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遼西軍馬

大禹治水,九過家門而不入。

在女兒出生後的幾個月裡,宋彪同樣有太多的時間是在外地度過,這段時間裡,他正積極的爲推翻滿清做最後階段的全軍動員和集訓。

宋彪也很想帶着妻子舒萱到遼西的草原去看一看,只是幾次都未能如願,這一次是因爲女兒太小,宋彪只能繼續一個人前往遼西軍牧局視察。

東三省總督府在轄區上的擴張是跟着新軍發展的規模而變化,通過設置遼西、興安盟、呼倫貝爾三大軍牧局,憑藉實力和疏通蒙古旗主、貴族的策略,以及買地、租賃等手段控制着漠南蒙古六盟中的哲裡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基本控制着內蒙古的東部地區,甚至連鐵路也修建到了錫林郭勒盟。

在東三省總督府憑藉實力控制的這些地區中,除赤峰縣是正式劃歸錦州府外,清政府對其他地方是既不承認,也不敢否認。

同樣的,東三省總督府也採取半公開的策略經營管轄南漠東部地區,比如說,遼西軍牧局名義上的本部設在大淩河流域的黑城子,這裡其實是農業墾區,以種植玉米、大豆和蕎麥爲主,真正的軍牧局總部則是在敖漢旗,東北新軍第二騎兵師也駐紮在敖漢旗,錦州至赤峰的鐵路和興安盟至承德的鐵路同樣是在這裡交匯,阜新至敖漢也有一條專線鐵路。

宋彪是直接乘坐火車抵達敖漢旗。此後再乘馬到第二騎兵師的駐地視察。

東北新軍第二騎兵師的師長蕭開桂、教導長蔣肇鑑陪同宋彪在師部駐地周邊騎乘着戰馬巡視一圈,這兩人都是日本陸士中國留學生第二期騎兵科出身。也都是湖北武漢人,因爲學的是騎兵。在湖北新軍中不得重用,在步兵科同學的邀請下很早就轉入東北新軍效力,負責組建第二騎兵團,1907年至1908年先後分批前往法國騎兵官校深造和實習,回國後繼續擔任第二騎兵旅的正副旅長職務,旅升師的同時。第二騎兵旅的教導長卡利波奇夫中校轉任遠東陸士騎兵科教導主任,蔣肇鑑擔任教導長兼參謀官職務,法籍龐戈裡陸軍少校擔任師部顧問。

蕭開桂和蔣肇鑑都是聰明人,在日本時期就有較爲明顯的革命傾向。在蔣方震的引薦之下,兩人也很早就加入了中華革命會和新華會,並嚴格按照宋彪的要求學習法語,輪流派往法國實習騎兵指揮和軍事參謀課程。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新春之時的敖漢旗草原上還殘留着積雪,遠處的山野間依舊白雪皚皚,小河裡流動着清澈的雪水,捲動碎碎的冰雪,草地已經綠了。

遠處有牧民在驅趕着羊羣和牛羣放牧,大約數千只牲畜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看起來就像是宛如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那般的渺小。

遼西軍牧局的聘有來自美國和俄國的顧問團。涉及到牧業、農業、植物學、軍馬培育等多個領域,這幾年間,軍墾系統大範圍推行定牧制和科學的牧場管理機制,引入新型牧草和牧草人工培育改良,對各牧區實施嚴格的輪牧制和混播制,從東三省統一調配飼料,也引入了大量的新牧畜,乳用羊、裘皮羊、半細毛羊、細毛羊、絨山羊、乳用牛和新肉牛的大規模引入正在逐步改變蒙東和東三省的牧業結構,以及總產值。

新牧種、新牧草和飼料的大規模引入在作用上更爲明顯。更爲科學的牧場管理機制則是爲了防止牧場的沙地化。

馳俜在廣袤嫩綠的大草原上,宋彪能夠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我釋放,身上的所有壓力,還有那些沉重的心事都彷彿被拋之腦後。

視野無限遙遠,心胸也隨之豁然開朗,有如能包容天地一般的寬廣。

此一刻裡,他悠然的想,誰說中國不是一個好地方?

宋彪騎乘的是遼西軍牧局正在培育的一種新的挽乘兼用型的中體型戰馬,爲了儘快培育成型所以走了捷徑,直接在新頓河馬和烏珠穆沁馬的基礎上培育出遼西馬的第一代,此後分別用奧爾洛夫快步馬、漢諾威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盎格魯-諾曼底馬進行不同方向的改良,此爲遼西馬的第二代,通過挑選第二代中最優秀的部分,再用於第一代遼西馬交配繁衍,選擇遺傳較爲穩定的優良馬種作爲種馬,以此期望在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快速形成一個穩定的新馬種。

宋彪所騎乘的就是第一代血系的遼西馬,目前總計有六萬多匹,這一代的遼西馬的平均體高在130釐米至155釐米之間,由於遺傳因素的不穩定,相互差別極大,所以並不適合作爲穩定的軍馬,目前只有第二騎兵師在挑選部分使用。

由於此前從俄國遠東軍繼承了數量驚人的新舊頓河馬、奧爾洛夫馬和其他俄國馬,所以整個東北新軍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軍馬還是以頓河馬爲主,蒙古馬和東洋馬爲輔,蒙古馬中則主要挑選烏珠穆沁馬。

在師部周邊的草原上騎乘一番,宋彪對這匹遼西馬的感覺還很不錯,馬步很協調,屬於走馬,騎乘的感覺是很舒服的,人也輕鬆,馬的身高、體型、速度和靈敏性都很好。

他其實也知道這是第二騎兵師和遼西軍牧局百裡挑一選出來的好馬,而且經過嚴格的調教,但總歸能算是本土培育的馬種之一,有這樣的成績就能算是很不錯了。

在草原上轉了一圈,宋彪這就牽回馬頭重返師部,大家也繼續跟着他快馬加鞭的返回。

東北新軍的三大騎兵師各下轄六個團。分別是三個騎兵團,一個預備騎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騎炮兵團。各騎兵團3135人,馬2890匹,輜重團5282人,馬4922匹,輜重馬具3885套,騎炮兵團3130人。馬3110匹……式87mm騎兵型野炮(360公斤,炮管倍徑18倍)36門,其他火炮12門。

加上師部附屬指揮營、輜重營、師部醫院、衛生隊等。全師總計2.25萬人。

規模如此龐大的騎兵師雄踞在敖漢旗,對整個蒙古東部地區的震懾力之大,那是絕對很難想象的,此師既可以北上支援第四騎兵旅,進逼外蒙,也可南下直逼京師,西進則威脅整個內蒙古,繞道可直接殺入山西。

回到師部,宋彪直接去軍牧局的畜牧基地察看,在這裡保留的一萬餘匹遼西馬都是第一代中精挑細選的種馬。其餘新頓河馬、烏珠穆沁馬、奧爾洛夫快步馬、漢諾威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盎格魯-諾曼底馬總計另有1.2萬匹,目前是三大軍牧局中規模最大的種馬培育中心。

這是宋彪第二次到遼西軍牧局的敖漢旗軍馬培育場視察,上次來這裡是兩年前,規模絕對沒有這麼大,在軍牧局局長齊灝和第二騎兵師師長蕭開桂的陪同下,宋彪很有興趣的重新視察一番。

看到如此多的優良戰馬,宋彪心裡充滿了收穫的喜悅,爲了培育出能夠適應東三省、蒙古草原、中國北方地區的優良戰馬,他在這裡投入了重金。也冒了很大的政治和軍事風險佔據此地,現在終於算是看到了一些成果。

整個遼西軍馬培育場的十二個分場沿着敖漢旗的老哈河、孟克河、教來河密集分佈,同時也設有種羊、種牛、牧草培育站,爲本地牧民提供優良牧種、牧草,在老哈河還設有軍墾農場,負責爲周邊地區提供糧食良種,推廣農業生產管理經驗,本地以玉米、大豆、馬鈴薯、紫苜蓿、黑牧草種植爲主,牧業和糧業相互結合,就地提供部分飼料。

宋彪視察的這個軍馬培育場緊鄰第二騎兵師的軍部,也是總站所在地,擁有三千多匹優良種馬。

這些都是可喜可賀的成績啊。

宋彪看着這幾千匹優良種馬在多個分開馬種的圍欄草區裡肆意活動,一眼望去都是各國的名馬,第一代的遼西馬精挑細選了一千兩百匹在這裡作爲種馬,普遍擁有1.4米至1.5米的身高,和西方的軍馬相比還是較矮,體型適中而略寬,具有烏珠穆沁馬和蒙古馬的外形特徵,相比於蒙古馬,體型則相對更爲勻稱一些,毛色以是栗色、棗紅色、騮色、黑色、黃色爲主,很少有其他顏色,爲了頓河馬相互區別,在選色上主要以深色系的黑色、騮色、栗色、棗紅色繼續陪養。

這種馬的馬鬃適中,不如蒙古馬那麼長,和頓河馬的馬鬃相當,但更爲濃厚一些,在馬鬢這一點上,它的美觀度還是很不錯的。

遼西軍牧局的局長齊灝是主管遼西馬培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此的研究和考察是很豐富的,此前被委派在日本和俄國的軍馬培育基地考察學習一年之久。

宋彪不是第一次到遼西軍牧局,對遼西馬的整個培育工作是比較瞭解的,這種體型既不高大,也不優美的遼西馬恰是真正適合中國的好軍馬,適應力強,耐粗耐寒,走馬率高,性格溫和機敏,耐力和速度都是不錯的,負重能力也適中,屬於挽乘兼用的中等體型優良軍馬。

宋彪這麼一眼望去,心裡很是高興,遙想二十年後,他相信全軍都將正式的大規模採納遼西馬,橫掃整個蒙古高原,甚至直逼北方西伯利亞,雄掃中亞。

眼看宋彪心情也很不錯,蕭開桂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和宋彪讚歎道:“總座,咱們新軍現在的軍馬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就是幸苦了咱們軍牧局的齊局長,要是繼續這麼發展十幾年,咱們東北騎兵就鐵定是最威猛的騎兵,一點也不比哥薩克騎兵差。”

宋彪難得露出片刻笑臉,挺滿意的和遼西軍牧局局長齊灝稱讚道:“你這些年在遼西軍牧局確實是乾的很不錯。有目共睹。”

齊灝聽到這樣的稱讚當然很高興,他和蔡鍔都是第三屆的日本陸士騎兵科出身。也是蔡鍔推薦而來,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很奇特的。因爲當時宋彪從俄軍那邊低價接收了幾十萬匹軍馬,正好就委派他先去負責此事,而且辦的非常不錯,後來就一直負責東北新軍的軍馬工作,此後又赴日本進修軍馬培育,再去法德考察這方面的事情。

齊灝從法德考察回來之後給宋彪提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包括在各軍墾局分散培育挽馬等事,後來遼西軍牧局之時,宋彪第一選擇就是讓齊灝負責遼西軍牧局,並且將東北新軍的軍馬培育工作放在該局由齊灝主抓。

東北的馬種培育主要是軍墾系統在負責。以遼西、興安盟、呼倫貝爾三大軍牧局爲主,遼西局任務則是最重和最爲緊迫的,而成績也最顯著。

應該說齊灝在遼西軍牧局局長的位置上乾的是很不錯的,宋彪也很滿意。

宋彪對蕭開桂、蔣肇鑑的工作表現也是滿意的,差別在於責任不同,壓力不一樣,在表揚了齊灝之後,宋彪又很嚴肅的同蕭開桂說道:“能不能和哥薩克騎兵相提並論,恐怕還不是你說兩句就行的,也不是有好軍馬就可以定論的。還是要繼續努力,不能自滿。”

蕭開桂還真是那種容易自滿的人,當即就笑道:“總座,咱們第二騎兵師能不能和哥薩克騎兵比,那不好說,可要說是橫掃關內,那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啊。”

宋彪微微一擡眼簾冷看了蕭開桂一眼,語氣很刺人的問道:“是嗎?”

蕭開桂驚了一下,不敢開口說話了。

宋彪有些遺憾。用手裡的馬鞭輕輕抽打蕭開桂的肩膀,道:“原來你也沒有真正的信心,既無這等自信,何必自負呢!”

“總座……!”

蕭開桂臉色愧紅,不知該如何回答。

陪同在宋彪身邊的參謀副官是陳其採,自從舒方德升任防衛廳的廳長後,新軍秘書處主任的職務就一直是陳其採擔任,新軍上下的日本陸士畢業生很多,陳其採是第一批中成績最佳之班長,在遠東陸士的第一屆參謀科修讀時同樣是第一屆的級長,在蔣雁行、蔡鍔面前佔不得便宜,在蕭開桂等人面前卻是地道的高資歷和學長。

陳其採屬於比較陰沉的那種人,不像舒方德以誠雅著稱,他看着蕭開桂吃虧卻不說話,恭敬而低首的陪在宋彪身後,如果是舒方德在這裡,他肯定要給蕭開桂開脫一番。

蔣肇鑑則和宋彪勸說道:“總座,我等對總座尊崇至尚,豈敢多言,恐過於自信則爲自負。”

宋彪其實對蕭開桂、蔣肇鑑兩人的評價還不錯,他一直覺得蕭開桂是一個能打仗的人,治軍極嚴,所以才能在宋彪這種一貫追求嚴厲治軍的體系中脫穎而出,蔣肇鑑則是一個穩重細心的人。

宋彪對部下們一貫是既要適合敲打,又要多加啓迪,期盼麾下諸軍都能成爲良將之資,就淡淡的評說道:“開桂,將軍的自信來自於對自己和部隊的瞭解,你對自己和部隊有多瞭解,便能有多少自信。自信不足,或者過於自負,那就說明你還不瞭解自己的部隊,和軍中將士們的距離遠了。師長,師長,纔剛開始啊,要堅持我軍之原則,將軍當能上達尊賢,下通禮卒,要和士兵同進退,同吃一碗飯,同睡一個炕,同艱苦,共奮鬥。”

蕭開桂低頭認錯,答道:“總座教訓的是,屬下一定繼續堅持此原則。”

宋彪其實心裡並不清楚蕭開桂能否接受他的這番訓導,最終的檢驗只能是在戰場上,他只是感嘆一聲,遙指前方,道:“去騎炮兵團和輜重團看看吧,你們騎兵團這邊看的次數太多,想必對我準備的也很充分。”

剛被宋彪“溫和”的訓導一番,蕭開桂儘量顯得謙虛本分的答道:“總座,我們全師上下都準備的很充分,絕無半點疏漏,要是有疏漏,我替下面的士兵受罰。”

宋彪贊同他這個態度,道:“好,就這麼辦吧。”

宋彪治軍講究的就是“嚴”、“親”兩個字。強調先有嚴而後有親,他在遠東陸士講課就說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叫做“嚴如師徒。親如父子”,嚴的就要像舊社會的師徒一樣。親的要像父子一般,這就是他所推崇的軍隊上下級關係。

連長對排長,排長對班長,班長對新兵就要像師徒父子一樣,要教導對方,要幫助對方。

東北新軍目前有三大騎兵師和兩個騎兵旅。第一騎兵師部署在錦州,第二騎兵師部署在遼西軍牧局,第三騎兵師部署在吉林,第四騎兵旅部署在呼倫貝爾。第五騎兵旅歸屬軍部直轄。

第一騎兵師、第五騎兵旅的源頭都是在遼陽會戰之前招募的各地馬幫,最早的團長是常萬春,常萬春調至延吉軍墾局擔任局長後,就一直由蔡鍔擔任旅長、師長,此後再一分爲二增編第五騎兵旅。

第二騎兵師、第三騎兵師、第四騎兵旅都是完全新建的騎兵部隊,除了參與圍剿土匪武裝之外並未能經受過戰爭的真正考驗,在整個建成過程中,宋彪只能將幾支部隊和俄軍騎兵旅混編,通過和俄軍騎兵部隊的長期學習、模仿,逐步鍛鍊部隊各級士官。兩年前才正式組編爲第二、第三騎兵旅,旅改師之後,去年底擴編第四騎兵旅。

第二騎兵師在整個過程中一直是以主力的形式編配,人員都是精挑細選過的,歷次軍事演習和集訓中的成績都不弱給第一騎兵師很多,比其他三支騎兵部隊要好一些,素來自稱是絕不比第一騎兵師差的東北騎軍主力。

宋彪去騎炮兵團和輜重團視察一番,很嚴厲挑了一些問題,但也沒有過多的苛責蕭蔣二人。

大戰在即。此時還是要以安將爲上,平時要求嚴厲,用時親信,或者平時親信,用時嚴厲,這兩個策略都是御將之常理,所謂“親信”,這裡的意思是取詞根原意的“親近信任”。

宋彪此次過來是要視察部隊即將在這幾天舉行的軍事演習,按照宋彪的設計是要實施跨區千里的機動大作戰,一路行軍演練,同時涉及到攻佔小城、包圍作戰、分割作戰、設立陣地攔截四個戰術演習。

因爲第二騎兵師的作戰任務就是要遠距離的跨區大作戰,作戰範圍廣泛,以向蒙古高原和山西、陝西地區進逼爲主,對丘陵、戈壁都要有適應能力。

這一次的演習時間長達半個月,也是第二騎兵師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演習,配合演習的單位有興安盟、遼西軍牧局的各巡防支隊和第一、第三步兵師。

這個演習對宋彪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現在以第一、第二、第三、第五步兵師和第一騎兵師、第一炮兵旅、第二炮兵旅直接插入京師,擊潰北洋軍的把握幾乎是100%,真正的問題就在於第二騎兵師能否繞道六百公里的路程奪取張家口,再從張家口南下,控制從張家口到石家莊的地區,以及兩個鐵路咽喉之地,扼殺滿清向西和武昌撤退的路徑。

只要第二步兵師完成這個任務,清王朝的滅亡是非常快的,而宋彪也將直接控制河北和山西,後面就可以用十萬巡防軍配合三個主力步兵師南下,佔領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最後進取江浙、湖廣,至此,他就可以建立真正的中華帝國。

考慮東北新軍和東三省巡防軍還要保留大量主力部隊提防日俄兩國,宋彪只能拿出一半的實力對付清政府和各省新軍,他打下江浙和湖廣之後就必須暫停向前的攻勢,只要剩下的各省保持穩定,他就願意鳴金收兵,以後再想辦法對付兩廣、四川、雲貴和陝甘寧,陝西還好說,其他的地方真心不好對付,也沒有必要立刻對付。

等他雄踞大部分的省之後,就地抽調新兵練軍,手裡真正握有五十萬鐵軍,那時纔是他一統全國的時刻,其實也就是再等三年的時間而已,乘着一戰收拾國內各種不聽話的逆賊,特別是外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區。

所有這一切都基於一點,那就是蕭開桂的第二騎兵師必須繞道張家口打到石家莊。

宋彪對這個事情信心真的不是很高很高,他有時候也後悔當初沒有讓蔡鍔、吳祿貞的第一騎兵師坐鎮遼西,現在後悔也來不及。

所以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65章 和談第54章 戰爭財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234章 201工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18章 婉婷第179章 屠滿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23章 自由價更高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50章 大蕭條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16章 汪兆銘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33章 摩薩臺第246章 文萊第127章第54章 戰爭財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49章 還治其身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83章 有炮無彈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6章 彌天大謊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163章 楊鐵生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
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65章 和談第54章 戰爭財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234章 201工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18章 婉婷第179章 屠滿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23章 自由價更高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50章 大蕭條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16章 汪兆銘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33章 摩薩臺第246章 文萊第127章第54章 戰爭財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49章 還治其身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83章 有炮無彈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6章 彌天大謊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163章 楊鐵生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