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商業調整

過年前,高順根據各地發來的情報,做出決定,並通知到所轄各郡,從年後開始,所有郡縣的糧食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每石同時上調五十文錢,此後,每季度上調三十文錢,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到193年,糧價將翻一番;並且禁止糧食運出所轄州郡,只許進,不許出。

房良所管的四郡要嚴格執行該政策;周飛所轄的區域內只能對涼州出售,不得對其它州郡銷售糧食。

高順此舉,是拉動整個大漢的糧食價格,讓貧困人口向所轄區域遷移。

他現在不缺錢,可以把銅錢換成糧食,未來社會動盪,糧食價格只會上升,不會下跌,他是準賺不賠。若是收購的糧食數量過多,他可以把糧食兌換給系統,而不用擔心長時間的儲存而有損耗。

爲了經營好糧食,高順給大家進行了分工,讓張世平幽州的糧食貿易,讓甄豫負責冀州的糧食貿易,而蘇雙則負責司隸、兗州、豫州的糧食收購;房良負責青州;周飛負責河東郡以及涼州;糜家負責徐州。

高順估計,此舉在先期肯定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用於平衡市場供求。爲此,他準備加大被褥、棉布和精鹽的銷售量,用此三種物資賺取的利潤來收購糧食,若是不足,則再運去金錢。

甄豫對次非常支持,他對冀州糧食市場最爲熟悉,更知道如何炒作糧食價格,只要有足夠的金錢,他能輕鬆的把糧食提升到天價。

蘇雙早在投奔高順之初便接觸糧食貿易,並從中嚐到了甜頭,高順加大糧食貿易的力度,他非常高興;畢竟糧食與酒不同,上谷佳釀的利潤高,只有富人喝的起,市場需求量有限,而糧食則是人人都需要,若是按照高順估計的價格變動,他絕對能成爲大漢最富裕的人之一。

周飛和房良則是無條件的服從高順的決定。

過年後,各地糧食價格同時調整,震驚了大漢。

糧食銷售量銳減,而每日收購的糧食數量劇增。

同時被褥、棉布和食鹽按照計劃,加大了推向市場的數量,可是要全部換成金錢卻需要一個過程,高順只好緊急給各地送去大量的金錢,用於收購糧食。

糧食突然漲價,對大地主和大世家的影響不大,甚至有人暗喜,穩定幾年的糧食價格終於上漲了,他們趁機對外銷售已存放兩年的陳舊糧食,要是糧食價格繼續保持原來的價格,他們也會低價銷售的,這無疑讓他們獲得了一筆意外之財;有些大戶,甚至連上等糧食也趁機銷售出去,就怕市場價格突然下跌。

對這種低質量的糧食,高順也是來者不拒,只是價格低一些。

糧食價格的調整,對高順勢力所轄官兵和官府文職人員影響不大,本來他們的薪俸便以糧食爲主,完全不用去市場上購買糧食就能滿足家庭需求。

家庭人口少的人心中反而有些喜歡,若是他們把剩餘的糧食銷售出去,能獲得更多數量的銅錢,等於是漲薪了。

董卓和衛家負責涼州的糧食貿易,高順這邊突然漲價,且其它州郡一起漲價,他們即便無奈,也只能被動接受,不過購買的數量卻減少了許多。

糧食突然漲價,對轄區外的普通百姓影響最大,大部分人都措手不及,導致很多人家中斷糧,或者只能壓縮每日的口糧,原來預計能滿足家庭一個月的吃食,現在購買的數量減了一些;好在漲的價格還不是很高,還在大部分人的承受範圍內,只是日子更苦了一些。

本來,高順還想把玻璃和茶葉推向市場,以平衡收支,無奈,從洛陽傳回來的消息,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馬貴更是建議,暫時不能擴大被褥、精鹽和棉布的銷售量,一定要控制數量,走高端路線,才能從世家大族手中搜刮到更多的金錢,並且能避免引起皇帝的猜忌。

皇帝劉宏對高順產生了很大的警覺,他的實力太強大了,竟然能影響到整個大漢的糧食價格,這等於控制了國家的命脈,不得不防;另外,他對高順的財力充滿了好奇心理,難道比他這位皇帝都有錢?不過暫時還需要他抵禦鮮卑人,並要靠高順收復五原郡和朔方郡,暫時只能繼續忍耐。

張讓得知陛下的態度,及時將消息傳給醉仙閣的管事,並迅速傳回高順手中,要求高順務必低調,不要再引起陛下的不滿。

另外,有些世家大族對高順的實力感到恐懼,對高順更加防範。

又有很多大家族估計高順肯定不會做傻事,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一定還會有後繼動作,便緊跟高順的步伐,開始大量收購糧食,此舉無疑推動了糧食價格繼續上漲。

雖然不對外銷售玻璃和茶葉,卻不妨礙高順做先期工作。

比如,在製造平板玻璃的基礎上,工匠們製作出了簡陋的玻璃杯、玻璃盤、玻璃碗等。

東漢流行煮茶,對高順來說,更像是一種湯,非常不習慣;派去會稽郡的工匠,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在187年春,成功炒製出綠茶,雖說質量還未達到前世的水平,不過對現在的高順來說,已是難得的美味了。

泡綠茶時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更是相得益彰。

茶葉在水中緩慢舒展、遊動、變幻,透過玻璃杯子,看的特別清晰。

觀看茶葉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後,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後降至杯底;茶葉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劍,葉如旗;湯麪水氣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

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着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游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

待茶湯涼至適口,品嚐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嚥,讓茶湯與舌頭充分接觸,細細領略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並用,可從茶湯中品出綠茶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

喝茶首先在桃園堡傳開,獲得了李強、馬貴等人的歡迎,隨後,高順派人分別給田豐、程立、周飛、房良、趙雄、文丑、顏良等人送去一套玻璃茶杯和幾斤茶葉,使得喝茶逐漸在轄區內成爲一種榮譽,一種時尚,一種文化。

張飛、顏良、徐榮等人甚至要把主公賞賜的玻璃杯作爲傳家寶,是比金碗、金盃更加珍貴的物件。

對於玻璃板的推廣,高順的辦法更加簡單,爲每位太守級別的人都建造一棟暖房別墅,作爲太守辦公和接待客人的地方,相信此舉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種建築的優勢,待將來推向市場,肯定會水到渠成。

第46章曹性到來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02章水軍改革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6章商業發展第146章人員分工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95章高順妥協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30皇帝謀劃第105章整頓軍隊第112章張飛醉酒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67章騎兵出戰第125章鮮卑動態第494章潛伏三年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63章萬事俱備第295章臧霸請降第44章匈奴反應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2章馬邑縣長第408章收服趙雲第504章朝廷南遷第84章朝堂爭議第33章震驚四方第600章益州暴亂第83章王允籌劃第68章圍敵練兵第106章寧城改革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85章皇帝心思第176章平定青州第252章攻城妙計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31章高順賣馬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8章馬邑徵兵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91章周飛新政第599章衆人反應第618章連升六級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42章南部局勢第74章處理內奸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13章鮮卑內亂第16章技驚四座第2章喜獲系統第632章歐洲聯軍第174士族陰謀第97章人員安排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619章和談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99章衆人反應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11章初次升級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83章黃祖投降第469章荊揚水戰第543章劉備逃跑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73章皇帝封賞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30章痛擊匈奴第31章戰後總結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373章兩郡來投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33章蔡邕來訪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0章登記戶籍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81章新設三郡第422章接收五縣
第46章曹性到來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02章水軍改革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6章商業發展第146章人員分工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95章高順妥協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230皇帝謀劃第105章整頓軍隊第112章張飛醉酒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67章騎兵出戰第125章鮮卑動態第494章潛伏三年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63章萬事俱備第295章臧霸請降第44章匈奴反應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2章馬邑縣長第408章收服趙雲第504章朝廷南遷第84章朝堂爭議第33章震驚四方第600章益州暴亂第83章王允籌劃第68章圍敵練兵第106章寧城改革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85章皇帝心思第176章平定青州第252章攻城妙計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31章高順賣馬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8章馬邑徵兵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91章周飛新政第599章衆人反應第618章連升六級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42章南部局勢第74章處理內奸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13章鮮卑內亂第16章技驚四座第2章喜獲系統第632章歐洲聯軍第174士族陰謀第97章人員安排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619章和談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99章衆人反應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11章初次升級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83章黃祖投降第469章荊揚水戰第543章劉備逃跑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73章皇帝封賞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30章痛擊匈奴第31章戰後總結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373章兩郡來投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33章蔡邕來訪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0章登記戶籍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81章新設三郡第422章接收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