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

袁世凱南下兩江上任,向華東**借道而行,合肥是其中的一個關建點,袁世凱一行隊伍在這裡離岸登舟,從水道到達南京,而在袁世凱到達合肥時,合肥**派盧成祥負責接待袁世凱。

盧成祥心裡也頗爲激動,在清廷的時候,像他這樣的官員能夠見到袁世凱一面,不說是祖墳冒煙,也是極大的榮耀了,見到了更是要誠惶誠恐,而現在不僅能夠見到袁世凱,而且還是平齊平坐,甚致袁世凱還要更爲客氣一些,也讓盧成祥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當然他心裡清楚,這不是袁世凱尊重自已,而是自己背後的華東**,讓袁世凱尊重。

互相問候了一番,盧成祥道:“袁總督,你們軍隊駐紮的地方己經安排好了,不過船隻還需要等3、4天的時間才能啓航,因此還請你們在合肥停留幾天,當然一應飲食均由我們供應,袁總督儘管可以放心。”

袁世凱笑道:“盧主任太客氣了,我們一路走來,也正想找個地方休息幾天呢,正好可以在合肥歇歇腳,而且我們隨行還帶了不少飲食之物,到也不用盧主任費心,等不夠了,再麻煩盧主任也不遲啊。”

盧成祥呵呵笑道:“也好,在下先領袁總督去駐地吧。”

袁世凱拱了拱手,道:“有勞、有勞。”

合肥市**給袁世凱軍隊安排的駐紮地點就是原來安置災民的營地,在最多的時候,這個安置營收容的災民達16萬餘人,現在己有9萬餘人被安置回各自的鄉村,或是就在附近的鄉村定居,並進行重建工作。雖然現在空出的營地己拆除了大半,但還是留下一部份尚未拆完,容納袁世凱這2、3000人自然是綽綽有命,只要6個營區就夠了,用拒馬一圍,就成爲一個獨立的營地了。

盧成祥帶着袁世凱一行來到營地之後,袁世凱也十分滿意,因爲這裡有現成的營房、比效完善的生活設施,可以直接入住,省去不少麻煩。而且袁世凱的軍隊連續行軍十幾天,也確實十分疲憊,正好也可借這個機會,在合肥休息幾天。

於是袁世凱立刻下令,叫王士珍、段祺瑞負責安置士兵,又叫自己的長子袁克定安排家人休息,自己則找了一間帳蓬,擺上桌椅,倒上茶水,請盧成祥落座談話。

盧成祥到也沒有客氣,和袁世凱對面坐下,茶水敬上之後,盧成祥喝了一口,居然還是熱水,看來袁世凱這一路上到也並不算辛苦。

袁世凱笑道:“行途之中,沒有什麼好茶,還請盧主任見諒。”

盧成祥呵呵笑道:“袁總督太客氣了,到是袁總督從京師而來,一行數千裡,實在辛苦啊!”

袁世凱道:“那裡,那裡,我這也是身不由己啊!如今朝中都不肯來南方,太后親自點到袁某,這不想來也要來啊,好在是華東**通情達理,願意給袁某借道讓行,袁某自是感謝不盡。”

盧成祥笑道:“那是自然,我們華東**一行都是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袁總督這次去兩次救災,我們自然要全力配合,說袁總督和我們華東**也算是老交情了,就衝這交情的面子,也會讓袁總督通行。”

袁世凱道:“說起來,我對華東**是相當敬佩的,這次救災義舉,更是令人佩服,袁某這次去兩江上任救災,還有多向華東**請教救災之策,不知盧主任可否賜教一二呢!”

盧成祥擺了擺手,道:“慚愧,在下並不負責枚災之事,只是管理合肥的地方事務,救災事務另有專人負責,袁總督若想請教救災之策,可要找別人。”

其實袁世凱並不是真的要向盧成祥請教救災之策,只不過是想引話,他當然明白,救災這樣重大的事情,肯定是由元老負責,怎麼可能交給一個降官,而華東**留用盧成祥,估計只是爲了保持廬州地區的穩定而已,因此聽盧成祥這一說,立刻道:“不知現在負責救災事務的是何人?”

論鬥心眼,盧成祥當然遠不是袁世凱的對手,渾然不覺自己己經被袁世凱牽着鼻子走,因此居實回答道:“現在廬州的救災事務是由謝市長親自負責。”

袁世凱道:“不知謝市長怎麼稱呼。”

盧成祥道:“謝市長名叫謝濤,年齡雖然不大,但卻是年輕有爲,先前這座安置營就是由謝市長負責管理的,十數萬人都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

原來在攻佔了安徽之後,華東**本着就近就熬原則,讓各安置營的負責人擔任安徽各地的行政長官,廬州安置營的負責人謝濤就出任合肥市長,而他的副手朱南圳則被任命爲穎州市市長,一方面他們都在各地方幹了幾個月,對地方情況有一定的熟悉,而且管理安置營也是一次歷練,爲他們管理地方積累了經,另外這也算是對他們這幾個月以來的辛苦工作的報酬,同時也充份體現華東**重視實幹的原則。

袁世凱點了點頭,他知道華東**的官員都普遍年輕,像袁世凱今年48歲,己是位極人臣,在清廷己算少壯了,而在華東**3、40歲就擔當重任高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年輕人擔任合肥市長,到也並不稀罕。又道:“廬州雖是安徽首府,但安徽受災也非廬州一地,不知華東**由何人出任安徽省長呢?”

盧成祥笑道:“現在安徽省還沒有成立省**,而是實施軍管,由羅將軍全權負責,另外還有李經方議員擔任他的助理顧問。”

雖然安徽各地的行政長官都由各安置營的負責人擔任,但省長的位置則要重要得多,而且不是各安置營的負責人能夠勝任的,但現在華東**能擔任省長的人並不多,需要認真安排,而安徽剛剛佔領,同時救災還沒有結束,因此華東**決定安徽省暫時實施軍管,成立安徽省軍事管理委員會,由羅嶽出任負責人。

在李鴻章死前,曾在青島、上海均有投資置產,股份主要由長子李經方,及張佩倫夫婦繼承,其他子女也有少量股份,李鴻章的目地除了給子孫留下一筆資產外,還希望李經方、張佩倫夫婦都留在華東**,這樣在清廷滅亡之後,李家的子孫有個照應。因此在李鴻章死後,李經方、張佩倫夫婦在上海定居,但也在青島也購制了房產,每年都要去青島幾趟,照看產業。

而遠東戰爭結束之後,華東**籌劃成立諮議局,招集社會各階層諮政議政,邀請李經方、張佩倫夫婦擔任諮議員,這時誰都能夠看得出,清廷大勢己去,華東**開朝建國己是不可阻擋,因此李經方、張佩倫夫婦也都順水推舟,接受了華東**的邀請。

華東**佔領安徽省後,考慮到安徽是李鴻章的老家,當初李鴻章組建淮軍,就是以安徽老鄉爲班底,李鴻章手下的大將如劉銘傳、葉志超、丁汝昌等都是安徽人,現在李鴻章雖死,李經方、張佩倫夫婦算是歸順了華東**,但李鴻章還有不少孑女、親族都留在安徽,在合肥還有李鴻章的老宅。

無論是李鴻章的子女還是親族,在安徽都算是地方富紳,擁有大量的田產,而華東**佔領安徽省後,肯定要實施土地改革,按照以往的經驗,凡是實施土地改革的地方,都會宰幾隻雞來嚇猴,不過華東**還是念及李鴻章的香火情,能夠不對李鴻章的親族採取過激手段,還是不要,於是才決定讓李經方到合肥,擔任安徽省軍事管理委員會的顧問,併兼任羅嶽的首席助理,希望李經方能夠勸說李鴻章的親族,積極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千萬別和華東**對着幹。另外李經方的影響力雖遠不及李鴻章,但畢競是李鴻章的長子,在合肥,在安徽地區,還是有份量的人物,因此也可以幫助華東**,儘快的穩定安徽的局面。

李經方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華東**在安徽地區實施他們土地改革,李鴻章的親族肯定是首當其衝,因此也沒有猶豫,立刻乘船趕到合肥上任。而他一到合肥,首先招集李鴻章留在合肥的子女親族,十分鄭重要求他們全力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千萬不要有任何的僥倖之心,更不能有任何反抗華東**的意圖,否則只有死路一條,自己可是救不了他們。

李鴻章的子女親族們總算也是知道這裡面利害,更何況李經方又說得如此嚴重,那還敢心存僥倖,好在田產只是李鴻章留下遺產的一部份,另外還有鉅額的白銀、股票、債券和不動產,在李鴻章死後也都分給子女親族,因此就算是沒有了田產,也能保證富貴一生,何況現在李經方、張佩倫夫婦也算是混進了華東**的政壇,今後對衆人多少也能有個照應,至少保全他們下半輩子平安無事是足可以的,於是也紛紛表示會全力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決不會有隱瞞。

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七章 移交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動(三)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
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七章 移交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動(三)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