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

袁世凱到是十分意外,笑道:“菊人兄,怎麼一下子有這麼多人來拜訪我?”

徐世昌呵呵笑道:“撫臺大人,這山東就要易主換人,而海外華人又是軟硬不吃的主,這些地方士紳們那能不慌呢?因此只能來求見撫臺大人,探探口風。”

袁世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袁世凱要離任山東,而甴海外華人出任山東巡撫,接管山東的消息,早己經傳到了濟南,並且引起了濟南的地方豪強勢力、鄉紳名流的極大不安情緒。因爲誰都知道這一次山東巡撫的換人不是一次簡單的官員輪換,而是朝廷和海外華人做的一次交易,用山東交換北京,說白了就是把山東交給海外華人來管理,從此以後山東實際形同割據自治一樣,都是海外華人說了算。而且海外華人的行事作風顯然是和朝廷不一樣的,由其是他們在膠澳地區搞的土地改革,是明顯損壞了各豪強勢力、鄉紳名流的切身利益,因爲從古至今,那個地方勢力的家裡不趁幾畝地的,而現在海外華人要把地都收了去,誰心裡不慌。

而地方官員則是關心自己的前途,雖然巡撫對地方官員沒有任免的權力,但可以直接向朝廷上奏彈亥,或是推薦,而一般來說朝廷都會應準巡撫的要求,那怕是有的地方官員實際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爲了確保巡撫的權威,朝廷也會釆用平調的方式,將巡撫要求彈亥的地方官員調離他處,因此海外華人會不會把山東的官員都換上他們的人。而一二個官員還好平調來調節,但山東十府三州,不可能都進行平調,因此山東的地方官員們心裡也都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已的命運如何?

至於各國的商人,其實到並不怎麼緊張,他們在中國又沒有土地,因此穿越者的土地改革也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而且通過天津、青島、上海方面瞭解的情況,海外華人是很重視商業貿易和實業發展的,各國的商業經營不會受到什麼大的衝擊,不過海外華人畢竟不是清廷,甴其是有些國家己經和袁世凱簽定了不少在山東地區經營的商業條約,各國的商人也都希望瞭解海外華人的態度,以及他們是否承認這些條約。

聽完了徐世昌的介紹之後,袁世凱也不禁呵呵大笑起來,因爲這些事情都和他不相干了,而且袁世凱也沒有忘記,在去青島之前,濟南的地方勢力是怎麼要挾自己清洗北洋新軍裡的山東籍軍官的,現在看到他們吃憋,袁世凱的心裡當然十分痛快。

這時徐世昌道:“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要來求見大人,不知大人是否接見他們。”

袁世凱笑道:“見,當然是要見道,反正我們都要走了,來去都要說個明白。不過......”袁世凱指了指拜貼,又道:“要見的人實在太多了,要我一個一個的見,那裡見得過來啊,明天上午把他們都找來,我一次見完,有什麼事情就當着大家的面說個明白,我也想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樣子。”

徐世昌聽了,也明白袁世凱是想看看這些地方勢力的笑話,因此點了點頭,道:“是,我馬上就去安排。”

第二天上午,袁世凱在巡撫衙門裡接見了所有的濟南地方士紳,由於濟南是山東的首府,因此濟南的地方士紳基本也就能夠代表山東的地方士紳了。

袁世凱的態度到是十分溫和,似乎並沒有因爲以前和山東士紳產生的摩擦而不悅,首先向所有士紳表示,自己己經收到了朝廷的任命,出任直隸總督,而且朝廷己經任命海外華人的首領秦錚接任自己,出任山東巡撫,同時也任命了海外華人的成員王勝,出任濟南知府,秦錚己經去西安面見朝廷正式領命,從西安回來以後將正式上任,而海外華人的軍隊還有新任的濟南知府不日就先期進駐濟南府。然後又對自己在山東任職其間,山東的士紳對自己的支持表示了感謝,也希望他們能夠和新任的巡撫、知府精誠合作,共同治理好山東。

由於出任直隸總督是升官,因此這時袁世凱也顯得意氣風發,而山東的士紳們卻是面面相覷,原來雖然聽到了風聲,但畢竟不是正式消息,不少士紳的心裡還抱着一絲饒幸心理,但現在袁世凱這樣宣佈,也表示事情己經確定,決無改變的道理,也徹底打破了不少人的幻想。

也有人向袁世凱詢問,海外華人是否會在濟南府也推行他們的土地改革,袁世凱表示那是海外華人的內部事務,自已並不知道,不過自己這次去青島,沿途經過高密、膠州兩縣,發現這兩地的土地改革工作己經基本完成了,而海外華人似乎正有意向平度州發展,繼續推行他們的土地改革。同時也將高密縣的鄉坤組成聯盟,企圖攻擊海外華人,結果被海外華人擊敗,參與聯盟的16名地主全部被處死,家屬充軍,家產充公等事件也都講說了一遍。

平度州是萊州府下屬的一個直隸州,這也表示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並不是只限於高密、膠州、即墨三縣,看來是要向整個萊州府推行,那麼下一步只怕就是要向山東全省推展了。而高密縣的鄉紳組成聯盟,對抗海外華人的事情,不少人也都有所耳聞,現在聽袁世凱這麼一說,才知道原來海外華人殺起人來也是毫不手軟,因此這下有不少人的臉都綠了,本來有不少人有類似的想法,打算組成聯盟來和海外華人對抗,當然不是使用武力,而是釆取不合作的軟性對抗,如拒絕交稅,或是罷市、煽動民衆鬧事等等,不過現在也基本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還是自已的命要緊。

但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也是同樣要命,不能就這麼認了,於是有人也是病急亂投醫,紛紛向袁世凱哀求,請袁世凱幫助山東的士紳們從中通融,海外華人有什麼條件可以儘管開口,要錢要地都可以,大家一定湊齊就是了,但怎麼樣也要給士紳們留一部份。

而袁世凱卻把兩手一攤,表示自己和海外華人並無交情,因此說不上什麼話,自然也通融不了。而山東的士紳們就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苦苦的哀求袁世凱幫忙,並且許下了重謝的承諾,袁世凱才免爲其難的表示,自己只能在海外華人的軍隊進駐濟南以後,安排他們和山東的衆士紳會面,有什麼交誼條件,由雙方去談,至於能移談出一個什麼結果來,自已並不負責。

聽了袁世凱的承諾以後,衆鄉紳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儘管也知道袁世凱是推託之辭,但一來是袁世凱說的也不無道理,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通融不了什麼;二來袁世凱能夠提供一個讓山東鄉紳和海外華人坐在一起面談的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能夠談就還有一線希望。因此鄉紳們湊了五萬兩白銀,向袁世凱表示謝意,然後連續開始討論,怎樣才能說服海外華人,不收土地。

接下來袁世凱又接見了各地方官員派來的代表,向他們表示,海外華人並沒有將山東的地方官員全部換人的意圖,大部份的地方官員都可以留任,因此也讓衆地方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袁世凱又接見了各國的商務代表,當然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說法內容,只是安撫了一番。好在是各國的商務代表並沒有山東鄉紳那麼恐慌,只是請袁世凱安排他們儘早和海外華人會面,袁世凱也滿口答應下來。

不過各國的商務代表離開的時候,日本的商務代表鈴木啓太向袁世凱請求單獨會談。而袁世凱也沒有拒絕他的請求,將鈴木啓太領到自己的書房裡,並且屏退了左右侍從,只有他們兩個人。

談了大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正午都己過去了,鈴木啓太才從袁世凱的書房裡出來,儘管袁世凱十分熱情的挽留他在巡撫衙門裡吃過了午飯再走,但卻被鈴木啓太十分堅決的拒絕,徑直離開了巡撫衙門,然後上車回日本商行去了。不過在巡撫衙門門口值守的士兵卻發現,鈴木啓太的臉色十分陰沉。

而鈴木啓太離開以後,袁世凱的滿面笑客也頓時不見,臉色沉得像一塊鐵,嘴裡喃喃道:“小日本,還想要忽悠我,可再也沒有那麼容易。”轉身又對身邊的趙秉鈞道:“山木一郎和本田武雄的事情處理好了沒有?”

趙秉鈞道:“請大人放心,己經把他們兩人和軍隊隔離開了,從此以後決不會讓他們再和我們的軍隊有接觸。”

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
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