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

王勝不置可否,道:“把本府官員的名冊拿來給我,今天沒有來的人,就在名冊上給我直接劃掉。”

這時陸祥明也不敢再多說什麼,老老實實的拿過名冊,在上面尋找今天未來的人員名單,然後提筆在邊上劃了一條線,以示註明,但心裡卻隱約感覺到今天的事恐怕還沒有完,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肯定還有別的動作。

而就在陸祥明劃名單的時候,王勝又在場的衆人道:“我們的來歷,各位大概都知道,我們原本就不是朝廷的人,所以我們的規據,和朝廷以前的也大不樣。各位都是在濟南府裡當差多年的人,而朝廷以前的規據我們也知道一些,仗勢欺人、循私舞弊、吃拿卡要、苛扣搜刮這些事情,各位以前大概都做過不少,而且在這大清國各地的情況也都是差不多,但在我們這裡,這些事情都是絕對不許的。”

衆人都在靜靜的聽着王勝說話,表面上雖然都裝出一付恭敬的樣子,但心裡的想法卻各有不同,剛纔王勝將今天未來的官吏直接除名,確實給衆人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有人己經明白這海外華人恐怕是來者不善;但也有人心裡不以爲然,認爲別看王勝現在說得鏗然有聲,等真正施起政來就知道了,被他除名的這些人的能量有多大,到時候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就等着看海外華人的笑話吧;而也有人想着,朝廷給的薪俸就那麼一點,而且一年能發下一半來就算不錯了,如果不許吃拿卡要、苛扣搜刮,難道叫我們這些人喝西北風去嗎。

王勝又道:“以前朝廷給各位多少薪俸,我們也是知道,老實說確實不高,而且還不能發全,養家餬口尚且不夠,因此各位以前吃拿卡要、搜刮百姓的行爲,也有不得己之處,這一點我們能夠體諒,在我們手下幹活,肯定會保證你們的薪俸要比原來高,絕不會虧待你們,但也不能和搜刮來的錢則相比,不過以前你們做的事情我們可以不計較了,但從今天開始,我們接管了山東,以前的規據就全部都要改了,必須按我們的規據來,到時候也自然有人教你們,我們有那些規據。另外願意在我們手下幹活,可以留下,不願幹了也可以請辭離開,但如果留下幹卻是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可別怪我們不客氣。”

原來在王勝上任之前,怎樣處理原來濟南的官吏,在華東政府裡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爲華東政府缺少治理濟南這類大城市的經驗,畢竟以前華東政府接手的地方除了天津、北京之外,就都是縣城一類的小城,而天津、北京都是用武力攻取,城裡原有的行政組織己被破壞,因此可以先進行一段時間的軍管,爲穿越者重新建立自己的行政組織爭取了時間;青島、威海也基本是這種模式;而膠州、高密、即墨三縣則是先控制周邊的農村,然後才接管縣城,而且縣城的規模不大,重新建立自己的行政組織並不難;只有濟南是華東政府通過和平移交的方式接管的第一座大城市,不僅城市規模大,而城裡原有的行政組織依然建立,且運行良好,冒然破壞重建,很容易引發混亂。

而濟南原有的官吏熟悉本地的情況和以前的運作模式,而且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經驗,如果放任不管,完全另起爐竈,未免太資源浪廢,不如把他們納入到自已的行政管理體系中來,不僅可以節約人力,而且也有利於重新建立自己的行政組織平穩過渡。

另一種意見則是認爲清廷的官吏體系已經從根腐爛,這些吏員們幾乎個個都是盤剝百姓的能手,而且手法隱蔽、名目巧立,花樣百出,而且互相之間盤根錯節,形成一個巨大的關係網,其中還有不少人在濟南府的惡名昭著,民怨極高,一但將他們納入到自已的行政管理體系中,不僅容易給老百姓造成華東政府和清廷沒什麼區別的印像,而且還容易被這批人架空,繼續掌控基層,到那時他們繼續搜刮盤剝百姓,結果卻是由華東政府來買單,因此還不如把這一批官吏徹底清理,最多就是養着他們也花不了多少錢,一定要另起爐竈,重新建立自已的行政管理體系,雖然在短時間內會造成一定的混亂,但卻可以減少許多的後患麻煩。

這兩派各持己見,爭執不下,而最終行政院決定商議確的原則是:有保留的使用清廷的基層官吏,而對少數惡名昭著,民怨極高的官吏則毫不手軟,立即剷除,一來是殺雞亥猴,震攝其他的官吏;二來也是讓老百姓感覺到華東政府和清廷不一樣。而對其他協從官吏則既往不咎,並釆用自願原則,如果願意在華東政府的體系下工作,需要經過培訓教育之後才能正式上崗,但只能從最基層做起,不過薪俸待遇標準和華東政府工作的其他歸附民一樣,並且也同樣有晉升的機會;而不願在新政府幹的,也不強求,可以在名議保留原有的官職差使,但並沒有特權,薪奉由華東政府發放,但執行的是清廷的標準,是沒有機會撈外快的。

這時陸祥明己將未來人員的名單勾劃完畢,將名冊交給王勝。王勝打開名冊,看了一看,才道:“李山、魏郊、姚霍武、秦尤奇聽令。”

被王勝點名的這四個人都是負責刑獄的差役班頭,平時乾的就是拘役抓捕的活,聽到王勝點到自已的名單,都趕忙出列施禮,道:“小人在。”

王勝道:“你們四個分別帶領差役,去把蔡義、楊懷遠、馮四平、劉金風這四個人立刻抓來見我。”

四個人聽了,不禁都嚇了一大跳,王勝身邊的陸祥明也打了一個哆索,其他人也都無不失色。原來王勝要抓的這四個人全都是今天未到場的官吏,蔡義的職務是知事,負責收取濟南府的糧稅,徵調徭役;楊懷遠的職務是照磨,負責掌照卷宗、審計、監察濟南府的下級地方官員;馮四平的職務是司獄,負責緝拿捕盜,維護治安、劉金風的職務吏目,負責決訟斷闢,稽檢獄囚。

雖然這四個人的官職都不高,最高的蔡義也不過是正九品,其餘三人只是從九品,但掌管的事務卻都部都是基層的要務,而且這四個人都是在濟南府經營多年,在這個位置上超過了10年,至少也是傳了兩代,不僅把控着基層的實際權力,並且通過聯姻結拜、收徒授業,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在濟南府來說,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就連知府見了他們都要十分客氣,而濟南府直轄的縣鎮等地的地方官員每年都要花錢打點他們,毎次來濟南府公幹,也要先遞拜貼禮物,再去見知府。

這四個人不僅栠斂了大量的財富,也都屯集了大量土地,因此他們對穿越者的土地改革自然是極爲不滿,這一次王勝初次坐堂,主要的吏員都沒有來,就是由他們四個人力主要策劃的,打算以不合作的態度逼穿越者放棄土地改革。

衆人原來以爲王勝將這四個人除名就己經是夠狠的了,卻沒有想到後面還有更狠的,竟然還要把這四個人抓到大堂上來,但這四個人可是那麼好抓的嗎?

李山上前一步,道:“請問大人,不知大人爲何要抓他們。”

王勝冷笑了一聲,道:“我下的命令,需要向你們解釋嗎?”

李山趕忙低下頭,道:“小人不敢。”

王勝擺了擺手,道:“好吧,今天我就讓你們明白明白,據我調查清楚,蔡義、楊懷遠、馮四平、劉金風這四個人平時裡倚杖權力,營私舞弊、貪腐成性、欺壓良善、草菅人命,爲禍地方,民忿沸騰,我要你們把他們四人抓來,就是要將他們繩之以法,以正典刑,明白了嗎。”

衆人聽了以後,也都不禁吸了一口冷氣,這海外華人到是真夠狠的,竟然還打算真下毒手,不少人的心都“砰砰”直跳,就連陸明祥也擦了一把冷汗,看來今天真要出大事了。

李山也趕忙道:“是,小人們立刻就去。”

王勝道:“等等。”

李山怔了一怔,道:“大人還有何吩咐。”

王勝道:“這四個人在濟南府裡也都能算得上是一號人物,讓你們去抓捕他們,不知道你們辦不辦到,如果辦不到就趁早說清楚,我改派別人去辦,免得誤了事。”

李山遲疑了一下,才道:“請大人放心,此事就儘管交給小人去辦吧,一定爲大人辦好?”轉頭對其他三人道:“你們說是不是啊。”

其他三人也都趕忙隨聲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們肯定會把人抓來。”

王勝點了點頭,道:“那好吧,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如杲抓來了人,我重重有賞,要是抓不來人,可別怪我不客氣,去吧。”

幾個人趕忙轉身出門,離開了知府衙門。而陸明祥的心裡卻暗暗嘆了一口氣,知道這幾個人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而就在這時,只聽王勝又道:“陸通判。”

陸明祥的心裡一凜,趕忙道:“下官在。”

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三章 制度(二)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二八九章 漁人行動(一)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
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三章 制度(二)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二八九章 漁人行動(一)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