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圍敵練兵

感謝書友:林子的再次打賞,謝謝打賞。

求收藏,求推薦,謝謝諸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便是我寫書的動力。

本書存稿頗多,絕不斷更,絕不太監,可放心收藏!

.........

高順等人的馬至少是千里馬,而鮮卑人的中等馬則差了幾個檔次,且還有地圖特殊功能幫助,他們又怎能逃脫掉追殺呢?

高順三人不緊不慢的向東而去,而鮮卑騎兵則是繞了個圈子,希望能擺脫掉追殺,其實他們完全在做無用功,此舉卻爲高順等人節約了不少時間。

高順命令李強和曹山各追殺一位最近的鮮卑騎兵,然後向東與他匯合。兩人非常明白當地的地形,不管鮮卑人如何分頭突圍,最終還是要回到治水以北的這條古道上來。

分頭行動,高順的追殺效率最高。

鮮卑騎兵無心戀戰,只顧逃跑,無奈他們的馬速太慢,要麼被箭支射落馬下,要麼被追上直接斬首,在高順等人面前,他們毫無反抗之力。

沒用1個時辰,10名鮮卑送信人員便被斬殺殆盡。

而此時,騎兵部隊在周飛的帶領下包圍了鮮卑人所在的小村,鮮卑人依靠弓箭狙擊騎兵進攻,且他們已阻塞入村通道;周飛只好根據實際情況,按照高順命令,派人回縣城調集步兵前來攻村。

雖說村外只有幾百騎兵,村中的鮮卑人也不敢突圍;他們暗自慶幸,幸虧千夫長的判斷準確,否則他們的部隊在野外已經遭到漢人騎兵的屠殺了;目前,他們只能祈禱那10位回去報信的騎兵能逃脫漢人的追殺,回到部落後調來救援部隊。

許福、曹性等人見鮮卑人被圍在村中,且聽周飛言,他們的馬匹已被盜走,立即精神大振,他母親的,鮮卑人也有今天的下場,一定要全殲他們。

其他騎兵得知現在的情況,非常興奮,報仇之日就在當前,再無任何畏懼。

騎兵部隊按照隊分配任務,在各自都伯的帶領下各自巡邏防守一邊,絕不能讓鮮卑人逃脫。

鮮卑千夫長見漢人只是圍而不攻,他知道事情壞了,漢人肯定在等後繼援軍,如果漢軍源源不斷的到來,小小的村莊如何能防守的住?

所有鮮卑人都知道情況危急,而且更要命的是他們食物不多。他們出征的時候感覺不用攻城,任務簡單,所以沒有攜帶大量的食物,並寄希望於掠奪,無奈漢人早有準備,堅壁清野,他們一粒糧食度沒有得到,所攜帶的糧食僅夠1天所需,明天要是沒有援軍到來,他們只能餓肚子作戰;如果沒有食物,即便漢人不進攻,他們最多也就能堅守3天,否則的話,他們此後連拿刀的力氣都沒有了,最終只能束手就擒。

9點多鐘,高順等人返回。

瞭解了一下情況,鮮卑人想固守待援;高順也不着急,既然敵人願意等就等吧,沒有騎兵的保護,他們根本不敢突圍,等敵人沒了有食物,只能乖乖的投降。

周飛說道:“將軍,已經派人回去調步兵前來,咱們難道不進攻?”

高順想了一下,說道:“進攻,但是不要拼命的進攻,就當做練兵吧,先用火箭燒燬村莊內的房屋;咱們在野地裡露營,怎麼能讓他們舒服的呆在民房裡呢?”

“是,將軍。”

得到命令,曹性等人立即準備火箭,不斷的向村內射去;而鮮卑人則在瘋狂的狙擊,使得騎兵很難靠近。

由於距離太遠,火箭的效果不大,只是邊緣的幾處茅屋被引燃,很快便被鮮卑人撲滅。

爲了振奮騎兵的士氣,李強、周飛和曹山輪番上陣射殺幾名鮮卑守軍。而曹性等箭術高超者則不斷的射擊,把這裡當成最好的靶場,許福也不甘落後,不時收穫戰果。

李強見士氣高漲,向高順提出建議:“將軍,要不用強弩射火箭?”

高順否決道:“強弩太少,射速又太慢,鮮卑人很容易就能把火撲滅,純粹做無用功;反正鮮卑人已成甕中之鱉,又逃脫不掉,何必急在一時?還是等步兵到達後再想法進攻,就把這裡當成練兵場吧。”

李強感覺高順的話有道理。

10點,步兵到達,趙雄派來了1個屯的初級步兵、2個屯的刀盾兵和1個屯的長槍兵。

高順見沒有派招募步兵前來,練兵已失去意義,便命令騎兵後撤,步兵接管防禦,只守衛村北和村東,把村南留出來,希望鮮卑人從南部出逃。。

周飛問:“將軍,您不怕鮮卑人突圍?”

高順笑道:“哈哈,我巴不得他們突圍呢,他們要是敢離開村莊,沒有了掩體掩護的保護,他們能逃脫騎兵的追擊?那絕對是一面倒的屠殺。現在我讓步兵上,就是想吸引鮮卑人突圍。”

衆人聽完高順的話大喜,就是不知道鮮卑人能否上鉤了。周飛問:“將軍,要是鮮卑蠻夷不上鉤,不突圍,那怎麼辦?咱們一直等下去?”

高順解釋道:“打仗要有耐心,很多時候圍城達半年之久,甚至更長時間,就是讓城內糧食耗光,敵人乖乖受擒;現在鮮卑人所攜帶的糧食不多,即便他們把僅剩的馬匹殺掉,又能堅持幾天?能減少損失,全殲敵人,何必要強攻呢?”

衆人深以爲然,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高順又安排道:“步兵以屯爲單位,演練攻防戰術以及相互配合。”

“是,將軍。”周飛接到命令後立即去村莊外圍安排步兵進行演習。

此時,鮮卑來襲的消息已經在雁門郡傳開,馬邑縣縣長把所有縣民全部搬遷到縣城裡躲避,外人讚賞縣長品德高尚的同時,也感覺這是一大敗筆,不懂軍事,還不如讓縣民到山中躲藏,縣城中有這麼多的糧食養活這麼多人?鮮卑騎兵掠奪不到財物,肯定不會離去,要是持續圍城的話,小小縣城何以堅守?

雁門郡太守也收到情報,郡丞諮詢是否派援兵前去支援。郡丞是從大局考慮,馬邑是雁門郡的前沿陣地,春秋夏三季,非結冰時期,鮮卑要想南下,馬邑是第一站,是雁門郡的門戶,不容有失,否則鮮卑騎兵沿西山古道輕鬆南下,治水之南的幾個縣治將直接面對鮮卑的攻擊,壓力巨大。

太守直接否決了支援的建議,首先,他害怕與鮮卑騎兵進行野戰,若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馬邑縣城,很容易遭到鮮卑騎兵的攻擊而全軍覆沒;其次,他接到的命令是馬邑縣長有獨斷專權,州郡不得干涉,別說馬邑縣長沒有來求援,就算來求援他也不會管,大不了等馬邑縣城失守之後他再擇機收復。

他認爲馬邑縣城的位置相對於鮮卑地盤非常遙遠、孤立,肯定他們不會長期佔據馬邑的,等鮮卑人撤退了,他就能成功收復,便是大功一件。

而樓煩縣縣長王軒得到消息之後非常着急,先是派人去陰館尋太守派兵支援馬邑縣,否則失去馬邑縣這道屏障,樓煩縣將直接面對鮮卑人的壓力。

太守以馬邑縣未求援爲由拒絕了王軒的增援請求。

王軒沒辦法,立即派人給桃源堡送信,希望出兵援助。

馬邑縣長這是他族叔推薦的人選,且他們收了百匹戰馬的酬勞,要是馬邑縣長剛剛上任便被鮮卑佔領馬邑,那他族叔的面子上不好看,並將失信於皇帝陛下。

馬貴接到信件之後卻沒有出兵的打算,他心想,有將軍在,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且需要援兵的話將軍早就派人來通知了,還是靜觀其變爲佳。

第78章邊郡現狀第168章卜己心思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481章新設三郡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310章混亂局勢第339章兩人拜主第631章匈奴現身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79章邊讓到來第236章強硬態度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61章低調結婚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27章悠閒生活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章喜獲系統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70章屠殺俘虜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272章劉宏狂喜第133章拜見刺史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37章再戰匈奴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105章整頓軍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178章黃巾落幕第651章支持道教第563章劉備的歸宿165章救援北海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4章馬邑密謀第174士族陰謀第76章首次出塞第576章李儒被殺第380章歷山大學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67章陶謙心思第560章董卓病死第650章建設第617章征伐非洲第339章兩人拜主第75章太守懊悔第481章新設三郡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19章就任州牧第167章轉變思想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02章水軍改革第235章高順家宴第650章建設第6章葫蘆谷第535章連弩發威第270章闕居請降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204章家中鉅變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45章周飛定計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06章高順遇刺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76章得勝歸來第501章佔領CD第327章程武之策第309章嫁禍袁家第82章張讓心思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05章超級忽悠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98章高順稱帝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91章周飛新政第168章卜己心思第630章征伐歐洲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07章引蛇出洞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505章李儒有恃無恐第218章攻心戰術
第78章邊郡現狀第168章卜己心思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481章新設三郡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310章混亂局勢第339章兩人拜主第631章匈奴現身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279章邊讓到來第236章強硬態度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61章低調結婚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27章悠閒生活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章喜獲系統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70章屠殺俘虜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272章劉宏狂喜第133章拜見刺史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37章再戰匈奴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105章整頓軍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178章黃巾落幕第651章支持道教第563章劉備的歸宿165章救援北海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4章馬邑密謀第174士族陰謀第76章首次出塞第576章李儒被殺第380章歷山大學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67章陶謙心思第560章董卓病死第650章建設第617章征伐非洲第339章兩人拜主第75章太守懊悔第481章新設三郡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19章就任州牧第167章轉變思想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02章水軍改革第235章高順家宴第650章建設第6章葫蘆谷第535章連弩發威第270章闕居請降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204章家中鉅變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45章周飛定計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06章高順遇刺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276章得勝歸來第501章佔領CD第327章程武之策第309章嫁禍袁家第82章張讓心思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05章超級忽悠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98章高順稱帝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91章周飛新政第168章卜己心思第630章征伐歐洲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07章引蛇出洞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505章李儒有恃無恐第218章攻心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