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

當殿前侍從官奉皇帝令,高聲宣讀完尚書令元召手中的那份協議後,所有人都明白,木已成舟,剛剛還嘲笑的虛妄,已經變成了現實。

齊國的鹽政,遼闊的東海鹽場,從此以後,真的要收歸朝廷所有了。因爲,在帛書的最後,有當今太子劉琚的親筆簽名,這樣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

太子,不管年齡大小,一旦確立了這個名分,那就是國之儲君,未來的皇帝。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齊王劉定國臉色蒼白,他萬萬沒有想到,當日在形勢危急下,自己爲求脫身,隨口敷衍答應下的話,竟然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

如果東海製鹽權真的被剝離,從此與齊國沒有關係,那齊王府的榮華富貴,還拿什麼來保證?

他急怒交加之下,就想直接斥責太子與元召一起作假,企圖強奪齊國財富。然而,還沒有等到他開口,身後有人使勁拉住了他的衣袖。

是楚王和趙王等人,對他連使眼色,示意他不可口出悖逆之語。君臣之分,是不可逾越的,否則給你扣上一頂藐視君上的大帽子,那就和謀反沒什麼區別了。

可也不能就這樣拱手相送啊!那比殺了他還難受。齊王拜伏在御階前,涕淚橫流,請求天子明斷,給自己主持公道。

皇帝這會兒心裡那個爽啊,就不用提了。看着文武百官的面上表情,大多數應該都認可了這個協議。有理有據,又有太子作證,齊王自己親口無償相送的,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雖然這位肥胖的王叔,趴在那兒有些可憐,但在這樣的時刻,身爲帝王,絕不能心軟。

“既然是齊王叔曾經親口所言,那此事就按照你們自己的協議辦吧。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朝廷當然也不能袖手旁觀。朕會命令駐紮在齊郡的大漢將軍帥軍全程監督鹽政的接收,以保證不流失一點國家財富。齊王叔忠心爲國,精神可嘉,堪爲天下諸侯表率!朕不日就會有旨褒獎的。衆卿家以爲這樣如何?哈哈!”

一直沒有正式表態的皇帝終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金口玉言,旗幟鮮明,絕不含糊。

殿內一片寂靜,有人嘆了口氣。大漢丞相田玢睜開眯着的眼睛,站了起來,躬身而拜。

“陛下英明。臣,附議!”

元召往後退了一步,閃開大殿中央的位置。站隊的時刻到了,接下來的主角是皇帝陛下。

“老臣附議!齊王如此深明大義,是社稷之福。陛下得此山海之助,國庫必將更加充實,盛世可期。”緊隨其後站起來拜賀的是御史大夫公孫弘。

“臣張湯附議……。”

“微臣王世傑附議……。”

“臣,鄭當時附議……。”

皇帝連調動軍隊的話都說出來了,可見他對此事的志在必得!如果誰還在這個時候不識趣,那就是傻子了。

在朝堂上爲官,想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也不過就是看關鍵時刻的表現而已。什麼是關鍵時候?這就是關鍵時刻!

隨着三公九卿都表了態,後面的官員們就更不用說了。和諸侯王的關係就算再好,也沒有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來的重要!

唯一沒有人站出來表態的,是諸侯王們所在的地方。每個人都臉色陰沉,看到齊王的遭遇,難免物傷其類,兔死狐悲。

齊王劉定國早已癱軟在地,目光呆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來未央宮興師問罪的,怎麼就把自家的聚寶盆獻出來了?既然所有大臣都支持,那這件事就是板上定釘的了。一陣恍惚,他簡直懷疑是在做夢了……。

“諸位王叔,事到如今,也不必相瞞。想必你們有的也曾聽到過消息,朝廷前不久通過了一項決議。那就是開通西域。朕派出的先遣使團,今天,應該已經到了塞外了。”

皇帝看到所有的朝臣都表了態,他很滿意,點了點頭。轉向諸侯們的方向,開始說話。這個消息,有些人已經從長安王府聽說過了,有些人還一無所知,但他們之前都沒有當回事。現在聽皇帝一本正經的專門說起來,都有些疑惑和不解,不知道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開通西域會帶給大漢的種種好處,在這裡,朕不用細說。如果你們能明白朕今天說這番話的意思,可以私下裡去找尚書令好好談談,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們大漢朝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江河湖海,高山大川,到處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就看怎麼利用了。”

皇帝的眼神明亮,話語中帶着的興奮,任誰都聽的出來。

“朕曾經聽元卿詳細的說過西域各國的情況。如果通往西域的道路一旦打通,別的先不說,只談商品流通這一項,就可以給大漢帶來天大的利潤。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把各種資源聚集起來,爭取賣一個好價錢。今天,齊王叔開了一個好頭兒啊!東海之鹽歸國家統一調度,這不是爲了朕自己的私利,而是爲了給社稷民生。”

聽他這麼說,齊王的心都在滴血啊!痛苦的暗暗咒罵着,卻毫無辦法可想。

“諸位王叔請想想看,如果把齊和吳越沿海的製鹽,荊楚之銅山,燕趙之鐵礦,河間之陶瓷,江淮的絲綢,蜀地的彩錦……等等這些都規劃在一個統籌之下,以國之力,有計劃有批次的通商運輸往西域各國,甚至更遠的地方,那會是一個什麼局面呢!”

含元殿上所有人都在聽着皇帝陛下的激情演說,有些有遠見的大臣,幾乎要忍不住大聲叫好了!果然是一副盛世遠景。

然而,同樣的話,聽在各位諸侯王的耳朵裡,卻是讓他們悚然而驚。這、這……皇帝想幹什麼?巧取豪奪了齊國的製鹽還不算,難道還要把各家的好東西都收入他囊中?這也太貪心了吧!

打着爲江山社稷的名號,其實就是想掠奪資源爲己所用唄!此事絕不能讓他得逞。諸侯封地是高祖皇帝親自分封給劉氏子弟的,封地內的資源,歷年來都是王府說了算,什麼時候輪到未央宮來指手畫腳了?

“陛下,且慎言!當初高祖皇帝打下這片江山,爲了後世子弟着想,也爲了基業的鞏固,才劃分天下,分封諸王。陛下雖然爲嫡系血脈,坐鎮未央宮,可也不能就此輕視了在外皇室子弟的利益。”

最先忍不住的是楚王,楚國境內確實有銅山,可以鑄造銅錢,那是寶山,豈能容人染指。

“趙國之地,世代冶煉,全賴了那幾座鐵礦山,我們自己養民還不夠呢!又怎麼能拿出來供養國家呢?”趙王也冷冷的說到。

事關自家根本利益的事,也不用維持那些表面的虛假客套了。直來直往,短兵相接!

其餘的那些諸侯聽皇帝話音不妙,也紛紛表示絕不能獻出封國內資源的意思,態度都很堅決。

劉徹沒想到,他只不過是露出那麼一丁點兒的意思,就遭到了這麼激烈的反彈。心中大爲惱怒。他正要以大義名分相責,卻看到元召站在那裡,似乎是無意的擺了擺手,把五指分開,然後滿含深意的朝自己微微點了點頭。

似乎是有一絲亮光驀然掠過心頭,皇帝劉徹精神一震,他想起元召曾經對他說過的一段話,可謂良策,這會兒原來正是時機!

“……古代雖然也是封疆諸侯,但封地很小,最大的也只不過有百里左右,天子容易控制他們的行爲。而我們漢朝所封的諸侯國,無不城池數十,封地千里。朝廷寬和,他們就驕奢。朝廷嚴厲,他們就合謀起兵,犯上作亂。 如果今天依法削弱他們的勢力,就會適得其反,引起諸侯反叛,前面的七國之亂就是例子。所以不能用激烈的手段。當今天下諸侯中,每個諸侯王都有十幾個甚至好幾十個兒子,而王位和土地的繼承,卻只有嫡長子纔有這個資格。其他子弟非然同是親生骨肉,卻得不到一尺封地。臣建議陛下,詔令各國諸侯,把國中土地分封給所有土地,此法叫做‘推恩令’。這樣一來,諸侯子弟們都得到了封地,他們會對陛下感激不盡。而諸侯王們並沒有辦法推辭,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封國分解,並且日趨削弱,卻毫無辦法。天下照此法實行,用不了幾十年,諸侯之患就不足爲慮了……。”

這真是經世奇謀啊!當皇帝第一次聽到這番言論的時候,心中感到的震撼,可想而知。不過要想在諸侯們中去實行這條詔令,還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但今天,剛纔楚王的那幾句話,卻真是說的太及時了!

“是啊!高祖皇帝分封天下,爲了子孫的未來真是煞費苦心,正是各位王叔們的榜樣。你們啊,要學着點,也不能太偏心了,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嫡長子是不對的。所以呢,爲了公平起見,朕替你們想了一個好法子,不日將傳諭天下,相信所有的劉氏子弟都會很高興的……呵呵!”

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浪滔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三百六十章 遇英雄 當折腰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拭劍天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七百八十四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機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之殤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敵恨 負兵刀第四十二章 無常似幻影 生死不容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得來非虛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二百零一章 千里東海水一瓢第四百零三章 應有雄城虎踞 威震草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重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六百七十章 當殿發難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曲直憑誰斷第三百三十三章 畢其功 於一役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一百七十四章 牧馬在野 間關百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爲惡者 殺無赦第一章、前塵疑是夢 今生猶未知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六十五章 玄武幽冥 權掌生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柔情千種 似你脈脈春風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長安秋雨第五百一十三章 巧手挪移大棋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席捲千軍如草芥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七百五十二章 奪命之箭第六百九十六章 含元殿中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劍美人正年少第五十七章 卿本蓬萊客 流落在紅塵第二百八十章 柔情似水意何如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六百五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三十章 俠骨重劍 紫陌青衫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六百九十四章 輕身入城第五十七章 卿本蓬萊客 流落在紅塵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九十四章 流雲散如煙 縱橫最少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圖將崩塌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繞芳魂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有劍 莫問前路艱險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六百零九章 天子新寵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六百章 龍吟清嘯入長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殘陽血 似海深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一百八十六章 餘生風雪 初見不忘第六百四十四章 權力之途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秋功業徵與伐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巾幗夢 梅花開第二十八章 誰知畫心影 結緣在紅塵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
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浪滔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三百六十章 遇英雄 當折腰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拭劍天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七百八十四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機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之殤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敵恨 負兵刀第四十二章 無常似幻影 生死不容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得來非虛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二百零一章 千里東海水一瓢第四百零三章 應有雄城虎踞 威震草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重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六百七十章 當殿發難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曲直憑誰斷第三百三十三章 畢其功 於一役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一百七十四章 牧馬在野 間關百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爲惡者 殺無赦第一章、前塵疑是夢 今生猶未知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六十五章 玄武幽冥 權掌生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柔情千種 似你脈脈春風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長安秋雨第五百一十三章 巧手挪移大棋局第五百四十二章 席捲千軍如草芥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七百五十二章 奪命之箭第六百九十六章 含元殿中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劍美人正年少第五十七章 卿本蓬萊客 流落在紅塵第二百八十章 柔情似水意何如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六百五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三十章 俠骨重劍 紫陌青衫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六百九十四章 輕身入城第五十七章 卿本蓬萊客 流落在紅塵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九十四章 流雲散如煙 縱橫最少年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圖將崩塌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繞芳魂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有劍 莫問前路艱險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六百零九章 天子新寵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六百章 龍吟清嘯入長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殘陽血 似海深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一百八十六章 餘生風雪 初見不忘第六百四十四章 權力之途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秋功業徵與伐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巾幗夢 梅花開第二十八章 誰知畫心影 結緣在紅塵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