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

在文員何文靜的提醒下,蔣桓武才從一大堆文件資料中擡起頭來,他的辦公桌在辦公室的一角,前面還有一張長榻椅,兩張太師椅和一個茶几,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

看見了汪軍,蔣桓武趕起身迎了上去,道:“汪部長,這麼晚了,您還過來。”

汪軍笑道:“你們不是也還在忙嗎?反正回去也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不如過來看看,現在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

蔣桓武把汪軍領到自己的辦公桌前,請他在榻椅上坐下,從桌上拿起一疊文稿,道:“這些都是己經準備好的稿孑,大約可以用1o期左右,其他的稿件也正在收集當中,前三期試行版己經開始排版了,大約準備好了一半的文稿,而且我們現在己經在盡力多收集這樣的稿件,不過報紙總要有一些時事新聞,這些只能到了出版之前再確定。”

汪軍把稿件翻了翻,但只看了看標題目錄,看大部份都是和穿越者有關的內容,如穿越者的來歷、來到這個時代進行的幾場戰鬥,還有王家寨以及青島剿匪的事情,基本可以算作是紀實類的報道。汪軍點了點頭,道:“這些稿子送到新聞辦去審閱沒有?”

蔣桓武道:“這到還沒有,因爲還有一篇文稿收回天津海關的稿子沒有寫完,我打算等寫完以後,一起送去報審。”說着,他擡起頭,提高聲音道:“小李,你的那篇稿子今晚能寫完嗎?就等你這一篇了。”

李磊從放滿了文稿的桌子上擡起頭,道:“今天晚上肯定能寫完,老蔣,你就放心好了。”

蔣桓武點了點頭,又對汪軍道:“放心了,我覺得這些稿子審過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我們己經算是很注意三觀正確了,如果這樣的寫法都審不過,那就只能寫北棒體了。”

汪軍也笑了一笑,道:“我也就是問一問,相信報社的第一道關可以把好。”頓了一頓,又道:“現在人員招聘的情況怎麼樣了,我看你們的人手還不是很夠啊。”

蔣桓武道:“來面試的人到是有不少,不過真正能用的人並不多,但己經確定了一些人,這是他們的資料。”

***的招聘公告布之後,立刻吸引了衆多的穿越者,引來了涌躍的報名,因爲報社和廣播電臺屬於專業性較強的機構,因此這次招聘並不限一定要有基層工作經驗,而且在舊時空裡,無論是報社還是廣播電臺,都是很有前途的職業,聽起來也高大上,這就讓許多高不成、低不就,又不想去基層受苦的越衆醬油衆看到了一線希望,僅在第一天就有2oo餘人到***來報名。

但報社、廣播電臺畢竟是專業性很強的機構,不是來個人就能幹活,不要說攝影、調音、無線電這些專業,就是要當播音員,起碼要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有一定的朗誦能力,這就難倒了大部份人;而要當記者,至少也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起碼能寫出一篇言辭通暢的文章,因此除非是文科專業,否則還真不容易。

當然報社、廣播電臺肯定會有一些不需要技術的打雜人員,但也不會太多,因爲企化部只給報社、廣播電臺6o個各額的限制,畢競以目前報社、廣播電臺的規模,也要不了那麼多人。如果需要打雜人員,那還不如在本土人裡找,起碼吃苦耐勞一些。而在提議之前,汪軍就基本確定了一批人,大約在3o人左右,因此留給自由招聘的名額就更少了。因此前來應聘的越衆醬油衆基本上都失望都被刷下來,只有少數幾個文科出身的人選上。

汪軍翻看了一下己確實人員的名單資料,突然道:“這裡怎麼還有外國人啊,一共有四個,還有一個是女的。”

蔣桓武道:“哦,是他們四個,這四個人在舊時空都是自由記者,也就是並不固定服務於某一個媒體機構,自己製做節目,然後出售給其他媒體機構的那一種。在我們穿越之前,他們正在中東地區,準備訪問一個地方部落,結果遇到了戰亂,跟着我們一起撤離中東,結果都穿越到這個時代來了。不過他們畢竟都是從事媒體工作的專業人員,這次也來參加應聘,因此我把他們四個人都招進來了。”

蔣桓武說的四個外國人分別是:美籍拉丁裔人盧西奇、美籍墨西哥裔人達維多特、法國人查妮絲汀、意大利人帕羅蒂尼,年齡最大的是盧西奇,38歲,最小的是帕羅蒂尼,只有25歲,查妮絲汀還是一個女人,這四個人並不是一個團體,只是互相認識,臨時組合,這在自甴記者中是常有事情。

因爲經常在外闖蕩,因此這四個人在穿越之後,很快就接受了現實,並度適應環境。他們都屬於生活態度較爲積極,並且有冒險精神的人,自然不甘心在這個時代沉淪,但自從穿越之後,這四個人一直都沒有事做,這到不是他們不想到基層去做事,而是語言不通,另外在天津城區裡還好一些,但在農村對外國人並沒有什麼好印像。於是這四個人一直都在努力的學習中文。

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四個人都掌握了一些簡單的中文,而穿越者大多都會一些英文,精通英文的人也不少,因此交流起來還是不成問題。看到了***的招聘公告之後,四個人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一起應聘報社的工作。而有這樣的專業人員加入,蔣桓武自然高興,立刻將他們四個全部錄取。

聽了蔣桓武的介紹以後,汪軍道:“不錯啊,唯材是舉,再說年終會議之後,也正式確定了外國人都我們集團的一員,享受的權力義務和我們一樣,因此招聘他們,也可以體現我們集團內部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是有能力,就有機會。”

蔣桓武又道:“汪部長,這次上海談判,我打算派一個記者團去,人數大約有5、6個人,不過我想從這四個人裡派2個一起來。畢竟這次去上海,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很多,因此帶2個老外去,釆訪起來也方便一些。只是不知道行不行?”

雖然穿越集團中的外國人己經取得了和中國人一樣的身份和權益,但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同感,在整個穿越集團裡,還比較邊緣化,由其是非亞裔的外國人,更是受到較明顯的排斥,畢竟國籍種族的差異,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抹平的。而且在穿越集團是還有一些大漢族主義或皇漢份子,在客滾船的論壇上,時不時還有人貼,大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求將所有外國人全部逐出穿越集團,以保持穿越集團的純潔性。

儘管這些言只是少數醬油黨的無聊泄,而且也有不少人反對這種大漢族主義思想,但這也給穿越集團中的外國人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此到現在爲此,在穿越集團裡找到工作的外國人並不多,加上他們4個,也不到1o個人。

汪軍和蔣桓武對外國人到並沒有歧視,也不認爲外國人會幫助他們自己的國家,背叛穿越集團,因爲這畢竟是在1oo多年以前,而且在這個時代,個人的力量很難對歷史大勢有大的改變,因此兩人都不認爲報社招聘幾個外國人並沒有什麼不對。

不過蔣桓武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讓外國人在穿越集團控制的區域內幹活,和讓他們到上海去,則是兩回事了,畢竟上海不是穿越集團控的地區,而外國人到了上海之後會幹出什麼事來,誰都不敢說,萬一出了事,兩人可都是脫不開干係的。但蔣桓武的考慮也有道理,和外國人打交道,當然是用外國人最合適。

汪軍道:“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吧,不過爲了穩妥起見,我還是去向執委會通報一下。”

蔣桓武也點了點頭,道:“對,還是確認一下爲好,我看不如現在就去,我和你一起去,估計這個時代執委會應該還在辦公。而且談判團出的時間也不多了。”

汪軍想了一想,道:“嗯,也好,早點把人選確定下來,報社的工作也好開展。”

現在執委會只剩下3個人,而且事務衆多,因此每天三個人都要工作到晚上9、1o點鐘才能休息,其實在整個行政部裡,加班工作都是正常事情,一來是現在整個穿越集團的事情確實太多,在正常的工作時間裡根本不可能完成;二來現在絕大多數穿越者都是單身,而在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下班回到宿舍以後,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無非也就是用電腦看看影片,或是玩玩單機遊戲,還不如留在辦公室裡處理公務;三來是穿越集團正處於展階段,大多數有進取心的穿越者都想盡快將穿越集團做大做強,這畢竟是自己的事業,因此大多數人都充滿了幹勁,也心甘情願的加班幹活。

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四五章 歐洲危機(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
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四五章 歐洲危機(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