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

樹上的知了不住的鳴叫着,烈日炎炎似火燒,徐州與兗州交界之處,一支大約千人的兵馬一路向西。

“大哥,此番我兄弟趕去雒陽討賊,可有幾千里路了,糧草怕是不濟啊。”

說話的是一個虯髯大漢,大約二十五歲左右,騎在馬上,手提一杆長矛,燕頷虎鬚,相貌威武,聲音如雷。

“翼德,天下英雄齊聚雒陽討伐董卓,豈能沒有糧草供應?途中若是不濟,我等從郡縣借些便是。”

回話的是一個三十歲上下的中年漢子,耳長手長,相貌堂堂,雙目神光湛然,似乎屬於那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又頗顯幾分豪氣,令人一見便不由心生結交之意。

虯髯大漢又看向另一側:“二哥,雒陽與河東近在咫尺,二哥出來十多年了,此番可以回家去探看嫂子。”

“是啊,有十年了。”

左側那個身形魁梧高大的漢子撫着頜下尺許長髯,微微失神,他的身高足有九尺,手提長刀,可謂鶴立雞羣,臉色微微發紅,臥蠶眉,丹鳳眼,頗有威嚴。

如此張遼在此,恐怕會立時喊出三個人的名字,劉備劉玄德,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

天氣極熱,三人領着隊伍走了一程,都是滿頭大汗,到了一處林下,劉備看前面有一條溪流,當即道:“且休息一個時辰吧,這般趕路,憲和可吃不消。”

跟隨在他們身後的一個文士笑道:“呵呵,主公勿要擔憂,我還吃得消。”

此人正是少年時便跟隨劉備的簡雍,一直爲他打理事務。

一行人當即到林下休息,不少士兵去溪邊飲水洗臉,不想就在這時,東南方向遠遠趕來一支人馬。

“速速集結!”劉備沉喝一聲,關羽、張飛二人急忙整軍。

這一千士兵裝備雖然差,但行動卻疾快,轉眼之間便嚴陣以待,沒有絲毫慌忙。他們一路從青州而來,已經遇到過多股土匪流寇,士兵們早已習慣,而且關羽、張飛兩個統領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令他們信心十足。

但行過來的這支兵馬卻出奇的多,一眼看去,足有三五千,劉備三人面色凝重,不過遠遠看到領頭的將領,劉備眼睛一亮,不由面露喜色,道:“雲長,翼德,快看那人可是毌丘都尉?”

關羽眯着眼睛看去,撫須點頭道:“不錯,正是毌丘都尉。”

原來那人卻是原大將軍何進麾下都尉毌丘毅,河東聞喜人,與關羽是同鄉。去年毌丘毅奉何進之令去丹楊募兵,途中遇到劉備,便一道相隨,後來在下邳遇賊,合理討賊,建了一些功績,毌丘毅便爲劉備討了個下密縣丞的職務。

劉備忙道:“既是毌丘都尉,卻不可失禮,我三人快快去迎。”

與此同時,那支隊伍領頭的將領也看到了三人,不由哈哈大笑:“玄德、雲長、翼德,別來無恙乎?”

幾人在此相逢,自然是一番歡喜,坐下來一番敘舊,毌丘毅問道:“玄德,因何在此?”

劉備嘆了口氣:“董卓造逆,劫持天子,荼毒百姓,我兄弟立志討賊,原本隨焦刺史西進,可嘆焦刺史不通兵事,每次作戰只知求神問卜,實在令我兄弟失望,此次袁車騎傳檄天下共討董卓,我兄弟便辭了官,正要趕去雒陽,共赴大義。”

毌丘毅不由大笑:“如此,正好同行!吾本在徐州剿賊,此番亦是響應袁盟主號召,討伐董卓!”

劉備聞言不由大喜,他兄弟三人名望微薄,本還怕到了雒陽孤立無依,沒想到遇到了毌丘毅,算是有了同伴了。

幾人言談之間,又不覺提到了一個如今響徹關東的名字,張遼。

毌丘毅嘆道:“文遠出身幷州,原本與我同屬大將軍麾下,去年大將軍派遣五人外出募兵,鮑允誠、王公節、張稚叔、張文遠與我,五人之中,又以文遠最是年輕,不過二十歲,而今我四人皆在討伐董卓之列,不意張文遠卻反爲董卓效命了,而且闖出如此大名聲,連敗關東諸侯河內與酸棗大軍,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劉備微微色變,他們只聽聞張遼的名字,卻沒想到張遼才二十歲出頭,竟然闖下了如此威名,卻不知其人該是怎樣的風采。

關羽撫須嘆道:“如此人物,倒也不凡,可惜了。”

張飛卻洪聲道:“如此助紂爲虐的逆賊,且看某到了雒陽,一矛將他刺死馬下!再砍了董卓的狗頭!”

毌丘毅只是感嘆不已。

……

雒陽盆地南面,南陽郡,魯陽縣的縣府之中,後將軍袁術看着下首的孫堅,道:“文臺,如今豫州刺史孔伷被害,吾已表奏汝爲豫州刺史,此番各路諸侯均已響應,必然要與董卓大戰,汝當速速整軍,準備進攻雒陽,討伐董卓,不可弱了吾等威名。”

“是!”孫堅抱拳應道。

袁術無論職位、名望還是家世都遠在孫堅之上,便如曹操依附袁紹和張邈一樣,孫堅選擇依附了袁術,這就是這個時代出身低的無奈。而且孫堅連殺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也沒有其他選擇,沒有袁術庇護,他恐怕會被其他諸侯問罪。

孫堅正要退出去準備整軍,袁術卻突然咬牙道:“文臺,此番攻入雒陽,必要尋一賊子,名華雄,乃胡軫麾下都督,若是遇到他,不能斬殺,須要生擒,吾要親自處置此賊!”

孫堅看到有些猙獰的面龐,雖然有些不解,但卻應道:“若遇此人,必生擒之!”

……

張遼接到董卓命令後,沒有遲疑,翻過邙山,一路趕往畢圭苑,途中腦海裡不斷琢磨着眼下的形勢。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關東諸侯的第一次起兵,對雒陽沒有造成任何威脅。也沒有抵達所謂的虎牢關,更沒有什麼三英戰呂布,薊侯公孫瓚始終在幽州,劉備還沒有去投靠這個師兄,而是在青州北海國擔任下密丞。

原本的北路諸侯中,河內太守王匡被董卓擊敗,渤海太守袁紹屯兵河內遲遲不動,沒有與董卓接戰。

而東路酸棗諸侯中,曹鮑西進兵敗,其他諸侯在六月吃盡糧草後,便各自散去,劉岱又殺了橋瑁。

南路屯駐在魯陽的袁術,在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後,便南下佔據南陽,而令孫堅爲豫州刺史,屯兵魯陽,作爲前驅,孫堅於當年冬季才第一次與董卓接戰。

但如今,在張遼的推動下,歷史的走向開始偏移。

關東諸侯在第一次大敗後,被張遼刺激的同仇敵愾,加上郭圖的遊說和袁紹意外兵敗後的不甘,不過數月,便迅速發起了第二次討伐董卓之戰!

而此時的孫堅纔剛剛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趕至魯陽依附袁術。

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三章 形勢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
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三章 形勢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