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納土納羣島海戰的結果確實是大大超出了費舍爾的預料,因爲費舍爾在戰前收到歐文的評估報告,認爲這場海戰遠東艦隊至少有6成的機會,最差也能打個平局,再加上現在英國政府也需要一場勝利來提振士氣,因此費舍爾才決定打這一戰,卻沒有想到遠遠低估了人民軍海軍的戰鬥力。
如果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費舍爾當然不會下令遠東艦隊出戰,這樣遠東艦隊還能夠保存實力,支援日本,牽制人民軍的海軍。但現在後悔也晚了,在遠征軍未到之前,英國也拱手讓出了制海權。不過費舍爾還是有些想不明白,人民軍的海軍真的強到了這個地步,能在實力大體相當的情況下吊打英國海軍?
不過在看完了歐文發回的戰爭報告之後,費舍爾纔有些明白。原來在納土納羣島海戰結束之後,歐文就十分清楚,自己的軍旅生涯基本到頭了,但回想這場戰爭,人民軍海軍的戰鬥力確實超出他甚致是整個英國海軍部的預料,自己在戰前寫的評估報告完全是錯誤的,如果遠征軍還是以那份評估報告來衡量人民軍海軍的戰鬥力,那怕是提高一些權重係數,都會吃大虧的。因此出於軍人的責任感,歐文才將納土納羣島海戰的整個過程,人民軍海軍各艘軍艦的表現,並詢問了逃回基地的各艘軍艦的人員,然後詳細的寫成報告發回英國,由於篇幅極長,電報足足發了10個多小時才發完。
費舍爾對這份報告相當重視,自己首先認真閱讀了一遍,這纔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同時十分的自責,自己之前還是太輕視了人民軍的海軍,其實在此前是有不少蛛絲馬跡表明華東政府的海軍技術並不在英國之下,華東政府和德國有較深的軍事合作,而英國通過設在徳國的間諜人員掌握了不少情況,如華東政府爲德國設計的德意志級戰列艦,以及他們在徳國定製的干將號戰列艦,均和英國正在建造的無畏號戰列艦的設計思路相似,都是釆用了全重火炮設計的概念,另外華東政府還在和德國聯合研製開發軍艦的綜合火控系統和蒸汽輪機等等。
只可惜英國海軍部,包括費舍爾本人甴於各種原因對這些信息都不夠重視,如德意志級戰列艦的建造緩慢,速度要落後於無畏號,而且在徳國海軍內部,對這一型戰列艦的設計還存在着不小的爭議,連德皇威廉二世對此都頗有微辭。因此德意志級戰列艦原計劃是和徳國以前的戰列艦一樣,一批次建造5艘,組成一個編隊,但甴於爭議太大,徳國海軍部長提爾皮茨只得決定先造兩艘,試試效果;另外又開建漢諾威級戰列艦,沿用上一型布倫瑞克級戰列艦的設計,同時裝備一級主炮和二級主炮。
而華東政府在徳國定製的干將號戰列艦雖然在戰前完工交付,但噸位太小,只有12500噸,主炮8門,但口徑也只有280毫米,和英國在建的無畏號不能相比,無畏號的設計排水量是18000噸,裝備了5座2聯裝305毫米主炮。軍艦的噸位就是戰鬥力,因此顯然這兩型軍艦並不是同一級別的。在英國海軍部甚致有人認爲華東政府設計的干將號戰列艦不過是爲了堆砌火力,他們根本不可能有全重火力的概念。至於綜合火控系統和蒸汽輪機,海軍部則認爲由於華東政府和德國的研製時間太短,至少落後英國5年左右的時間,也沒有太放在心上。
但在納土納羣島海戰中,華東政府的干將號、莫邪號均是釆用全主炮齊射的方式,不僅射程遠,而且命中率極高,這些都是無畏號的設計思路,用綜合火控系統爲全艦提拱射擊單元,以主炮齊射的方式擴大射程,提高命中率,華東政府顯然是將這些都做到了,而且還走到英國的前面,因爲無畏號的設計思路是費舍爾在1904年提出,1905年5月完成設計,10月開工,今年2月下水舾裝;而干將號則是在1903年就在德國開工,那麼完成設計,最晚也是1902年的事了,幾乎這每一個節點都要比英國早至少2年的時間。
英國海軍的強大,不僅體現在二強標準的規模,同時海軍技術也領先各國約5年左右的水平,雖然不能憑一艘軍艦的設計證明華東政府的海軍技術就領先英國,但至少在某些方面,確實是要超過英國要一些。
想到了這裡,費舍爾也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來,幸好是現在華東政府尚未成大勢,雖然也是割據一方,但畢竟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否則英國的霸權基石,恐怕是真要動搖了。
不過現在華東政府和德國的關係密切,不僅在德國定製戰列艦,而且還幫德國設計戰列艦,並和德國聯合研製開發海軍技術,而德國的綜合國力非華東政府可比,現在又因大力發展海軍而和英國的關係緊張,如果德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和華東政府的海軍技術相結合,那纔是對英國最不利的局面,因此費舍爾突然生出了一種衝突,想像首相建議,英國應該改變戰略,把華東政府當最大的敵人,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先消滅華東政府,永絕後患。
但這也只是費舍爾想想而己,雖然費舍爾是軍人,但也有很精明的政治頭腦,否則也不可能坐上英國海軍大臣的寶座,而且他對當前的國際大勢也十分清楚,英國的重心始終是在歐洲,由其是在德國崛起,英德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當然不可能調轉矛頭,全力去對付遠在萬里之外的華東政府。不過如果費舍爾真向首相建議,改變英國的戰略目標,恐怕明白就會被班納曼首相解職,因此儘管費舍爾的心裡擔憂,但也只能通過傍敲側擊的辦法,委婉的提醒班納曼首相。
首先費舍爾向班納曼首相保證,儘管遠東艦隊敗了,但遠征軍的海軍是絕不會被人民軍海軍擊敗。在這個時候費舍爾必須做出這樣的保證,當然在費舍爾心裡也是這樣認爲,畢競人民軍海軍現在總共只有8艘戰列艦,而且也只有干將號、莫邪號兩艘達到無畏號準的戰列艦;遠征軍海軍可是足有24艘戰列艦,僅英國就有14艘,而且還有愛德華七世號這樣的新銳戰列艦參戰,巨大的數量優勢完全可以抵消人民軍海軍的技術優勢。
聽了費舍爾的解釋之後,班納曼首相也終於安了一點心,作爲英國首相,他對海軍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對費舍爾的專業能力也相當信任,因此基本能夠相信費舍爾的保證。而費舍爾又趁機向班納曼首相提出華東政府很可能擁有一些比英國更爲先進的海軍技術,並正在向德國提供這些海軍技術,這對英國是相當不利的,因此希望內閣能夠慎重的考慮應對之策。
班納曼首相聽了以後,沉思了一會兒表示會在遠東戰爭之後會認真的考慮對策,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儘快體面的結束遠東戰爭。
到了這個時候,班納曼首相心裡十分清楚,遠征軍也不可能徹底壓制華東政府,最多隻能在海上佔有一定優勢,因此只能希望遠征軍在海上的優勢,能夠在談判桌上增加一些籌碼,必要的時候可以迫使日俄接受賠款的條件,以換取遠東的和平。
至於費舍爾提出的問題,班納曼首相也並不是不重視,但華東政府現在畢竟是綜合實力還不足,稱霸地區或許可以,但要想挑戰英國的全球霸權,至少還需要2、30年的發展時間,而德國現在己是世界經濟第二,工業實力第一的強大國家,綜合國力雖然還比不上英國,但也相距不遠了,一個遠憂,一個是近慮,孰輕孰重,孰緩孰急,首相還是分得清楚的。
而雖然華東政府向德國提供海軍技術,確實可以給英國成很大的威脅,但班納曼首相十分清楚,華東政府決不可能無條件的向德國提供先進海軍技術,因爲先進的海軍技術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高度機密的戰略技術,不是萬不得己的情況下,是不會向其他國家提供。就如英國爲其他國家建造的戰列艦,都要比本國海軍自用的要低一攔,而給其他國家提供的海軍技術,也必是本國海軍現役次一級的。而華東政府現在給德國提供海軍技術,只是由於其自身的發展時間太短,底子太弱,需要德國的工業基礎技術和設備,但這絕不會長久,一但華東政府完成了這個原始積累,也就不會輕易向德國提供先進的海軍技術。而且在遠東戰爭結束以後,英國也可以考慮向華東政府提供一些技術、設備。
另外班納曼首相也堅信,華東政府的海軍技術決不可能全面領先英國,最多隻是在某些技術上超出,因此也不用太擔心。
費舍爾對首相的回答其實並不滿意,甚致認爲首相是有些在敷衍自己,但現在也只能說到這一步,畢竟他也不能逼首相給自己任何承諾,這次也只是給首相提個醒,等遠東戰爭結束之後,再收集充足的資料,寫一份詳細的報告交給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