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

話說,陳繼科扮豬吃虎,將劉永德沉了海,又將滿船的押運的兵士,盡數用煤氣薰到。捆了,然後往另外的大船上裝。

見狀,那姓金的幕僚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去途。

陳繼科笑道:“不過是讓你們去做些普通的活計!”

“你們到了地頭,能吃好、穿暖,比在廣州過得日子還要舒坦!”

“只要服管教,保管你們只恨不能早點去!”

那幕僚一臉不相信,這天下還有這樣的好地方。

見他不相信,陳繼科也不解釋,揮手,讓人將那幕僚一起領着往大船上走。

轉運完人員後,大船鼓起風帆,往西南而去。

陳繼科的船隊,也緊跟着過去。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卻是正是儋州和崖州。

這個時節,正是棉鈴開始逐步開花的時候了,儋州和崖州,都急缺勞動力。

有這麼一批俘虜過去,充當力士,正是合適。

衝頭莊,作爲優秀官莊,分到了五十名俘虜當作苦力。

不過,崔富貴可不敢將這五十人往棉田裡送,而是要這些人專職分離棉籽。

要將棉花變成棉布,第一步,便是要將這棉籽從花裡分離出來,即可以得到後世所說的皮棉。

沒有後世的軋棉機,這第一步,在這個時代的棉紡織中,最是繁瑣。

只是,王延興也只聽說過軋棉機之名,沒見過軋棉機到底長什麼模樣,只能當作一個課題,交給呂奇。

這不,從泉州送來了七八種夾棉籽的器具,都是天道院設計、鐵器製作場生產的。

這麼多種不同器具,有的簡單,就是一個夾嘴奇怪的鐵夾子,讓人一朵一朵地將棉花拿在手中,然後用鐵夾子夾住棉籽,夾出來。

又有一種是兩個並在一起的夾子,平時,夾子是張開的,讓人將棉籽和棉花分別撿出來,分別放如兩個夾子的夾口出,然後腳一踩,兩個夾子分別合上,夾住棉籽和棉花,然後兩個夾子再各自分開,達到分離棉籽和棉花的效果。

但是,這些設備不管好不好用,都是一次擺弄一朵花。

此外,還有一樣器械,叫做軋棉機,是用幾個圓形的輥子,夾在兩個夾板之間。需要用人不斷要搖。一端把籽棉送進去,另一端,就能出棉絮了。

崔富貴一見這東西,便覺得很不錯,很是讚了一聲,果然是天道院出品的好東西。

可一聲贊還沒落音,這機器就被卡住了……

一旁站立的天道院的研究員,和鐵器製造場的技工,一臉尷尬地說道:“這軋棉機還不完善,還須不斷地改進才行……”

“沒事!沒事!慢慢改!”崔富貴見兩人的尷尬,不敢取笑,連忙說道,“便是用那些夾子夾,比起黎人的法子,也是要強了數倍了!”

那兩個技術員歉意地拱了拱手,將那軋棉機拆開,仔細看裡面到底是何處出了問題。

崔富貴見大概一時半會搞不好,便讓乾脆讓那些苦力用夾子挑棉籽。

挑出一些棉花後,送去搓成條,然後,便可以紡紗了。

紡紗的機器是從黎人那裡學來的,而操作這些紡紗機的,也是請過來的黎人女子。

щшш◆ttκá n◆¢ 〇

也不知道是他們過於淳樸呢,還是當真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黎人們竟然沒有想過要保密。

全套的紡紗、織布的技術,全都露了白。

看着賣力幹活的黎人女子,黃成有些不解地問崔富貴道:“這些黎人,便不怕某等搶了他們的飯碗?”

“不會!”崔富貴搖頭道,“棉花、棉布之事,對黎人來說,只不過是耕種打獵之外的一項副業。”

“以往,他們織了棉布、棉花,也不過是能換些許鐵器和鹽巴。”

“現在,他們便只需將採摘的棉花送過來,也能換到那些鐵器和鹽巴,對他們來說,並無損失!”崔富貴解釋道。

原來,自從王延興入主儋州後,鐵器和鹽巴的價格便直線下降。

而且,又沒有刻意針對黎區進行鹽鐵的封鎖,黎人對這紡紗和織布的需求,還當真不那麼必須了。

想到此節,黃成也是明白了其中關節,佩服道:“還是指揮使看得遠啊!以往,某等還在心生抱怨,爲何要給黎人售賣那麼多鐵器和鹽巴,原來,早就埋下了伏筆啊!”

崔富貴也是連忙點了點頭:“指揮使便是那航行的舵手,告訴某等前進的方向……”這傢伙,竟然把歌詞也背了出來。

黃成一聽,不禁莞爾一笑。

這大半年來,他大部分精力,都在這衝頭莊跟崔富貴待在一起,目的,便是要將這棉布搞出來。

如今,終於要收穫了,由不得他心懷舒暢啊!

相比之下,在崖州的林逸成,日子過得可要悲催多了。

他可沒那麼幸運,也尋到一個崔富貴。

再加上有章仔鈞這個傢伙拖了後腿,搞的一開局就很被動。

雖然後來也慢慢地補上了功課,可參加了所謂的交流學習,到了衝頭莊看過黃成的作業後,林逸成恨不得,回自己的莊上,將那些細細瘦瘦的棉花苗,都踩死了,免得丟人現眼。

痛定思痛後,他厚着臉皮問黃成求教。

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通過一個叫崔富貴的,向黎人學來的。

他找不到一個崔富貴,便自己往黎區跑。

帶着鐵貨、鹽巴和米糧進去,慢慢地,也請了四五個知曉棉花習性的黎人過來,指點棉花的種植。

只是,黎人一般只管摘花,不管種苗,所以,說到底,無論是崔富貴找來的人,還是林逸成找來的人,種植技術都是相當的一般……

林逸成只好在施肥方面下功夫。

倒是也讓棉苗長得不那麼瘦弱了。

可就是播種和移苗都錯了季節,當衝頭莊已經開始收棉花的時候,林逸成田裡的棉鈴纔剛剛轉黃。

此刻崖州棉紡織場也正式開工了,可裡面用的棉花,沒一朵是林逸成自己種的,全都是從黎區收購而來。

與儋州棉紡織場待遇相當的是,天道院給了同樣的器具,也派了技術員過來觀察和改進。

但是,心知自己走在後面的林逸成,卻在想:跟黃成比起來,自己已經輸了一陣,如何才能後面的這一陣中,掰回一局?

只要肯想,總歸是有辦法的!

天道酬勤,肯動腦子想辦法的人,總是會多一份收穫。

當然,此刻,收穫最大,卻既不是黃成,也不是林逸成,而是採兒。

此刻,在廣州牙將府之中,小狐狸採兒和老狐狸盧琚,正在相視而笑……

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五十章 品茶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難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七章 傳道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
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四十六章 有買有賣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五十章 品茶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八十二章 技術躍進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四十五章 霹靂雷(第三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難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七章 傳道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五章 圍追堵截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章 人生如戲(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