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田曉堂出門去上班,一邊開車一邊琢磨着:昨晚華世達約他出去,分明是想告訴他自己將要過來做局長的,究竟是出於什麼顧慮,一直憋着不願講呢?難道是因爲華世達後來意識到,自己和他田曉堂已由朋友關係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再在他面前提前透露自己的職務變動就不那麼合適了,會顯得自己沉不住氣,胸無城府,有失上司的尊嚴和風度?

田曉堂突然想起兩年前,華世達在戊兆縣政府的辦公室裡,摘下“面具”對他說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記得華世達當時是這麼說的:“現在做基層工作,真是難哪!爲了顧全大局,照顧好方方面面的關係,我們不得不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甚至忍辱負重!說句心裡話,有時實在太窩火,真想撂下擔子不幹了!”那時,華世達在他面前是多麼坦誠、直率,一點也不掩飾,一點也不設防,令他深受感動,並引爲同道。可現在,華世達卻變得瞻前顧後,欲說還休。

田曉堂進了辦公室,剛坐下來,突然想到,華世達昨晚之所以不肯說出那句關鍵的話,只怕也是考慮到自己的調任尚在走程序,先泄露出來畢竟不大妥當。因爲目前只是市委常委會提了名,還沒有經過市人大表決並任命。儘管人大表決很少有通不過的,但在程序未走之前,也不能說就是十拿九穩了。所以華世達謹慎一些,也不是沒有必要。

田曉堂呷了幾口茶,心想應該趕快把華世達來任局長的消息告訴包雲河。儘管他不報信,包雲河也會通過其他渠道獲知,不過在心裡難免會怪罪他。與其讓包雲河怪罪,不如在第一時間通報一聲。

田曉堂來到包雲河家,楊大姐給他開了門。田曉堂一踏進玄關就問:“包局長呢?”

楊大姐笑笑說:“他在給金魚喂早餐呢!”

田曉堂不由一愣,步入客廳,看見靠牆邊多了一隻碩大的魚缸,數十尾漂亮的金魚浮游其中,包雲河正佝腰站在魚缸旁。

田曉堂笑問:“您什麼時候有了這份雅興?”

包雲河道:“我外甥見我在家閒得發慌,前兩天買了這魚缸和金魚送過來,說是給我找個樂子。”

田曉堂噢了一聲,下意識地想起了包雲河那個在紫煙路28號省委宿舍大院站崗的外甥。他想,包雲河也許有幾個外甥,這個買來魚缸和金魚的外甥應該不是當兵的那位吧。

包雲河從魚缸邊踱着碎步走過來,一邊招呼田曉堂在沙發上坐下,一邊道:“你不說,養了幾天金魚,我已有了不少心得。你看這金魚,每天只吃一丁點食物,沒有其他需求,卻優遊自在,神仙一般。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活得簡單一些,單純一些,少些貪慾,多些曠達,反而會更加快活、自由。可這世上,偏偏有人封侯恨不授公,授公恨不稱帝,稱帝恨不長生……唉,慾壑難填啊,真是可怕!”

田曉堂笑道:“是啊,西方有一種觀點,認爲所謂的幸福,是一種經過節制了的滿足。要想幸福,就必須過有節制的生活。所以發達國家一些富人爲保持內心的平衡,寧願捐出大量的金錢,甚至給子孫一紋銀兩也不留。”他暗暗揣度,包雲河是在反思這大半輩子的成敗得失嗎?

包雲河談興甚濃:“老話說得好,知足常樂。思量風雪苦,和暖便是福;思量應酬苦,閒居便是福;思量行路苦,安坐便是福;思量孤獨苦,有家便是福。明朝有個叫胡九韶的人,每天晚上焚香頓首,感謝上天賜他一日清福。他老婆問,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菜粥,哪來的清福啊?胡九韶說:‘吾生無兵禍,家無飢寒,榻無病人,門無訟事,非清福而何?’你看看,你看看,懂得了知足,就會有享不盡的清福。”

田曉堂點點頭,暗想,包雲河仕途受挫,苦捱數月,受盡煎熬,痛定思痛,方有這番轟轟烈烈的大徹大悟。說完閒話,田曉堂這才告訴包雲河,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已提名新局長人選,是華世達。包雲河面露驚訝之色:“這麼快就定了?”田曉堂說:“嗯,消息應該是準確的。”包雲河臉色漸漸有些難看起來,說話就有點語無倫次:“這麼快就定了啊。噢,華世達……華世達過來……那他這兩天豈不就要上任?”田曉堂說:“那倒沒有這麼快。人大的程序還沒走呢。”包雲河拍拍腦門道:“對對,政府組成部門的一把手,還須市人大表決任命呢。”田曉堂說:“不過,我想不用半個月,程序就會走完。”包雲河輕輕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沉默良久,方纔緩緩說道:“調華世達過來,比讓李東達上來,倒是強多了。”

田曉堂沒吱聲,暗想包雲河對現任代理局長李東達的宿怨,看來真是銘心刻骨了。

返回單位的路上,田曉堂一直在回想包雲河得知那個消息之後的反應。包雲河先是很驚訝,然後就顯得十分失落,在他面前幾乎都有些失態了。顯然,包雲河感到很意外。

昨天包雲河去省城找了前任省委書記丁書記等幾位領導,看樣子收穫頗豐。也就是說,包雲河的問題只怕很快就會了結,包雲河希圖還謀個差事的願望也有可能很快實現。包雲河當然不會奢望繼續做局長,但肯定會盼着在免去他的局長職務,研究新局長人選的同時,一併落實他的新去向。不然對他只免不任,他的處境是不言而喻的。而眼下,只聽說華世達來做局長,卻不見包雲河的任何消息,包雲河已經落入這種不尷不尬的境地,難怪剛纔會那般失態了。

又想剛進門時,包雲河對他大談做人要少欲寡求、知足常樂、安享清福,可一講華世達要來履新,包雲河馬上臉色大變,剛纔高談闊論時的那份淡定和從容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看來包雲河表面上的淡泊、超然不過是刻意裝出來的。

包雲河剛纔跟他裝淡泊、超然時,其實心情是很不錯的,因爲昨天跑了一趟省城大有收穫。一個人大概只有心情好時,纔會萌發野心與。只有有了野心與,才樂於故作淡泊、超然。由此看來,野心、是裝淡泊、超然的資本和條件,否則底氣從何而來!只是現如今,包雲河虎落平陽,遠非當年,其野心和已十分有限了。

回到局裡,田曉堂一邊上樓,一邊想起了《官場現形記》中的一則小故事,說一位官人做官上了癮,在進入彌留狀態時依然想過官癮。於是兩個副官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一個副官念“某某大人到”,另一個副官就念“老爺欠安,擋駕”。如此過了一把官癮,這位官老爺才心滿意足地去見閻王。

田曉堂暗想,如今都說賭癮、毒癮、網癮不好戒,其實最難戒的是官場中人的官癮,一不小心染上幾乎無藥可救。包雲河只怕就是屬於那種官癮難戒的人。數月前,爲了爬上副市長的高位,他不惜劍走偏鋒,捐出40萬拒收的禮金,以期引起上級領導的關注,可謂處心積慮,機關算盡。不想此舉卻招人忌恨,在一番窮追猛打之後,終被拉下馬來,不僅原有的官位難保,而且還有可能失去更多。驚恐之際,他使出渾身解數,動用多種關係,總算化險爲夷。剛剛緩過氣來,就又挖空心思爭取謀個小官差了。經過一番不懈努力,看來已有了些眉目。大官帽弄不到手,小官帽也要攥一頂在手上,有頂再小的官帽總比手中空空如也要強得多。這大概就是包雲河的邏輯,也是所有做官成癮者的邏輯。

田曉堂重新坐到辦公室裡,卻根本沒法靜下心來看文件材料。他又想到,戊兆縣局局長、他的師妹姜珊只怕對華世達的變動還不知情,不妨打個電話告訴她一聲。這麼想着,他就用桌上的座機給姜姍撥了過去。電話通了,田曉堂聽見她那邊有些嘈雜,就說:“姜姍好。你在哪裡忙?怎麼聽起來那麼吵?”

姜姍低聲道:“你稍候,我出來跟你說。”

數秒鐘後,姜姍的聲音傳了過來:“師兄你好。我正在村裡跟羣衆對話,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的,現場就特別熱鬧。”

田曉堂問:“你跟羣衆對什麼話?”

姜姍道:“你不知道嗎,昨天下午那個二黑子和他們村的三十多個村民又上訪到了市裡,華縣長趕過去做了兩個多小時的工作才把他們勸回來。華縣長打電話要求我們局裡深入到村裡來,耐心細緻地做些疏導工作,免得他們動不動就往市裡跑。可問題擺在那裡遲遲不處理,光憑兩塊嘴巴皮怎麼能讓羣衆服氣啊。當然,華縣長讓我們跟羣衆磨嘴巴皮也是出於無奈,因爲這個事要真正解決,還得依靠市局,華縣長也拍不了板。”

田曉堂不由笑了起來,說:“我看過不了兩天,他就可以拍這個板了。”

姜姍訝然道:“此話怎講?莫非華縣長要調過去做局長?”

田曉堂說:“昨天下午的市委常委會,剛研究了這事。”

姜姍嗓音裡帶着興奮:“太好了,太好了。華縣長去做局長,真是再好不過。”

這話就顯得有些孩子氣了。田曉堂故意問道:“華縣長來做局長有什麼好?”

姜姍跟他說話很隨便,沒細想就說:“首先,由縣長調任局長,算是做上了真正的一把手,雖未提拔,實屬重用,這對華縣長個人來說是一件喜事。華縣長這人很正派,很公道,是位難得的好領導。他能去做市局局長,對全局上下都是一件幸事。”

田曉堂覺得姜姍說得頗有道理,只是她說這是華縣長的喜事,可昨晚與華世達見面的過程中,始終沒有看到華世達流露出一絲受到重用的喜色,這實在有點奇怪。

姜姍接着道:“再說,我自己也存有一份私心。現在,我最頭疼的就是這個‘潔淨工程’,就連做噩夢夢見的都是村民在圍着我纏訪。華縣長做了局長,這事就有望儘快得到妥善解決,我就不用再頭疼,再做噩夢了。而且,華縣長做局長,今後我的工作環境也會寬鬆一些,做起事來肯定比以前舒心多了。”

姜姍顯然沒把他當外人,跟他說的都是心裡話。田曉堂開玩笑道:“你的苦日子快要熬到頭了,也要祝賀你呢!”

姜姍笑道:“哪有你這樣祝賀人的。哎,你這次該不會有什麼變動吧?如果你高升了,當然可喜可賀。不過,要是你提拔走了,那對我來說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來了一位老領導當局長,卻走了一個師兄,那等於又扯平了,我在市局還是隻有一個靠山!”

田曉堂感覺心頭暖融融的,忙說:“我哪有機會提拔出去呀。你放心,我會堅守現有崗位,繼續革命,繼續做你的靠山。你現在可是有兩個靠山了,呵呵。”

姜姍說:“那太好了。不過,你能提拔出去當然更好。我也不能太自私,爲了自己而巴望你老待在市局原地不動。”田曉堂索性放開了說玩笑話:“能跟你這位師妹兼下屬共事,我已很知足了。提不提拔,調不調動,都無所謂的。”

知道他是開玩笑,姜珊聽後還是沉默了半晌,大概是受了些感動。再開口時,她把話題岔到了別處:“這下好了,我接下來跟村民對話,就有底可交了。我告訴他們華縣長馬上要過去當局長,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已是指日可待。”

田曉堂忙說:“你千萬別這麼講。華縣長出任局長這事,目前程序還未走完,消息尚未公佈,暫時還不宜大肆宣揚。”結束了和姜珊的通話,剛擱好話筒,座機就響了起來。是李東達打

過來的。李東達說:“怎麼老是佔線呢?你一直在打電話?你過來一下吧。”李東達在電話中完全是一把手的口氣。田曉堂放下話筒想,看樣子李東達好像還不知道局長人選已經敲定,不然他就不會再是這種居高臨下的口氣了。

被抽調去參與創衛迎檢

田曉堂過去後,李東達招呼他在沙發上坐下,自己卻仍然盤踞在高背轉椅上,邊喝着茶邊說道:“有兩個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田曉堂笑笑道:“您安排吧。”李東達放下茶杯,說:“你也知道,最近雲赭的頭等大事,就是爭創省級衛生城市。再過50多天,省裡就要來檢查考覈。爲打好最後的攻堅戰,確保一次性創建成功,市委、市政府準備成立創衛迎檢指揮部,由唐書記親任指揮長,韓玄德副市長任常務副指揮長,統一指揮和督辦各項迎檢工作。指揮部下設若干個工作組,從各個部門抽調人員辦公。我們局裡派誰去最合適呢?我考慮了一下,還是非你莫屬。我跟韓市長彙報,韓市長也說他的想法,正是抽你去。”

第5章 (1)第17章 (1)第23章 (3)第25章 (5)第21章 (1)第37章 (2)第35章 (5)第21章 (1)第34章 (4)第31章 (1)第5章 (1)第11章 (3)第26章 (1)第9章 (1)第32章 (2)第12章 (4)第26章 (1)第5章 (1)第19章 (3)第17章 (1)第2章 (2)第9章 (1)第38章 (3)第15章 (3)第41章 (2)第40章 (1)第7章 (3)第25章 (5)第28章 (3)第1章 (1)第24章 (4)第10章 (2)第6章 (2)第39章 (4)第7章 (3)第19章 (3)第30章 (5)第5章 (1)第14章 (2)第24章 (4)第14章 (2)第21章 (1)第26章 (1)第34章 (4)第16章 (4)第39章 (4)第11章 (3)第34章 (4)第23章 (3)第37章 (2)第10章 (2)第16章 (4)第2章 (2)第33章 (3)第14章 (2)第42章 (3)第8章 (4)第10章 (2)第27章 (2)第42章 (3)第1章 (1)第11章 (3)第35章 (5)第24章 (4)第23章 (3)第35章 (5)第37章 (2)第14章 (2)第3章 (3)第9章 (1)第29章 (4)第7章 (3)第31章 (1)第4章 (4)第38章 (3)第22章 (2)第25章 (5)第1章 (1)第41章 (2)第40章 (1)第18章 (2)第1章 (1)第16章 (4)第19章 (3)第2章 (2)第32章 (2)第28章 (3)第10章 (2)第37章 (2)第21章 (1)第19章 (3)第15章 (3)第15章 (3)第41章 (2)第24章 (4)
第5章 (1)第17章 (1)第23章 (3)第25章 (5)第21章 (1)第37章 (2)第35章 (5)第21章 (1)第34章 (4)第31章 (1)第5章 (1)第11章 (3)第26章 (1)第9章 (1)第32章 (2)第12章 (4)第26章 (1)第5章 (1)第19章 (3)第17章 (1)第2章 (2)第9章 (1)第38章 (3)第15章 (3)第41章 (2)第40章 (1)第7章 (3)第25章 (5)第28章 (3)第1章 (1)第24章 (4)第10章 (2)第6章 (2)第39章 (4)第7章 (3)第19章 (3)第30章 (5)第5章 (1)第14章 (2)第24章 (4)第14章 (2)第21章 (1)第26章 (1)第34章 (4)第16章 (4)第39章 (4)第11章 (3)第34章 (4)第23章 (3)第37章 (2)第10章 (2)第16章 (4)第2章 (2)第33章 (3)第14章 (2)第42章 (3)第8章 (4)第10章 (2)第27章 (2)第42章 (3)第1章 (1)第11章 (3)第35章 (5)第24章 (4)第23章 (3)第35章 (5)第37章 (2)第14章 (2)第3章 (3)第9章 (1)第29章 (4)第7章 (3)第31章 (1)第4章 (4)第38章 (3)第22章 (2)第25章 (5)第1章 (1)第41章 (2)第40章 (1)第18章 (2)第1章 (1)第16章 (4)第19章 (3)第2章 (2)第32章 (2)第28章 (3)第10章 (2)第37章 (2)第21章 (1)第19章 (3)第15章 (3)第15章 (3)第41章 (2)第24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