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

袁紹的速度太快,迅速接管豫州牧之職,得到袁家和豫州大族的支持,讓公孫瓚幾乎沒有反應時間。

而公孫瓚也不是良善之輩,他出自遼東郡大族公孫家族,他獲得州牧之位後也請求家族支援。他此前就曾接受過家族的多次支援,否則特也無力組織幾千騎兵前往涼州,得不到家族的支援,也也無力在涼州建立龐大的騎兵部隊,現在他成爲州牧,相信家族會提供更大的支持。

此時的公孫家族的掌門人爲公孫度。

公孫度,生於150年,字升濟,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初爲玄菟郡小吏,後繼升爲尚書郎、冀州刺史,

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逃官到了玄菟郡,而公孫度卻做了郡吏。當時玄菟太守公孫琙的兒子公孫豹年方十八,但卻早折了。公孫度少時也叫公孫豹,又與公孫琙的兒子年齡相仿,公孫琙一見到他,就很喜愛他,送他去學習,併爲他娶了妻。

建寧二年(169年),朝廷下詔推舉有道之士,公孫度與東郡謝弼、東海陳敦一起被舉薦擔任尚書郎(後漢書爲郎中),後來又升任爲冀州刺史,但因謠言,旋即被罷免。

此舉卻確立了公孫家族在遼東的龐大實力,高順崛起後,公孫度極力交好高順勢力,曾一次就贈送十大車禮物,不過高順對公孫家族有些牴觸心理,既沒有打壓公孫家族,也沒有支持公孫家族,而是任其發展。

公孫度接到公孫瓚的求援信,不敢擅自做主,便求見平州牧孫成和軍師徐榮;若是得不到官府的支持,別說他無法招兵,就是有兵他也無法將軍隊安全調到豫州。

徐榮與公孫度早就熟悉,私交甚好,自然希望州牧孫成支持公孫家族。

州牧孫成不好駁了徐榮的面子,便同意公孫家族對公孫瓚進行支援,不過目前只許他招募兩千騎兵前往豫州,並租賃海船,讓他們從沓氐縣海港直達兗州,方便他們轉道豫州,節省時間和費用;至於需要更多更大的支援,則需要公孫度親往冀州,面見高順。

此舉已令公孫度非常高興,忙令長子公孫康與兩位家臣,柳毅和陽儀,招募兩千騎兵,前往豫州。

現在平州局勢穩定,許多烏桓人和鮮卑人雖然被收服,安置爲民,不過他們不事農事,生活艱苦,而高順勢力招募騎兵的條件極爲苛刻,使得很多歸服的蠻夷之人達不到參軍條件,這爲公孫度招募騎兵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而平州穩定,公孫家族憑藉優勢,從事商貿,獲得了暴利,非常富足,開出優厚的條件,僅僅五天時間,便招滿兩千騎兵;這些騎兵皆自帶戰馬,大大方便了公孫度的需求。

爲了使得這些蠻夷儘快融入漢人生活,徐榮建議孫成,允許這些騎兵的家屬皆盡跟隨前往豫州;由於此舉可減少邊郡蠻夷的數量,提高漢人在邊郡的比例,有利於邊郡穩定,孫成同意了徐榮的建議。

年底,公孫康率領的部隊到達豫州,不僅帶來了兩千騎兵,而且帶來了大量的金錢,這大大加強了公孫瓚的力量。

現在中原混戰,人口損失極多,陸續到達的近萬蠻夷百姓,成爲公孫瓚極爲看重的財富。

公孫瓚根據形勢做了調整,沛國國王和國相退守沛縣,並以沛國北部六縣,以及從濟陰郡太守成廉手中接管的樑國的下邑縣、碭山縣和橫縣,共九縣,作爲新的沛國;以原沛國東南九縣,加上汝南郡的山桑縣,共十縣,爲淮陽郡,郡治在蘄縣,太守爲公孫康。

樑國北部,孤立在外且易防守的薄縣繼續被成廉佔領,沒有歸還公孫瓚。

淮陽郡主要防禦汝南郡袁紹的進攻,沿渦水河的向縣、龍亢和山桑縣佈防。

山桑縣原屬汝南郡,由於在渦水以北,孤立在外,不便於防禦,被公孫瓚佔領。

與牛輔和成廉結盟,後方穩固,且有了家族和徐州的支持,公孫瓚更是財大氣粗,積極宣揚他的仁政,猛烈抨擊袁紹的非法,私自割據州郡,荼毒百姓,於是積極爭取陳國和樑國,謀劃沛國的西部六縣。

對外活動也沒停止,再次派人去聯絡青州牧房良,若是得到房良的支持,他將有更大把握打敗袁紹,收復整個豫州。

房良不能做主,寫信向高順請示,相似的時間,公孫度也到達冀州,面見高順。

戲志才和郭嘉極力贊同高順支持公孫瓚,削弱中原各軍閥的實力,趁勢奪得豫州。

而高順卻反駁了他們的觀點,現在他還不想過早的介入中原局勢,務必以穩定邊郡爲重任;更不想爲董卓做嫁衣。

給房良回信,密切關注中原局勢,讓他們狠狠的內鬥,等公孫瓚處於嚴重劣勢的時候,方可暗中支援一些;絕不能讓公孫瓚滅掉袁紹,更不能讓公孫瓚被消滅,勢均力敵是最好的局面。

高順對公孫度的要求是絕不能運輸騎兵和馬匹進入中原,也不會在明面上活動官府的支持,可暗中組織步兵前往豫州,絕不能對外宣稱得到官府的支持,此舉僅僅是家族行爲。

由於離原先約定的進軍中原的時間未到,戲志才和郭嘉也沒有過於堅持己見。

高順的這些決定已經令公孫度喜出望外了。

高順之所以不允許騎兵和戰馬進入中原,就是不希望培養出更強大的敵人,增加他將來統一中原的難度。

公孫度得到高順的默許,立即返回遼東,廣募落魄異族爲伍,秘密派去豫州。

公孫康從小入伍,與異族抗戰多年,熟悉兵法、戰陣,對中原官兵極近藐視之意,擔任淮陽郡太守後,對收編的韓馥軍隊進來了大刀闊斧般的改革,學習高順勢力的做法,淘汰老弱,編爲百姓,就地安置,招募勇士參軍,並採取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大大調動了官兵的士氣和戰鬥力。

公孫康不僅對軍隊進行改革,而且還廣泛的團結轄區內的大族,進行貿易合作,僱傭水軍大都督高偉的船隻,從遼東運輸大量的皮貨、人蔘等物資進入中原,換取中原的錢財,再從高順勢力換取糧食,運進豫州,使得淮陽郡逐漸富足。

韓馥統治的時候,與外部的貿易聯繫基本中斷,現在與公孫康的貿易,讓淮陽郡大族從中受益匪淺。

更讓大族支持公孫家族的是稅收低,軍事力量強大,局勢穩定,由此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前來,大量已荒蕪的耕地被租賃出去,這可是大族最直接的經濟來源,比韓馥統治的時候強多了。

袁紹地盤與此前韓馥的管理類似,大族對外的貿易基本被切斷,那些大族的日子也不好過。

淮陽郡的大族可不希望公孫瓚被袁紹打敗,以至於他們再次回到此前的生活狀態,所以紛紛加大了對公孫瓚勢力的支持力度。

公孫度招募的異族勇士陸續到達,且內部得到大族的支持,局勢穩定,公孫瓚和公孫康信心大增,立即合謀進攻;公孫家族雖說富足,卻絕無力供養幾萬官兵,而徐州的援助畢竟有限,且僅有兩年的期限,他們必須儘快擴大地盤,增加百姓,增加稅賦,做到自給自足,否則必將被袁紹所滅。

第562章孫權投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37章劉宏怒火第51章高順賜字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54章戰後獎賞第49章王允之計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85章斬丘力居第272章劉宏狂喜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279章邊讓到來第65章關門打狗第90章馬貴彙報第61章抓捕內奸第298章文丑出兵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18章攻心戰術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510章袁紹自殺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88章上虞朱家第78章邊郡現狀第544章射殺黃蓋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34章佔領荊北第375章昌邑之戰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41章養寇自保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34章分封諸國第163章孤立廣宗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81章栽贓嫁禍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82章張讓心思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57章一戰成名第65章關門打狗第373章兩郡來投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9章巴豆立功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41章收服兩將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45章政治交易第54章馬邑密謀第294章合圍之勢第279章邊讓到來第291章周飛新政第65章關門打狗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28章暴亂四起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88章張讓發威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02章又是一年第124章匈奴備戰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44章田豐之策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84章徐州密約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66章結親孔融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536章張繡投降第41章杜邊出使第638章盛大聚會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610章國內情況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25章矛盾加劇第437章武都郡戰略
第562章孫權投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37章劉宏怒火第51章高順賜字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54章戰後獎賞第49章王允之計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85章斬丘力居第272章劉宏狂喜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279章邊讓到來第65章關門打狗第90章馬貴彙報第61章抓捕內奸第298章文丑出兵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18章攻心戰術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510章袁紹自殺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88章上虞朱家第78章邊郡現狀第544章射殺黃蓋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34章佔領荊北第375章昌邑之戰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41章養寇自保第484章袁術南渡第634章分封諸國第163章孤立廣宗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81章栽贓嫁禍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82章張讓心思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57章一戰成名第65章關門打狗第373章兩郡來投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9章巴豆立功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41章收服兩將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45章政治交易第54章馬邑密謀第294章合圍之勢第279章邊讓到來第291章周飛新政第65章關門打狗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28章暴亂四起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88章張讓發威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02章又是一年第124章匈奴備戰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44章田豐之策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84章徐州密約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01章高順得子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66章結親孔融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536章張繡投降第41章杜邊出使第638章盛大聚會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610章國內情況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25章矛盾加劇第437章武都郡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