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

徐盛跟隨劉備多年,落魄過,輝煌過,劉備卻從沒有做過對不起徐盛的事情,徐盛對劉備有很深厚的感情。

只是他派往南海郡的使者一去不返,令徐盛心中有不好的預感,肯定劉備與使者出事了,否則以主公對他的感情,一定會來救援他們的。

重要的是,這麼多百姓在這裡,已經開始缺糧了,許多體弱、年老的堅持不住,陸續死去,若是不盡快尋得出路,這些百姓也會暴亂。

他內心最痛恨的是董卓,他們好不容易取得落腳之地,又被董卓佔領;若不是董卓大兵壓境,他們也不用帶領百姓離開。

可憐主公劉備,心有大志,卻無施展之地。

不管劉備是否拋棄了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尋找出路,投降江東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立即把軍司馬劉邕、楊懷和郡丞劉先尋來商討對策。

衆人對劉備自己逃離,拋棄民衆的行爲非常厭惡,只是不好對徐盛明說,他們也知道,投降揚州江東是唯一的選擇。

徐盛得知衆人態度,立即派出斥候回郴縣探查情況,若是董卓還沒佔領,他則派兵駐防,佔有的地盤面積越大,他們的利用價值也就更高,否則,即便投降了,也不受待見。

並立即與使者商討投降事宜。

使者的答覆是諸位軍官等,即可選擇繼續從軍,也可選擇文職,決定會擇優錄用,不會埋沒諸位的前程;那些士兵,也會擇優秀者參軍,剩餘者安置爲民,免三年稅賦和徭役。

徐盛等人對江東的條件非常心動,他們可以不計較自身權力和地位,這些跟隨他們的百姓一定要安置好。

楊弘收到消息大喜,立即着手安排接管桂陽郡南部各縣,任命縣令和縣尉等縣級官員,安置百姓,挑選兵卒;同時寫信向秦關彙報。

那些百姓最是高興,他們早就希望投靠江東,只是他們實力單薄,無法到達江東地盤,這次正好合了他們的心願。

秦關對放跑了劉備非常失望,這劉備真是狡猾,怪不得主公如此重視,不過能佔領這麼多地盤,秦關還是很高興的,於是回信,令徐盛前來丹徒,令有重用;桂陽郡幾縣與楊弘新設幾縣,合爲曲江郡,駐地曲江縣,楊弘兼任太守,中郎將紀靈兼任都尉,劉先爲曲江郡郡丞;劉邕和楊懷爲軍司馬,歸紀靈管轄。

中郎將董襲駐守豫章郡南昌城。

軍司馬潘璋被升遷爲別部司馬,擴軍爲三個部曲,軍司馬馬忠歸其節制,在柴桑駐紮、擴編。

劉曄對劉備敗的如此之快感到心疼,看來大漢運氣已盡,天不佑大漢,如之奈何?

徐盛不願離開曲江,否則他今生將再無見到主公劉備的機會了,但是人在屋檐下,只得聽令行事,只好前往丹徒。

徐盛投降的消息傳到南海郡,劉備得知,氣得吐血數升,大病一場,直呼天道不公。

孫權等人也心有恐懼,就怕楊弘和紀靈趁勢南下,直到消息傳來,江東官兵沒有異動,他們才稍稍安心,幸虧與江東簽到和平協議,徐盛軍隊果然不堪一擊,幸虧沒有聽信劉備之言而與徐盛南北夾擊江東官兵。

後來得知楊弘爲曲江郡太守,紀靈爲郡都尉,孫權忙派人攜帶厚禮,前去祝賀,希望能維持友好關係。

楊弘和紀靈心中依然對孫家叛變之事而耿耿於懷,表面熱情,內心厭惡;若不是孫家的叛變,袁術也不會敗亡的如此之快,他們豈能讓孫家有崛起的機會?暫時沒有進攻,只是時機未到,他們必須先穩定曲江郡內部。

徐盛到達丹徒,秦關親自設宴招待。

秦關問道:“文向是不是對我等阻攔汝與劉將軍會面而有怨氣?”

徐盛解釋道:“使君,盛沒有怨言,只是不解,劉使君可是爲百姓着想,爲朝廷着想,您爲什麼反對呢?”

秦關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諸侯給百姓帶來的只有戰禍,強大的諸侯會說,解救朝廷,解救皇帝,爲了天下百姓;弱勢的諸侯會說,保境安民,爲了百姓;而又有誰真的爲百姓考慮?百姓沒得選擇,只能承受戰火的蹂躪;戰爭帶來的是對生產的破壞,帶來的是大量人員的死亡,不僅有戰場上相互拼殺造成的直接傷亡,還有更多的百姓因爲缺衣少食而死亡;我痛恨戰爭,卻不得不靠戰爭來阻止戰爭,矛盾啊。”

劉曄是第一次聽秦關如此說心裡話,不由爲之動容。

徐盛對秦關的話理解的似是而非,於是反問道:“秦使君,那朝廷怎麼辦?陛下怎麼辦?”

秦關冷笑道:“劉使君是爲了朝廷嗎?爲了陛下嗎?當初他背叛徐州陶刺史,造成多少人員傷亡?這次起兵又造成多少人員傷亡?每人都有父母妻子,他們死了,親人怎麼辦?你們考慮過嗎?若是沒有你們的背叛和起兵,他們都會活的好好的,你們愧疚過嗎?”

徐盛不理解,非常生氣,若不是江東攔截,他定會南下與劉備匯合。

秦關道:“文向離家多年,還是先回家看看父母親人吧。”

徐盛賭氣說道:“盛既以身許國,何以許家?亂世莫訴兒女情。”他認爲秦關是想把他打發回徐州,這樣,他就更沒有再見主公劉備的機會了。

秦關很生氣,怒道:“沒有家,哪有國?就是因爲你們有這種自私思想,所以只爲自己的雄圖霸業着想,從不把百姓放在心中,以至於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徐盛賭氣不說話。

秦關見徐盛如此態度,便讓其在丹徒住下。

兩月後,董襲送來一羣人,皆破衣爛衫,形似乞丐,待士兵解釋,秦關才知這些人竟然是失蹤的劉磐、劉度等人。

秦關大驚,立即安排人爲他們沐浴更衣,設宴招待。

秦關如此態度,才令他們有安全感,終於開口說話;劉度首先罵道:“劉備,不血食的小兒,奪我軍隊,私自逃離,捨棄我等以及數十萬百姓於不顧,貪生怕死,不得善終。”

徐盛大怒,反駁道:“劉使君,忠心忠君,善待天下百姓,敢於同奸賊董卓鬥爭,何來貪生怕死之說?”

劉度大怒,欲與徐盛動手。

秦關忙拉住他,讓他把事情詳細解釋一遍。

劉備收編了他們的軍隊,選擇精銳帶走了,把他們以及數十萬百姓留在零陵郡,而劉備被交州兵擊敗,狼狽逃到江東;他們沒有辦法,郡丞和軍司馬的帶領百姓和軍隊投降交州,他們一家不願意投降交州,便擇山間小路,希望返回家鄉,山間缺衣少食,到達豫章郡後他們便與官府接洽,尋求資助。

董襲不敢擅自做主,便派人把他們送到丹徒;他們因爲不知道江東的態度,所以一直不敢多言。

見到剛纔他們的衣着,衆人皆想象他們的話,且劉景升以身許國,堅持與董卓戰鬥這麼多年,誰能懷疑他的子嗣?

徐盛默默無言,不過這段時間,他發現江東的百姓確實與他見到的其它地方的百姓不同,加上劉磐對他的敵意,他決定暫且渡江北上,回家看看家鄉的父母,看看冠軍侯治下的百姓生活是否如同江東百姓一樣快樂。

秦關爲了能讓他風光回家,任命徐盛爲中郎將,並私下贈送百金,派人護送他回徐州。

劉磐一家在丹徒休整一月,秦關贈送盤纏,也派船送他們北上。

第20章激烈角逐第65章關門打狗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525章高順新計劃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96章劉協妥協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94章聖旨到達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07章烏桓使者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167章轉變思想第433章公孫家族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173章皇帝封賞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99章以退爲進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225章李肅來投第239章鮮卑內亂第211章移民定襄第585章促進發展第632章歐洲聯軍第27章悠閒生活第102章代郡局勢第80章完全歸心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549章統一江北第374章兗州之爭第567章班超後人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84章朝堂爭議第584章稅賦改革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32章陳宮來訪第146章人員分工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32章大獲全勝第26章商業發展第256章各方反應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11章鮮卑南下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369章董卓遇刺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507章豫州之戰第81章栽贓嫁禍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223章諸人婚事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317章震驚帝都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09章結親趙雲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4章規劃未來第414章魯肅之謀第618章戰爭再起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48章馬騰投靠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534章佔領荊北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75章太守懊悔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44袁家謀劃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79章兵進荊州第98章安排就緒
第20章激烈角逐第65章關門打狗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525章高順新計劃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96章劉協妥協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94章聖旨到達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07章烏桓使者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167章轉變思想第433章公孫家族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173章皇帝封賞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99章以退爲進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225章李肅來投第239章鮮卑內亂第211章移民定襄第585章促進發展第632章歐洲聯軍第27章悠閒生活第102章代郡局勢第80章完全歸心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549章統一江北第374章兗州之爭第567章班超後人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84章朝堂爭議第584章稅賦改革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32章陳宮來訪第146章人員分工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32章大獲全勝第26章商業發展第256章各方反應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11章鮮卑南下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369章董卓遇刺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507章豫州之戰第81章栽贓嫁禍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223章諸人婚事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317章震驚帝都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09章結親趙雲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4章規劃未來第414章魯肅之謀第618章戰爭再起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48章馬騰投靠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534章佔領荊北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75章太守懊悔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44袁家謀劃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79章兵進荊州第98章安排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