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

張遼看到荀攸對自己不信任,索性開門見山,道:“公達,我來之前,曾見過伯輔兄與鍾元常,也曾見過令公子緝兒,小小年紀,便行事有度。”

荀攸一聽張遼提到族叔荀棐、朋友鍾繇和獨子荀緝,登時面色微變,睜開眼睛看着張遼,須臾才淡然問道:“他們一切可好?”

張遼嘆了口氣,道:“鍾元常身爲廷尉正,卻苦於不能救友,伯輔兄心傷父親之亡,頗是頹然,令公子身體孱弱,前些日子大病旬月不起,伯輔兄幾乎絕望……”

“緝……緝兒病重?”荀攸一下子站起來,面色蒼白,聲音也有些發顫,再也沒有了先前的淡定與悠然。

這個時代的疾病極爲厲害,尤其是孩童和少年,一旦染了重病,活下來的機率不足一半,也難怪荀攸擔心。父子連心,兒子病重,他這個做父親的豈能不着急!

“公達莫急!”張遼拉住他的衣袖,微笑道:“吉人自有天相,當時在下正好登門拜訪,請來好友左慈,已將緝兒治好,如今已經跟着我學了數日拳法,他日當身堅體壯,再也不懼疾病。”

“果真如此?”從淡到驚,從悲到喜,荀攸難得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張遼這才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了荀攸,道:“此是伯輔兄所書。”

荀攸急忙接過信,藉着小窗上透過來的光線,看完了信,將信收回懷中,整了整衣冠,朝張遼躬身一禮,道:“荀攸多謝閣下救子之恩。”

張遼忙扶起他,道:“公達又何須客氣,見死不救非我輩所爲,何況緝兒聰慧靈動,行事有度,我也很喜歡。”

荀攸聽到張遼誇讚自己的兒子,露出一絲笑容,卻擺擺手,道:“閣下過譽了。”

張遼笑道:“公達但喚我文遠便是,況公達有所不知,如今荀氏滿門都被我接在河東郡,我與荀文若、友若、休若都是好友。”

荀攸更是詫異了,他可是知道自己那個族叔荀彧的眼光和品性,若真能與眼前這張文遠交友,別的不說,這張文遠品性絕不會差了。

他看向張遼的眼神多了幾分親近,言辭雖然依舊謹慎,卻顯然少了幾份戒心。

張遼趁機便與荀攸一番詳談,好在這牢房隔音甚好,不虞劉囂聽到。

二人這一談就是一個多時辰,張遼從自己當初募兵回來說起,直到此次長安之行,荀攸聽後,也是一陣發呆,張遼的經歷確實非常精彩,不過兩年的經歷,卻幾乎相當於常人一輩子了。

與此同時,張遼提到的一些觀點和政令,也令荀攸久久思索,肅然起敬。他明白了自己的族叔荀彧爲何選擇了眼前這張遼了,此人確有大志,而且見解和氣度皆是數百年難得一見。

張遼談罷,看到荀攸在思索,隨口又問了句:“公達,我聽聞何伯求與汝一道被關進來,卻不知他在何處?”

荀攸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何伯求憂憤而去,已有月餘。”

張遼聞言不由愕然,何顒曾與陳蕃、李膺交好,名滿天下,沒想到竟然憂憤而亡,不過在這種地方呆一年半載,確實令人絕望,恐怕也只有荀攸這般豁達之人才能安然自若了。

荀攸似乎不願意再提何顒,詢問張遼:“文遠此番入獄,卻不知是被何人構陷?”

張遼皺眉搖頭道:“董璜、劉囂、楊定、劉艾皆與我有舊怨,皆有可能,還有董卓麾下李傕郭汜,不過此二人尚在關東,他們不過校尉之職,尚不能干涉長安之事,可能性不大。”

荀攸當即細細詢問了歌舞坊之事,還有董璜、楊定、劉囂幾人的情況,思索片刻,沉吟道:“董璜雖然陰險,但不過憑藉董卓之威耳,智術有限,何況當日策劃車師王侍子之事,與歌舞坊全無勾連,此時多半不是他所爲。楊定氣量狹小,有恨難忍,城府不足,劉囂兇暴無謀之輩,碌碌之徒,難以出此狠計,否則早已露出破綻。劉艾素愛名聲,又是宗親,更不會爲此兇惡之事,連害王端,得罪於天子。”

“此事,多半另有他人所爲,且地位不差,城府頗深,否則何以掌握王端行蹤。”荀攸作了結論,又問道:“不知文遠還有何仇敵?”

張遼皺起眉頭,想了片刻,終是搖頭:“我素來與人爲善,哪有那麼多仇敵。”

荀攸聞言,笑而不語。張遼在董卓麾下就得罪了這麼多人,哪能說是與人爲善。

他卻不知道,張遼說的也是實話,他喜歡交朋友,如果別人不先算計他或是欺辱他的朋友,他是絕不會輕易樹敵的,否則他哪能與李儒、田儀和牛輔交好,要知道這幾人的名聲都不怎樣。

只是張遼怎麼也想不出此次算計自己仇敵,他無奈的看向荀攸:“不知公達可有計策揪出那兇惡陰險之徒?”

荀攸笑了笑,看着張遼,道:“想必文遠此番入獄,也有思量吧?”

張遼不由詫異的看向荀攸,嘖嘖道:“公達怎知?”

荀攸看了看張遼,道:“汝能進到這裡,吾便可知曉。”

張遼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荀攸說的是自己擺平獄吏之事,並從獄吏之事上看出自己早有謀劃。

果然不愧是被曹操譽爲謀主之人,心思縝密,眼光獨到。

他摸着下巴道:“實不相瞞,此番入獄,一半是被逼迫,另一半卻是想要引蛇出洞。”

荀攸點頭道:“文遠既有此舉,想必早已在外面不知好了人手暗中查探罷?”

“正是!”張遼點了點頭。

事實上,昨日得知自己被算計後,他估摸着幕後黑手很快還有更加毒辣的手段,董卓不在長安,事情只要鬧大了,自己很有可能入獄。是以他索性將計就計,做好了入獄的準備,一方面趁機結識荀攸,另一方面安排左慈、史阿、古採英等人在外面查探,自己入獄後,幕後之人多半會放鬆警惕,只要再有下一步手段,就會露出蛛絲馬跡,一旦被左慈等人察覺,那就能確定那幕後黑手的身份!只是他沒想到幕後黑手竟然如此大膽,殺害了天子的表兄來嫁禍自己。

荀攸猜知了張遼的想法,微微搖頭道:“引蛇出洞,此計雖妙,卻還有一破綻。”

張遼不由一怔,忙問道:“不知有何破綻。”

荀攸道:“破綻正在於董卓,汝今爲董卓親信,想必那幕後之人也知道要置汝於死地,必須要董卓下令才行,是以不挑得汝與董卓決裂,他便不會輕易露出破綻,何況長安出了如此大事,王子師必然已命人去報知董卓,董卓回長安不過一日功夫,他回來後汝便要出獄,又如何引蛇出洞?”

張遼聞言,不由苦笑,他怎麼忘了董卓,只能看向荀攸:“不知公達有何計策?”

荀攸低聲道:“文遠只需如此……”

張遼聽罷,不由眼睛一亮,讚道:“公達真妙計也!”

荀攸卻嘆了口氣,道:“文遠,此次汝縱然能從朝廷獲得清白,但想必那幕後之人早已將汝行兇之事傳遍長安,三人成虎,汝的名聲怕要大壞,執金吾也未必能做了,此人手段真是狠辣。”

張遼聞言,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他一直想着自己最終能被平反,但卻沒想到這件事的惡劣影響,竟荀攸一提醒,他才陡然醒悟。

他兩世爲人,又怎能不知道謠言的可怕!如此血案在長安傳揚開來,必然是紛紛揚揚,千奇百怪,便是真相出來,自己的名聲恐怕也要壞了,至少別人一提到血案,就會想到自己,甚至別有心思的人永遠不會相信自己的清白。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能阻止這一切?

至少他沒有辦法,這恐怕纔是那幕後黑手出計的狠辣之處。

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十章 不平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
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十章 不平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