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

秦錚帶領着人馬一路向西,又行走了20余天,終於到達了這一次長途出行的目的地,陝西省的首府西安。而這時在西安的清廷也早已得到通報,派人出城二十里,迎接他們一行進城,將秦錚隨行的軍隊安置在西安城裡的軍營裡,而秦錚等一行人員,以及同行的李經方,則被安排在西安城的館驛裡休息。而慶親王在西安城裡原有住處,雖然他去了北京數月,但家屬人等卻都依然留在西安,因此住處仍在,於是還是回自已的住處休息。

衆人在館驛裡休息了一夜,在第二天午飯之後,慶親王來到館驛拜訪秦錚,並且還帶來了兩名清廷的官員,榮祿和王文韶。

原來今天一早慶親王就進宮去面前慈禧、光緒,報告北京還有海外華人的情況,雖然北京各種情況都己在電報中進行過稟告,但總比不上當面程敘詳細,而且慈禧和光緒還有不少問題要問慶親王,因此這一次晉見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慶親王對慈禧、光緒的問題也都一一解答,並而按照李鴻章的提醒,在慈禧、光緒面前力主應當恩厚海外華人,並不斷暗示,海外華人現在只想在山東割據一方,對朝廷到並無異志,但朝廷想要回歸北京,就必須和海外華人搞好關係,這個時候就必須順着海外華人的意圖來。

畢竟慶親王是和海外華人直接有接觸的,他傳達的信息不僅直接,而且可信度也要大得多,因此聽完了慶親王的講說之後,慈禧也稍稍有些安心,不管怎樣,海外華人在目前還沒有取清廷而代之的打算,只要滿足了海外華人的要求,清廷就可以回到北京,也就可以將大清繼續沿續下去,至於海外華人以後怎麼辦,等回北京了再說。

於是慈禧和光緒也當即決定,明天一早就招見秦錚,正式策封他爲山東巡撫,把整個招撫流程走完,這樣也就可以早日回京了。並命慶親王和榮祿、王文韶一起去見秦錚,一方面是體顯朝廷對海外華人的恩待,因爲這兩個人都是軍機大臣,並且代表了滿漢的最高官員;另一方面也告訴秦錚受招見的事情,並且就進見之禮進行協商,以免到了正式晉見時發生意外。

秦錚當然知道這兩個人,榮祿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這個時候,在清廷的地位僅次於李鴻章,而王文韶是經歷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老臣,素來以油滑而著稱,是清廷政壇著名的不倒翁。

雙方相見,李經方也請來做陪,由慶親王互相引見,客氣了幾句之後,慶親王首先道:“秦巡撫,太后和皇上己經決定了,明天一早就招見大人,並且特意派榮中堂、王中堂前來看望,秦大人有什麼不解之處,可以由這兩位中堂爲秦大人解說。”

秦錚拱了拱手,道:“多謝兩位大人。”

榮祿呵呵笑道;“這次我大清遭遇國變,八國侵華,兩宮西巡,朝廷動盪,國幾不保,幸好是貴衆這時迴歸中華,力挫八國聯軍之威,才使我大清江山轉危爲安,功高蓋世,就算是封候拜相亦不爲過,只授山東巡撫一職,實在是與貴衆的大功不符。”

秦錚道:“榮中堂太過獎了,我們原是前朝後裔,這次迴歸中華,原本只想認祖歸宗,落葉歸根,並不求聞達於世,但求有一處安身之地即可,只是正好遇見八國聯軍侵犯中國,自然不能袖手傍觀,擊敗八國聯軍,主要是戰士爲保家衛國,抵抗侵略,不計生死,浴血奮戰之功,我們能夠受封山東巡撫一職,在中國有一立足之地已是很滿足了,並不求其他。”

王文韶笑道:“貴衆高風亮節,輕視名利,我等甚是敬佩,不過功賞過罰,爲朝廷用人之道,只是現在朝廷尚未安定,貴衆受封山東只是權宜之計,以貴衆人員的材智,正是朝廷所需之材,因此一但朝廷重新安定下來,必有重用貴衆人員之日。”

秦錚微微一笑,道:“如果朝廷有需,我們自然會盡心竭力,爲國出力。”

榮祿哈哈大笑道:“好,好,明天秦巡撫見了太后和皇上,必會令聖心大悅。”頓了一頓,又道:“不過晉見太后和皇上,當有中華禮儀,貴衆久居海外,禮儀與中華己大有不同,這一點還請貴衆諒解。”

秦錚知道,榮祿的意思是指跪拜禮節,這也是清代的中西方之間交流的一大障礙,在乾隆時期,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希望中英之間建立外交、貿易關糸,但雙方就晉見皇帝的禮儀談不隴,清廷要求馬戛爾尼雙膝下跪,以三拜九叩的禮儀晉見乾隆,而馬戛爾尼堅持按西式單膝下跪禮,不必叩頭,結果只好不歡而散。後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廷失敗,沒有能力再要求西方諸國的使臣再向清廷皇帝行跪拜禮,因此只好用禁止各國公使進駐北京的方式來維持天朝上國的顏面,而這一點也是導至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來西安之前,穿越集團就己經協商好了,沒必要在禮儀問題上多做糾結,不就是磕頭嗎?也不少塊肉,因此秦錚道:“我們在海外建國,確實沒有叩拜之禮,不過即然迴歸中華,自然尊守朝廷的禮儀,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演禮。”

見秦錚十分乾脆的答應行叩拜之禮,慶親王、榮祿、王文韶也都不禁大喜,現在清廷基本己經認同海外華人在山東割據,這己經沒有什麼好協商的事情了,而清廷最擔心是海外華人也要像其他各國的使臣一樣,不願向慈禧、光緒行叩拜大禮,這可是關係到朝廷的面子問題,因此榮祿、王文韶這次來,主要就是和秦錚協商這件事情。慶親王立刻道:“秦巡撫儘管放心,晚上宮中自會派人來教大人演禮,還有大人的官服、頂戴、朝珠、朝靴等物。”

秦錚笑道:“我聽說見皇上要行三拜九叩大禮,十分複雜,只是不知道這一夜之間學不學得會啊。”

榮祿也笑道:“其實秦巡撫也不要將這叩拜之禮想得太多,而且太后、皇上也體諒貴衆久居海外,不通中華禮儀,而且現在朝廷還是西狩之中,一切禮儀都當從簡,也無需行三拜九叩大禮,簡單的磕個頭就行了,並不是很難學的。何況只要貴衆的心意盡到,縱有失禮之處,太后、皇上寬宏大量,也不會計較。”

秦錚點點頭道:“這麼說我也就放心了。”心裡卻想着,能夠少磕幾個頭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

見禮儀的事情談妥了,慶親王、榮祿、王文韶也要再回去覆命,於是慶親王道:“既是如此,我們也就不打擾秦巡撫休息了,等秦巡撫晉見了太后、皇上以後,再來向秦巡撫討教。”說着紛紛起身告辭。

秦錚和李經方一起將他們一行送出了館驛,李經方也向秦錚告別,回自己的房間去休息。而秦錚回到自己的房間,隨行的鄧永儉、劉宏傑,張建平,江菡等衆人立刻都圍隴了上來。

鄧永儉道:“政委,剛纔說了這麼老半天,就是爲了磕不磕頭的事情?”

秦錚笑道:“當然,在我們看磕不磕頭其實無關緊要,就算給慈禧磕個頭又能怎麼樣,難到我們就會因爲磕這個頭就真的臣服於清廷了嗎?但從清廷的角度看卻不是這樣,如果我們給慈禧行了叩拜大禮,那麼從形式上看,我們就算是正式歸附了清廷,而慈禧在面子上也就能夠過得去。至於實質是什麼樣,大家心裡清楚就行了。”

江菡道:“政委,明天去見慈禧,只有您一個人去嗎?”

秦錚還沒說話,劉宏傑己笑道:“怎麼?你也想見見老佛爺?”

江菡道:“是啊,我可還想和老佛爺合個影呢,當然如果再能和光緒合個影也行啊,這可是多難得的機會啊,以後說不定這張照片還可以流傳千古呢。”

秦錚道:“明天肯定是不行的,等我見了慈禧以後再說吧,如果談得好的話,我看能不能找個機會,讓大家都能見一見慈禧和光緒。”

幾個人正說着的時候,只見驛官來通報,宮裡派人來給秦錚送官服、頂戴,請秦錚到館驛門口去迎接。原來慶親王、榮祿、王文韶離開館驛以後,立刻趕到行宮去見慈禧、光緒,彙報與秦錚商談的結果。而慈禧、光緒聽完之後,也都十分高興,其實慈禧、光緒也沒想過讓海外華人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但不管怎麼說,海外華人在名議上仍然是清廷的臣孑,如果不行跪拜之禮,那還算什麼臣孑呢?

於是慈禧立刻下令,派遣太監萬海澄爲使,帶着早就準備好的官服、頂戴、朝珠、朝靴等物,趕到館驛去賜給秦錚,並且教秦錚行叩拜之禮。而且慈禧還轉門嚀囑萬海,要對海外華人好言安慰。

雖然萬海澄這一行只是給秦錚送衣服,但只要宮裡的人奉命出來,就可以算是欽差大臣,因此按禮儀確實需要秦錚到館驛門口去迎接。而即然是連頭都準備磕,也就不在意這一點禮儀,於是秦錚帶領着鄧永儉、劉宏傑,張建平等衆人來到館驛門口,迎接萬海一行。

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一八七 封存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
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一八七 封存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