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

雖然帝國總理顧維鈞也一起前來迎接御駕,但在回中央宮的路上,宋皇帝並沒有和這位總理有太多的交談。

在帝國建國三十週年慶典即將到來之際,憑藉光復黨領先的支持率和個人的聲望,顧維鈞即將會很輕鬆的完成自己的第三屆總理大臣的連任競選。

這讓顧維鈞有很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進行帝國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工作,在上半年,他已經爲此召開了數十場研討會,大致制定了七五計劃的整體規劃。

按照顧維鈞總理的設想,新的七五計劃將繼續圍繞教育和科技做工作,在六五計劃的基礎上可能要適當減少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要減少國有資產的比例,因爲軍費開支是無可避免的還要繼續增加和維持下去,中央政府的開支正處於連續兩年的赤字狀態,爲了保障帝國教育和科研的繼續推動,減少固定的公共基礎建設,出售一部分政府資產以維持政府財政平衡是唯一的選擇。

在皇帝回到中央宮後,顧維鈞總理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向皇帝解釋他的決定和未來的七五計劃及政策。

回到中央宮的辦公廳裡,宋皇帝在坐下來之後就從顧維鈞總理手中得到了這份七五計劃的擬定稿,他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大致翻看一遍,並沒有太多的疑問。

對於顧維鈞總理試圖保持中央政府財政開支平衡的努力,宋彪整體上是認可和支持的,畢竟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帝國還可能繼續同德國開戰,那將是更大規模的軍事開支。

如果中央政府的財政狀況在現階段就已經無法維持,後面恐怕只會更加困難。

在將這份七五計劃的擬定稿翻看一遍後。宋彪將草稿合起來,爲自己點了一根雪茄,淡淡而平靜的抽了片刻,在腦海裡思索着一些更爲重要的細節。

顧維鈞的七五計劃在整體上是非常清晰和簡單的,也是一貫的,那就是繼續強調高等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強調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將冶金、機械、電氣、電子、汽車、航空、船舶、化工、軍工九個產業作爲帝國經濟的長期支柱來維持和發展。

和六五計劃不同之處就在於國家基礎工程投入的減少,將電子工業的重要性提高到航空和船舶工業之前。將汽車工業的重要性也提升上來。

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冶金、機械、電氣大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長期的國策,這三點決定了帝國的根基,而新增的電子則也是帝國繼續維持強盛發展的根基之一。

宋彪簡單的思考了一段時間後。用紅色的鋼筆在這九個產業的排序上了一些調整,將化工調整到電子之後,將汽車重新調整回船舶之後。

關於顧維鈞提出的“繼續加強帝國中高等專科職業教育,加強帝國大學教育和普及教育”政策的排序,宋彪在短暫的權衡之後,還是按照五五計劃時期的排序,將普及教育調整到“中高等專科職業教育”之前。並且將名稱改爲“國民基礎教育”。

在國家級的這種規劃中,每一個詞的順序都是整體政策的真實寫照。

對帝國這樣強調工業強國地位的世界大國而言,中高等專科職業教育是帝國教育的核心支柱,但是。國民基礎教育才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根基,纔是帝國教育的根基,這一點在過去的六五計劃中有所爭執。

這是錯誤的。

宋彪覺得有必要重新調整六五計劃中過於強調專科教育的這種錯誤,他將先改正的幾頁擬定稿駁回。重新讓顧維鈞再看一遍他的意見,並繼續用紅筆在後面的計劃稿中做出一些新的修訂。

如果顧維鈞堅持。他可以不理會皇帝的意見,因爲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身爲帝國總理的權力,但他並不可能蠢到這種地步。

顧維鈞謹小慎微的思索着皇帝的調整意見,他並不想做出任何反駁,但對於汽車工業的地位調整,心裡還是有着很多詫異。

щшш◆ttkan◆c○

國內對於汽車工業的發展正存在着一種井噴式的需求,這裡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人對成爲世界第一汽車工業國的普遍期待,以及這個產業背後所能拉動的巨量經濟,人們熱烈的討論着這一切,並且格外期待它能成爲帝國工業的支柱,成爲帝國作爲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標誌物。

顧維鈞在七五計劃中如此高的提高汽車工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只是國內民情的體現。

宋彪卻並不如此考慮問題,在他看來,帝國人口衆多,如果要向美國那樣發展成一個汽車王國,對燃油的消耗,對公路資源的佔用都將是非常可怕,那將意味着帝國70%以上的城市都要推翻重建。

他並不願意見到這樣的一幕。

顧維鈞沒有急於提出異議,而是靜靜的等待皇帝將剩下來的部分都看完。

宋彪也很有耐心的將七五計劃仔細看了一遍,在數十個地方都做出了大量的修改和標註,特別是對本屆內閣考慮的一個特殊法案——《人口平衡法案》,做了百餘字的批註。

帝國從四五計劃引入人口平衡理論,就當前國家整體疆域資源做出推論,認爲帝國合適的人口總量應該就是在5億左右,最高不適宜超過8億,通過輿論的宣傳,希望國民保證正常的每個家庭一對子女的生育規劃。

到了五五計劃期間,帝國中央內閣已經正式推出一系列的人口平衡方案,對國民義務教育和社會醫療的指標進行限制,對超過一對子女的家庭給予一定的限制,對接受節育手術的婦女給予特殊的醫療補助,對於只有一個子女的家庭給予更多的醫療、教育扶持。

六五期間,隨着節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相關醫藥領域研究的新投入,帝國中央內閣開始更爲嚴格的控制人口的超生。而在七五計劃中,顧維鈞打算推動新的《人口平衡法案》,對超過2個子女的家庭徵收額外的公共稅,對僅有一個子女的家庭則免徵部分稅收,其指導原則是子女越多的家庭,就必須對國民義務教育和公共醫療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一法案在醞釀期間就已經遭到了反對黨派的嚴厲批評,普遍認爲子女越多的家庭越趨於貧困,而大多數的多子女家庭都集中在農村地區,宋教仁的民主黨認爲加強農村教育是減少農村人口超標的主要方式。而對這些已經陷入貧困的家庭徵收更多稅收則是不人道和反社會的選擇。

對此,宋彪選擇繼續支持執政黨的方案。

對於帝國的人口問題,宋彪一直以來都維持較爲強硬的態度,但是皇室本身就嚴重違反了社會輿論觀念,皇室的子女之多。在帝國內部本身就屬於典型的超平衡情況。

即便如此,宋彪還是支持新的政策。

從某些方面而言,皇室子女的增多基本是在四五之前,可以理解爲皇室和皇帝此前也未曾有過這方面的考慮,而現在則認識到了這一點,這是內廷總署和親皇派媒體的解釋。

由於皇帝和皇室在帝國內的特殊地位,目前還沒有哪些政治力量敢於以皇室爲反面典型來批評執政黨的人口政策。但在經濟和戰爭政策上基本無法反駁執政黨的情況下,人口問題確實是反對黨派集中攻擊和辯駁光復黨的焦點。

宋彪還沒有見到內閣即將提交的《人口平衡法案》的草案,但對於顧維鈞內閣所提倡的幾點原則,他還是支持的。不管國民家庭是否貧困,子女增多必然增加政府財政負擔,劫富濟貧並不是政府的工作,自己造成國家財政負擔增加。就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果不堅持這一看似不人道的公平原則,帝國的人口問題就不可能真正有效的限制住。對於一個民主國家,想要實施TG那種強制的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是不可能的,強制稅收政策是民主國家唯一的手段。

不可否認,隨着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帝國的人口出生率會逐步的自然下降,但那至少是二十年後的事情,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國民還是沒有接受過完整教育,在帝國40歲以下的公民中,目前只有42%的人口接受過九年制國民義務教育,在帝國25歲以下的公民中,則有87%接受了十二年制國民義務教育。

從數據上來分析,帝國人口生育想要達到自然的平衡狀態,至少還有十五年左右的時間,但是考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很緩慢的,絕對不止二十年。

如果在七五期間不出臺更爲嚴厲的國策進行制約,帝國在這二十年間的新增人口將可能達到4億之多,在1970年就將突破9億人口,而帝國長期的目標是希望在1970年達到8億人口的上限,並在其後的30年間持續穩定在這一規模。

以帝國目前接近200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如果能將人口總量長期保持在8億規模,那對中央政府而言將是一個長期的利好消息。

將顧維鈞內閣此次提交的75計劃完成審閱一番,宋彪最爲關注的就是人口政策,他將審閱後的草稿返還給顧維鈞,強調道:“對於人口政策的爭論,內閣方面不應該有任何的遲疑,甚至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這一規劃,與其和輿論對撞,同反對黨在這個問題上大打口水仗,不如成立專門的人口政策委員會,積極定期舉行記者會,同媒體展開主動的溝通,引導媒體和社會輿論的支持,帝國人口不應該無限制的擴大下去,正如我們所強調的平衡理論一樣,政府應該履行的責任很簡單,在國家人口出生率過高時就要遏制出生的增長,在人口出生率過低時則要刺激出生的增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期穩定。”

顧維鈞默默點頭同意,贊同道:“陛下聖明。”

宋彪思考片刻,將抽了一半的雪茄擱置在旁邊,問顧維鈞道:“你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顧維鈞想了想,提道:“關於汽車工業的發展序位問題。陛下是否有其他的考慮?”

宋彪嗯了一聲,答道:“汽車產業當然是很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但對帝國而言,我們人口衆多,如果人人都有一輛轎車,帝國的國家基礎設施幾乎都要面臨重建的必要性,從長遠來看,我們對石油的需求也會成爲國家安全隱患的因素。帝國疆域遼闊,人口衆多。這就決定帝國更應該側重鐵路、航運、航空、電氣化公交系統的發展,而不是汽車工業的發展,當然,我們仍然有必要對汽車工業投入很多的支持,但就重要性而言。我們更應該側重於鐵路,以及鐵路系統的地鐵、城市軌道鐵路的發展。客觀來說,我們更應該鼓勵國民多乘坐鐵路,國家給予鐵路公司更多的補助,降低國民乘坐鐵路的開銷,爲鐵路建設提供更多的有利條件,支持城市軌道和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冶金、機械、電氣、電子、化工是基礎工業。它們決定帝國工業的整體水平,而對於汽車工業,我們支持的同時也要採取一定程度的限制,可以考慮徵收燃油稅。用這部分稅收維持帝國公路系統的建設。”

顧維鈞短暫的考慮片刻,感覺自己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遭遇比較大的國民壓力,因爲國民渴望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汽車大國,其實他也有這樣的熱情。

當然。不管他在帝國之中的政治威信高到何種程度,他也沒有挑戰皇帝權威的實力。

顧維鈞很清楚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同皇帝進行爭論的必要性。也沒有這樣的基礎,他只能默認皇帝的批覆,答道:“皇上聖明,思慮極遠,非臣等可企及也。”

宋彪並不在意顧維鈞的態度,他繼續思考了片刻,同顧維鈞繼續提議道:“關於政府減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問題,我認爲是合適的,但這並不意味着國家要減少這方面的投入,可以採取一定程度的政策優惠,鼓勵商業機構在道路、電力、水利系統的投資。中央政府在國內的一些資產,在合適的價位可以持續出售,保證政府財政的穩定,以避免政府財政開支在後續還有新增的擴大可能性,不管怎麼說,目前的國際環境還是很複雜的。”

顧維鈞倒是明白這點提醒,這意味着中日戰爭不僅還會繼續維持下去,帝國還有可能向蘇聯開戰,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顧維鈞也確實支持帝國乘火打劫,乘機佔領哈薩克地區。

顧維鈞身爲帝國總理大臣和中央國防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實際上還是未能深入到帝**事領域的核心區域,他並不知道帝國真正有可能出兵打擊的目標是納粹德國,即便他很清楚長遠時間內對帝國威脅最大的國家就是蘇聯和納粹德國。

在短暫的考慮一段時間後,顧維鈞忽然提及一個七五計劃中並未涉及的議案,同宋皇帝詢問道:“陛下,關於女娼定性的問題,您如何看待?”

“哦,這個問題啊?”

宋彪有點意外,他倒是沒有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

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帝國一直沒有在法律上確認性服務是否合法,既沒有出臺法律確認性服務違法,也沒有明確非法,光復黨內部對此的爭論比較大,總體上各黨派都相對較爲保守,希望是能出臺法律確認非法,但是完全禁止的可能性也很低。

這個問題就和賭博一樣。

帝國沒有在憲法上明確這一點,而是將這一法律詮釋權下放給各省議會,帝國的一個指導方針是大額賭博和非公開行業的非法賭博違法,像上海、廣東、廣西、香港都立法承認賭博爲特殊許可行業,允許商業機構公開運營,但在絕大多數的內地省,賭博是不合法的。

內地省,目前只有陝西、雲南承認賭博合法,實際上,這種佈局也是帝國中央內部協調的結果,也就是允許一部分地區保持賭場行業,大部分地區禁止公開賭博,對於非法賭博則抓的很嚴厲。

光復黨畢竟和G黨不一樣。

娼妓這個事情,你說非法,似乎於情於理都不合適。你說合法,那更不合適。

宋彪是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仔細斟酌一番後,同顧維鈞道:“如果憲法未有明確條文規定,那就和賭博行業一樣,繼續下放給各省處置吧,但還是要和各省議會保持溝通,儘量協調,儘可能的限制。局部地區保持一部分的開放和合法管理是可以的。佈局上要合理……但也可以採取不同的政策,什麼情況下合法,什麼情況下不合法,合法如何管理,不合法如何懲治。這些都可以由省議會負責。”

顧維鈞則追問道:“若是下放地方各省自決,不知北京府當如何處置?”

宋彪想了想,道:“天津合法,北京不合法,河北暫時不予投票公決。”

顧維鈞點頭默認這一處置,這基本上和賭博立法的情況差不多,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府相互協調。天津允許博彩業在限定範圍內合法,而北京和河北則不合法,此次則是河北省處於中間狀態,不急於確認娼妓業是否合法一事。

娼妓業和博彩業不同。

賭博這種事。小賭是國情,不會抓,大賭可以去合法地區公開賭博,這是定期需求。可以計劃,而嫖娼這種事大多數都是突發事件。不可能說北京客戶臨時想要嫖一下,還得坐車去天津買單。

法律就是這樣。

一個法律是否能夠有效推行,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是否貼近生活,合乎民情。

從整體來看,學生運動對賭博業是比較冷漠的,但是性產業則是非常排斥和反對的,很可能會在各地掀起非常大的遊行,但那又會怎麼樣呢?

宋皇帝顯然並不在意這樣的問題,屆時總會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從這個很小的細節上似乎就能看出帝國的特徵,就像是從一個人的毛孔中發現整個身體的特徵,帝國就是這樣,已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帝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最重要的一點是帝國比世界上任何人所預想的都要更加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幾天之前,帝國剛在西北完成了氫彈的小型化試驗,這意味着帝國的D-10彈道導彈已經可以裝備核彈頭,兩年之後,帝國在庫爾曼斯坦的秘密軍事基地就將具備對柏林發起核導彈攻擊的能力。

當那一天到來,帝國在亞盟之主的席位上就可以對所有亞盟成員國給予核庇護的實力,並且將自己的核基地擴散到整個亞洲,帝國也將擁有毀滅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

帝國並不能阻止美國在未來二十年中擁有相同的實力,所以,對美國發展核遏制將會成爲新的國家戰略任務。

對於這樣的任務,宋皇帝倒是更樂意和美國保持泛太平洋的盟友關係,通過金融和經濟上的控制,遏制美國,使得美國只能長期的作爲中華帝國的合作國,並且處於一種長期被中國牽制的狀態中。

至少在未來的五年裡,他並不希望美國參戰。

因爲中國可以,也有實力獨立結束這場戰爭,將蘇聯和納粹德國同時消滅在陰霾之中,並且保留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讓他們處於封閉的狀態中。

甚至保留蘇聯也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如果蘇聯在戰後致力於發展核武器,那對中國而言就真的很糟糕了,這纔是宋彪堅決要消滅蘇聯的原因。

他淡定的坐在椅子裡思考着這一切。

他已經有點蒼老了。

只是關於他腦海中精密計算和推演的那一切,又有誰能夠明白。

顧維鈞似乎得到了所有的答案,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想要起身告辭,但在臨行之前還是同宋皇帝詢問道:“陛下,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沒有……!”

宋彪簡短的回答一句,隨即在腦海裡構思出另外一個議題,就在顧維鈞準備躬身行禮再離開之前,他忽然看向顧維鈞,問道:“顧總理,在你心中,未來二十年後的中國應該是什麼樣子?”

“這?”

顧維鈞一時不知道該如何的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太突然了,超乎了他的預料之外。

宋彪也知道這個問題提到很是倉促,但還是追問道:“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顧維鈞謹慎的想了片刻,答道:“偶爾會想過。”

宋彪並沒有立刻聽到答案的計劃。至少不期望在此時就能聽到一個完整的答案,他和顧維鈞吩咐道:“回去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在國會做這樣的一個報告,然後……我們或許應該讓所有人都參與到這個討論中,再然後的話,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答案系統的考慮一下,考慮一下真正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計劃都應該是什麼樣子,你知道的,我們應該將視線看的更遠一些。遠到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之久。”

顧維鈞不能違背這樣的提議,謹慎的答道:“皇上聖明,臣下回去之後就立刻辦理此事。”

宋彪微微頷首。

他開始有點期待這件事了。

他覺得可以讓每個國民都參與到這樣的大討論中。或許就能在這種討論中,找到一個帝國的前進方向。

在向別人提問的同時,他也在和自己詢問這個問題。

他的答案或許會顯得非常簡單,那就是在帝國的推動下,世界科技大約可以有十年的提前進步,甚至是十五年,二十年。正如帝國在計算機和半導體電子領域的推動一樣。

其實一切都可以發展的更快,只需要一個有決心和實力的啓動,帝國在這個領域以國家意志和計劃的長期努力絕對不是一家或者十幾家商業公司能媲美的。

在半導體基礎研究領域,帝國現在基本接近另一個時代六十年末期的水平。但是很多工作依然需要時間去逐步的完成,在軟件、系統、微型處理器領域,帝國也只是接近六十年代初期的狀況。

現在,大型\中型商用計算機已經開始出現在國內商品市場。未來五年內,或者是十年內。適合個人和中小企業用戶的微型計算機也將出現,至少在東導公司的實驗室裡,這樣的產品正在積極的推進和研製中。

在禁令開放的這幾年間,以及在未來十年間,計算機將會徹底改變整個帝國,在證券業、金融業,在中國聯合證券交易所,在中國國家銀行,在帝國財政部,在國家圖書館,在中央最高法院,在中央軍部,在皇帝級戰列艦,在遠東級航空母艦,在……很多領域,計算機已經開始承擔着大量的計算和統計工作。

計算機不再單純是帝國科研機構和軍事單位的秘密武器,它被允許在授權的領域內使用,當這一浪潮逐漸推動到戰爭結束後,帝國的計算機將允許對國外出售,國內外市場的大量禁令都會徹底開放,在20世紀的50年代,帝國就將構建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在宋彪的心中,他所希望看到的二十年後的中國,五十年後的中國將截然不同於那個同樣處於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國,他所希望的中華帝國必須是一個長久的世界工業頂級強國,同時也擁有影響世界的金融實權。

他並不幻想像英國那樣,除了金融和軍工業,其他產業都陷於崩潰。

原因很簡單,這樣的世界霸主註定不會長久。

這就意味着中國在很長的時期內必須確保國內工業的發展和優勢,確保中國作爲世界工業強國所需要的一切資源和政策。

中國人應該踏踏實實的生產那些產品,同時保證金融產業的穩定和領導地位,以及整體的均衡發展,籍此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不是單純依靠中圓的世界霸主地位去維持帝國的繁榮。

如果要實現這一點,最爲關鍵的就是制定一個有利於中國這一目標的國際環境和新秩序。

總之,均衡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側重工業,但同時賦予金融產業更寬闊的空間,側重軍事,同時賦予外務工作的實權和聯縱的手段,帝國要麼不做世界霸主,要做就當是一萬年那麼久。

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209章 漢武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78章 整編師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40章 沈旦堡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01章 王永江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274章 中圓第99章 舊部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09章 漢武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8章 學霸之子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80章 蜀道難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36章 彌天大謊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
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209章 漢武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78章 整編師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40章 沈旦堡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01章 王永江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274章 中圓第99章 舊部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09章 漢武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8章 學霸之子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80章 蜀道難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36章 彌天大謊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