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

“俄國方面是什麼態度?”

“要求我們讓出奉天、遼陽的控制權;所有遼東的日軍都接受俄國的指揮;簽約公開的條約承認俄國在滿洲有絕對的權益,日本不在滿洲追求任何權益;朝鮮半島的權益由日俄兩國共享,但俄國有優先權。”

“什麼?這實在是太過份了,分明就是叫我們向俄國投降啊,決不能答應。”

“對,這樣的條件,我們是決對不能答應的,否則怎麼對得起犧牲在滿洲的那些英勇的戰士。”

“俄國人也太狂妄了,他們都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據然還敢提出這樣過份的要求,我們應該再好好的教訓一下俄國人。”

“算了吧,現在海外華人的軍隊離遼陽不到50公里,而且海外華人還在不斷的向遼東增派軍隊,我們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去教訓俄國人。恐怕就是因爲俄國人看穿了這一點,因此纔會向我們開出這樣過份的條件。”

“哼!難道俄國人以爲海外華人就只會攻擊我們,而不會攻擊他們嗎?實在是太短視了。”

這裡是日本的內閣會議,參會的都是日本的內閣成員或元老。而看着衆人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首相桂太郎輕輕的咳了一聲,道:“各位,現在是討論我們下一步的計劃,無關的話就不要說了吧。”

衆人聽了,這才從憤憤不平的情緒中平靜下來,不過一時無人再發言了,畢竟誰也不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纔好。

這時伊藤博文道:“那麼法國政府是什麼態度?”

外相小村壽太郎苦笑了一聲,道:“法國也希望我們對俄國做出一些讓步。”

藏相鬆方正義道:“憑什麼要我們向俄國讓步,海外華人出兵遼東,目標可不只是我們日本,俄國也是他們的目標啊。”

小村壽太郎又道:“而且我們在法國還聽到一個傳言,俄國現在也還在和海外華人談判,共同對付我們日本,然後再平分滿洲的利益。”

元老井上馨冷笑了一聲,道:“愚蠢,海外華人又豈是那麼好相與的,如果我們日本敗了,那麼下一個就輪倒俄國了,俄國人真是愚不可及啊。”

伊藤博文搖了搖頭,道:“俄國人並沒有那麼笨,這不過是向我們施壓的手段而己,俄國和海外華人在談判是有可能的,但海外華人絕不會和俄國平分滿洲的利益,因此他們是根本沒有可能達成一致的。”

華東政府參戰之後,日本除了發表政府聲明之外,也在積極的展開行動,不過日本的行動主要是在外交方面,在軍事方面,只能要求駐紮在遼東的日軍在這段時間加強警戒,收縮防線,下一步的行動等待日本國內的指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華東政府的海上封閉行動雖然只進行了還不到10天,但已經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爲華東政府的海上封鎖可不是像俄國海參崴分艦隊那樣的小打小鬧,每天至少有10艘以上的艦船在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巡視,雖然不能說是天衣無縫,但留給日本船隻的空間確實不多,而日本聯合艦隊元氣大傷,根本無力出擊,因此對此根本無能爲力。

現在日本在遼東半島投入的軍隊人員共計接近百萬,每天都要消耗數百噸的各種物資,原來每天日本至少有5艘運輸船到達旅順或朝鮮半島,但在華東政府的封鎖下,這段時間裡僅僅只有6船到達朝鮮半島,其他運輸船不是被人民軍海軍擊沉或俘虜,就是被迫轉回日本。雖然日本在朝鮮半島屯集了一些物資,因此遼東的日軍暫時還沒有出現缺乏的情況,但只要華東政府的海上封鎖不解除,那麼這種局面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日本現在也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外交方面。日本首先採取的外交措施就是和俄國改善關係,這個決定也得到了英國的支持,因此在英國的積極周旋下,法國也參與進來,而經過了幾輪接觸之後,俄國在5月16日同意,由雙方的駐法大使進行協商。

這個結果雖然有些讓日本失望,原來日本是希望由兩國的駐英大使進行談判,因爲英國是日本的盟友,在談判期間肯定會偏向日本,不過俄國也不傻,堅持要求在自己的盟友法國進行協商,而日本在無奈之下,也只能同意俄國的要求,畢竟現在是日本有求於俄國。

只是儘管日本對俄國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有思想準備,但也沒有想到俄國會獅子大開口,提出日本完全不可能接受的條件。滿洲和朝鮮的權益要求是戰後執行的事情,但俄國要求日本簽定公開條約,這是日本無法接受的,因爲一但簽定,無論日本最後執不執行,但在國內都是無法交待的;而讓出瀋陽、遼陽的控制權,等於是讓日本讓遼東半島的主動權供手讓給俄國,由於旅順己被人民軍攻佔,如果再讓出瀋陽、遼陽,那麼日本在遼東半島上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了;而要求遼東的日軍接受俄國的指揮,不僅讓日本無法接受,甚致是污辱,日本可是在戰場上打得俄國滿地找牙的,因此這些內閣大臣爪在心態上對俄國有了一種優越感,現在反到要讓日軍接受俄國的指揮,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按照日本的想法,日俄的和解是以現在雙方佔領的區域爲各自的勢力範圍,以此爲基礎進行聯合,組成聯合司令部,共同對華東政府作戰。在日本看來,現在日俄雙方是脣齒相依的關係,脣亡齒寒,因此這樣的條件當然不過份。在這裡日本也還藏着自己的私心,一但雙方聯合,俄軍要對人民軍作戰,必須經過日本佔領的瀋陽、遼陽地區,這樣在成聯合司令部時,日本就可以爭取到聯合作戰的指揮權,指揮俄軍作戰。

其實俄國也不是不明白,海外華人的目標是獨佔中國東北,自已同樣也是海外華人的敵人,但畢竟現在俄軍並沒有和人民軍發生戰爭,當然在對馬海戰中,人民軍海軍是把俄國艦隊、日本艦隊一勺燴了,但對馬海戰的俱體情況還沒有傳出去,而且在人民軍海軍參戰的時候,俄國艦隊己經被日本艦隊打殘了,因此海戰也就被俄國忽略掉了。

從表面上來,現在是華東政府和日本在火拼,俄國則是坐山觀虎鬥,同時現在俄國和華東政府也確實是在進行談判,而在俄國看來,既然是在談判,自然也就有緩和的餘地,在這種情況下,一向貪婪的俄國自然是要對日本獅子大開口,一定要佔足便宜。

另外俄國開出這樣的條件,也懷有一種報復的情緒在裡面,這近一年半的日俄戰爭中,俄國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讓俄國丟人現眼,名聲掃地,這也讓一向以戰鬥民族自翊的俄國人實在難以接受,現在日本居然求到自己的頭上來了,俄國人骨子裡的傲慢自然又冒出來了:你黃皮猴子再能打又怎麼樣,最終還不是要低聲下氣的來求我嗎?當然不會讓黃皮猴子好過。

而做爲兩國的周旋者法國,對日本也沒有什麼好感,一方面是歐洲人對亞洲人本能的傲慢和蔑視,更何況連歐洲其他國家都不放在眼裡的法國;另一方面當初【英日同盟】的簽定就是以【俄法同盟】爲假想敵目標的,而且法國肯定會偏向自己的盟友俄國,因此在法國看來,俄國願意不計前嫌,和日本談和就己經是很給日本面子了,日本放一點血還不應該嗎?

又過了一會兒,伊藤博文又道:“那麼英國的態度又是什麼樣的?”

日本外交措施的另一個重點自然就是自己的盟友英國,早在華東政府參戰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就像英國政府提求,要求英國政府按照【英日同盟條約】的第三條,與日本協同對華東政府作戰,不過英國政府認爲【英日同盟條約】的第三條是針對的主權國家,而華東政府是否算主權國家,國內還需要時間來認定,而在認定結果出來之前,英國政府是無法履行【英日同盟條約】的約定。

英國的解釋讓日本大爲憤怒,不過現在日本是有求於英國,也只能忍氣吞聲,而且英國也沒有完全說死,只說是要認定華東政府的性質,因此還是留下了一線希望。於是日本又向英國提出兩個條件,一是要求英國採取實質性的動作,向華東政府施壓,到並不是要求華東政府停止戰爭,但至少要停止封鎖,而所謂的實質性動作,日本是希望英國派軍艦到遠東海域,甚致是停泊日本的港口,一方面是威脅華東政府,並提振日本的國民士氣,或者是英國牽頭髮起對華東政府採取貿易禁運,這樣也能削弱華東政府的戰爭潛力;二是希望英國去做法國的工作,讓法國盡力說服俄國讓步,儘快和日本談好聯合的協議。可以說這纔是日本的最大希望所在,畢竟英國還是自己的盟友,而且日本認爲這兩個要求都不高,是英國政府完全可以做到的。

聽了伊藤博文的問話之後,小村壽太郎又嘆了一口氣,道:“昨天英國政府己經回覆了,現在這個時候,派軍艦到遠東海域來是並不合時宜的,而英國一向主張自由貿易,政府不會干涉經濟的運行,因此無法發出對華東政府採取貿易禁運。”

衆人聽了,心裡都涼了半截,難到現在連英國也不看好日本了,因此要和日本進行切割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日本可就真的是完了。

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二章 制度(一)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戰(六)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五章 上岸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一二四章 學校(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
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二章 制度(一)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戰(六)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五章 上岸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一二四章 學校(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