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劉辯,張昭星夜兼程趕回建鄴。☆→頂☆→點☆→小☆→說,
漢軍渡過長江,各地江東軍緊急向建鄴聚攏。
孫權有個打算,倘若劉辯果真不允許他獻出江東,一定要攻破建鄴,說不得,他也只能拼個魚死網破。
建鄴必定保不住,然而孫權還是懷着一絲希望,只要能守上三五個月,他依然有機會向劉辯提出獻出江東。
漢軍人數衆多,圍城日久,不僅傷亡必定不少,糧草耗費也是極其龐大。
眼看天下就要一統,劉辯此時即便是拒絕他獻出江東,也不過是因他早先曾與朝廷作對。
一旦建鄴死守日久,顧慮到將士傷亡和巨大的耗費,或許劉辯會改變主意也說不準。
三萬江東軍,從各地聚集到建鄴,還有一些江東遊勇,也在各自的頭領帶領下,趕赴建鄴城。
進入建鄴的江東兵馬,數量遠遠超出孫權早先的預期。
他本打算以三萬人抗衡渡過長江的漢軍,然而進入建鄴城的兵馬總數,卻是超過了五萬。
五萬大軍進入建鄴,孫權更是有了幾分底氣。
有這些兵馬守城,他與劉辯討要好處的資本,又雄厚了幾分。
建鄴城內,孫權正忙着安排將軍們守備城池,得了劉辯回覆的張昭,則是騎着健馬,衝進了建鄴城。
城內到處都是江東軍,城牆上的戰旗也是比以往更多了不少!
進入城內,張昭發現,昔日喧譁的建鄴城,街道上竟是空曠一片。
城內百姓,無論男女,都被江東軍驅趕出來,幫着搬運作戰物資。
孫權已是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打算!
在幾名衛士的護送下,張昭策馬飛馳,一路朝着吳侯府趕去。
到了吳侯府門外,他翻身下馬,還沒進大門,就向守門的兵士問道:“吳侯可在?”
“吳侯一早便出門了!”守門的軍官見是張昭,也不敢怠慢,趕忙回道:“早間應是去了城西,只是眼下不曉得在何處!”
天色也是不早,早上出門到此時還沒有回來,張昭曉得孫權必定是在城牆附近。
只不過大清早去城西,到了這個時辰,應該不會在那裡纔是,不可能監視城牆防務,會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一整天。
得知孫權不在府中,張昭向身後跟着的幾個衛士說道:“走!”
引領着衛士們離開吳侯府,他並沒有趕往城西,而是選擇向城東奔去。
大戰將臨,建鄴城內到處都是來回奔跑的江東軍,也有許多被江東軍抓來的民夫,正朝城牆上搬運着滾木和巨石。
整座城池都瀰漫着一股濃烈的廝殺氣息。
漢軍只要兵臨城下,建鄴城立刻就會成爲戰場!
已經得到了劉辯的允諾,同意孫權獻出建鄴,倘若建鄴城內再是這般景象,一旦激怒了劉辯,莫說孫權性命難保,就算這座城池,必定也是會淪爲人間煉獄。
領着衛士們,一路朝城東趕去。
守着城東的,正是早先曾敗給漢軍的淩統。
陸遜率領水軍抗拒漢軍,淩統則引領兵馬在陸地上掠陣。
當他發現漢軍渡江時,並沒有上前阻截,反倒是領着兵馬,一路退回了建鄴城。
他的做法,也沒有遭到孫權責難。
淩統率領的兵馬,人數根本不足以攔截漢軍。
莫說攔截渡江的漢軍,就算他們想要攻進周瑜軍營,也是絕無可能。
不戰而退,對孫權來說反倒是件好事!
帶着衛士們,一路緊趕慢趕到了城東門。
遠遠的,張昭就看見淩統正指揮着兵士們準備防務。
許多江東軍,同那些被他們驅使的民夫一道,將滾木和巨石搬運到城牆上,而城門內,也是堆放了不少巨大的圓木,提防漢軍攻城時,以攻城錘撞擊城門。
沒有看到孫權,張昭策馬到了淩統附近,附近的江東軍將士們見過來的是他,並沒有人上前阻止。
策馬來到淩統身旁,張昭向他問道:“凌將軍,可有見到吳侯?”
背對着張昭,聽到身後傳來馬蹄聲,淩統並沒有回頭哦。
直到他說話,淩統才轉過身,見是張昭,他趕忙抱拳回了一禮應道:“吳侯方纔還在此處,此時應是去城南了!”
得知孫權才走,張昭又朝淩統拱了拱手,兜轉戰馬,掉頭走了。
曉得張昭是前去覲見劉辯,目送着他的背影,淩統的神色間流露出了一絲複雜。
江東軍之中,許多人都是被漢軍嚇破了膽氣,唯獨淩統,因爲凌操是死在漢軍手中,他並不希望孫權獻出江東。
然而只是江東孫氏麾下的將軍,一旦孫權做了決定,他也是無法多說什麼。
望着張昭背影,淩統期盼的,並不是像許多江東軍想的那樣,希望戰事早些結束。
他想着的,是張昭前去覲見劉辯,卻被劉辯拒絕,那樣,他就好率領本部兵馬,同漢軍廝殺到最後。
人,終究有一死,父仇不報,淩統心中始終是有個結難以打開!
張昭並不曉得淩統在想什麼,得了劉辯回覆,此時的他只巴望着早些見到孫權。
建鄴城內江東軍做好了防禦準備,一旦孫權有個動搖,這次去見劉辯,就是毫無建樹!
帶着幾名衛士,張昭一路上,但凡見到江東將領,都會上前詢問孫權在何處。
問了好幾個人,都說孫權纔過去,然而他始終沒有見到孫權。
到了城南門,張昭已是不抱太大希望,正打算再次趕赴吳侯府,他身後的一個衛士擡手朝前一指,對他說道:“將軍,吳侯就在前方!”
剛兜轉馬頭,正打算離開,聽到衛士的聲音,張昭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過去。
果然,孫權正在城頭上和一個江東將軍說話。
方纔他只顧着看城門附近,並沒有留意城牆上方,因此纔沒見到孫權的身影。
看到孫權,張昭趕忙策馬朝着城牆去了。
到了城牆腳下,他翻身下馬,沿着階梯一路小跑着登上了城牆。
張昭登上城牆時,孫權正與一名江東將軍說着一旦漢軍趕到,要留意些什麼,並沒注意到他。
快步走到孫權身旁,張昭抱拳躬身行了一禮招呼道:“吳侯,下僚回來了!”
自從張昭離去,並沒對劉辯會允他獻出江東抱有希望,孫權一直在積極籌備着建鄴城的防務。
聽到張昭的聲音,他先是愣了一下,隨後猛的轉過身,連忙抓住張昭的雙手問道:“綏遠將軍,此番前去,事體如何?”
“幸不辱命!”看出孫權滿心期待劉辯會放他一條生路,張昭也是沒有賣關子,對他說道:“下僚覲見陛下,陛下先是說出了一番話兒,要封吳侯爲違命侯,一旦攻破建鄴,將吳侯碎屍萬段!”
得知劉辯要殺他,孫權頓時驚的一身冷汗,後脊樑的衣衫都被汗水整個浸透了。
“下僚對陛下說,江東如今尚餘三萬精兵,建鄴城內糧草無算,足可支撐數年,且城池高堅,等閒難以攻破!”孫權心內的驚懼,被張昭捕捉了個正着,於是接着說道:“倘若朝廷不允吳侯獻出江東,吳侯固守建鄴,朝廷耗費無度,且兵士折損必定巨大。長久下去,即便朝廷兵馬衆多,錢糧無數,也是難以支撐!陛下也是有此顧慮,因此才允了此事!”
“某爲權勢蒙了雙眼,幸有將軍,否則某必碎屍萬段!”抱起雙拳,孫權反倒是給張昭行了個大禮。
見孫權向他行禮,張昭哪裡敢受,趕忙側身閃到一旁。
“陛下既是允了,某便交出印綬,只求保得江東一地不再受戰亂之苦!”連日來,雖說是整飭着建鄴防務,每日卻是無時無刻不在期待着劉辯給他留下一條生路。
八十萬漢軍一路朝着建鄴挺進。
這個數字並不是號稱八十萬,而是實實在在的八十萬。
漢軍將士連年征戰,幾乎每個人都是歷經戰火,對鮮血有着極度渴望的殺戮者。
同漢軍廝殺過的江東軍,提起戰場上的回憶,幾乎沒有人不會心驚膽戰,巴望着永遠不要再與那支軍隊戰鬥。
沒有與漢軍廝殺過的江東將士,也在聽說了對方人數之後,一個個膽戰心驚,只怕漢軍來的太早。
怕是終究怕不過的。
城內聚集了五萬江東戰士,許多江東軍甚至有種想法,漢軍來的越晚越好,雖說他們中的許多人終究要死,漢軍來晚一天,他們便可多活一天!
張昭帶回的消息,對孫權和城內的江東幕僚以及將士們,無疑都是個好消息。
劉辯已經允許他獻出江東,孫權也是不再耽擱,先是交代了一句城頭上的守將,要他不得有半點懈怠,更不允許將聽到的事情告知將士們,這才招呼張昭,下了城牆。
對劉辯的允諾,孫權多少還是有些顧慮。
雖說答應了他獻出江東便不再追究,然而劉辯說不準會不會因惱怒於他,而在他出城迎接之時,下令讓漢軍將他擒住。
招呼張昭返回吳侯府,孫權要做的,就是與他商議如何迎接劉辯才能避免被劉辯下令擒住。
畢竟一旦落進漢軍手中,他就再沒了和劉辯討價還價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