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

清早時分,早飯還沒吃呢,段義宗就突然接到快馬急報,說是清平官有急事相召。

這大清早的,有急事,那隻怕是十萬火急的急事了!段義宗連忙叫了下人備了馬,隨了那過來報信的人,一起打馬急奔鄭府。

一邊趕路,他焦急地問那信使:“可知是何事如此着急?”

“好像是,蒙將軍回來了。”那信使本就準備要將此事告知段義宗,現在段義宗問起來,便直言相告。

“哦?蒙將軍可總算回來了!他有說段都督那邊是出了何事嗎?”段義宗一聽是個好消息,連忙追問道。

“蒙將軍恐怕說不了……”那信使甕聲甕氣地答道,“他是被用盒子裝回來的,清早的時候,被丟在府門口!”

“啊……”段義宗心中一驚,差點從馬背上掉了下來,難怪鄭買嗣會這麼早就傳急信啊!他心裡一陣苦澀,急忙用力地抽打馬背,“快!快!某必須即刻見到清平官!”

只是,等他趕到鄭府後,卻發現趙弘基已經到了,正在跟鄭買嗣激昂地說道:“段寶龍之反,對主公其實也是個機會!”

“主公藉此機會,正好可以豎立在國中的絕對權威!”

“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主公速速下定決定,出動大軍,將段寶龍小兒碾壓成爲齏粉!”

鄭買嗣聽了,定然是無比心動,卻沒有當即應諾,在猶豫着。

段義宗見鄭買嗣尚未答應,心中才稍微一安定,他急忙走了進去:“屬下見過主公!屬下來遲了,還請主公責罰!”

“坐吧!”鄭買嗣倒是沒在意段義宗來得早晚問題,只是指了指一旁的座墊對段義宗道,“段寶龍殘暴不仁,殺害了蒙將軍……某與趙先生正在商討如何討伐他!”

聽到鄭買嗣只是見到蒙藹的人頭,便將蒙藹之死,認定爲段寶龍下的手,段義宗心中一陣哀嘆:段寶龍確實有可能殺蒙藹,可是,難道他不知道,還有別人更想蒙藹死啊!那就是唐人啊!

清平官有如此想法,定然是趙弘基的功勞吧!

唉,段義宗知道趙弘基之所以要這般誤導鄭買嗣,其中不乏他敵視自己的原因,這種沒由頭的敵視,段義宗真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但這並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還是趙弘基想攛掇清平官去建立所謂威信,想攛掇清平官去做那不臣之事。

他心中無數念頭急轉,知道,鄭買嗣已經有了如此成見,想扭轉已經不太可能了,便道:“段寶龍這廝卻是可惡!主公何不即刻嚴令拓東節度使、弄棟節度使和銀生節度使三家合兵,限定時日,讓他們將段寶龍擒來。”

“哦?”鄭買嗣一聽,輕輕地哦了一聲,他還以爲段義宗會反對出兵呢。這一聲哦中,倒是有頗多驚訝,“你具體說來!”

段義宗連忙躬身道:“通海都督府所屬兵馬此前在應對唐兵時,已經受損頗多,其可戰之兵,不足萬人!但凡這三節度使中有一家能盡全力,段寶龍手到擒來!”

鄭買嗣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出兵的事,卻沒想到,段義宗一來,便是說如何各打法,當即開始按照段義宗的提議,思索起這種可行性來。

見鄭買嗣似乎對這個提議似乎有了幾分心動,趙弘基開口了:“如此大事,豈可假手於人?”趙弘基躬身朝鄭買嗣一禮後,轉身朝段義宗駁斥道,“主公討伐段寶龍,並未爲討伐段寶龍,還有爲立百世之基業建立首功之意!你讓幾個節度使去,那算什麼意思?就算是將段寶龍擒了,又如何能體現主公的武功?”

“兵力夠用,能臣服段寶龍,既是主公的功業,主公親去險地又有何益?”段義宗則辯駁道,“況且,現下國庫空虛,多發兵力,則多耗錢財……”

段義宗話還沒說完,趙弘基一把搶過話頭:“你這話大謬!幾個節度使將段寶龍擒下後,他們會將功勞送給主公?笑話!”趙弘基輕蔑地一小道,“至於國庫糜費……自先王以來,國庫還從未有今日之充盈過!”

國庫充盈?這靠印製寶鈔獲得的國庫充盈,也算?可此事已經爭辯過多次,此時再說,也不會有改變,段義宗也不再就這個問題多說,而說出下一個理由:“那編練的新兵,未有充分操練,不足……”

可趙弘基卻直接打斷段義宗的話道:“等他們上了戰場,見了血,不比在校場操練三五月更有效果?”

段義宗心裡唉了一聲,對鄭買嗣苦勸道:“兵者、兇也,萬一有不慎,將萬劫不復啊!大唐天子,以新練的六軍討伐河東李克用,結果一朝兵敗……”

“一朝兵敗?那是因爲李家天子身邊,有楊復恭裡通李克用!讓李克用對李家天子之佈置,全盤在握,才能各個擊破!只要某等之中無人爲段寶龍通風報信,段寶龍如何能應付一二?”趙弘基朗聲駁斥道。

說着,他兩眼如炬一般盯着段義宗,似乎段義宗便是南詔的楊復恭一般。

被這視線盯着,段義宗不禁氣勢一矮,竟然不好繼續往下辯解了。

而趙弘基駁氣勢上完全壓倒段義宗後,又朝鄭買嗣拱手道:“主公!可令諸節度使每人出兵五千,主公再令大軍兩萬,分別從弄棟節度使、拓東節度使和銀生節度使分多路齊進,踏平通海城!”

“好!”鄭買嗣聽到這裡,突然大手用力在案几上一拍,“便如先生之言,某即刻下令,齊聚大軍,踏平通海城!”

說完,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當即召集諸軍諸將,準備擇日東進。

同時,他又下令除了北面的劍川節度和會川都督,因爲需要防備成都的王建,可以不需出兵之外,另外的各節度使:麗水節度、永昌節度、銀生節度、弄棟節度和拓東節度使各領五千人馬,分兩路齊進,共取通海城。

一路是偏師,由麗水節度、永昌節度和銀生節度三節度合兵一處,合計一萬五千人,在銀生府集齊,然後走合浦州,從通海都督府西面攻入。

而陽苴咩城會再出大軍兩萬,再加上弄棟節度使和拓東節度使合兵一萬,共計三萬人,從北直逼通海城。

這一路大軍又分兩部走:中軍派出五千精銳,由郎將楊保國統領,並節制弄棟節度使和拓東節度使所出兵馬,先期進駐富溫州。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八章 論戰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十二章 吃茶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三章 內丹道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十二章 吃茶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
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九十四章 血洗草坡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火之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十一章 兵敗崖州(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一章 以困代攻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一十八章 天魔亂舞(第一更)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八章 論戰第四十章 瓜分雷州(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七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炮妙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七十章 後院驚雷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十二章 吃茶第三十七章 不懼陣戰第三十章 一夜暫歇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五十四章 倭奴性惡第三章 內丹道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十二章 吃茶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孟鹹復甦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