不要迷信外地的和尚會念經,我們雲赭的媒體還是有些實力的。當初安排你做牽頭人,我就提醒過你,要努力跟符社長、周局長搞好團結,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現在你倒好,竟將他們的隊伍棄之不用,你還讓他們怎麼支持你?沒他們的支持,你這個牽頭人就真成了光桿司令。”

田曉堂早就預料到韓玄德會這麼批評他,他解釋說:“報社和電視臺分別弄出了通訊初稿和專題片創意腳本,我覺得質量都不高,特別是那個腳本,完全跑了題。我認爲,想依靠他們來完成外宣任務,只怕很困難。”說着,田曉堂從包中拿出那兩份稿子,遞給韓玄德,道:“您看看吧。”

韓玄德接過稿子,戴上老花鏡,認真翻看了一會兒,摘下眼鏡說:“嗯,你說的沒錯,這兩個稿子都不行,沒有多少新意和深度,沒有把工作特色反映上來。”

田曉堂說:“恕我直言,雲赭的媒體也就這麼個水平。要想做好這次外宣工作,必須另請高明。據我瞭解,這次跟雲赭一道接受創衛檢查考覈的還有兩個地市,人家做迎檢準備工作的標準相當高,力度也很大……”

韓玄德的態度慢慢開始鬆動,他問:“另請省報記者和影視公司,你有把握請得來嗎?你能保證他們弄的東西就一定高質量?”

田曉堂便將已聯繫好省報記者部主任常揚,已跟北京暢放影視公司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的情況細說了。韓玄德笑了起來,說:“原來你早就有預謀啊。”

田曉堂笑道:“我不把工作做在前頭,心裡沒有底,哪敢向您彙報!”

韓玄德感嘆起來:“你到底還算年輕,做事有衝勁,敢想敢幹,腦子裡條條框框少,這很好。不過,年輕人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考慮事情不周到,難免顧此失彼。比如,你做這個牽頭人,圓滿完成任務可體現你的能力,而能否與符社長、周局長團結共事,同樣考驗你的能力。這兩個方面都應該兼顧!”

田曉堂覺得韓玄德的提醒很有道理,他也聽出了韓玄德的擔心,便說:“符社長那裡,思想工作我已做通了。這次去省報聯繫記者,就是他和我一道去的。周局長的思想工作還沒開始做,我有些擔心他不聽我的。”

韓玄德笑笑,說:“符有才最煩別人說他的部下能力不行,你能夠說服他,真是不簡單。你怕做不好周傳猛的工作,是不是想讓我來幫你做?”

田曉堂大喜,他想韓玄德真是老辣,一下子就聽出了他話中的弦外之音。他本不想麻煩韓玄德,這隻會顯得自己無能,可這事他又很難做好,周傳猛太不好說話了。他既想求助於韓玄德,又不願直接道出來,就只能旁敲側擊。

不想韓玄德馬上會意,並善解人意地挑明瞭,讓他好不感激,忙說:“您親自給周局長說,效果會大不一樣。我有個建議,您最好不要講請外地影視公司來做片子是我的主意,就說這是您的想法和要求,這樣他才容易接受。”

韓玄德笑了起來,說:“好啊,你居然指揮起我來啦!”接着又問:“請人家來,費用只怕不菲吧。你跟他們怎麼談的?”

田曉堂說:“常揚那裡倒花不了多少錢,暢放公司做片子成本比較高,費用要大一些。他們估計在15萬左右,還說這已降低了收費標準。”

韓玄德皺眉道:“15萬可不便宜啊!”沉默了一陣,又說:“當然,只要物有所值,也不算貴!這筆錢最終還得分攤到符社長和周局長頭上,到時能不能讓他倆乖乖掏錢,可就要靠你自己了!”

田曉堂明白這事有些麻煩,但表態還是很乾脆:“我會處理好的,您放心吧。”

韓玄德突然瞥了田曉堂一眼,目光有些異樣,欲言又止。

田曉堂有一種預感,韓玄德只怕是有什麼重要的話想對他說。

果然,過了片刻,韓玄德終於開口道:“有件事,我想還是對你講明,讓你心中有數。你這次能意外地擔任外宣組牽頭人,其實不是我的主意,我還不敢拍這個板。能拍這個板的,只有市委唐書記。我想唐書記這麼做,自有他的用意。”

田曉堂十分震驚,當然也十分興奮。唐生虎此舉無疑是想在工作一線考驗他,看他到底有多大本事,能不能獨當一面。他想自己果斷地作出另請高明的決策實在是頗有遠見的,不然他真沒辦法在這份考卷上考出好成績來,讓唐生虎這位幕後的考官感到滿意。

韓玄德又說:“我把底都交給你了,請你一定要把握好機會。既要堅持高標準、高目標,又要謹防好高騖遠、貪大求洋;既要把工作任務完成好,又要把人際關係處理好。這對你的智慧和能力,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田曉堂感激道:“謝謝您,韓市長!我會按您的要求做好的。”

韓玄德說:“我相信你能做好!還是那句話,萬一碰上什麼難題,可以直接來找我。”

田曉堂忙說:“好的。”他想,韓玄德今天見他一心想把牌打大,方纔決定將內幕告訴他,說到底還是對他不放心,怕他把事情辦砸了。韓玄德剛開始態度並不是太積極,但最終能夠表示支持,哪怕發生這個轉變可能考慮了唐生虎的因素,這已足以讓他感激萬分了。

韓玄德抓起座機話筒,說:“我叫周傳猛馬上過來,現在就來個現場辦公。”

周傳猛過來後,韓玄德提出了那個要求。他說:“我並不是不信任你帶的那支隊伍,只是唐書記對彙報專題片十分重視,要求創意一流、效果一流。我想你那電視臺裡雖然人才濟濟,但實事求是地講,要達到這個高要求只怕還有些勉爲其難。與其到時陷入被動,不如現在就識時務地退出來,再去找家國內知名的影視公司來做。老周你說呢?”

韓玄德做思想動員的策略和談話的技巧,讓田曉堂暗暗折服。

周傳猛聽罷,並沒有看韓玄德,卻側過頭冷冷地剜了田曉堂一眼。這一眼令田曉堂有點心驚肉跳。他想,周傳猛只怕已在懷疑這個主意是他出的。

周傳猛幹笑兩聲,說:“一切聽韓市長您的安排。不過,您最好不要把外請影視公司和我們電視臺扯在一塊,不要把外請影視公司的原因歸結爲我們電視臺不能勝任這項任務,這讓我沒法接受。”

韓玄德笑道:“我這樣說了嗎?你生哪門子氣嘛!老周,請你以大局爲重,好不好?”

周傳猛說:“行啊。外請影視公司,我還可少操一些心,樂得圖個清閒自在。”

韓玄德馬上沉下臉道:“你不要鬧情緒。影視公司進駐後,你還要協助、配合他們,並不是沒有事幹。還有,外請的費用,你也要給予支持。總之,請你多幫幫曉堂,把彙報專題片弄好。”

周傳猛很不情願地答應了一聲。田曉堂在心裡暗暗嘆氣,覺得跟這個周傳猛打交道,實在是太難了。

處理“潔淨工程”的務實之策

參加了全市信訪工作會之後,華世達一回到局裡,就叫田曉堂過去。華世達苦笑着告訴田曉堂:“唐書記在會上點名批評了我們局,說我們對‘潔淨工程’的問題重視不夠,處置不力,導致羣衆三番五次上訪,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唐書記措詞這樣嚴厲,讓我感到壓力不小。我想今天下午就召開班子成員會,專題研究這個事。在開會之前,我想先聽聽你的想法。”

田曉堂思索了片刻,說:“要想徹底消除‘豆腐渣’,就必須將那質量不合格的7公里長水泥道場全部剷掉再返工重修,這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而返工重修,至少需要資金400萬元。現在的難題就是,這400萬由誰拿,從何而來。這事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就是因爲這個難題不好解決。”

華世達問道:“按理說,工程是通過招投標程序交給塗老闆承建的,塗老闆的施工隊出了質量問題,就該由他們負責重修,資金也該由他們掏。莫非背後還有什麼難言之隱?我一直不太明白其中的奧妙。”

田曉堂笑了笑,心想華世達還算精明。他覺得應該對華世達實話實說,就把塗老闆接這個工程是唐生虎背後打了招呼,包雲河投鼠忌器,不敢拿塗老闆開刀,只得一拖再拖等情況細說了。

聽他說完,華世達沉默良久,才說:“你講的情況,我其實也聽說過。不過,唐書記只是打招呼讓塗老闆接這個工程,我想他總不至於支持塗老闆不負責任地搞轉包,也不會贊成塗老闆弄出了質量問題,還一味地逃避責任吧?”

田曉堂微微一笑道:“誰曉得呢?”

華世達緊蹙眉頭,嘆了口氣道:“塗老闆捅出了婁子,卻死活不肯撿賬,難道還想讓我們替他埋單不成?”

田曉堂一愣,說:“您這話倒是啓發了我。我想,這個問題得儘快解決,但解決的前提是,能夠與塗老闆達成協議,並讓唐書記對處理方案基本滿意。”說到這裡,田曉堂有意停頓了一下。他不好把話進一步挑明。唐生虎本來就對華世達有偏見,所以這事的處理一定要避免惹惱唐生虎。如果處理不當,讓唐生虎與華世達的關係雪上加霜,那華世達這個局長今後會更加難做。田曉堂接着又坦誠道:“說句內心話,按我的本意,也是傾向於您的看法,由塗老闆全額出資返工重修。可仔細一想,又覺得這不大現實,沒法辦到。塗老闆自恃有唐書記這層關係,讓他自掏全部重修資金,他肯定不會理睬。怎麼辦呢?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不如我們務實一些,作出點讓步,表明一種姿態,以退爲進,促成問題儘快解決。我這樣建議,其實心裡也很矛盾,我並不是認爲塗老闆不該承擔全部責任,也不想替塗老闆當說客,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們不作點讓步,這事恐怕會僵在那裡,一拖再拖,久拖不決,反而更麻煩,更難辦,付出的代價更大!”

華世達苦笑道:“怎麼讓步?讓局裡也拿錢嗎?我知道,你這樣考慮比較理性,可操作性也強一些,只是讓我拿這個冤枉錢,實在不甘心啊。”

田曉堂說:“要掏這筆錢,我也感到憋屈。放在以前,我絕不會提這個狗屁建議。可現在我的想法變了。我覺得,要想有效地達到某種目的,就得適當作出一些讓步和犧牲。”

華世達嘆息道:“你說的有道理。唉!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怎麼那麼繁雜,那麼麻煩!你說說看,我們怎麼讓步,塗老闆纔會跟我們談?也真是滑稽,本來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勒令塗老闆出錢重修的,現在卻變成了去跟他談條件、說好話!這算什麼事啊!”

田曉堂想了想,說:“可考慮兩種方案,一是塗老闆承擔三分之二,局裡補貼三分之一;二是他承擔四分之三,局裡補貼四分之一。”華世達一口否決了第一種方案,說:“局裡最多拿四分之一,這已是最大的妥協了。爲此,我都會難受好些天。”

田曉堂有些感動。換位思考,他十分理解華世達,理解華世達的無奈和痛楚,便寬慰道:“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沒有辦法呀,如今想做點事情,就得小心處理方方面面的關係,就得妥協讓步、委曲求全、忍痛割愛。我記得您曾對我說過類似的話。不過,無論怎麼妥協、怎麼讓步,出發點必須是爲了顧全大局,爲了維護老百姓的利益。這是一道底線。”

第26章 (1)第14章 (2)第11章 (3)第28章 (3)第19章 (3)第32章 (2)第21章 (1)第28章 (3)第5章 (1)第6章 (2)第21章 (1)第20章 (4)第15章 (3)第27章 (2)第32章 (2)第35章 (5)第25章 (5)第22章 (2)第29章 (4)第12章 (4)第39章 (4)第38章 (3)第36章 (1)第40章 (1)第26章 (1)第13章 (1)第21章 (1)第19章 (3)第27章 (2)第22章 (2)第19章 (3)第4章 (4)第26章 (1)第29章 (4)第2章 (2)第20章 (4)第41章 (2)第31章 (1)第36章 (1)第5章 (1)第28章 (3)第24章 (4)第13章 (1)第7章 (3)第13章 (1)第35章 (5)第7章 (3)第14章 (2)第6章 (2)第24章 (4)第14章 (2)第35章 (5)第13章 (1)第8章 (4)第30章 (5)第19章 (3)第7章 (3)第9章 (1)第19章 (3)第31章 (1)第34章 (4)第2章 (2)第15章 (3)第23章 (3)第33章 (3)第28章 (3)第8章 (4)第14章 (2)第11章 (3)第32章 (2)第9章 (1)第10章 (2)第16章 (4)第39章 (4)第24章 (4)第40章 (1)第30章 (5)第16章 (4)第7章 (3)第38章 (3)第38章 (3)第37章 (2)第15章 (3)第23章 (3)第29章 (4)第21章 (1)第18章 (2)第21章 (1)第37章 (2)第31章 (1)第2章 (2)第35章 (5)第8章 (4)第5章 (1)第26章 (1)第26章 (1)第9章 (1)第4章 (4)第12章 (4)第24章 (4)
第26章 (1)第14章 (2)第11章 (3)第28章 (3)第19章 (3)第32章 (2)第21章 (1)第28章 (3)第5章 (1)第6章 (2)第21章 (1)第20章 (4)第15章 (3)第27章 (2)第32章 (2)第35章 (5)第25章 (5)第22章 (2)第29章 (4)第12章 (4)第39章 (4)第38章 (3)第36章 (1)第40章 (1)第26章 (1)第13章 (1)第21章 (1)第19章 (3)第27章 (2)第22章 (2)第19章 (3)第4章 (4)第26章 (1)第29章 (4)第2章 (2)第20章 (4)第41章 (2)第31章 (1)第36章 (1)第5章 (1)第28章 (3)第24章 (4)第13章 (1)第7章 (3)第13章 (1)第35章 (5)第7章 (3)第14章 (2)第6章 (2)第24章 (4)第14章 (2)第35章 (5)第13章 (1)第8章 (4)第30章 (5)第19章 (3)第7章 (3)第9章 (1)第19章 (3)第31章 (1)第34章 (4)第2章 (2)第15章 (3)第23章 (3)第33章 (3)第28章 (3)第8章 (4)第14章 (2)第11章 (3)第32章 (2)第9章 (1)第10章 (2)第16章 (4)第39章 (4)第24章 (4)第40章 (1)第30章 (5)第16章 (4)第7章 (3)第38章 (3)第38章 (3)第37章 (2)第15章 (3)第23章 (3)第29章 (4)第21章 (1)第18章 (2)第21章 (1)第37章 (2)第31章 (1)第2章 (2)第35章 (5)第8章 (4)第5章 (1)第26章 (1)第26章 (1)第9章 (1)第4章 (4)第12章 (4)第24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