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

於是慈禧又招集文武大臣們商議,要不要接受海外華人提出的條件,其實是想有個人能出頭建議朝廷接受,自己也好順個臺階下去,那知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建議清廷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而合都是一付“全憑太后做主”的態度,反到是有少數滿族權貴發言反對清廷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還叫囂着要和華東政府死拼到底。

原來華東政府的議和條件中,有一條是清廷必須嚴懲主張發動對河湖根據進攻的官員,而這次征剿就是一批不甘寂莫的滿族權貴鼓導出來的,因此一但清廷接受了華東政府的條件,就意味着這批滿族權貴將要失勢,輕則是丟官棄職,重則充軍發配,只有清廷和華東政府繼續交戰下去,自己才能夠開脫。

雖然慈禧的臉色陰得都要下冰雹了,可惜還是沒有人給老佛爺搬梯子來。而就在這時,駐守涿州的北洋第五鎮統領吳長絕,駐守霸州的北洋第六鎮統領王士珍聯名上折給清廷,聲稱這時義勇軍己進駐到定興縣,距離涿州不足10公里。而且義勇軍的兵勢盛大,兩路北洋軍都萬難抵擋,因此請清廷速增派援軍過來。

這下慈禧也不禁慌了手腳,如果再拖下去,說不定真能拖成第二個庚子國變,因此也只能不顧朝廷的面子,終於正式下詔給袁世凱,表示朝廷願意接受華東政府提出的條件,請袁世凱迅速來京履職,然後趕赴青島與華東政府談判簽約。同時,清廷又下旨以鐵良、良弼治軍不利爲由,將兩人革職查辦,充軍張家口服役三年,並將10餘名支持出兵的滿族權貴都革職降級處置,這也算是響應了華東政府提出的要求。

不過現在是清廷急而袁世凱不急,因爲他已經和華東政府都談好了,也不差這一二天的時間,於是還想像清廷多要一些好處。因此袁世凱又向清廷推薦了一批人員。一則是爲自己在朝中安置黨羽;二則是讓依附於自己的人知道,只要緊跟着自己,就終會有飛黃騰達的時候。

而這時慈禧連討價還價的心情都沒有了,因此對袁世凱開出的人員名單也一點折都沒打,完全照單全收,各有不同的加封,於是一時間袁世凱在朝中的勢力大增。而袁世凱對這個結果也十分滿意,這才離開了天津,來到北京,面見慈禧、光緒,並接受了自己的職務,然後才離開北京,趕赴青島和華東政府談判。

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因爲華東政府將條件都開列好了,清廷也都全部接受,因此雙方談的主要是履行條約的手續和時間,然後簽約。讓出河南到並不怎麼困難,畢竟河湖根據地己經佔領了河南省的大部份地區,剩下的地區直接派人去接收就可以了,而河湖根據地要交還給清廷的河北諸府州也是如此,但6000萬兩白銀的賠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清廷現在剛剛從庚子國變恢復過來,全年的財政收入也不到9千萬-1億白銀之間,除去各種開支,能夠餘下幾百萬兩就算是很不錯的結果了,要清廷一下孑拿出6000萬兩白銀,確實是有些困難。

經過了幾天的談判之後,雙方終於談好,將在一個月內將要移交給對方的土地移交給對方,同時清廷首先支付給華東政府2000萬兩白銀,剩餘的4000萬兩白銀,將在今年以內完全支付。華東政府也沒有向清廷要求抵押,因爲諒清廷也不敢抵賴。

而在談判結束之後,華東政府正式宣佈,從此以後在各種文件中,在政府名稱前面加上“中國”兩個字,也就是“中國華東政府”。此前是爲了不刺激清廷,儘管華東政府己是一個獨立政治體,但在政府名稱上還是作了含糊的處理,只是以地理名稱取代。現在既然己經和清廷完全揭開了最後一層遮羞布,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再好顧忌的,因此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用“中國”的名號。

當然,爲了表示華東政府的善意,也釋放了一批清軍的軍官,其中大部份都是袁世凱的部下,包括段祺瑞,直接就交給袁世凱帶回北京去,也算是袁世凱這次青島之行的成果,至少讓袁世凱回去有個交待。

雖然只當了一個月的俘房,但見了袁世凱之後,段祺瑞的心裡也不禁是又羞又愧,想着這次出兵之前,自己是何等躊躇滿志,那曾想自己一時官迷心竅,利令智昏,沒有聽從袁世凱的嚀囑,結果弄得兵敗被俘,身敗名裂。而袁世凱還不計前嫌,搭救自己,因此段祺瑞跪倒在地,道:“慰帥,標下有負慰帥重託,傷兵損將,實在是無顏面前慰帥啊。”

袁世凱心裡暗爽,忘恩負義的人就應該是這樣的下場,不過這時也沒有必要投井下石,相反到是應該顯得大度一些,因此雙手相攙,將段祺瑞扶了起來,道:“芝泉,不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此次戰敗,也不能全怪你,乃是鐵良、良弼嫉賢妒能,有意相害,我必會爲芝泉在朝廷面前分辯。”

段祺瑞聽了,心裡也更是感激,道:“慰帥,標下……”

袁世凱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等回到北京以後再說吧。”

等談判結束以後,袁世凱果然又向清廷上折,替段祺瑞分辯,最終段祺瑞獲得了一個革職,但免於查辦處罰。袁世凱又將段祺瑞招到保定士兵學校,擔任教官,也算是有一份能夠養家糊的工作,段祺瑞對袁世凱感激涕零,其他人也都紛份讚揚袁世凱寬宏大量,待人以誠。

當然,和清廷的談判只是一個小插曲,這時美國駐青島領事威爾*傑克遜向華東政府轉達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調停遠東戰爭的意向。

遠東的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差不多己經進入到了尾聲,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涉,華東政府取勝已經沒有懸念了,羅斯福總統認爲現在是調停這場戰爭的最佳時機,因此向參戰的三方都發出了調停的意向,試探三方的態度。

收到了美國領事轉達羅斯福總統的意向之後,軍事工作組也認爲這和華東政府的整體計劃相適應,現在人民軍已經在戰場上取得了極大的戰果,而要將這些戰果轉化爲實際的利益,就要看談判桌上的表現了。不過談判不能由華東政府主動提出來,因此羅斯福總統提出的調解意向,也正是華東政府所需要的,到是可以以積極的態度迴應羅斯福的意向。

於是外事委員李三傑立刻接見了傑克遜領事,展開會談。

李三傑首先道:“領事先生,首先感謝羅斯福總統對遠東局勢的關切,以及對我們中國華東政府的關心。”

傑克遜忙道:“委員先生,總統一向都對中國心懷善意,並且一直都重視美國與華東政府的關係。更希望遠東地區能夠儘快的恢復和平,這不僅符合美國的利益,也是符合中國的利益。”

李三傑道:“我們中國華東政府一向愛好和平,也希望能夠儘快恢遠東地區的和平,因此我們感謝羅斯福總統爲遠東和平所做的努力,願意接受羅斯福總統的調停。”

傑克遜聽了,也不禁大喜,如果華東政府接受調停,自己當然是有一份功勞的,因此趕忙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感謝中國華東政府爲和平所做的努力,我相信羅斯福總統收到這個消息之後,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李三傑道:“不過領事先生,您應該知道,和平是不能只靠一方面的努力,而是要兩方面,甚致是三方面一起努力才行,我們雖然願意接受羅斯福總統的調停,但現在俄國、日本的態度還不能確定啊。”

傑克遜聽了,趕忙道:“委員先生,您儘管放心好了,我認爲總統閣下一定能夠說服俄國、日本也接受調停,我想現在俄國、日本恐怕會比華東政府更希望和平,不是嗎?”

李三傑點了點頭,道:“那很好,不過領事先生,我們雖然愛好和平,但也絕對不會乞求和平,因此對於和平,我們是有條件的。”

傑克遜聽了到也並不意外,因爲華東政府沒有條件那纔是怪事,因此道:“委員先生,那麼你們的條件是什麼?”

李三傑道:“俄國、日本必須承認佔悥失敗,而且答應賠償我們的損失,只有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我們纔會接受和平。”

傑克遜明白,李三傑的意思說白了就是俄國、日本必須答應向華東政府賠款,才能夠展開談判,不過這個條件到也沒有超出美國的預料,畢竟華東政府打了勝仗,而且也爲打勝仗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僅在美國就發行了價值3000萬英鎊的債卷,連本帶利下來差不到達到了近4000萬英鎊,因此不找俄國、日本要賠款,這筆錢從那裡出來。因此傑克遜點了點頭,道:“好的,華東政府的條件,我會向羅斯福總統如實的彙報,相信羅斯福總統也會向俄國、日本轉達的。”

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二章 制度(一)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作者發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一八章 穆棱河之戰(十四)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
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二章 制度(一)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作者發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一八章 穆棱河之戰(十四)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