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

時間很快到了九月,收穫的季節,高順閒來無事,便把戲志才和郭嘉找來,準備協商一下今年下半年是否繼續向朝廷繳納稅收的事情。

當時與董卓妥協,政治利益交換,冀州和青州依然向朝廷繳納賦稅。

這時中原地區的戰火逐漸平息,高順無意繼續爲董卓供血。

郭嘉建議直接停掉,反正現在兵強馬壯,根本不懼怕董卓。

戲志才卻不建議如此,他希望逐漸減少稅賦的數量,青州方面,先刨除兗州幾郡以及琅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和齊國等地的稅賦,只剩下東萊郡和平原郡,就算這兩郡,稅賦也要砍掉一半,只上繳一半;至於冀州,先除去代管的河內郡和東郡,再除去各諸侯國,只剩下魏郡、鉅鹿郡和渤海郡,也採用青州的辦法,只繳納一半的稅賦;如此以來,需要上繳的稅賦數量將大大縮小,還不影響主公的聲譽。

原來青州下轄兩郡和四國;冀州下轄三郡和六國;諸侯國不向朝廷繳納賦稅,每年只是象徵性的給朝廷、皇帝上貢;現在高順轄區內的諸國王,享受的俸祿大大縮小,自由度卻增加了,也有了安全保障,相比動亂地區的國王,衣食無着,他們已經很滿足了,故此,他們與高順處於一種相對平穩的狀態,諸國王也沒敢提出反面意見,名義上他們還是王國,卻實行郡縣政策。

現在是兵慌馬亂的年代,且天災人禍不斷,尋找減稅的理由非常容易,高順便採納了戲志才的建議,況且,也不能一下子停了朝廷的稅賦,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也不錯。

於是高順讓戲志才一會招審配前來,仔細合計出使洛陽的策略。

戲志才爲高順如此輕易的採納他的建議而高興,感覺這樣的主公纔是他們這些謀士喜歡的主公,隨後,他又建議道:“主公,現在轄區內一切皆按當初計劃執行,爲將來南下中原做着準備,不過黑山軍依然存在,爲免除後患,務必儘快清理掉。”

黑山軍經過劉虞和公孫瓚的打擊,大部分人都向官府投降,被妥善安置,僅剩餘十多股,且兵丁數量少,只保留了骨幹力量、精兵和他們的家屬,老弱婦孺皆已投降官府,剩餘的這些人在山內開荒種地,自食其力,短缺的糧食、食鹽、布匹等,用他們以前劫掠的金錢珠寶等從秦關處換取,根本不敢出山劫掠了,所以高順到達冀州後也沒有對他們進行圍剿,雙方相安無事;至於盤踞中山國和常山國的秦關,也沒有四處劫掠,高順更不會去剿滅他們。

戲志才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在南下中原前消除內部禍患,保證後方穩定。

高順原想用秦關執行秘密任務,現在看來,意義不大了,是收編他們的時候了。於是反問道:“現在黑山軍是何情況?”

郭嘉現在負責掌管部分情報事務,便彙報道:“主公,黑山軍的主力是秦關,佔據中山國和常山國的衆多縣城,管理着衆多百姓,靠稅賦養活衆多兵將,自成一股勢力,實力非常強大,士兵人數有四萬之多;趙國西部的黑山軍以左髭丈八爲主,魏郡西部以於毒爲主,河內郡北部以楊鳳爲主,每人還要幾股小勢力跟隨,每股大約有幾千不等的士兵;不過南部三郡的黑山軍藏於深山,山區內部溝壑縱橫,相互聯通,道路崎嶇,清繳的困難很大,所以,嘉認爲招安爲上策。”

戲志才贊同郭嘉的觀點,若是招安了,那些經歷戰火考驗的老兵是他看重的財富,可從中選擇大量士兵參軍,繞過高順要求兩年內不再擴軍的禁令,能增加幾萬士兵,加強冀州的軍事力量,爲南下中原做準備。

於是戲志才支持道:“主公,奉孝所言不錯,秦關能文能武,所轄地盤管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富足,兵強馬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左髭丈八和於毒等人在山區與呂布和公孫瓚周旋日久,能倖存下來,軍事素養也不會差,且他兩人皆爲黃巾渠帥,肯定有一定的水平;楊鳳更是先帝冊封的黑山校尉,領諸山賊;他們的手下皆爲經歷戰爭考驗的老兵,若是收編,稍加訓練,便是一支強兵。”

兩人的建議非常符合高順的意圖,他手中存有當初張角贈送的信物,玉符和九節檀木杖,能號令諸山賊,就是不知道現在他們是否願意接受節制,總之,他都要試一次;再加上秦關勢力本是他安排並扶持起來的,戲志纔等人雖然有所猜測,但是他們卻不敢明說;這些事情,高順當然不希望外人獲知,那怕最親信的人也不行。

在經過短暫的思量之後,高順決定道:“李強等人閒暇無事,早已手癢了,我決定,此事便由將軍府所轄官兵負責,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訓練,汝二人暫且不要插手這事了。”

“是,主公!”戲志才和郭嘉高興的應下,只要高順採納他們的建議,他們的目的便達到了,至於由何人具體執行,就由高順決定了,只要能完成他們的目標便可;隨後他們便去尋審配協商洛陽之行的方案。

當晚,高順招李強和馬貴前來將軍府,秘密協商招安黑山軍事宜。

聽完高順的計劃,馬貴首先反對道:“主公,貴建議不要操之過急,現在沒有用到,不等於以後用不到,現在主公依然忠於朝廷,且一直不斷推高糧價,轄區內的大族皆盡獲利,暫時緩和了與他們的矛盾,所以他們沒有反叛,明面上支持主公,不過支持的力度卻不大;若是以後事情有變,軍隊調駐各地,冀州駐軍減少,等降低糧價的時候,這些大族肯定有異動,那時候便能發揮出秦關的重要性了。”

李強道:“主公,若是將黑山軍全部招安,其他勢力對主公會更加忌憚,所以,我建議,對南部三郡的黑山軍邊打邊招安,製造出冀州不穩的假象;若是他們能接受玉符和九節檀木杖的號令,則將他們全部收編;若是他們不服從命令,就趁勢先平定南部三郡的黑山軍,只留下北部的秦關便可。”

馬貴笑道:“哈哈,我們兵強馬壯,何懼他人看法?”

高順思索一陣,感覺李強的方案更好執行,便說道:“好,此事便由孟文負責,孟珍協助,先招安南部三郡的黑山軍,若是招安失敗,再圍剿他們,將之除去,只留秦關便可。”

“是,主公!”兩人立即應下,李強顯得非常高興。

隨後,高順把玉符和九節檀木杖交給李強保管使用。

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330章胡漢對峙第45章戰後安排第244章田豐之策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344袁家謀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8章匈奴贖人第526章佔領洛陽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84章朝堂爭議第564章秦關投降第83章王允籌劃第214章佈局遼西第496章大戰將起第201章系統升級第33章震驚四方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7章張遼現身第317章震驚帝都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440章趙雲選兵第402章水軍改革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6章嚴陣以待第175章高順封侯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14章連滅四國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72章出擊漠北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535章連弩發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28章精明蘇雙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415章幷州大族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582章武舉考試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89章高順歸來第177章平定冀州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25章鮮卑動態第653章再次出海第72章戰後獎勵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270章闕居請降第324章政治鬥爭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7章再戰匈奴第457章一戰成名第313章鮮卑內亂第58章馬邑徵兵第376章劉岱殉國第445章高順心思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89章南下航海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9章巴豆立功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70章孫堅出擊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119章徐晃發威第36章嚴陣以待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
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330章胡漢對峙第45章戰後安排第244章田豐之策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344袁家謀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8章匈奴贖人第526章佔領洛陽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84章朝堂爭議第564章秦關投降第83章王允籌劃第214章佈局遼西第496章大戰將起第201章系統升級第33章震驚四方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7章張遼現身第317章震驚帝都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440章趙雲選兵第402章水軍改革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6章嚴陣以待第175章高順封侯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14章連滅四國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72章出擊漠北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535章連弩發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28章精明蘇雙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415章幷州大族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582章武舉考試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89章高順歸來第177章平定冀州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29章鐵匠鄭財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25章鮮卑動態第653章再次出海第72章戰後獎勵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270章闕居請降第324章政治鬥爭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7章再戰匈奴第457章一戰成名第313章鮮卑內亂第58章馬邑徵兵第376章劉岱殉國第445章高順心思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89章南下航海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9章巴豆立功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70章孫堅出擊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119章徐晃發威第36章嚴陣以待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