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

“四郎,這次我們把忠順王和大明宮裡的那位給得罪大了。”

騎在馬上,李公亮左右看了一圈,看到徐天德、常豫春、符友德、封國勝、韓振等人護在周圍,左右並無外人,便低聲對劉玄說道。

“是的,我們這次壞了他們的好事,讓點檢九邊順利完成,聖上也能繼續往下輪換侍衛軍了。只是你我,倒是小瞧了對手,差點誤了事。”

“是我有些輕敵了。沒想到他們這般狠心膽大,也沒有想到九邊軍鎮中還有如此願意死心塌地爲他們賣命的人。真要是讓他們得逞了,欽差皇事有失,九邊軍鎮涉及到謀逆大案,聖上真不好此時開口輪換侍衛軍。等這無頭案釐清,再行輪換,又不知過了幾年,中間又起了什麼波瀾。倒是四郎你當機立斷,直接把於子斐等人報了個盡忠殉職。有馬賊襲擾欽差和官軍,九邊軍鎮頂了天只是失職,比成建制的謀逆要強萬倍。”

“所以說,有時候這陰謀詭計不要求多麼足智多謀,只要夠心狠,敢下手就好了。”

“這次李某受教了。我以前一直認爲只要智謀夠高,就能識破各種陰謀詭計,定國安邦。可那曾想真遇上事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不僅得多謀,還得心狠手毒。”

“哈哈,重明莫要着相了。你閒暇不是喜歡打麻雀牌嗎?其實這暗中對弈,跟打牌是一樣。猜測他人的心思是一種,算計他人的手段也是一種,但關鍵是要看自己的手裡有什麼牌,這纔是本,其餘都只是出牌的技巧了。好牌有好牌的出法,壞牌有壞牌的出法,爲的都是要贏牌。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有,一手爛牌打成天牌的也有。鬥得只不過是勢和術,斗的都是人心。”

“是的,鬥得只是勢和術。而今大勢在當今聖上,忠順王只能玩玩術,玩得好還能阻緩這大勢一二,要是玩得不好,只怕要屍骨無存。”

“重明,不能這麼想。而今大勢確實在聖上,可大明宮的餘勢猶在。只要太上皇在位一日,這天下大勢永遠都是四分對六分,聖上總是隻能拿到那六分。而那四分雖然對抗不了聖上,但只需分出少許來,就能將我們碾成粉末。”

“四郎說得沒錯。忠順王府和大明宮對聖上是無可奈何,但對於我們這些螻蟻,確實能是視之爲草芥。四郎,想必你已經定好脫身之計了吧。”

“想得差不多了。既然捅了個大窟窿,不如再捅大些。漠北的這些事都是醃舍事,擺不到桌面上去,那邊要下手只怕要另尋藉口。我與其等他們找茬,還不如主動些。”

“哈哈,我就知道四郎早有定計了。且看你的好戲。”

“重明你不慌嗎?”

“我慌什麼?有王太尉和你這個狀元郎頂在上面,天塌下來也是先壓到你們頭上。”

“你倒真看得開。”劉玄指着李公亮忍不住搖頭笑道。

到了蕭風關,王子騰傳下令來,天色不早了,一行人就在這裡休息,明日再啓程。

這次南下,有錫林軍、德寧軍、歸化軍相繼護送,一千多兵馬,真算得上是固如金湯。到了這蕭風關,德寧軍和錫林軍各自歸建,只留下了歸化軍。雖然只有五百人了,但這裡也進入陰山行省腹地,州縣營寨密集。王子騰又早早發了欽差滾單,調了山南防禦使的兵馬過來護送,所以也不急着日夜兼程地趕路。且經過一串的事變,王子騰、薛蟠、賈璉都是身心皆疲,需要更多的歇息時間來恢復。

安置好王子騰、薛蟠、賈璉等人後,劉玄與李公亮在徐天德四人的陪伴下,興致勃勃地遊歷起這陰山第一關。

“四郎,你看這蕭風關扼鎖陰山南北,地勢雖然不險要,但位置確實極爲緊要。”

“重明說得沒錯。這蕭風關就是位置要緊,更是漠南漠北之間最大的集市。南下北上的商旅彙集在這裡,有的直接就在這裡交易貨品。”

“是的,這就是前周傳下來的抽稅貨棧制。各軍鎮負責轄區的商路安全,從溫欽查、伊爾利、貴霜海都三汗國進來的商隊,以及中原出關的商號商隊,都從中按例抽取貨品做稅賦,存於軍鎮各自倉庫中。域外商隊可以就地用他們的貨品換取倉庫中取自中原商行的貨品,省卻一段路程。中原商行再用糧草輜重去換取倉庫裡那些域外的貨品回來。加上各商路的驛站和營寨皆由各軍鎮負責,商旅來往,吃住用度全在驛站和營寨裡。有收益,自然就能維持得好,驛站營寨維持得越好,這商路就越繁華,各軍鎮也越安穩,不愁補給。”

“重明說的這些極對,正是這抽稅貨棧制如此有效,前周實行了數百年,不斷加以完善,我大秦又延續至今。可惜啊。”

“四郎你可惜什麼?”

“前周是制定不少好規矩,可是再好的規矩,時日一久就會腐僵生弊端。前周氣運盡失,看似外有強敵入侵,內有民亂生患。其實是那具龐大的身軀有了重病,內外交加,就倒在了地上。大秦傳嗣大寶,原本可以改變這些積弊,再造血肉肌骨。可惜,可惜,痛失了這大好機會。”

“哈哈,四郎還說我尖銳狷激,你也差不離。”李公亮笑罷後左右看了一圈,這才低聲道:“前周太宗皇帝一統天下,南下交趾,北逐冰海,拓疆十萬裡,遠勝漢唐,得位何其正,這纔有大周國祚五百年。我大秦太祖以駙馬之位傳嗣前周鹿鼎,有些勉強啊。爲了安撫四海,綏靖地方,這才把那些地方豪強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後爲了制衡這些開國勳爵世家,不僅扶植九邊的淮西、燕趙軍將世家,還大開科舉,廣錄進士儒生,文武兼納。六十年,這才把那四王八公十二侯磨到今日這個地步。”

“重明,開國勳爵世家跟大明宮那位一樣,早晚都是皇陵的一抔黃土。”

李公亮低聲接了一句,“試看明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是士大夫共天下,還是文武並用,垂拱而治天下?”

“再或許如四郎所說的天下人之天下?”李公亮補了一句。

多謝書友:書友20170421173608164,任他隨聚隨分,周密·科旭,陳二生,書友15092322 3018919的打賞,也多謝諸位書友的收藏投票!特殊時期,大家多多保重,身體健康第一!

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
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