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

而另一組的兩發海紅旗9**全部落在反抗號的前甲板上,相距不足10米,兩發**疊加的爆炸造成前主炮的炮塔損壞,艦首甲板幾乎全毀,並燃起大火,而側舷大面積開裂滲水,幸好是還沒有波極到炮塔下的彈藥庫,沒有造成連鎖爆炸,但就是這樣也傷損嚴重。

三艘可畏級戰列艦一退二傷,在昆明艦上指揮戰鬥的韓超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而這時人民軍北艦隊的戰列艦己經進入自己的射程,在直升機的指引下,向遠征軍艦隊展開射擊。

這時遠征軍艦隊己經發生了混亂,因爲人民軍的這種打擊手段實在太令人恐懼,現在己方己有5艘軍艦遭到打擊,那麼下一個將會輪到誰?其實如果是雙方在海上拉開戰列線對轟,那怕是人民軍軍艦的射程遠些、命中率高些,也不會讓遠征軍艦隊感覺到如此恐慌,但現在誰都不知道這打擊是從那裡來的,又怎樣躲避,人民軍還有多少這樣的打擊手段,自然就心慌。

而且旗艦被擊沉,也沒有指揮官,其他各艦隊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是進是退,都沒有人下命令。其實在遠征軍艦隊成立時,對指揮的移交是有相當詳細的規定,如果指揮官陣亡或失去指揮能力,由同艦的代理艦長接替指揮;如果旗艦愛德華七世號沉沒或失去戰鬥指揮能力,由共和國號接替指揮,共和國號之後,由可畏號接替指揮。

按說這個佈置不能算是不周密了,但現在愛德華七世號、共和國號正在下沉中,可畏號也遭受重創,艦長馬丁內斯身受重傷,代理艦長還沒有確定下來,而且更爲要命的是,安裝了無線電的軍艦突然發現,無線電不能用了,耳機裡只有“茲茲”的電流聲,信號傳不出去,也收不回來,因此整個遠征軍艦隊的中樞指揮完全癱瘓下來。

沒有了指揮,其他各艦隊也不知道該如何行動纔好,但在這時候,決不能無所事事的等着,因此各艦隊也只好自行其事,採取自己認爲是最適當的應對方式。

首先是英國艦隊決定向人民軍發動進功,現在英國艦隊還有2艘可畏級,5艘威嚴級,4艘鄧肯級共計11艘戰列艦,實力並不弱,而且英國海軍畢競有200餘年的輝煌歷史,逢敵必戰的信念己深刻在每一個英國海軍的心理,那怕是戰敗,也不能墮了英國海軍百年的榮光,雖然不知道這打擊從何而來,但看得見的敵人卻就在眼前,而無線電不能用,還有旗語信號,因此威嚴號的艦長麥克馬納曼掛出了“接管艦隊”、“進攻”的旗語,然後率領5艘威嚴級戰列艦,向人民軍艦隊衝去。

而其他2艘可畏級戰列艦,4艘鄧肯級戰列艦見了,也都向人民軍艦隊發動進攻,而且可畏號的代理艦長內維爾,反抗號的艦長麥克利尼也都沒有從威嚴號那裡要回艦隊指揮權,因爲這兩艘軍艦均遭受了重創,很難保證在後面的戰鬥中萬無一失,如果真被擊沉或失去戰鬥力,又要移交指揮權,還不如就讓目前還基本完好無損的威嚴號接管艦隊的指揮。

法國海軍雖然沒有英國海軍的輝煌歷史和榮光情結,但法國人的驕傲卻是不次於英國的,本來法國艦隊的司令吉諾爾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但看到英國艦隊向人民軍艦隊發動了進攻,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因此也打出了“全軍進攻”的旗語,然後率領艦隊發動進攻。不過比英國艦隊晚了一步。

不過俄荷兩國的海軍可就沒有這樣的勇氣,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撤退。

荷蘭本是小國,昔日海上馬車伕的光榮早己隨風消逝了近300年,現在的荷蘭人在心態上己完全以弱國小民自居,絲毫也沒有祖上曾闊過的覺悟,在遠征軍裡完全就是跟着站腳助威,現在這個時候還不退,等什麼?而且荷蘭的家底也確實不豐厚,攢出這麼一點海軍實力,也的確不容易,那能都交待在這裡。

俄國到是大國,也是軍事強國,但在海軍方面確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而且遠東戰爭到現在己打了2年半的時間,俄國先敗於日本,次敗於華東政府,先後三支太平洋艦隊均全軍覆沒,連遠東重鎮海參崴都丟了,還有什麼可傲驕的,這次參加遠征軍,完全是仗着英法兩國的力量,跟在裡面狐假虎威而己。眼見着大勢不妙,此時不走,更待可時。

於是這兩國的艦隊便都立刻掉頭撤退,那知這兩國的艦隊原本編在一起,這時也都不顧艦隊的秩序,爭先恐後,結果俄國的光榮號戰列艦爲了爭奪撤退的路線,連續撞擊了兩艘荷蘭的巡洋艦庫拉索號、聖馬丁號,這兩艘4300噸的防護巡洋艦那曾得住13500噸的戰列艦撞擊,庫拉索號被攔腰撞裂,眼看着沒救了,聖馬丁號的艦首被撞得嚴重變形進水,速度大減。

而這荷蘭艦隊的司令科曼實在看不下去了,指揮旗艦威廉一世號向光榮號的後部猛撞,結果硬是將光榮號的兩個螺旋槳撞壞,無法行動;但這也激怒了俄國艦隊的司令康斯坦丁諾夫,下令尾炮向威廉一世號,由於這時兩艦相距僅10餘米,因此只一輪射擊,兩炮均命中威廉一世號,將威廉一世號的前甲板徹底打爛,進水下沉。

整個遠征軍艦隊亂成一團,昆明艦用了3、4分鐘才理清頭緒,而這時英國艦隊的5艘威嚴級戰列艦己經和人民軍的戰列艦交上火了。而韓超下令,再對英國艦隊進行**打擊,首先打擊的是5艘威嚴級戰列艦,仍然是每艘軍艦分配2發海紅旗9**,因爲從對可畏級的打擊效果看,2發海紅旗9**雖然難以擊沉一艘戰列艦,但也足以對戰列艦造成重創了,做到這一步,也就足夠了,畢競剩下的事情可以交給戰列艦解決,也能讓自己的艦隊得到煅練,因此沒必要追求一定要將軍艦徹底擊沉。

其次是打擊4艘鄧肯級戰列艦,而這一次則是改用海紅旗16**。原來在打完了威嚴級戰列艦之後,海紅旗9**的份額只剩下6發,如果攻擊鄧肯級戰列艦,至少有2艘軍艦隻能用一發**攻擊,這樣的打擊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索性就全部換用海紅旗16**攻擊。

雖然海紅旗16**的威力遠不及海紅旗9**,戰鬥部只有20公斤,填藥量更是隻有16公斤,但卻勝在數量衆多,昆明艦可以按一坑4彈的配置裝備,共計有32發,扣除保留的兩發,可用的配額達到了30發,而且韓超決定對每艘鄧肯級戰列艦使用6發海紅旗16**進行打擊,雖然只從填藥量來說,6發海紅旗16**的**量也比不上一發海紅旗9**,但一來是這樣的打擊分佈均勻,6發海紅旗16**足可以將整艘軍艦的甲板全部都清洗一遍了;二來鄧肯級是威嚴級的簡化版,無論是噸位還是防禦,是英國艦隊中最弱的一型,6發海紅旗16**完全可以重創鄧肯級。

到目前爲止,人民軍的**攻擊,完全都是用來打擊英國軍艦,這也是**攻擊的優先選項,因爲英國軍艦是遠征軍艦隊的主力,也是最強戰鬥,既使是最弱的一型鄧肯級戰列艦,其實力也比法國的所有戰列艦都強,僅從噸位對比就能看得出來,鄧肯級戰列艦的排水量是14000噸,而法國戰列艦最大的噸位也不過12500噸,除非是像人民軍的干將級那樣,在一艘軍艦上裝配8門主炮,否則噸位和戰鬥力基本是成正比的。

而在打完鄧肯級戰列艦,人民軍的海紅旗9**、海紅旗16**均只剩下6發,不足以對剩下的5艘法國戰列艦進行沉重打擊,不過昆艦上還有24髮長纓5反潛**,其實就是火箭助推**,先利用火箭將**發射到敵方的軍艦附近,然後入水分離,**入水後使用自身的動力推進,攻擊水中目標或水面軍艦的水下部位。除此之外,在襄陽艦上還有6發鷹擊83**,實在不行還可以利用直升機投放**攻擊,因此打擊剩下的5艘法國戰列艦,是有足夠的辦法。

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章 制度(二)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
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章 制度(二)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