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

該說的,劉秀都說了,該勸的,劉秀也都勸了,他認爲自己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倘若鄧奉還是執迷不悟,還是要和自己頑抗到底,那麼他也沒辦法。

劉秀退回到本陣後,對迎上來的衆將說道:“今日休整,明日一早,全軍攻城!”

衆將精神一振,齊齊拱手應道:“微臣遵命!”

回到大營的寢帳,陰麗華迎上前來,關切地問道:“陛下剛纔見到元之了?”

劉秀點點頭。陰麗華追問道:“元之他……他還是不肯投降?”

“他開出兩個條件,一,是要我殺了子顏,二是想要做大漢的異姓王。”

陰麗華聞言,心頭一顫,這兩個條件,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她眉頭緊鎖,喃喃說道:“想來,元之心中的怨氣還是未消啊,畢竟袁姑娘死在了新野……”

劉秀沉聲說道:“袁菲兒的死,是場意外,但鄧奉,卻造了朕的反!”

陰麗華看眼劉秀,低聲說道:“此爲大司馬之過……”

劉秀不悅地說道:“麗華也責怪我袒護子顏嗎?”

陰麗華地垂下頭,說道:“臣妾……”

不等她說完,劉秀正色說道:“當時子顏下令屠城,也純屬無奈之舉,那時南陽各縣,各自爲政,人人都想稱王稱霸,倘若他們都要拼死抵抗我漢軍,這一仗得打到什麼時候,我方得折損多少將士?子顏屠城,是殺雞儆猴,敲山震虎之舉,你讓我如何責罰子顏?”

陰麗華眼圈一紅,垂首未語。他和劉秀成親以來,很少吵架,但爲了鄧奉,這已經是第二次爭吵了。

見她低着頭,梨花帶雨的模樣,劉秀無奈地暗歎口氣,他攬住陰麗華的香肩,說道:“新野枉死之百姓,並非子顏一人之過,而是這個該死的亂世,是因爲那些妄想佔地爲王者的一己私慾!”

陰麗華哽咽着小聲說道:“臣妾只希望陛下能看在元之曾經的功績,饒他不死。”

劉秀笑了笑,柔聲說道:“我從未想過殺他。”

即便是現在,鄧奉剛剛向劉秀提出了兩個過分的條件,劉秀雖氣惱,但也未對鄧奉起殺心。

一是鄧奉的確有功績,在保護陰麗華這件事上,也算對劉秀有恩,二是他不看旁人的面子,也得看重自己親姐夫鄧晨的面子。

聽聞劉秀的話,陰麗華安心了不少,破涕爲笑,說道:“臣妾多謝陛下!”yuyV

劉秀擡手,輕輕擦拭掉她臉頰上的淚珠,說道:“倘若麗華再爲鄧奉求情,我可真忍不住要取他的項上首級了!”

陰麗華先是一愣,緊接着,玉面緋紅,不滿地在劉秀的胳膊上掐了一下,同時還給了他一個白眼。

劉秀哈哈大笑,心中的怒氣也隨之消散了不少。

翌日,漢軍開始了大舉攻城。

大司馬吳漢,負責進攻育陽的北城,徵南大將軍岑彭,負責進攻育陽的南城,右將軍鄧禹、徵西大將軍馮異,負責進攻育陽的西城。至於育陽的東城,挨着淯水,漢軍沒有船隻,無法做到攻城。

二十多萬的漢軍,三面攻城,當真是如同驚濤拍岸一般。

以鄧奉爲首的二萬多守軍,在育陽城頭拼死抵抗。守軍將士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奈何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已經不是靠人們頑強的意志力所能彌補的了。

進攻最猛的當屬主攻北城的吳漢。

吳漢下了死命令,全軍將士,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如有臨陣脫逃者,後面的將士可直接殺之,如有畏縮不前者,後面的將士可直接殺之。

哪怕是堆屍如山,你踩着同袍的屍堆,爬也得給我爬上城頭。

吳漢可不是光要求部下們拼命,他自己也同樣拼命,親自上陣。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大司馬都身先士卒的和敵軍玩命了,自己還能丟人現眼嗎?

在吳漢的調動下,進攻北城的漢軍如同發了瘋似的,卯足了全力,瘋狂向城頭髮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

剛開始,鄧奉軍還能頑強抵抗,可隨着漢軍的攻勢越來越猛,鄧奉軍也開始支撐不住。

吳漢這位大司馬,都親自頂到了城牆地下,看着攀爬雲梯的將士們要麼被敵軍用箭矢射下來,要麼被敵軍用滾木礌石砸下來,他咬了咬牙關,將手中的虎威亮銀戟遞給身旁是侍衛,抽出肋下佩劍,用嘴巴叼起,然後手腳並用,順着雲梯往上攀爬。

看到大司馬迎着敵軍的箭矢、滾木、礌石,順着雲梯向上攀爬,周圍的漢軍如同被打了雞血似的,大呼小叫着瘋爬雲梯。

這突如其來的一輪猛攻,讓守軍再支撐不住。

吳漢不是第一個順着雲梯跳上城頭的,但他絕對是第一批攻上城頭的人。上到城頭,他將口中叼着的佩劍拿下來,咆哮着殺入守軍的人羣裡。一劍刺入,將面前的一名守軍被刺了個透心涼,他根本不往外拔劍,頂着那名守軍繼續往前衝,直至劍鋒刺倒第二人身上,把兩名守軍串了糖葫蘆,他纔將佩劍拔出,向左右揮砍。

又有兩名守軍中劍倒地。

一旁守軍漢子端着長矛,嘶吼着向吳漢衝過來,吳漢側身讓過長矛的鋒芒,一擡手,將這名守軍的脖子抓住,手臂向上一舉,守軍大漢雙腳離地,一百多斤重的身子,被吳漢單手高舉到空中。

他對準對面密集的人羣,斷喝一聲,將那名守軍大漢狠狠拋了過去,就聽嘩啦一聲,守軍大漢砸在人羣當中,砸到一片,哀嚎聲四起。

都不等人們爬起,吳漢箭步上前,佩劍連揮,一道道的血箭在人羣中噴射出來。

隨着守軍的第二輪長矛刺過來,吳漢抽身後退的時候,向前揮劍,就聽咔咔咔一連串的脆響聲,刺來的長矛紛紛折斷。

他提劍再次衝上前去,在他周圍,又颳起了腥風血雨。

吳漢的佩劍,也是一把千錘百煉的寶劍,但在拼殺得如此激烈的戰場上,只一會的工夫,佩劍就捲了刃。

覺得砍殺敵軍越來越困難,吳漢大吼道:“我的戰戟在哪?”

“來……來了……”兩名侍衛,是一上一下,合力把吳漢的長戟順着雲梯擡上來的。

看到自己的虎威亮銀戟被手下的弟兄們搬運上來,吳漢大喜,眼中的精光更盛,他三步併成兩步,來到兩名侍衛近前,將自己的戰戟抓起。

長戟在手,猶如天神附體,長戟所指,所向披靡。這便是戰場上的吳漢吳子顏。

吳漢單手提戟,掄圓了,對準一名衝着自己跑來的守軍砸了過去。那名守軍本能的橫起長矛向上招架。

螳臂當車!長矛的木頭矛杆,哪能抵擋得住虎威亮銀戟的重擊。

咔嚓!長矛被斬斷,長矛下的兵卒,被從正中央劈開,身子化成了兩片。吳漢踏過屍體,掄起虎威亮銀戟,殺入人羣當中。

什麼叫做虎入羊羣,現在吳漢把這句成語表現得淋漓盡致。

殺入人羣當中的吳漢,在他的周圍,要麼是殘肢斷臂,要麼是血流成河,死在他戰戟下的守軍,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人了。

以吳漢爲首第一批攻上城頭的漢軍,將守軍的防線攪得大亂,城外的漢軍也加緊了攻勢,第二批、第三批……漢軍源源不斷的涌上城頭,加入戰鬥,與守軍展開面對面的近身肉搏戰。

如果漢軍在城外,守軍還能頑強抵抗一陣子,但現在漢軍都已攻上城頭,守軍是再堅持不住,成羣成片的被殺倒在地,成羣成片的向後潰敗。

攻上城頭的漢軍,兜着潰敗守軍的屁股,進行追殺,從城頭一直追殺到城下,進攻北城的漢軍,以正式撕開了守軍的城防,攻入城內。

北城被破,消息很快也傳到了激戰正酣的西城和南城。守軍聞訊,士氣大跌,漢軍聞訊,則是士氣如虹,更加高漲,攻勢也隨之變得越發凌厲。

此消彼長,育陽防線,全面告急。聽着接連不斷的告急戰報,鄧奉心中哀嘆一聲,黯然神傷,自己終究還是敵不過劉秀啊!

突然之間,鄧奉感覺劉秀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剋星。

他和劉秀都中意陰麗華,結果陰麗華放棄了他這個青梅竹馬,偏偏選擇了後者。

他和劉秀一同跟隨劉縯造反,扛起柱天都部的大旗,結果後者因爲是劉縯弟弟的關係,在柱天都部的光芒完全蓋過了他鄧奉。

他在南陽,先後打敗吳漢、岑彭,結果劉秀一來,他先前一連串的勝利,都化爲烏有,接踵而至的失敗、失敗,又失敗。

鄧奉禁不住仰天長嘆。自己終究還是過不了劉秀這一關,從以前,到現在,自己屢次敗給劉秀,這簡直像是兩人的宿命。

此時的鄧奉,已是心灰意冷。周圍的衆將面面相覷,其中一人走到鄧奉近前,低聲說道:“將軍,育陽已經守不住了,我們……我們還是撤吧!”

還沒等鄧奉說話,另一名將官走了過來,說道:“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還可以重整旗鼓,與劉秀再戰!”

“是啊,將軍,各縣的徵兵,還未來得及趕到育陽,只要我們先逃離育陽,定能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鄧奉緩緩看着周圍的衆將,看着一張張對自己充滿期望的面孔,鄧奉深深吸了口氣,點點頭,說道:“傳我將令,全軍將士,退到東城,隨我撤離育陽!”

別看育陽已被漢軍三面圍困,但鄧奉軍還是事先留好了退路,那就是走水路。

育陽東城外就是淯水,育陽周邊的船隻,早已被鄧奉徵收到育陽城內,城內的守軍,可以乘坐船隻,離開育陽,擺脫漢軍的包圍。

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
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