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

話說王延興用籮筐將一堆竹簡挑給呂奇,讓他看看這都是些啥玩意。

哪知道呂奇一拿起竹簡,就放不下手了,一卷一卷地看,就像在海上漂了大半年的糙漢子,終於搞見到了婆娘一般,兩隻眼睛都是嚇人的光彩。

“大可,可別是魔障了……”王延興連忙過去將他手上的竹簡奪下來,“大可!大可!你這是幹什麼?”

“唉……”手中竹簡被拿走,呂奇也不惱,反倒是意猶未盡地輕輕的嘆息一聲,半晌纔回過神來,“道竹真經啊!繼之!這可是道竹真經!”

“家師有一部五千文的道德經,也是寫於道竹上的真經,某自學道以來,十多年了,只見過兩次……”

見呂奇這模樣,王延興卻比他更懵,他決定,還是從更基本的開始問:“什麼叫道竹?真經?”

“道竹啊……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清濁各歸其途,便有最早的萬物生靈。這些萬物生靈也沾得一絲天地鴻蒙之氣,大多極爲長壽。”

王延興一愣:“那道竹就是那個時候的竹子不成?”

呂奇卻搖了搖頭:“盤古開天地至今,都過了多少萬年了,便是一般的神仙也活不了那麼久,那個時候的生靈早就死絕啦!”

“不過,卻有些生靈,卻得了元始天尊的青睞,被移居於天尊道院,便在道院之中繁衍生息了下來……這無數代下來,反倒是得了道氣薰陶,也得了一絲道義。”呂奇一臉嚮往地說道。

王延興卻是一臉不信,佛、道兩家,誰不把自家的歷史底蘊說得厚實一點?

佛家說這宇宙是緣分開的,道家卻說是盤古開的……可惜,這宇宙只能開一次,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家的功勞。

他心裡忍住笑:“其中,就有這道竹?”

“這正是道竹的來由。”

王延興又心存調侃地問道:“那道竹真經,便是元始天尊在這道竹製成的竹簡上,寫的經文?”

“謬矣!”呂奇搖頭道,“些許小事,怎麼會勞動到天尊?”

“每有道童修建道院中的花木、樹竹,便會有些枝葉流落到凡間……”

“各家修道之人,收集到了這些道竹,便製成竹簡,將自家的經文寫在上面,纔是道竹真經!”

“手握道竹,口誦經文,時刻得道氣薰染,便不是修道之人,也能延年益壽啊!”

“啊……道竹真經還有這般用處?”王延興一愣,“各家修道之人?道家還分很多家?”

“這是自然!某學的金丹道,正是玄門正宗,可得正果!這紫微金格目是三茅真人傳下的符籙派的經文,也是玄門正道,只是,他們卻偏廢了許多功夫來畫符度人,讓這修煉之道徒增難事!”

呂奇侃侃而談。不過,聽着這語氣,怎麼有點像是在背書?大概是呂洞賓教的吧。

話說到一半,呂奇話音又是一轉:“此外,還有許多專學以硃砂、鉛汞之屬煉仙丹的外丹,專門以仙丹之說騙取錢財,便是旁門左道,繼之日後見了,千萬不要被其矇蔽!”

這一點,呂奇的擔心確是多餘了,對什麼仙丹之說,王延興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哪個現代人會去吃鉛丸、水銀和砒霜?

就在此時,一直在一旁聽着的孟鹹突然出聲道:“那就說,這真經並不重要,倒是這道竹,纔是關鍵?”

聽言,呂奇臉上一陣大囧,在他心裡,自然是竹簡上記載的經文更重要。可對經文寫在紙上和寫在竹簡上又有何區別?這道竹真經,之所以貴重,確實是在這道竹上。

臉色難看地點了點頭,“確是如此!”

哦……王延興也明白了,難怪那個道士說,時不時把玩便可。

原來這道竹真經中,最重要的是不是其他,而是其中的道義。

即使如此,王延興兩手抓了幾卷,抱着堆到呂奇懷中:“既然是好東西,那這幾卷,就送與大可了!反正不是你平素研讀的經文,你也不需看上面的字句,時不時把玩片刻就好!”

啊!就這麼分了啊!這未免也對這道家聖物太不尊重了吧!呂奇一臉尷尬。

“不想要嗎?”

“當然想要!”

“那就拿着!”王延興哈哈一笑,將竹簡放在呂奇懷中。

然後又遞給孟鹹兩卷,孟鹹卻搖頭不接。

王延興知道孟鹹對佛道兩家的態度都是這般,也不勉強。

便一卷給劉伴興,另一卷給了前來送鹽的秀兒。

唉,這道門重寶,竟然就這般,被當大白菜送掉了?

王延興正在分着道竹,門外突然撞進來兩人,擡眼一看,原來是採兒拽着胡茂進來了。

到了王延興跟前,採兒將胡貓兒一把帶過來:“這賊貓兒壞某的大事!你給某把他狠狠地罰他!”

王延興一愣,這又從何說起?還是春茶剛剛上市的時候,大批新茶被積壓在倉庫。採兒女王不找自己的問題,卻逼着王延興想辦法賣茶。

胡茂主動請纓,去福州開拓市場,還是有些成績的,怎麼,就壞了採兒女王的大事了?

“慢慢說,彆着急!”

“哼!他去福州都半年了,還是沒賣出去幾兩茶!現在,夏茶又積在那裡了!都是他!賣茶不力!”採兒氣鼓鼓地說道。

“來來來……先一人拿一卷道竹,消消氣!”王延興哈哈一笑,又送出去兩卷。

福州的茶葉銷量自然不能跟泉州比。泉州有刺史府背書,原有的茶商不敢打壓新茶的銷售。

新茶在泉州才能不受制約地推銷。

可在福州,那些賣沫子茶的,生怕新茶搶了自己的生意,哪能不想盡了辦法打壓?

也就是黃起東藉着當年鬱香茗茶的老關係,在福州找了一個叫燕弗的茶商,售賣了一些過去。

能立足便是成功的第一步,後面的只能慢慢來了。

王延興柔聲道:“福州又不是泉州!局面一時打不開,不能怪貓兒!貓兒還是很盡心的!”

“某就知道,你定然要爲他說話!某不管!反正你必須想辦法,將這些新茶都賣出去!”採兒卻不聽王延興的解釋。

“這樣吧……”王延興笑了笑,“福州局面不好打開,某等便再走遠一些,去越州、杭州……某讓孟家安排幾艘船,先去越州試試。採兒,你看這樣可好?”

“哼!某不管!反正,你要給某把茶葉給某賣出去!”採兒冷着俏臉說道。

“好!好!好!一定給你賣出去!”王延興一頭汗水道,說罷,又對胡茂說道:“琉璃場制了一些六花淺紋琉璃碟,你也一併帶過去,試試有沒有人願意買這些玩意。”

聽到王延興給了個方略,胡茂心裡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奴定當全力以赴!”

而且,越州可不比福州,福州本身就產茶,產茶的地方賣茶,本就不易。越州卻是江南東西兩道最大消費場,機會可要大多了。

胡茂領命,才準備要走。

門外,忽然開始鬧嚷嚷地吵了起來。

一聽,卻是個女聲在那裡叫道:“某就是要見指揮使!某就是要見指揮使!指揮使!你聽到了嗎……”

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九十二章 新兵上陣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
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七章 南轅北轍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六章 草還丹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六十章 計定翁山(第三更)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四十一章 伏火方(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六十章 破襲鐵場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二十二章 被逐離家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七十二章 帛書言和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翁山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十四章 精鹽(第四更)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九十二章 新兵上陣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四十七章 奇怪勸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二十四章 兄弟紛爭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快郵帆船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