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

見徐溫跪在自己跟前,楊行密彎下腰來,將徐溫扶起來,溫言道:“敦美!這是做什麼?”

“屬下識人不明,有愧主公囑託!”徐溫低頭,不敢看楊行密,“還請主公治罪!”

楊行密卻搖了搖頭:“依他之法,已經煉出了這麼多鐵料,說明,此法可行!”

“某見他在安排屬下做事之時,頗有章法,說明,此人並非無能之輩!”

“若是,敦美因此而看錯了他,換了是某,某也會看錯……這不算罪過!”

楊行密拍了拍徐溫的臂膀,示意他不必在意這一點。

隨後,他才又問道:“敦美適才,似乎已經有所察覺?是何緣由,導致那爐子的坍塌?”

徐溫嘆了一口氣道:“屬下見主公要來鐵場查看,便叫了一個小廝過來,讓那高金寶將鐵場弄得整肅些。”

“卻不想,這高金寶得了消息,卻在主公面前表現一番,想讓主公進到鐵場之時,看到鐵水流淌的樣子……”

“可是,炫耀之心太重,沒掌握好火候,將火燒得太旺了。終於釀成殺身之禍!”

說罷,徐溫再次將頭顱深深地低了下去。

楊行密着這話,很自然地避開一些足以治徐溫重罪的要點:比如,泄漏主帥行蹤、欺瞞主帥、令主帥身涉險地等等。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徐溫:“此人,既然已死,便算了,不過,他留下的這法子,卻是可行。敦美還是要想想辦法,將這鐵場重建起來!建好之後,不要再心急了!”

徐溫不敢接楊行密的視線,他再次拜服在地:“主公寬宏仁慈,溫唯有以死相報答!”

“敦美快快請起!”楊行密只得一次把徐溫扶起來,“鐵料之事,關係重大,還需敦美多多費心了!”

說罷,楊行密又勸勉几几句,也不再往鐵場裡面走,將徐溫丟下,任他如何善後。

徐溫恭送楊行密之後,先命人將現場團團圍住,除了將死傷者帶走後,不允許任何人去動那高爐。

而自己,在轉身去往揚州鐵作,去尋了七八名大匠過來。

他領着大匠們到了現場後,讓那些大匠去看,裡面到底是如何了。

那些大匠中,各有司職,有負責打鐵的,有負責控制火候的,自然也有負責修建爐膛的。

他們看過現場之後,卻齊齊地,異口同聲地說道:“爐膛內火力太旺了,將爐膛燒化了。”

“爐膛內陷,便將裡面的鐵水爆了出來……”

徐溫一愣:“這鍊鐵,還能把爐膛自己煉化了?爲何此前從未聽說過!”

那自然是因爲之前沒有這般使過高爐啊!

那七名大匠心裡明白,卻不知道該如何分說,便推了一位姓曹的大匠出來,給徐溫解釋:“某等鍊鐵,唯恐火力不夠旺,火力越旺,鐵料從礦中,出來得也越快!”

“但是,某等鼓風用的皮囊,重而且出風不大,所以,在鐵作之中,從來不曾出現過爐膛被燒化之事。”

徐溫理解了,他眼前一亮:“不是不會,而是不能也!”

原來這高金寶的法子,確實是好,而且,還好得有點過了頭,得控制着去好。

隨即,他又想到一點:“另外,大匠的意思,可是說,如果將此處鐵場中的一些技法用於揚州鐵作,可大大提高鐵作產量?”

“正是!”曹大匠躬身道,“不說其他,便是這筒車一項!”

“別人都是用筒車提水,而這裡,卻是用水驅動筒車,構思,非常巧妙!”

“再有這風箱,輕便異常,一拉一推皆可出風!”

“而將筒車與風箱連接的法子,也是很是周到,四臺風箱,錯開位置,這樣風力持久而穩定……”曹大匠一邊說,一邊可惜道,“此人年紀不小,卻是很有法子,可惜是死早了些!”

徐溫聽言,越發肯定,這高金寶所展示出來的東西,確確實實地有極高的價值,不由得又嘆氣道,“他還會宿鋼之法……說是這鍊鐵之法成了之後,再給某說來。現在就死了,確實有些可惜了”

曹大匠一聽,這高金寶竟然還會宿鋼之法,不由得又驚訝道:“宿鋼之法乃是不傳之秘,他竟然也會?”

“他不過是盜來的技法!”徐溫這纔將高金寶的底細說了出來,又道,“市面上,那麼多夾鋼的剪刀、菜刀,都出自泉州鐵場!這高金寶,便是從泉州鐵場逃出來的一名技工!”

曹大匠恍然大悟:“難怪了,某便覺得奇怪,爲何這市面的精鐵,就象不要錢了一般!原來泉州鐵場熟知這宿鋼法……”

“唉……”徐溫輕輕一嘆,“如今,只能算了,某這就將此處的匠人雜工都譴到鐵作去,給諸位大匠驅使,打造那水車和風箱罷!”

“徐參曹,不重建這高爐了?”曹大匠奇怪地問道。

“建了,不能掌握火候,還是會塌,不建也罷!”徐溫灰心地說道。

幾個大匠聽了徐溫的話,齊齊地說道:“這爐膛若是換一種土來建,或許就不會塌了!”

徐溫一聽,來了精神:“什麼樣的土?”

“瓷土!”曹大匠說道,“用來製作瓷器的瓷土,最是耐燒!”

瓷土,就是高嶺土,原來,用瓷土建爐膛耐燒,並非是章大爐一人知道,而是許多爐頭、鐵匠的基本知識。

也正因爲如此,就沒人跟高金寶提。

可憐高金寶,直接拿了黏土建高爐,如何能耐得住高溫?

其實就算這次不塌,燒一段時間,遲早也是要塌的!

原來是這樣!那有一個問題來了:“那爲何,這鐵作在建之時,不用瓷土?”

“揚州不產瓷土啊!”曹大匠連忙答道。再說,軍事上要用的鐵料,多是用熟鐵一步一步地滲碳的方式來加工的,也用不了那麼高的溫度。所以,在揚州鐵作,不會可以去弄瓷土來建爐子。

至於何處有瓷土?這個問題卻是好回答:何處產瓷器,那裡便會有瓷土!揚州雖然不產瓷土,可週邊產瓷土的州縣,卻多得是,只需楊行密一聲令下,還怕弄不來上好的瓷土?

徐溫心情一下好轉了許多,又問明瞭瓷土的用量,轉身往城裡而去。

自然是要去安排這瓷土的來路了!

只是要運來瓷土,再建成高爐,然後再進行一番調試。至少也兩三個月。

顯然,今年是出不了鐵了。

忍不住,便心裡有些着急。可想想高金寶之死,徐溫又不敢去催在鐵場幹活的匠人,只能耐心地候着。

他這邊,一時還出不了鐵,可鐵場出事的消息,卻傳遍了整個揚州。

當然,也被杜子欣偵知,隨後,遞送到了王延興的案頭。

卻不知道,看到這個消息,王延興,該如何作想。

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十二章 吃茶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十七章 招攬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十九章 水力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
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十二章 吃茶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十七章 招攬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三章 冷嘲熱諷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十一章 求教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一百九十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十二章 他鄉故知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四章 耽羅到手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九十五章 就地分贓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十九章 水力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八十章 大張旗鼓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一章 初入水寨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三十九章 寶安相會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十一章 意欲何爲(第一更)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一十八章 中風之症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殞命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