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

吳漢臂膀用力,將長戟向前一挑,被刺中小腹的鄧奉軍將官,身子騰空而起,向後倒飛出去,與另一名騎馬而來的將官正撞到一起,將那名將官直接撞下了戰馬。

又有兩名將官催馬來到吳漢近前,雙刀同是劈砍向吳漢的脖頸。

吳漢也不躲避,站在原地,將手中的虎威亮銀戟向前一立,就聽噹啷、噹啷,兩聲脆響,斬向他頭顱的雙刀一併被長戟擋了下去。

在對方收刀的同時,吳漢也橫起長戟,向左右快速的一捅。

戟尖刺在他左側戰馬的肚子上,戟尾捅在他右側戰馬的肚子上,兩匹戰馬吃痛,雙雙嘶鳴一聲,轟然倒地。

戰馬上的兩名將官,也一併摔下,都不等他二人從地上爬起,吳漢手起戟落,像拍西瓜似的,將他二人的腦袋連同頭盔,一併拍爛在地。

眼瞅着己方的四名將官全部倒在吳漢的長戟之下,鄧奉肝膽欲裂,他晃動身形,還要上前,周圍的親信們蜂擁而上,急聲說道:“將軍,快走啊,再不走,真的來不及了!”

四周的漢軍密密麻麻,無邊無沿,鄧奉環視了一圈,禁不住暗暗咬牙,他是真的恨,恨得牙根癢癢,但卻無可奈何。

他惡狠狠地怒視着吳漢,咬了咬牙關,再沒說話,翻身上馬,帶着一併親信部下,含恨敗走。

堵鄉之戰,先是延岑率部敗走,緊接着,鄧奉也率部敗走,延岑軍和鄧奉軍相繼逃離戰場後,戰場上剩下的,可就只是董訢軍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董訢軍還爲延岑和鄧奉起到了斷後的作用。

二十多萬的漢軍,把剩下的區區萬把人的董訢軍團團包圍,董訢連同他麾下的殘部,龜縮成一團。

望着周圍人山人海的漢軍,董訢突然能體會到當年楚霸王項羽的悲涼了。

這真是四面楚歌,無路可逃啊!董訢麾下的將官們紛紛湊到他的近前,此時人們的模樣一個比一個悽慘,盔歪甲斜,臉上身上全是血跡斑斑。

衆將眼巴巴地看着董訢,顫聲說道:“將軍,鄧奉和延岑都已經率部逃走,我們……我們怎麼辦啊?”

怎麼辦?董訢苦笑,此時,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辦?一名將官看看董訢,又瞧瞧其他衆人,垂首說道:“將軍,我軍已不足萬人,而漢軍數十萬衆,再打下去,我們誰都難以活命,不如……不如就向漢軍……向漢軍投降吧!”

聽聞他的話,董訢和在場衆將的身子同是一震。衆將官在變色的同時,也暗暗吁了口氣,其實,這名將官是說出了他們心底裡想說但又不敢說的話。

這名將官說完話後,在場衆人沒有一人站出來呵斥他的,皆是低垂着頭,沉默不語。見狀,董訢也就明白衆人的心思了。

還沒等董訢作出表態,漢軍的進攻突然停了下來,與此同時,漢軍的人馬向左右一分,讓出一條通道,一羣漢軍將領從人羣當中走出來。

爲首的漢將,年紀不大,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相貌清秀,體型消瘦。他坐在馬背上,向對面的董訢軍殘部看了看,大聲問道:“董訢何在?讓他出來說話!”

聽聞話音,人羣當中的董訢擡頭,尋聲望去。看到這名青年將官,他覺得有些眼熟,琢磨了一會,他才猛然想起此人是誰,鄧禹鄧仲華。

董訢分開周圍的人羣,一步步地向外走去。周圍衆將急忙攔阻,小聲說道:“將軍,小心有詐!”

“無妨!”董訢擺了擺手。他和鄧禹沒有私交,也沒有來往,以前他只是遠遠的見過鄧禹一面。

不過鄧禹的名氣大,對於鄧禹的事蹟,他聽說過不少,知道鄧禹乃正人君子,絕非宵小之輩。

他走出己方的人羣,來到鄧禹的對面,拱手說道:“鄧將軍,在下董訢!”

鄧禹打量董訢一番,拱手回禮,說道:“董訢,現在你部,已被我漢軍團團包圍,萬餘將士之生死,皆繫於你一念之間,現在,你還要繼續抵抗下去嗎?”

他是個很會說話的人,三言兩語,便把問題拋給了董訢。如果董訢非要堅持抵抗,那麼漢軍圍殺這些董訢殘部,責任不在漢軍身上,而全是因爲董訢一人之過。

董訢軍的殘部,紛紛把目光投向董訢。董訢深深看了一眼鄧禹,暗暗苦笑,他揚頭問道:“鄧將軍,倘若我部弟兄肯投降,貴軍將如何處置他們?”

鄧禹正色說道:“只要你部肯向我漢軍投降,我可向陛下進諫,保他們不死。”

董訢問道:“鄧將軍此話當真?”

鄧禹笑了,說道:“禹從不妄言。”

董訢與鄧禹又對視了片刻,點點頭,而後,他環視周圍衆人,說道:“此戰,並非我等無能,而是鄧奉、延岑,棄我等於不顧,繼續打下去,弟兄們只是白白丟了性命……投降吧!此戰,我等已盡全力,心裡已無遺憾。”

聽了董訢的話,周圍衆多將士無不低聲哽咽起來。

董訢深吸口氣,慢慢解開肋下的佩劍,他低頭看着自己的佩劍,毫無預兆,他猛的抽出佩劍,橫在自己的脖頸上,要抹脖子自盡。

好在周圍衆人距離他夠近,反應也快夠,人們紛紛驚呼出聲,有的人拉住他的胳膊,有的人抱住他的腰身,急聲叫道:“將軍不可!”“將軍不可啊!”

對面鄧禹也是皺起眉頭,凝聲問道:“董訢,你這是作甚?”

董訢被周圍衆人死死拉住,但還是不肯扔掉手中劍,他看向鄧禹,神情悲愴地說道:“先反後降,董訢還有何臉面存活於世?”

說着話,他掃視周圍衆人,沉聲說道:“你們放手!聽到沒有?統統都給我放手!”

沒人放手,人們反而把董訢摟抱得更緊。

董訢要自盡,和臉面無多大關係。

他麾下的將士們可以投降,以劉秀的爲人,十有八九不太會責罰他們,但自己不一樣,自己是罪魁禍首,即便自己選擇投降,最終也極有可能會被處死。

與其窩窩囊囊的被處死,不如現在橫劍自刎,死得也算乾脆利落,轟轟烈烈。

鄧禹翻身下馬,邁步向董訢走了過去,周圍的漢軍將士見狀,皆被嚇了一跳,剛要上前攔阻,鄧禹擡了擡手,制止住衆人。他來到董訢近前,把他緊握着劍柄的手指頭掰開,將他掌中的佩劍接過來,說道:“董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倘若你有心悔改,就隨我去面見陛下,你是生是死,陛下自有定奪!”

倘若還有活路,誰願意去死啊!董訢看着面前的鄧禹,再忍不住,嗚嗚地大哭起來。

堵鄉之戰,鄧奉軍和延岑軍死傷慘重,元氣大傷,相繼敗逃,留下的董訢軍未能跑掉,在被漢軍團團圍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董訢率殘部,向漢軍投降。

至此,堵鄉之戰結束。

這一戰,是劉秀全殲了赤眉軍之後,攜大勝的餘威,順勢南下,進入南陽,與鄧奉聯軍打的第一戰,嚴格意義來說,這也是劉秀與鄧奉聯軍打的最後一戰。

其實,鄧奉軍和赤眉軍有相似之處,都是底子太薄,輸不起。yuyV

以劉秀爲首的漢軍,並沒有戰必勝,攻必克,也常有打敗仗的時候,但劉秀的背後,有整個河北這一大塊根據地做靠山,他的底子足夠的厚,所以漢軍一次、兩次甚至幾次的戰敗,對於洛陽朝廷的影響並不大,漢軍可以無數次的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而赤眉軍和鄧奉軍都不具備這麼雄厚的家底,所以他們的軍隊,只能不斷的取勝,也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可他們一旦戰敗,哪怕只戰敗一次,其後果都是致命的。

弘農郡的崤底之戰,以及南陽的堵鄉之戰,都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堵鄉之戰,鄧奉聯軍投入的總兵力有十八萬左右,一仗打完,董訢部全軍覆沒,延岑部逃走了兩萬來人,鄧奉軍的死傷最大,足足折損了七、八萬人,只此一戰,鄧奉軍元氣大傷。

鄧奉率領殘部,一路向南逃竄,劉秀可沒想給鄧奉喘息之機,他命令漢軍主力,南下追擊鄧奉軍殘部,另外,劉秀又派出祭遵,統帥三萬漢軍,去追擊鄧終。

在漢軍追擊鄧奉軍殘部時,鄧禹也把投降的董訢帶到了劉秀面前。此時劉秀剛剛作戰完,正蹲在水桶旁,用溼汗巾擦拭臉上、脖頸的血跡。

董訢來到劉秀的近前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向前叩首,顫聲說道:“罪臣董訢,叩見陛下!”

劉秀手中的汗巾,在臉上擦了一下,放下一看,汗巾都變成紅色的了,放入水桶中,一大桶的清水很快便被染成紅色。

他擰了擰汗巾,邊擦拭手臂,邊看向董訢,問道:“你就是董訢?”

“正……正是罪……罪臣!”

“聽說,你投降時還打算抹脖子?”劉秀擦了幾下手,再次把汗巾放在水桶中。

水的顏色也變得更紅了。旁邊的龍淵上前,又提過來一大桶清水,然後把先前的那桶污水倒在地上。

看着地面紅彤彤一片的水漬,董訢身子哆嗦的更加厲害,顫聲說道:“罪臣……罪臣自知罪孽深重,想……想一死謝罪,請陛下開恩,放過……放過罪臣麾下的弟兄們……”

劉秀接過龍淵遞過來的乾淨汗巾,繼續擦拭着臉上的血跡,同時笑說道:“你倒是挺講義氣的。”

董訢頭垂得更低。

劉秀說道:“朕可以放過你的部下。”

董訢臉色煞白,聽這意思,自己的部下們可以活命,自己是活不成了!他汗如雨下,不過還是硬着頭皮,向前叩首,說道:“罪臣謝陛下洪恩!”

劉秀說道:“朕也可以饒你不死。”

聽聞這話,董訢愣住了,不自覺地擡起頭,呆呆地看着劉秀。劉秀說道:“你活命的機會,只有這一次。倘若你日後還敢作亂,朕,不會再饒你。”

董訢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愣在原地,半晌沒回過神。他是真的沒想到,自己這麼大的罪過,劉秀竟然會放過自己。

一旁的鄧禹含笑說道:“董訢,還不快謝恩?”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四百二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