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嫁妝

袁訓和差人們匆匆就走,臨走前,他站在滴水榴下面,雖沒有回身,那身影也給人無盡的威懾:“有敢胡鬧的,我候着她!”

把這句話說過,才真的是走了。

他甚至來不及去和寶珠告辭,但這句話也沒有丟下。寶珠在房裡對衛氏道:“你看,還說他好,這還不足夠兇嗎?”

衛氏笑吟吟:“姑娘,你又撒嬌上來。”寶珠丟下奶媽往房中去,又見到紅花閃着星星眼,一個人拿着個稱銀子的戥子,唸叨道:“嘿嘿,一塊,又一塊,”

寶珠就叫她:“紅花兒,快掉進去了,小心出不來。”自打簾進房翻個白眼兒,這下子紅花越發要說姑爺好,姑爺妙,姑爺真是呱呱叫。

紅花小小聲答應一下,候着寶珠進去才用自己能聽到的嗓音回話:“紅花沒掉錢眼裡。”繼續數銀子,繼續星星眼。

外面哭聲又大作:“我嫡親的老太太,呃兒呀……”打咯。

張氏還沒有走,惱火地進去:“我說姨太太,我代你把四姑爺找回來,你對着他哭可好不好?”眼前沒有了那個什麼哪山裡鑽出來的四姑爺,餘下滿院子女眷,還有一個餘伯南可以當成沒有,方姨媽膽氣上來,她是要拼命的,不拼一下怎麼甘心。

大哭道:“老太太呀,你這是讓小輩欺負了吧!這是哪門子的姑爺,這麼的兇!老太太不在,他就敢攆親戚走!我的親老太太呀,這姑爺可還沒有成親吶,就敢這麼的橫!”

寶珠在房中聽到,也心中暗想,發作的倒是正確。只是這橫字也有幾分道理,對孔管家太兇了些。

孔青是看着三姐妹長大,就像紅花是半陪半在姑娘身邊長大,早就不當他們是下人看。

雖說對方姨太太這種人,是要橫一些。對別人橫,簡直是對不起他們這樣人。可寶珠再想想,家裡還有祖母在,祖母素來拿表兇當成寶,寶珠早看出來了,但二嬸呢,三嬸兒呢,還有大姐姐。三姐姐是個不多這種心的人,但大姐姐最喜歡當家,回來有下人們搬弄幾句,豈不是要惱?

外面又哭:“這個兇姑爺呀,不把老太太的老人當人看,偏這個老人,也聽他的。”

孔青啼笑皆非,就知道說的是自己,暗想,這關你什麼事!

寶珠也在房中悄罵,這關你什麼事!

寶珠不好出去和姨太太對嘴,紅花也惱了,甩開腳丫子跑出去,小臉兒上兇相出來:“哎!我說你快走吧,鐘點兒可越過越少了,再不走,紅花送你去太子府上見我們姑爺,到了那裡,你好好的哭吧。”

再很想顯擺一下自己去過太子府上,紅花眨眼睛回想:“太子府上你去過沒有,門外面石獅子有你幾個人重,可以壓死你……。”

“紅花!”寶珠在房中斥責,廢話多。

紅花笑嘻嘻:“我送銀子的,就回去。”把銀子交給孔青,她笑容太過燦爛,就是孔青也打趣她:“紅花今天賺了錢,要請客。”紅花眉頭一揚:“沒問題。”因這兩句交談,紅花又想出幾句難聽的話,怕一會兒丟下來記不得,急忙忙地對方姨媽母女道:“姨太太,你這樣的人,要多有幾家多好。”

說過,趾高氣揚進去。

孔青又讓逗笑,低下頭吭吭兩聲。

寶珠在房裡卻惱了,見紅花進來,沉下臉:“讓你進來,你還多話!她都要走的人了,以後自己尋生活,讓她哭吧,哪裡就顯得到你!再不好,還有老太太在,又有管家。再不行,尋你的兇姑爺去,太不象話,一邊兒跪着去!”

紅花才興上頭,就老實跪着去認錯去了。

但她跪着,也是眉開眼笑。她的本金銀子又多出來了……

紅花的話好似火上澆油,外面拼命的人更嚎聲大作:“老太太呀老太太呀,這家裡的人全沒王法上來,我和明珠走了,你可怎麼辦呀?”

跟邵氏的人也正忙着搬弄:“好不好的,姨太太是二奶奶的親戚,就是攆,也是二奶奶自己說,四姑爺說也就罷了,紅花算什麼,又跑出來!”

但聽到寶珠惱怒讓紅花罰跪去,下面的話纔此時不說,但準備等下回房去說。

邵氏正喜歡,就聽不進去這樣的話。她又怕事又知道姐姐不對,有人幫忙攆,不要她出面,不是正好,還代她出錢。道:“沒事兒,我看這姑爺很好。”

見張氏進去幫着攆人,邵氏也進去了,去勸:“姐姐,你出去以後,我和掌珠會去看你的。”

“呸!”方姨媽今天放潑,啐了邵氏一臉唾沫星子。

有時候又要當好人,又心裡怯,一般吃虧比較大。

邵氏本就是這樣的人,就是沒料到她的親姐姐此時在拼命,十分的撒潑。

跟邵氏的人就不依,又親眼見到方姨媽讓四姑爺給拿下來,進來兩個就罵:“什麼東西,還不攆了走!”

方姨媽滿面通紅,是燒出來的,和他們對罵。方明珠見他們罵母親,攢足了勁,對着其中一個人撞去,罵道:“我讓你罵!”

孔青在旁邊,在亂勁兒中也很小心,上前一步用手在方明珠撞來的肩頭上一撥,方明珠轉了個方向,一腦袋把正叉腰和張氏對罵的方姨媽撞倒在地。

“哎喲!”

大家才說:“該!”

方姨媽倒地就暈,嘴裡嚷着:“我要死了,我要死了!”邵氏急了,忙去拉她:“你不能訛我們。”張氏就扯邵氏,嘴裡罵的什麼也顧不上:“別理這老娼婦!”玉珠聽到鬧成這樣,是清靜不成,帶着青花過來。青花也是個淘氣的,見方明珠正對着張氏裙子上吐口水,躥進房去,大罵:“方表姑娘你敢!”

玉珠也見到,生氣地道:“什麼方表姑娘!這院子就這麼大,你沒聽到四姑爺才說的話,這親,他不認!”

咦?玉珠雖愛清靜,卻不是笨人。她疑惑的腦袋轉不動,四妹夫不認親?他……玉珠雖然不想用方姨媽才說過的話,可心裡這句還是蹦出來,四妹夫又算什麼,他說不認親?

玉珠悶在心裡不說,眼前正亂呢,吵架還來不及。

正在亂,孔青道:“老太太出來了!”

房中扯人的,對罵的,就快要揪衣服的,全一靜。見正中座椅上,適才四姑爺坐的位置,不偏不倚的,坐着安家老太太,安家數十年的掌家人。

方姨媽一頭就撲過去,就聽哎喲一聲,一個年青的嗓音:“你可撞到我了。”方姨媽擡頭一看,卻是梅英怒容攔在面前。

梅英撣衣前襟:“劃壞了衣上的花,你賠我!”

“老太太,”在方姨媽心裡,她敢惹的,可以有孔青,但老太太的近身丫頭,她從來不敢。此時她虛虛的往地上一坐,淚眼婆娑。

安老太太還是在笑,是她的笑容讓方姨媽敢撲上來。此時,老太太笑容吟吟,先只說了一句話:“姨太太,換了一個人,你就這麼着了?”

這話好似定海的神針,房中風波頓時完全止住。邵氏琢磨一下,是啊。原來,這位婆母大人不是全然心中沒數,她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張氏很想佩服一下,看我家這婆婆,到底還是個厲害的人。也是的,方姨太太受婆母照顧多年,在老太太面前自認爲可以說話。今天換成四姑爺,她就一敗塗地。她那幾下子啊,全是因爲遇到好心人,只能對着好心人才能使。

四姑爺不好心嗎?

嗯,肯送她安家銀子,還是好心的。

張氏最後沒有佩服安老太太,是她又想到玉珠的親事……祖母怎麼能偏心眼兒只在一個人身上,沒道理。

安老太太擡擡眼:“都坐。”

房中這纔有了規矩,丫頭們扶着兩位奶奶歸座,玉珠也坐下。餘伯南生生的看了一齣子好戲,上前來見禮。

沒有人理會方姨媽母女,方明珠和人扯衣角摔袖子的,半倒在椅子前面,方姨媽是軟在安老太太腳前面。

見全安靜下來,方姨媽對方明珠使個眼色。

“祖母,我還年青,我漂亮,我以後能找個好姑爺孝敬您!”方明珠一出聲,房中盡鄙夷。寶珠在隔壁偷偷地笑,給你找個表兇那樣兇的,你也受不了。

安老太太卻說出下面一段話來,房中盡皆鴉雀無聲。

她還是慈祥的:“明珠哇,你年青你漂亮,你從餘家出來,伯南不打算追究,你還可以再找個人。打小兒到大,你一直這麼着想。”

她語氣平靜,方明珠卻心中發毛,囁嚅着道:“祖母我,”

“年青,又算什麼。”安老太太和氣地望向她。方明珠糊塗了,年青漂亮不好嗎?討人喜歡啊。

“年青啊,還小,額頭也是光潔的,就累了,睡一覺就能過來,有什麼皺紋腫了眼睛啊,也是一樣。”

方明珠道:“是這樣的,”

“可是年青啊,不知道容忍,沒有見識,自己個兒想什麼就是什麼。心裡眼裡想不到別人,聽到自己不想聽的話,自己不想看到的人,全是不好的。”安老太太若有所思的悵然,眸子投向房外遠遠的青色天際線:“這就是年青了!糊塗不知道理,別人告訴你你還當是笑話你!見到好人好事不敬重,滿心眼裡全是嫉妒。認爲自己拼得起,可以不請教遇事不思慮,腦子一熱,就像你和姨太太這樣,”

這一番話,說得還有人接腔嗎?就是寶珠在對間,也聽得鄭重起來。

安老太太再轉向方姨媽,和藹可親:“姨太太,我們一處做伴可有年頭兒了,當初你來的時候,明珠還小。”又轉向方明珠,頗有遺憾:“你算在我跟前長大,怎麼還像個只鑽熱竈的貓。你親表姐掌珠的爽利你沒有,玉珠雖因書癡而目中無人,找對了人也挺討人喜歡,”

邵氏心花怒放,我們掌珠的好,祖母還是看在眼中。她站起陪笑:“全仗着母親料理的好。”

張氏也沒了脾氣,起來低聲下氣:“有祖母在,玉珠會找對人的。”

安老太太就冷笑:“哼,我找的,你們未必中意!”橫兩個媳婦一眼,再道:“寶珠呢,一團和氣的,內裡可半點兒不差。”再輕輕帶過:“這才找個好姑爺。”

換成尋常的一個姑爺,能這麼快就和寶珠這麼的好了?

寶珠也自有她的一點好處。

寶珠在房裡縮縮脖子,大氣兒不敢出。

再又來說方明珠,安老太太嘆氣:“明珠你竟然是好田上種出歪棗子,姐妹們的好,你沒有也就是了,天天學的會是歪門邪道。姨太太也是不盡心的人,也不管管!”

“我管呢,我天天管明珠的,”方姨媽叫屈。

“你自己都管不好,心裡沒個正主意,以歪當正,以邪當理!”安老太太只有一句話,是重的。

“好了,我管不了,四姑爺發話,又代我送安家銀子,就這麼定吧。有人吵鬧的,紅花兒不是才說過,帶你去太子府上去吵,四姑爺在那裡,聽說和太子在議事,你們去好好的吵吧,也許還能議個章程出來。”

紅花還在跪着,聽到老太太這句話,瞄瞄寶珠臉色,心想姑娘別再生紅花的氣了,老太太都說紅花沒說錯。

寶珠就沒好氣,小聲道:“起來吧,你如今是有理的!”

安老太太起身就要走,方姨媽帶淚叫住她:“老太太,您真的不管我們了。”老太太說的那句“姨太太,就換個人,你就這麼着了”,讓方姨媽分外扎心。

原來這老太太不糊塗,以前哄着她佔些小便宜,她全明白。

占人小便宜,先就格局不大,出息不了。愛佔小便宜也不對。然後呢,別人肯讓出小便宜來,應該感恩纔對,反而認爲對方是傻子,對方不知道的人,這世上大有人在吧?

安老太太扶着齊氏回身笑:“四姑爺不認親,你也不是我正經親戚,你還是二奶奶親戚呢。去吧,只別把自己和明珠名聲弄成污糟貓,嚇得我們不敢讓你進門,還就再來做客吧。”

“京裡米貴,我們單獨出去可怎麼過……”

老丘氏顫巍巍開口,擋住方姨媽的話:“老太太纔剛是我贏了,您那一吊錢還沒有給我,快走快走,我今兒手氣好,我還等着贏錢呢。”

梅英跟着笑:“丘媽媽一定早看過牌,不然怎麼一直的贏?”

“胡說,我老眼昏花,完全看不清,今天財神奶奶在我家,我贏錢!”

這一行人笑呵呵的去了。

方姨媽怔忡着看那離去的身影進內簾,真的不管我們了?

回身再看,見邵氏讓她啐了一口,已不敢再過來,只在那裡憨憨的笑,再笑也是催人走的意思。而張氏,拂袖子冷笑:“孔管家,你辛苦了!”

“對了,”老太太從簾子後面又露出面容,笑容分外高挑:“我說個事兒,四丫頭成親日子正在看,雖我還不知道,依我看,日子緊巴巴的,你們可不許去煩她,讓她趕快把嫁妝理清楚。少了一件子丟下來,回頭我可是不認帳的,全歸了我。”

“啊!”

滿房中又驚一下,獨寶珠羞澀上來,扭捏地輕輕一笑。

……。

夏末的月,總有幾分秋滋味。有時候,讓人有無端的鄉愁。袁訓走入院中,身後是順伯關大門的輕輕一聲。順伯總是這樣,知道他一直服侍的小姐愛靜,輕易不肯發出大動靜。

就順伯的年紀來說,是難得的。

月如籠紗,院子裡似起一層白霧,鄉愁味道更濃。

袁訓可不是京中生的,他生在邊城。那邊城是邊城中最熱鬧繁華的地方,輔國公府在那兒立足已有好幾代的年頭。

他有這樣的心思,自然是想到舅父輔國公的緣故。而想到舅父,不僅是他成親時舅父趕不回來,還有就是袁訓一門心思的想去投軍,他心裡總轉着這個。

輕手輕腳走上長廊,忠婆無聲無息自母親房門內出現,無聲笑着鞠一躬,她沒有問安。袁訓也沒有回話,只回之一笑。他們都怕打擾到袁母。

“阿訓回來了?”袁母還是聽到。

袁訓就進去,見母親和以前一樣,趺坐在蒲團上,對面掛着菩薩像。佛教普遍認爲由印度傳來,就有爭論也是佛教徒的事。傳入中國,盛行已久。幾乎家家都有菩薩像,那是當時風氣。

袁母的白髮,似窗外銀霜。她對兒子微微的笑,伸出手:“幾天沒回來,又是帶上傷怕我見到?”

袁訓面上那青紫還能看出。

袁訓就過去給母親看,因母親坐在地上,他就蹲下身子,笑道:“寶珠上的藥,這藥不錯。”又擼起袖子直到手肘,給母親看自己有力的手臂:“當差同人打架,不是沒事兒和人打架。”

袁母就笑,她容貌依然未老,笑似夜間綻放的曇花,好儀態好風姿似曇花中不散的幽香,她爲兒子強壯而歡喜。

他不似丈夫那樣的贏弱短命,當母親的就是見到兒子一臉是傷,也是開心的。

“你倒去勞煩寶珠,不怕把她嚇到?”袁母爲兒子再拉好衣袖:“秋涼了。”仔細端詳他的傷,見只有一丁兒的不明顯,又是晚上燭光不明,不是當母親的用心是看不出來。

袁訓訴苦:“她還嚇到?羅嗦個沒完。我一碗一碗的喝藥,還要看她臉色。”袁母和忠婆一起滿意的笑,袁母輕聲:“啊,你們倒這樣的好了,”袁訓面上一紅。

只顧讓母親放心,就把這一處給忘記。

“舅父找的,看看多好,我早就知道會和你有情意。”袁母嘴角噙笑。

袁訓低下頭,不知道該怎麼和母親說,可不說總是會知道。他道:“舅父和姐姐一家,今年回不來了。”

“我知道了。”袁母並不吃驚。

袁訓隨即明白:“宮裡娘娘讓人來了?”

袁母慈愛的道:“她催親事。”

母子相視一笑,袁訓失笑:“一定很開心吧?”和寶珠定親事,宮裡壓根兒不知情。知道後,幾乎沒把南安侯和輔國公罵到狗血淋頭。

“你要成親,她當然開心。”袁母到這時候,才輕輕有了惆悵:“今年又不能見面了,”她春山似眉頭促起,似整片翠林子就要倒個過兒,讓見到的人沒有不陪着擔心的。當兒子的袁訓更是不能看,忙展顏故意地笑:“明年能見。姐姐的孩子又大一歲,會叫人了回來,不是更好。”

姣潔月光明如鏡子,把母子面容照得一清二楚。

袁母俏麗秀雅,袁訓則英俊清秀。他像他的父親,和母親半點兒不像。

袁母出神的盯着兒子面容,不自覺的有了笑容。那一天見到他,他也是這樣的笑,也是這樣的溫和,也是……。就是欠強壯些。當時那不足之症,已如春風化雨沾在泥中,融在他的眉眼裡。

她好好的就出神,袁訓並不奇怪。知道母親對着自己,就會無端的想起父親。他悄悄直起身子,把一地好月光留給母親,對忠婆無聲嘻嘻一下,躡手躡腳退出房門。

忠婆也想,小爺真的像極了姑爺,真是太像了。

皇宮內院中,瑞慶小殿下正在父母親面前耍寶:“瑞慶會背詩了,”皇上含笑在聽。中宮的神思早就跑開,挑着眉頭想,定親我不知道,這成親沒死老頭子的份兒是應當。定親,竟然就兩個官媒婆。

阿訓這孩子,太不把我放在眼裡。

如今定日子,讓欽天監算去。再媒人,得兩個好的,大大官職的。女方媒人,南安侯那個壞東西,得給我找兩個有年紀的全福誥命,不然我決不饒他。

成親沒有輔國公看着的份兒,中宮就開了心。聽瑞慶喚母后,纔回過神想又要打仗,自己這麼開心像是不對。

忙對身邊皇上道:“又要打仗,減我的分例銀子吧,明天起,我帶着嬪妃們齋戒三天。”皇上還沒有說話,瑞慶不幹了:“不給瑞慶吃好東西嗎?”

她小臉兒苦着成一小把兒。

皇上皇后一起笑起來。

“那壞蛋哥哥成親,我去吃很多好吃的。”瑞慶殿下永遠是聰明的,今天不用睡覺也能有好主意。

皇上這才問出來:“太子府上的袁訓,要成親了?”

“是,”皇后至今還是捏着小心。從接袁訓母子到自己身邊,太子是什麼都知道的,瑞慶並不知情,怕她小說出來,但瑞慶壞蛋哥哥喊了好幾年,皇上不可能一點兒沒猜測。

皇后陪笑,還是拿太子當幌子:“太子說他得用,要爲他大操辦,皇上看着這樣行嗎?”按民間的說法,他是她的丈夫。可這是在宮裡,他是普天下的天,也是她的天。

她不是他的頭一任正宮,但頭一任命薄,沒幾年就死了。她由妃而後,生下兒子爲太子,一路行來艱辛酸苦,她只想兒子好,只想孃家好,掂酸吃醋上也大度,她如今要上心的人,還能有幾個呢?

往事不堪回首,她不願意提她離家後的日子。

但有時候,她也怕身邊這個九五至尊忽然翻臉,忽然的說出袁家纔是她的親孃家。隱瞞之罪,可大可小。

把瑞慶小殿下寵到頭頂上,就是她實在太愛,是她除太子外的另一層屏障。

皇上一臉的沒有多想,只點點頭:“哦。”

這就算是答應下來。

皇后一激動,又問了句:“太子這麼喜歡他,到成親第二天,讓他帶着妻子進宮來叩個頭吧。”

“這樣不好吧?”皇上倒還溫和,眸子在皇后面上轉幾轉:“袁訓還小,沒有官職,不是誥命不要亂傳。”

皇后有些氣餒:“是。”她不過就是想要受個頭罷了。當着這九五至尊在,她還不敢表露難過,更把笑容堆得濃些,用心地看小女兒當開心果。

身邊又飄來一句話:“太子手下的人多,你不要獨對那幾個,一個袁訓,一個柳至,一個蘇先,不要只對這幾個人好。人情,讓太子去做。袁訓成親,賞點兒東西吧,以後柳蘇成親,也照這個例子。再,成親的媒人,他們家京裡沒親眷,輔國公又不回京,他打算請什麼媒人呢?”

皇后重又欣喜:“他定親的時候,寒酸的叫了兩個官媒婆,那南安侯也太簡薄……”皇上止住她下面抱怨南安侯的話,皇后也後悔失言,提起定親的這檔子事,她一直氣得難過,此時說起,話就有些收不住。

“讓太子告訴南安侯,請幾個好媒人。”

皇后大喜若狂,謝過直到晚上去沐浴,藉着面上有水,才把幾滴早就想流的淚水流下來。然後又氣橫到胸口,南安侯這個壞東西,這一次不好好請媒人,真的要他好看!

可憐的南安侯還在衙門裡沒離開,他這幾天一直睡在這裡。“啊嚏!”他狠狠一個噴嚏,再看看窗房:“秋天了,晚上不能再開着窗房睡。”

他渾然不覺正有人在罵他。

……。

陰曆七月裡,正午的日頭還帶着驕傲,曬得臺階有燙意。

一壺香茶,兩塊丘媽媽親手做的細點,南安侯兄妹悠然自得的促膝而閒聊。日頭光從安老太太發上的一枚祖母綠簪子上反射灼灼,再落到廊外新發的紅葉上去。

“就是這樣,太子叫我去,親口說袁訓的親事不能草草而成,媒人必須是全福的誥命才能擔當。”南安侯撫着肩頭,好似他面對太子時全是這肩頭在承擔壓力。

南安侯在有意賣自己的好,而安老太太完全認可。她笑得合不攏嘴,完全相信兄長,也要問上一句:“是真的嗎?”以此來發散心中的愉悅。

再道:“全福太太可難找。”

全福這種說法,有些地方是指有兒有女,而且兒子女兒也有兒有女,這位老太太不但兒女雙全,就是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兒都有。

還必須是丈夫還在的人。

這樣的人做大媒,有給新人添福氣的含意,也保佑新人也跟着有兒有女孫子外孫一樣不缺。

在現代不好找,在古代不計劃生育的大家族中,一樣不好找。

有兒有女,還有兒女各有兒女……

太子又來過問,安老太太面上頓生光輝。光輝過後,這人選還在天上懸着定不下來。

“忠勇老王妃,沒有女兒。”

“董家表姐,又沒了丈夫,”

“嗯……這一家也不行,”

紅葉微光,有時微轉到青石階上,印下一個陰影。南安侯就盯着這陰影竊笑,一把半白鬍子在笑中輕動。安老太太無意中見到,就無奈:“哥哥有主意就說,沒主意也別笑我啊。”

“我沒笑你,是見你用心,我就笑了。”南安侯眸子裡有幾分詭異,悠然握住薄胎玉碗,道:“你繼續找。”

老太太啞然:“我挑不出來。”

有兒有女的,她兒子女兒不見得有兒又有女。

老太太就因犯愁而擰住心思:“這要是找不到,難道寶珠就不能成親?”南安侯再也忍不住,大笑出聲。把安老太太笑得摸不着頭腦,南安侯才道:“你啊你啊,聰明一世,糊塗在眼前了吧。”

“我怎麼了?”老太太迷糊。

南安侯輕輕鬆鬆地道:“太子殿下親自過問,這滿朝中還能找不出兩個全福的誥命出來?”

“可不是我們認識的,”

“你挑出來,我只管回給殿下,殿下會喊來的。”南安侯給妹妹續上茶,再從袖子裡取出一張寫好的名單:“在家裡親戚中挑不出來,難道我還能不知道?喏,這是見過殿下後,遵殿下的意思,也託你們家四丫頭的福,誰讓她找個好人家呢。我把公事丟下,偷得浮生半日閒,特意去見我的親家,禮部的史大人寫出來,我再送來給你看,由着你自己挑媒人。”

老太太也由衷的贊同一句話:“四丫頭是有福氣。”但目視兄長感激的微笑:“但這是兄長給她的。”

“是她命好,託生在你家裡,這是你給她的。”南安兄妹此時相對一通的客氣,南安侯撫須笑催:“趕緊的挑吧,袁家等不及了,你挑完了,我還得趕緊的回給殿下,先由殿下看過,他滿意,再殿下去說,說過,是平時走動少的人家,你得上門去拜過,備上四手禮啊,媒人這就可以上門。”

“聽聽兄長這話,我倒笑了。袁家等不及?前面要等的不也是他們家。六月裡我就對你說過,輔國公進京日子一定下,定親日子先定下也成,拖到現在,七月中的光景。再怎麼定,也得出了中秋才成親,他倒又等不及了?”安老太太打趣。

南安侯微嘆:“輔國公沒接老國公的班兒是文官,但催糧等後勤都離不開他。連年征戰,他也辛勞。本想和他在京中喝上幾杯,現在唉,不知哪一年才能再見到他。”

他在好奇袁訓頗受宮中照應後,給輔國公去了一封信。輔國公如不改變行程,也就可以有收到。但南安侯最近收到的消息,爲防暗殺,京裡八百里加急快馬前去,讓國公郡王們有危險者,不要原路返回,南安侯送去的信,估計輔國公是難以及時收到。

南安侯都懶得追問了,太子殿下今天又給袁家無限榮耀,南安侯隱隱覺得這內幕,還是不知道最好。

“袁家等國公回京再定日子,也是恭敬他的意思。”

老太太想到要打仗,也跟着搖頭:“最怕聽打仗,先時我還在家,四表舅的女婿,三叔的孫子……”神情微愕,似乎纔想到自己在說什麼,裝着飲茶,把話停下。

南安侯放柔面容:“我十數年不在家中,但你的閨房不許人動,你願意,今天就回去住幾天?”安老太太一聽就笑,雖然笑也掩飾不住她眸中的難過:“我何必回去?父親母親都已不在。那府裡已經換了女主人,幾十年來我給兄長添無數麻煩,”

“胡說!”南安侯吹鬍子瞪眼睛。

“不胡說,我不去給她添堵吧。我住這兒好,兄長時常來相聚,談談說說還像你上學時的那段光景,你放學後就來尋我吃茶,還有……。”安老太太又說不下去,當時和自己在一起的,總等候兄長下學回來的,還有倩玉。

不管怎麼提,舊事總是讓人不愉快。安老太太就選了媒人,又和南安侯閒話一時,南安侯離去見太子回覆,安老太太一個人回憶舊事,不知不覺又喝了一整壺的茶水。梅英來催她走動走動:“侯爺走後,也又坐了半天。”

老太太興致又高漲起來,太子殿下都細細的過問,她能不更用心?對梅英道:“讓人開庫房,把四丫頭的嫁妝點給她看。”再略作一個考慮,撇起嘴:“也請奶奶姑娘們都去看,免得以後說我揹着她們給了什麼,”

“饒是這樣的公正,大姑娘也有話會說。”

“說就說吧,反正要說,遲早要說,早說比晚說好。”安老太太淡淡。家裡全是女人,搔心的時候不少。

……

“哇!”

庫房一打開,女眷們齊聲驚呼。沒驚呼的,是老太太和寶珠。老太太是得色,看我備辦的不錯吧。寶珠是欣喜,祖母這件事兒很上心。

忙過去道謝,安老太太就想到南安侯說的,這丫頭有福氣,還不是托賴着生在妹妹膝下。而安老太太呢,也還不老糊塗,她也清楚。人是袁訓自己相中的,而沒有成親就能這麼的好,老太太和親家袁母想的一樣,這是寶珠和袁訓自己的事。

兩個人情意相合。

“四丫頭先別忙着謝,趕緊的都看看,哪一件子不合心意,日子一定是緊的,”老太太又要笑,袁家等不及了,獨子一根苗兒,等不及也合情合理。她指點寶珠:“牙子也仔細的看過,免得以後去到你再說不好,可再沒得修改。”

此處說的牙子,是指傢俱上雕刻花紋中的一部分。

寶珠還沒有動,酸溜溜的嗓音先出來,掌珠醋味兒浸滿全身:“祖母,以後我和玉珠,就是按寶珠這樣的例子?”

安老太太早等着她。方姨太太讓攆出去,算是動了她心中的根本,她能拼命。那嫁妝這事情上,掌珠也是一樣。

老太太沉下臉就冷笑:“你有人嗎?你比寶珠先出嫁,就和寶珠一樣!不和寶珠先出嫁,以後一年一年的物價不同,怎麼能算這是例子!”老太太有些話不好說,心想大丫頭就知道挑刺,她是不知道這是太子殿下親自過問,能不辦得體體面面的?

掌珠也罷,玉珠也好,以後親事還不知道許在哪一家。若是不如老太太的意,老太太見到就煩心,纔沒精神爲她們好好操辦。

掌珠怎麼知道太子殿下夾在其中,她受到搶白,就更斜着眸子,又見到一株玉人松樹盆景,掌珠憤怒地道:“祖母,嫁妝裡應該全是得用的吧?也給珠寶?”

祖母天天說窮,罵花光了她的錢。那怎麼除了嫁妝中應該有的盆桶傢俱以外,還有這等值錢的東西在?

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1章 ,安府第83章 ,應對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134章 ,動心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661章 ,扳回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50章 ,問問去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705章 ,離開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286章 ,產子第786章 ,大婚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99章 ,侯爺入獄第129章 ,狡猾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280章 ,豬爹爹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752章 ,回京第103章 ,驚聞第109章 ,理論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26章 ,相見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165章 ,簪花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449章 ,奔喪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332章 ,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六百九十八章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162章 ,探花!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67章 ,結案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315章 ,笨吶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
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1章 ,安府第83章 ,應對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134章 ,動心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661章 ,扳回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50章 ,問問去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705章 ,離開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311章 ,姐妹述齒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286章 ,產子第786章 ,大婚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99章 ,侯爺入獄第129章 ,狡猾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280章 ,豬爹爹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752章 ,回京第103章 ,驚聞第109章 ,理論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26章 ,相見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331章 ,倒黴的萬大同第165章 ,簪花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449章 ,奔喪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332章 ,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六百九十八章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162章 ,探花!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67章 ,結案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315章 ,笨吶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