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

宋清的話音才落,聶齊等幾人已經驚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宋清竟是提了這麼個要求。

聶齊愣愣地看看他,又看看聶柔,見她閒適地倚在馬上,似笑非笑的模樣,就是一個激靈,心道這位宋將軍是瘋了不成?他那位皇姐雖說看着漂亮,可性子卻是強悍得不行啊,他平日裡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被她拎過去“教訓”,宋將軍怎麼還上趕着把這隻母老虎娶回家去?

這一會兒的功夫,他已經把宋清引爲知交好友了,甚至有點替他擔心,見自家皇兄一個字都不說,就想替他打個圓場,還正在琢磨措辭呢,就聽聶玄笑了一聲,把主動權讓給了聶柔。

“皇姐,你看……朕這話已經說出口了,宋將軍又對皇姐一往情深,皇姐的意思呢?”

聶柔只淡淡地擡了擡眼:“君無戲言。”

這話一出,聶齊頓時倒抽了一口冷氣,這這這……這是怎麼回事?聶柔竟然同意了?!

聶玄纔不管驚掉了多少人的下巴,一聽聶柔這話就笑了,伸手牽過蔣明珠,高高興興給兩人口頭賜了婚,手一揮示意大家可以回營地去休息了。

除了宋清和聶柔外,場上還有一衆沒反應過來的人。聶齊還算是機靈的,愣了一會兒就回過味來了,一把拉住了宋清的繮繩:“宋將軍!你算計我啊!”

宋清也不攔着他,任由他扯着自己的馬停了下來,笑着看他:“王爺何出此言?以獵物數目來說,我確是贏了啊。王爺若是不服,下回咱們再來賽過。”

“嘿,你還和我打馬虎眼,”聶齊勾着他的背,拉着他落在隊伍後面:“宋將軍你抱得美人歸是沾了我的光啊,我算是半個媒人吧?”

宋清看着前頭聶柔的背影,只是輕輕地笑了笑。

聶齊做了會戲,自己也覺得沒意思了,哼哼了一聲,妥協道:“好吧,那至少要算小半個媒人。我不管,反正你一定要記得給我引見蕭老先生!還要請他指點指點我!”

宋清知道他是真正醉心書畫,並無別的企圖,自然也願意成全他這點心思,笑着點了點頭:“臣記下了。”

聶齊也就沒再多說什麼了,其實聶玄他們設計了這一場,也就是爲了讓一些老古板們面子上下得來。要說當真拼了命來反對這件事的,其實基本上是不會有的。

一則宋清此時深得聶玄寵信,出將入相的,還有個得寵的皇后表妹,誰也不願意無緣無故得罪了他,二則聶柔雖說是公主,但畢竟是嫁過一次人,又死了丈夫的,她要嫁人,只要太后和皇帝那裡不反對,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又有什麼好糾結的?

因此這件事經過當時在場衆人的口“傳”到了文武百官耳裡,衆人也就是驚訝感慨一番,多半也就默默接受了這個事。等聶玄奉了太后懿旨正式給他們兩人賜婚時,幾乎就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只不過沒幾天功夫,就有人玩笑似的把宋清和漢武朝的衛青作比,都是大將軍,都娶了皇帝的姐姐,都有個姐妹當皇后,跟皇帝互爲小舅子。

蔣明珠是最先聽到這個流言的,這幾日聶玄等人在圍場那邊紮營,招待幾地的王公貴族和使臣,有時還會安排夜晚的狩獵,行宮這一帶就只剩下一衆女眷了。

有女人的地方是非自然傳得快,起先是素月聽到了幾個小丫頭在私底下學這個話,把人訓誡了一番,回報了蔣明珠,蔣明珠也沒往心裡去,嘴長在別人身上,這種閒話聽聽也就罷了,真要去追究,只怕是要把自己累死。

素月卻是大不樂意,見她漫不經心的,不由跺了跺腳:“娘娘,她們說的真的很難聽啊!”

她平日裡都是快人快語的,蔣明珠還真是難得看到她這抓頭撓耳的着急樣子,心知她是爲自己不平,便笑着勸道:“這有什麼難聽的?長平侯是不世將才,雖然出身低微,但保家衛國幾次大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與平陽公主夫妻恩愛也是一樁佳話。誰想說就說去吧,表哥不會在意的。”

“哎,小姐!可是……可是他們還說,衛皇后做了一輩子皇后,到了卻晚景淒涼……總之、總之很不好聽。”素月急了,把她手裡拿着的名錄搶了下來:“小姐你就不管管嘛?”

蔣明珠哭笑不得:“衛皇后是衛皇后,我是我,這穿鑿附會的東西有什麼好在意的?行了行了,快把名冊給我,依皇上的意思,今兒要給各家跟着過來的命婦賞東西呢,我這兒忙得一堆的事,你還給我瞎添亂。”

素月依舊是不肯。

蔣明珠看她氣得臉都紅了,也是既好笑又有點感動,索性丟下了筆,嘆了口氣:“得,不讓你說估計你心裡也不痛快,那你就說完吧,她們還說什麼了?難聽不難聽的,都學給我聽聽。”

“還說……衛皇后當年可是連着生了三個女兒,好不容易得了衛太子,後來還是、還是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素月說到這裡,恨恨地咬了咬牙:“小姐您聽聽,這實在太過分了!”

蔣明珠聽到這裡才微微變了臉色,倒不是因爲這幾句話太難聽,而是她覺得有點不對勁。

把宋清和她聯繫到衛青和衛子夫身上並不是什麼大事,他們的關係確實很是相似。如果只是當個笑話說說,她也不會太過計較。但能把她生的是個女兒這樣的事都一項一項對應着編排進去,這卻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流言了。這件事,以宋清這件事爲由頭,分明是衝着她來的。

蔣明珠正色問了素月幾句,便把昭華叫了進來,把素月所聽到的流言和他說了:“你去幫我查一查,這話是從哪裡傳出來的,都是哪些人在推波助瀾。暗地裡查就好,不要弄出什麼大動靜來。”

聶玄去圍場時特地把昭華留在她身邊供她差遣,就是怕有什麼突發的事,雖然讓他去查這點小事實在有點大材小用,但昭華還是一板一眼地應了。

蔣明珠這才從素月手裡抽回卷軸:“這件事我知道了,下回再遇着有下人不懂規矩,你讓人教訓了便是,行了,彆氣了。收拾收拾早些去歇着吧。”

素月這才把給她燉的銀耳西米羹端上來:“娘娘也早些歇息吧?夜已經深了……”

蔣明珠自己拿了銀剪剪了下燈芯,看看外頭確實夜色深沉了,便讓素月吩咐下人把宮門關上。

素月這才嘿嘿一笑:“娘娘是在等皇上吧?皇上去之前不是和娘娘說啦,要您好好照顧自己,他得有三五天才能回來呢。”

“就你會說嘴。”蔣明珠笑罵了一句。

其實原本聶玄是要帶她一道去圍場的,但是她在出發前兩天不知怎麼一直沒睡踏實,胃口也不好,聶玄怕圍場那邊環境不好影響她休息,才把她留在了行宮。

歇了這幾日,蔣明珠也覺得沒什麼大礙了,便又把這幾日擱下的事操持了起來。

素月和她幾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自然不懼她這句笑罵,玩笑道:“娘娘要是想皇上了,咱們也去圍場吧?”

“盡在這兒胡說八道了,”蔣明珠搖頭:“一堆的事兒呢,皇上過兩天也該回來了。這會兒我去添什麼亂呢。”

素月也就是隨口一說,被她訓了也只是吐了吐舌頭,悄悄退下去了。蔣明珠嘆了口氣,接着拿過名冊看下去。

昭華那裡做事倒是極快,天還沒亮就查出了結果,蔣明珠一邊用早膳一邊聽他回話。聽完了也是有點驚訝:“你說這話是從寧嬪宮裡一個宮女傳出來的?”

“是,是寧嬪從南越帶來的一個貼身丫鬟,名叫錦瑟。”

蔣明珠點點頭:“行宮外頭呢?這些天宮裡人來人往的,這丫頭都接觸過什麼人?”

昭華稍微有點爲難,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正如蔣明珠所說,這幾日行宮裡來來去去有不少世家貴族,她們帶的丫鬟侍女更是多不勝數,實在不是那麼容易排查的。

蔣明珠也知道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也不爲難他,只吩咐他盡力去查就是了。

莊嬤嬤看她皺着眉頭,忙上前給她沏了茶:“娘娘何必爲這種小事煩心,左右不過是些無聊小人碎嘴學的幾句閒話。”

她是好意勸蔣明珠,畢竟身在皇后的位置,有些小事就該是睜一眼閉一眼的,真要去計較了,免不了背後就有人說你心眼太小睚眥必報,不能母儀天下之類的。

蔣明珠心裡有數,點頭朝她笑笑:“嬤嬤的意思我明白,放心,我自有分寸。”

莊嬤嬤在她和聶玄身邊伺候了這麼久,對她的手段也有些瞭解了,見她說得這麼篤定,便也放下心來。

蔣明珠沒有和她多解釋,只讓素月找了幾個機靈的小宮女,讓她們留意着宮裡的這類傳言。

沒過兩天,傳言果然就又有了新內容。只是這新添上去的內容,卻着實有點出乎她的意料了。

竟然說她也像衛皇后那樣,是踩着別人的肩“上位”的,當年皇帝也有個青梅竹馬的心上人,論寵愛的程度,比武帝“金屋藏嬌”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要不是陰差陽錯地錯過了,如今還不知是怎麼個局面呢。

素月一邊學給她聽一邊撇嘴:“娘娘,我看咱們也不用查了,這話肯定就是衝着您來的,多半是那位崔小姐找人傳的。什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不就是說她自己麼?可真是不要臉面……”

蔣明珠微微眯了眯眼:“好了,這件事就到此爲止,讓昭華不用接着查了,我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肯定就是那個崔小姐做的,”素月還是恨恨地。

“行了,別念叨了,你看着吧,明兒個她多半就要來我這兒‘請罪’了,”蔣明珠搖了搖頭:“這流言多半和她脫不了干係,但咱們沒有證據啊,就算有證據,人家過來請個罪,就把這件事推了,說是別人故意陷害她,利用她,她絕對沒有那種心思。回頭你還不是得好好安慰她麼?否則就是咱們小心眼,心裡有鬼,對過去的事斤斤計較了。”

崔若微這一招其實說不上有多高明,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個用濫了的法子,可是濫法子之所以能被用濫,至少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即使是蔣明珠,一時也只能吃了這個暗虧。

蔣明珠想了下,以崔若微對聶玄的那點心思,多半是打算明天上門“請罪”,在她這兒吃個癟,然後再去給聶玄“解釋”,表示自己真的沒想到這件事會鬧成這樣,說不得還要哭得梨花帶雨的,賭咒發誓這些流言絕對與她不相干,好顯出自己的“無辜”,順便凸顯一下蔣明珠的妒忌和霸道。

如果蔣明珠按捺不住和聶玄鬧起來,她自然好趁虛而入。就算蔣明珠不鬧,她也沒有任何損失,反而顯得落落大方溫柔懂事。

怎麼算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

蔣明珠勾起脣角一笑,可惜,她並不打算繼續給崔若微機會,讓她把這點子事放大了去折騰。

蔣明珠寫了封信,讓昭華連夜送去圍場給聶玄,並且關照他一定要親自交到聶玄手裡。

第七十二章 之南富商第六十七章 懲惡揚善第四十一章 明瑾親事第二十六章 各執一詞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七十七章 善惡有報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太子選妃?第六章 沈家兄妹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十七章 意外訪客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十四章 籌謀佈局第五十五章 二品誥命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一章 明瑾親事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八章 聶玄登基第二十七章 重掌蔣家第六十六章 怒斥沈策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二十八章 明賬暗賬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八十章 冊封大典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五章 明珠心意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十四章 公主殿下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六十五章 誤中副車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十二章 明瑾心事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四十九章 皇后賜玉第八十三章 母女平安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六章 太子選妃?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四十四章 太子迴歸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八十一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七十九章 一後二嬪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五十一章 聖旨賜婚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十八章 是非真假第二十章 少年國公第92章 大佩佩生日快樂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十八章 是非真假第六十章 軟禁明瑜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二章 太子殿下第二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八章 庶子教養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一章 不世之功第八十九章 宋清還朝第二十章 少年國公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
第七十二章 之南富商第六十七章 懲惡揚善第四十一章 明瑾親事第二十六章 各執一詞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七十七章 善惡有報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九十章 圍場重逢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太子選妃?第六章 沈家兄妹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十七章 意外訪客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十四章 籌謀佈局第五十五章 二品誥命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一章 明瑾親事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十四章 若有所悟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八章 聶玄登基第二十七章 重掌蔣家第六十六章 怒斥沈策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二十八章 明賬暗賬第十六章 私定終身?第八十章 冊封大典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五章 明珠心意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十四章 公主殿下第三十九章 坦誠心意第六十五章 誤中副車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十二章 明瑾心事第五十八章 外室落胎第四十九章 皇后賜玉第八十三章 母女平安第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六章 太子選妃?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四十四章 太子迴歸第五十四章 初次交鋒第八十一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九十四章 結局(上)第七十九章 一後二嬪第五十九章 訪梅疏影第五十一章 聖旨賜婚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四十三章 斷袖之癖?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十八章 是非真假第二十章 少年國公第92章 大佩佩生日快樂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四十章 報應不爽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十八章 是非真假第六十章 軟禁明瑜第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二章 太子殿下第二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十七章 相知相愛第四十五章 與子成說第七十五章 捉姦在牀第四十七章 覲見皇后第三十章 公主威名第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十八章 庶子教養第三章 姑母求助第四十六章 公主宴客第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九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三章 賬目糾紛第七十四章 方家主事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一章 不世之功第八十九章 宋清還朝第二十章 少年國公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