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成廉投降

秦關、魯肅和曹操三人發佈檄文,宣佈董卓爲國賊,隨後部隊開始進攻。

董卓和李儒早有準備,江北進行防禦,江南停止對劉磐的進攻,先對付秦關。

兵分兩路,第一路由張繡帶領交州官兵,從長沙出發,直撲豫章郡南昌縣,這一路以牽制爲主,有便宜就佔;第二路以牛輔爲主將,率領原來所轄人馬,魏續等人隨行,沿着長江南岸東下,狙擊秦關大軍。

同時,黃祖和楊定(整)所轄水軍做好戰鬥準備;呂布率領本部人馬駐守零陵郡,防止劉磐作亂。

黃祖投降董卓,又不受信任,又要利用他在水軍方面的才能,所以董卓才讓楊定與他配合,算是監督;楊定在任職南陽太守的時候便小規模的訓練水軍,比其他將領多瞭解一些水軍的皮毛知識,在董卓所有信任的下屬中,是最勝任該職位的人。

呂布與魏續和成廉分駐各處,不怕他們聯合作亂。

李儒感覺如此安排萬無一失了。

紀靈負責豫章郡中西部的防禦,他安排軍司馬李豐帶領本部三千步兵駐守宜春縣,軍司馬樑剛率領本部人馬駐守新淦縣縣,軍司馬樂就駐守建城縣,紀靈與軍司馬陳紀駐紮南昌西安的新建城;豫章郡都尉駐守南昌城。

廬陵郡都尉已集結部隊,做好了增援的準備。

由於地形原因,張繡不敢孤軍深入,只能步步爲營,逐漸推進,宜春城是必須要佔領的縣城,可是李豐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張繡連續攻城未克,形成對峙局面。

而水軍大都督高偉,率領水軍一路橫衝直撞,直達沙羨城,而黃祖水軍節節敗退,只得不斷後退。

水軍撤退,牛輔便不敢貿然進攻,否則將被截斷歸途,全軍覆沒。

幸好秦關和劉曄也沒有深入,只是佔領了沿江幾城。

這些對董卓和李儒來說都還不算壞消息,江北傳來的消息才讓他又驚又怒。

江北敵人兵分三路,分別指向宛城、襄陽和西陵城。

魯肅和龐德走的是當初孫堅所走的路,不過沒有采取孫堅的措施,而是遇城必克,不留後患。

江北防禦以宛城、襄陽城和樊城爲重;江夏郡僅有兩萬駐軍,以西陵城爲重,其他各縣安排的駐軍很少,魯肅一路進軍速度很快,僅七天便兵圍西陵城。

城內的張濟和黃家做好了堅守的準備。

魯肅沒有倉促攻城,而是紮營後讓官兵修整。

江北的百姓也大量南遷,僅有極少數百姓還在當地,都是屬於身無餘才的人,若是小土豪的話,早被董卓劫掠一空了。

魏延進軍的速度也很快,時間主要花在行軍上了,基本佔領三座空城,不過安陸、隨縣和章陵縣的位置非常重要,佔領這裡後迫使駐守襄陽城的胡軫只能自守。

魯肅和魏延的兩路大軍,牽制了董卓在江北的大軍,爲曹操爭取了機會。

曹操按照與陳宮合擊好的策略,很快迫使魯陽城的守軍投降,隨後兵圍宛城;這不是曹操的兵力太強,而是成廉的兵力太少,他不足兩萬五千人,除宛城留了兩萬人外,剩餘三、四千人分撒到這麼大的地盤上,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成廉坐守宛城,成爲一座孤城。

在宛城的兩萬官兵中,有兩千騎兵是從幷州跟來的,跟隨他多年了,對其忠心耿耿,還有一萬步兵是他在河內郡駐守和在兗州任太守的時候招募的,跟隨時間很長了,忠誠度也很高,只有八千步兵是董卓調撥來的官兵,這些官兵是收編的朝廷軍,對他無所謂忠誠,反正宛陵城內以成廉的官兵爲主,他們只起輔助作用。

權衡利弊,成廉召開軍官會議,與衆人商議,太師的目標是南方,讓他們守衛北方,說明他們已被太師捨棄,現在被圍,太師肯定不會派兵救援。

衆人支持成廉的觀點。

成廉繼續說道:“諸位,天下大局已定,太師大勢已去,我們戰死了也是白死,不若投降。”

大家不便於對這個問題直接表態,皆保持沉默。

成廉又道:“昔日廉與車騎將軍高君侯勢力有舊,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投降高君侯。”

有人提出異議道:“將軍,可是我們離洛陽不近啊,且我們已被圍,如何能向君侯投降呢?”

成廉笑道:“哈哈,此事易爾,我們只需與城外的曹太守談判,放我們離去,我們把宛城讓出來,他定會同意;否則,他不付出幾萬官兵的傷亡,休想佔領宛城。”

衆人深以爲然,宛陵城乃戰略要地,經過這麼多經營,城高且固,極難攻克,曹操必會同意放他們離去;若是曹操不放他們離去,還會因此而得罪高順勢力,相信他們不會如此傻。

於是衆人皆同意成廉的意見,派人出城談判。

那些被收編的朝廷軍官兵爲難的諮詢道:“我們的家人尚在長沙,若是我們投降,他們必遭屠戮,如之奈何?”

有人替成廉回答道:“此事好辦,只需讓曹太守發佈我們全部戰死便可。”

成廉點頭認可了這個建議,那些人只得無奈接受,至於後果,現在已顧不上考慮,在亂世能保住性命已是難得。

曹操和陳宮待成廉的使者介紹完畢,內心高興,看來成廉與冠軍侯高順也早有聯繫,且他們不知道曹操已投靠高順。

於是曹**快的答應了成廉使者的要求,一切無礙大軍的要求全部同意。

使者見曹操和陳宮如此爽快,他認爲曹操必有陰謀,設好陷阱,待他們投降之後再給予致命攻擊;於是,爲了安全,避免落入曹操所設陷阱,使者又提出,必須由冠軍侯的人前來接受他們的投降。

曹操還是爽快的答應下來,這纔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待使者回城交代清楚之後,又出城與曹操所派之人一起前往洛陽,拜見司隸校尉馮勇。

馮勇對此非常高興,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卻能得到兩萬青壯,便欣然同意他們的意見,派張遼和臧霸帶領五千騎兵前去接收成廉他們的投降,並將事情的經過迅速上報冀州。

結果是皆大歡喜,曹操不戰而得宛城;成廉等人不僅順利投靠高順勢力,且連同他們的財產一起帶走了,無任何損失。

馮勇也不養廢物,既然他們被宣佈全部戰死,那暫時就不宜公開他們的身份,便要求他們按照部曲爲單位,在洛陽周圍進行屯墾,恢復鄉村,修整道路,維護水渠等,待以後想移民的話,這些村莊可直接安排百姓居住。

沒有了生命危險,過上了穩定的日子,那些投降的官兵並未不滿。

不過成廉所部全部戰死的消息傳開,卻大大的影響了各方勢力的態度。

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66章夜襲敵營第481章新設三郡第87章士族發難第51章高順賜字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5章匈奴情報第651章支持道教第373章兩郡來投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422章接收五縣第11章初次升級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488章上虞朱家第243章狠辣程立第634章分封諸國第200章到達寧城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242章幽州事務第69章甕中捉鱉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47章冀州老將195高順面聖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552章滅亡匈奴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637章新計劃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177章平定冀州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94章潛伏三年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89章高順歸來第120章呂布決定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86章黃巾再起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08章連建五城第59章高順買官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68章卜己心思第335章再次升級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110章軍戶編制第526章佔領洛陽第59章高順買官第127章和連發威第126章異族之戰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17章兵圍袁術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45章政治交易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635章瘋狂建設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37章再戰匈奴第31章戰後總結第336章軍政調整第104章搬遷郡治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263章擴大商貿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203章聯姻郭家第6章葫蘆谷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55章安置奴隸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33章智擒魁頭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
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66章夜襲敵營第481章新設三郡第87章士族發難第51章高順賜字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5章匈奴情報第651章支持道教第373章兩郡來投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422章接收五縣第11章初次升級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488章上虞朱家第243章狠辣程立第634章分封諸國第200章到達寧城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242章幽州事務第69章甕中捉鱉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47章冀州老將195高順面聖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552章滅亡匈奴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637章新計劃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177章平定冀州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94章潛伏三年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89章高順歸來第120章呂布決定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86章黃巾再起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08章連建五城第59章高順買官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68章卜己心思第335章再次升級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110章軍戶編制第526章佔領洛陽第59章高順買官第127章和連發威第126章異族之戰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17章兵圍袁術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45章政治交易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635章瘋狂建設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37章再戰匈奴第31章戰後總結第336章軍政調整第104章搬遷郡治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263章擴大商貿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203章聯姻郭家第6章葫蘆谷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55章安置奴隸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33章智擒魁頭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