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

穿越者經過了協商之後,決定由秦錚出面接見袁世凱,接見袁世凱,一來以前基本都是由秦錚和袁世凱接觸,兩人要熟悉一些;二來秦錚在名議上是清廷的山東巡撫,而袁世凱又是代表清廷,自然是由秦錚接待袁世凱要合適一些。

兩人相見,秦錚呵呵笑道:“慰帥別來無恙啊。”

袁世凱趕忙連連擺手道:“豈敢、豈敢,在秦兄面前,袁某豈敢妄尊帥名,還是以兄弟相稱爲好。”

原來按照淸廷的規據,當上總督的官員,即可被尊爲帥,一般用表字、號、故鄉或其他表示尊意的字爲帥名。當年左宗棠平定新疆,被清廷授以二等恪靖候的爵位,因此被部下尊爲“爵帥”;張之洞沒有爵位,因此以字香濤爲名,被尊爲“香帥”;當然也有一個例外,就是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多年,卻從未被尊以帥名,不過李鴻章有一個比“帥”更高一級的尊稱,號稱李中堂,當然不會在乎一個帥名。

而袁世凱現在是直隸總督,當然可以稱“帥”了,而袁世凱字慰亭,因此在北洋新軍中,己被尊稱爲“慰帥”。秦錚這樣稱呼他,是表示尊敬。

不過袁世凱到是有自知之明,雖然自己是直隸總督,而秦錚只是山東巡撫,不僅在官職上要低一等,而且按照清廷的官制,山東巡撫是受直隸總督的節制,因此在名議上袁世凱還是秦錚的直接頂頭上司,但袁世凱心裡清楚,秦錚的背後可是海外華人,無論是掌握的實質權力,還是擁有的實力,都要遠遠的超過自己。

從官職上來看,雖然直隸總督是清廷的八大總督之首,但卻是在北京當差,而在北京這樣的地方,一個區區直隸總督還真排不上號,雖然李鴻章、榮祿都當過直隸總督,但那只是兼職,李鴻章的正職是北洋大臣,還有海軍衙門行走大臣和總理府衙門行走大臣;而榮祿的正職是軍機大臣,同時還兼有戶部尚書、武衛五軍總節制,因此和這兩位大佬相比,袁世凱這個直隸總督還真是上不了檯面。而秦錚雖然只是山東巡撫,但實際上割據一地,自立門戶,和清廷分庭抗禮,根本不是袁世凱所能比的。

儘管袁世凱手下還有一支北洋新軍,而且袁世凱將北洋新軍控制得十分牢固,幾乎成爲袁世凱的私軍,但北洋新軍畢竟還是朝廷的軍隊,一應的錢糧物資、裝備武器都控制在朝廷手裡,因此只要朝廷掐斷北洋新軍的軍餉、物資供應,北洋新軍就會立刻瓦解。而海外華人的軍隊規模不僅遠遠超過了北洋新軍,而且財務可以自決,根本不用看朝廷的眼色。袁世凱是個務實的人,自然不敢在海外華人面前擺直隸總督的派頭,才提出要和秦錚以兄弟相稱。

秦錚呵呵笑道:“這豈不是壞了規據嗎?”

袁世凱趕忙道:“那裡、那裡,袁某與秦兄也算是舊相識,而且素來仰來貴衆的忠義之心,確實是真心想與秦兄、貴衆結交,如果秦兄還要以官職而論,那就是太瞧不袁某了。”

秦錚也有些佩服袁世凱,不愧是舊時空裡的一代梟雄,這一番話雖然有討好穿越者之意,但也是要有一定的心胸氣量,於是道:“既然慰亭兄不拘於虛禮,那麼我也就不客氣,如果有冒犯之處,還請慰亭兄多多包涵。”

袁世凱聽了,心裡不禁大喜,因爲稱自己“慰亭兄”可是要比“袁兄”顯得更爲親密一些,只不過秦錚沒有表字,又是單名,因此不能用一個更近密的尊稱,於吳大笑道:“正當如此,正當如此。”

兩人又說笑了兩句,袁世凱才道:“秦兄,袁某的來意,秦兄應該是知道的,貴衆也曾發表過聲明,聲討俄國青約,朝廷也想聽一聽貴衆的意見。”

秦錚道:“這一次朝廷決不可答應俄國的條件,當以嚴辭相拒,以示決心。”

袁世凱點了點頭,道:“何以見得呢?”

秦錚道:“【交收東三省條約】早己簽定,此次爲俄國無故違約,一切新條件均爲無理之求,豈能許之!何況俄國素來貪得無厭、且又野心極大,則我退寸,俄冠進尺,我們這次答應,俄國必又有新條件,反覆無窮,最終東三省必將不復爲我所有了。”

袁世凱聽得連連點頭,道:“實不相瞞,袁某也以爲不可答應俄國,但無奈現在俄國仍佔我東三省之地,且其國素來蠻橫無禮,若是朝廷拒絕俄國,或羞惱成怒,繼續盤居東北,又將如之奈何?趟使俄國出兵南進,侵犯山海關,開啓戰端,而朝廷剛剛經歷庚子國變,兩宮纔回鑾不久,恐難以御之。”

秦錚道:“請朝廷儘管放心,如果俄國真敢進犯山海關,我們願請纓出戰,必教俄國重蹈覆轍,再敗一次。不過我認爲俄國雖大,但不過是外強中乾,表面上張牙舞爪、聲勢洶洶,但內饢裡卻是空的,因此實不足爲懼。若是俄國真有開戰之心,也就不會簽定【交收東三省條約】了。”

袁世凱心裡苦笑,這樣的話也只有海外華人才有資格說得出來,又道:“但俄國就是盤據東三省不走,我們又當如何呢?”

秦錚道:“這也不必擔心,英美日等國,必不會坐視俄國佔領我東三省之地,必會干涉,並支持朝廷收回東三省。”

袁世凱點了點頭,道:“秦兄果然是目光如注,不瞞秦兄說,英美日三國公使確實都向朝廷發來照會,請朝廷不可答應俄國,並且都說會支持朝廷收回東三省之地。”

秦錚呵呵笑道:“這不是很好嗎!有英美日三國相助,收回東三省之地,也是指日可待了。”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只是袁某實在想不通,英美日三國爲何要助朝廷,日本到還好說,因朝鮮歸屬己與俄國交惡,幫助朝廷到不意外,但英美二國卻無利害相關,他們爲何又要幫助朝廷?何況俄國亦有盟友法國,且與德國素有交好,有此二國相助,也未必會怕英美日三國吧?”

秦錚道:“慰亭兄何以見得於英美二國無利害相關呢?又何以見得德法二國會助俄國?”

袁世凱怔了一怔,立刻聽出秦錚這話的意思,於是拱了拱手,道:“袁某愚頓,還請秦兄不吝賜教。”

秦錚笑了一笑,道:“不過此事說來到是話長了,因爲要將英法德俄美日各國之間的關係講清楚,才能釋慰亭兄心中之惑。”

袁世凱聽了,也不禁大感興趣,要說他對各國之間的關係也有一定的瞭解,但卻仍然被搞得一頭霧水,如英俄、德法等國分明有仇,但卻聯手組織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而法俄分明是盟友,但法國似乎對俄國並沒有什麼支持;法德俄三國曾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但日本卻向法德二國購買軍艦,這一團糊塗帳,袁世凱根本就算不清楚。而現在聽秦錚要將各國之間的關係講清楚,袁世凱自然也想了解,這樣以後自己和各國打交道,心裡也有底。於是道:“還望秦兄教我,袁某當洗耳恭聽。”

秦錚也點了點頭,這纔將世界的大格局,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英俄矛盾、法德矛盾、英徳矛盾、法俄同盟、英日同盟、德俄關係,美國隔岸觀火,以及各種關係之間的聯繫等等,都向袁世凱詳細的講說了一遍,差不多說了一個多小時。

而袁世凱也聽得入了神,因爲歐洲各國的這些關係他也聽說過一些,但一來是所知不全,二來並沒有把這些關係聯繫起來考慮,因此纔會覺得一頭霧水,理不斷剪還亂,而秦錚的這一番講說,纔給袁世凱梳理清楚了各國之間的關係,而以前各國一切冒似不合理的行爲,也都有其內在的道理。

於是袁世凱恍然大悟,不甴得概嘆道:“秦兄,聞君一席話,確實要勝讀十年書啊。”

其實袁世凱在清廷也算是有見識、知洋務的人,但他也和這個時代所有搞洋務的中國人一樣,存在着巨大的侷限性,只能着眼於中國這一部份,最多隻將目光擴大到東亞的範圍,始終無法從世界的大格局來判斷局勢,制定決策,因此清廷在以前的決策中,發生了不少的失誤與錯判。而現在袁世凱才總算是有了一點世界大格局的概念,就是這一點,也讓袁世凱大感這次來青島確實是不虛此行。

穩了穩自己的心神,袁世凱才道:“雖說現在俄國己無力發動戰爭,但如果朝廷拒絕俄國的要求,俄國必不會再撤出東三省了。”

秦錚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而俄國不撤離東三者,首當其危者乃是日本,而英美兩國爲遏制俄國,必會全力支持日本向俄國發動戰爭,因此日俄之間遲則一年,多則三年,必有一戰。”

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零一章 英國干涉(三)第六零二章 應對計劃(下)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九六章 發展大計(上)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
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零一章 英國干涉(三)第六零二章 應對計劃(下)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九六章 發展大計(上)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